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匯編氏族典
第一百十二卷目錄
崔姓部列傳四
唐
崔善為 崔仁師
崔信明 崔敦禮
崔馀慶 崔義元
崔行功 崔玨
崔知悌 崔知溫
崔元綜 崔神基
崔神慶 崔元煒
崔日知 崔日用
崔良佐 崔冬日
崔融 崔隱甫
崔沔 崔湜
崔液 崔澄
崔璩 崔泰之
崔諤之 崔禹錫
崔翹 崔琳
崔宗之 崔光遠
崔無诐 崔顥
崔元徽 崔圓
崔渙 崔倫
崔衍 崔寧
崔寬 崔審
崔密 崔銑
崔器 崔儼
崔巨 崔瓘
崔祐甫 崔倕
崔論 崔漢衡
崔損 崔能
崔從 崔元亮
崔縱 崔倰
崔元翰 崔造
崔敬 崔繪
崔叔清 崔膺
崔芊 崔戎
崔善貞 崔立之
崔敏 崔咸
崔群 崔植
崔邠 崔郾
崔鄯 崔鄲
崔弘禮 崔元略
崔元受 崔元式
崔球 崔協(xié)
崔覲 崔瑤
崔瑾 崔琎
崔蠡 崔黯
崔確 崔顏
崔琯 崔珙
崔璪 崔玙
崔碣 崔龜從
崔鉉 崔雍
崔彥曾 崔慎由
崔安潛 崔涓
崔澹 崔彥昭
崔沆 崔蕘
崔昭緯 崔引
崔遠 崔郊
崔希喬 崔峒
崔惇 崔俊
崔涿 崔太初
氏族典第一百十二卷
崔姓部列傳四
唐
崔善為
按
《唐書·崔善為傳》:善為,貝州武城人。祖颙,為魏散騎侍郎。善為巧于歷數(shù),仕隋,調文林郎。仁壽中,遷樓煩司戶書佐,高祖為太守,尤禮接。善為見隨政日紊,密勸高祖圖天下。及兵起,署大將軍府司戶參軍,封清河縣公。擢累尚書左丞。傅仁均撰
《戊寅歷》,李淳風詆其疏,帝令善為考二家得失,多所裁正。貞觀初,為陜州刺史。歷大理、司農二卿,坐與少卿不平,出為秦州刺史。卒,贈刑部尚書,謚曰忠。
崔仁師
按
《唐書·崔仁師傳》:仁師,定州安喜人。武德初擢制舉,調管州錄事參軍。陳叔達薦仁師才任史官,遷右武衛(wèi)錄事參軍,與修梁、魏史。貞觀初,改殿中侍御史。遷度支郎中。時校書郎王元度注
《尚書》、
《毛詩》,詆孔、鄭舊學,請遂廢。詔諸儒大議,仁師以元度不經,條不合大義者奏之。元度報罷。遷給事中。后密請魏王為太子,失帝旨,左遷鴻臚少卿。稍進民部侍郎。又征遼東,副韋挺知海運,又別知河南漕事。仁師以便宜發(fā)近海租賦餉軍。坐除名,起為中書舍人、檢校刑部侍郎。二十二年,遷中書侍郎,會有伏閤訴者,仁師不時上,帝大怒,流連州。永徽初,授閭州刺史,卒。
崔信明
按
《唐書·崔信明傳》:信明,青州益都人。高祖光伯,仕后魏為七兵尚書。信明之生,五月五日日方中,有異雀鳴集庭樹,太史令史良為占曰:五月為火,火主
《離》,
《離》為文,日中,文之盛也,雀五色而鳴,此兒將以文顯。然雀類微,位殆不高邪。及長,彊記,美文章。鄉(xiāng)人高孝基嘗語人曰:崔生才富,為一時冠,但恨位不到耳。隋大業(yè)中,為堯城令。竇建德僭號,而信明族弟敬素者,為賊鴻臚卿,自謂得意,語信明曰:夏王英武,有舉天下心,士女襁負而至不可數(shù)。兄不以此時立功立事,豈所謂見幾不俟終日乎。答曰:昔申胥海隅釣師,能固其節(jié)。爾欲吾屈身賊中求斗筲邪。遂踰城去,隱太行山。貞觀六年,有詔即家拜興勢丞。遷秦川令,卒。
崔敦禮
按
