古人學習書法,只要靠尋訪名師、家傳和臨帖這三種手段,其中筆法最正宗的無疑是“家傳”,那么哪個家族的書法最知名、學得人最多呢?毫無疑問,就是王羲之家族。除了“書圣”,王獻之、王徽之、王珣、羊欣、王僧虔,一直到智永,都是王氏一脈的血親。
王羲之十分看重筆法的“保密性”,還叮囑王獻之要“千金勿傳”。不過,顯然他的后代沒有做到。從南朝開始,王羲之的書法便被貴族階級收藏,到了唐太宗李世民、武則天在位期間,收藏“王氏一門”書法達到了高潮。后人奉為圭臬的《圣教序》《十七帖》匯編完成。
如果說沒有臨摹過《圣教序》,不敢開口說自己懂行書,那么沒學過《十七帖》,就好比草書沒入門。《圣教序》是集字之作,而《十七帖》則顯得更加自然,它是將王羲之與周撫十五年來的通信信札進行匯編而成。
我們常說“碑不如帖,帖不如信,信不如稿”,從書寫狀態(tài)和情緒角度來說,書信和手稿是最為自然的;另一方面,王羲之草書“不激不厲,風規(guī)自遠”的韻味,也更適合初學者,像張旭、懷素、黃庭堅等人的草書個性過于強烈,沒有扎實的基礎,很容易學入歧途。
目前市面流行的《十七帖》均是刻本,在筆法、調鋒細節(jié)上無法纖毫畢現(xiàn),而紙本墨跡則可以彌補這種遺憾。明代書法家朱大有的《臨十七帖》,極度還原羲之原作,如“書圣”重生,做到了“如燈取影,不失毫發(fā)”。
朱大有一生臨摹《十七帖》不下百遍,對于這件作品,他很是滿意:“右軍書法,生平最喜臨摹。至十七帖,尤深嗜篤好。數(shù)十年來,臨摹幾及百卷,自幸神情相肖,無拘孿苦澀之態(tài)……”自認為神形皆備,且無絲毫敗筆。
此帖書于明嘉靖六年(1527年),全卷99行、661個字,包含《十七帖》《逸民帖》《龍保帖》《絲布衣帖》《積雪凝寒帖》等21帖。朱大有再現(xiàn)魏晉筆法,尖鋒入紙,行筆中鋒,使轉連帶極為自然。與章草和西晉時期草書相比,王羲之的草書連帶明顯增加,圓筆絞轉更加自如。
《臨十七帖》筆畫連綿,如綢帶般連為一體,一筆順勢而下,書寫時調鋒、轉向遒媚靈活,盡顯運筆之嫻熟。全卷一氣呵成,并無停頓遲滯,字與字之間“意連”,筆畫則為“實連”,形成鮮明的節(jié)奏感。《十七帖》被稱為“書中龍象,無上范本”,而朱大有臨摹,再現(xiàn)了王羲之的筆法技巧和變化規(guī)律。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