《唐書·崔敦禮傳》:敦禮,字安上。祖仲方,在隋為禮部尚書。其先,博陵著姓,魏末,徙為雍州咸陽人。敦禮涉書傳,以節(jié)義自將。武德中,官通事舍人。善辭令進止,觀者皆竦。嘗持節(jié)幽州召廬江王瑗,瑗已舉兵,執(zhí)之,脅問朝廷事,敦禮不為屈,太宗壯之。還,除左衛(wèi)郎將。擢中書舍人,四遷兵部侍郎。出為靈州都督。召還,拜兵部尚書。永徽四年,拜侍中,監(jiān)修國史。累封固安縣公。進中書令兼檢校太子詹事。以久疾,自言不任事奉兩宮。更拜太子少師、同中書門下三品。弟馀慶,時為定襄都督府司馬,召使侍疾。卒,年六十一,贈開府儀同三司、并州大都督,謚曰昭。
崔馀慶
按
《唐書·崔敦禮傳》:敦禮弟馀慶位至兵部尚書。
崔義元
按
《唐書·崔義元傳》:義元,貝州武城人。隋大業(yè)亂,往見李密,密不用。河內賊黃君漢為密守柏崖,義元說君漢以城歸,乃拜君漢懷州刺史、行軍總管,以義元為司馬。王世充將高毗寇河內,義元擊走之。以功封清丘縣公。太宗討世充,數(shù)用其謀。東都平,轉隰州都督府長史。貞觀初,歷左司郎中,兼韓王府長史。永徽中,累遷婺州刺史。時睦州女子陳碩真舉兵反。義元發(fā)兵拒之,斬首數(shù)百級,降其眾萬馀。賊平,拜御史大夫。義元有章句學。高宗詔與博士討論
《五經》義。武后為皇后,義元贊帝決,又以后旨按長孫無忌等誅之。終蒲州刺史,年七十一。贈幽州都督,謚曰貞。后持政,贈揚州大都督,賜其家實封戶二百。
崔行功
按
《唐書·崔行功傳》:行功,恒州井陘人。祖謙之,仕北齊,終鉅鹿太守,徙古鹿泉。少好學。高宗時,累轉吏部郎中,以善占奏,常兼通事舍人內供奉。坐事貶游安令,又召為司文郎中,主朝廷大典冊。初,太宗命秘書監(jiān)魏徵寫四部群書,將藏內府。顯慶中,詔行功充使檢校,置詳正學士代散官。以勞遷蘭臺侍郎,卒。
崔玨
按
《山西通志》:玨,一名元靖,樂平人。貞觀間進士,仕長子令,廉介公直,發(fā)奸摘伏,民不敢欺?;L傷人,玨以一使持檄追虎,至殺之。
崔知悌
按
《唐書·崔知溫傳》:知溫兄知悌,中書侍郎,以忠勤見表。遷尚書左丞。裴行儉破突厥,詔知悌馳慰將士,佐行儉平寇,有功。終戶部尚書。
崔知溫
按
《唐書·崔知溫傳》:知溫,字禮仁,許州鄢陵人。仕為左千牛,稍遷靈州司馬。四遷蘭州刺史。累遷尚書左丞,轉黃門侍郎,修國史。永隆初,以秩卑,特詔同門下三品,兼修國史。遷中書令。卒,年五十七,贈幽州大都督,謚曰忠。
崔元綜
按
《唐書·豆盧欽望傳》:崔元綜,鄭州新鄭人。祖君肅,武德中為黃門侍郎、鴻臚卿。元綜,天授初以鸞臺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性恪慎,坐政事堂,束帶,終日不休偃,尤護細概。外若謹厚,而中刻薄。每受制鞫獄,必澡垢索疵,不入死不肯止,人畏鄙之。未幾,坐事流振州,縉紳為慶。會赦還,除監(jiān)察御史。遷蒲州刺史,致仕。善攝生,年九十馀卒。
崔神基
按
《唐書·崔義元傳》:義元封清丘縣公。子神基襲爵,長壽中,為司賓卿、同鳳閣鸞臺平章事。為酷吏所構,流嶺南。中宗初,稍用為大理卿。
崔神慶
按
《唐書·崔義元傳》:義元子神慶,舉明經,武后時,累遷萊州刺史。入朝,待制億歲殿,奏事稱旨。后以歷官有佳政,且其父于己有功,擢拜并州長史。長安中,累轉禮部侍郎,數(shù)上疏陳時政。轉太子右庶子,封魏縣子。侍讀東宮。歷司刑卿,劾張昌宗獄,頗闊略不盡。神龍初,昌宗伏誅,坐流欽州,卒。五王得罪,緣昌宗被流者皆詔原雪,贈神慶幽州都督。
崔元煒
按
《唐書·崔元煒傳》:元煒,博陵安平人。少以學行稱,叔父行功器之。舉明經,為高陵主簿。居父喪盡禮。累遷鳳閣舍人。長安元年,為天官侍郎,當公介然,不受私謁,執(zhí)政忌之,改文昌左丞。不踰月,武后曰:卿向改職,乃聞令史設齋相慶,此欲肆其貪耳。乃復拜天官侍郎。三年,授鸞臺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兼太子左庶子。四年,遷鳳閣侍郎。先是,酷吏誣籍數(shù)百家,元煒開陳其枉,后感悟,皆為原洗。宋璟劾張昌宗不軌事,元煒頗助璟。及有司正昌宗罪,而元煒弟昪為司刑少卿,執(zhí)論大辟。兄弟守正如此。以誅二張功為中書令、博陵郡公。后遷上陽宮,顧元煒曰:諸臣進皆因人,而元煒我所擢,何至是。對曰:此正所以報陛下也。俄拜博陵郡王,罷政事,流古州。道病卒。子璩。
崔日知
按
《唐書·崔日用傳》:日用從父兄日知,字子駿,少孤貧,力學,以明經進至兵部員外郎。與張說同為魏元忠朔方判官,以健吏稱。遷洛州司馬,會譙王重福之變,官司逃,日知獨率吏卒助屯營擊賊,以功加銀青光祿大夫。遷殿中少監(jiān)。調授荊州長史,四遷京兆尹,封安平縣侯。坐贓,為御史李如璧所劾,貶歙縣丞。后歷殿中監(jiān),進中山郡公。說執(zhí)政,薦為御史大夫,帝不許,遂為左羽林大將軍。俄授太常卿。終潞州長史,謚曰襄。
崔日用
按
《唐書·崔日用傳》:日用,滑州靈昌人。擢進士第,為芮城尉。大足元年,武后幸長安,陜州刺史宗楚客委以頓峙,饋獻豐甘,稱過賓使者。楚客嘆其能,亟薦之,擢為新豐尉,遷監(jiān)察御史。陰附安樂公主,得稍遷。神龍中,諸武若三思、延秀及楚客等權寵交煽,日用多所結納,驟拜兵部侍郎。宴內殿,酒酣,起為
《回波舞》,求學士,即詔兼修文館學士。權雍州長史,以功授黃門侍郎,參知機務,封齊國公。坐與薛稷相忿競,罷政事,為婺州長史。歷揚、汴、兗三州刺史。由荊州長史入奏計,因言:太平公主逆節(jié)有萌。及討逆,詔權檢校雍州長史,以功進吏部尚書。久之,坐兄累,出為常州刺史。后徙汝州。開元七年,徙并州長史,卒年五十。贈吏部尚書,謚曰昭。再贈荊州大都督。
崔良佐
按
《唐書·崔元翰傳》:元翰父良佐,與齊國公日用從昆弟也。擢明經甲科,補湖城主簿,以母喪,遂不仕。治
《詩》、
《易》、
《書》、
《春秋》,撰
《演范》、
《忘象》、
《渾天》等論數(shù)十篇,隱共北白鹿山之陽,卒。門人共謚曰貞文孝父。
崔冬日
按
《唐書·崔信明傳》:信明子冬日,武后時為黃門侍郎,為酷吏誣死。
崔融
按
《唐書·崔融傳》:融,字安成,齊州全節(jié)人。擢八科高第。累補宮門丞、崇文館學士。中宗為太子時,選侍讀,典東朝章疏。武后幸嵩高,見融銘
《啟母碣》,嘆美之。及己封,即命銘
《朝覲碑》。授著作佐郎,遷右史,進鳳閣舍人。張易之兄弟頗延文學士,融降節(jié)佞附。易之誅,貶袁州刺史。召授國子司業(yè)。與修
《武后實錄》勞,封清河縣子。融為文華婉,當時未有輩者。年五十四。贈衛(wèi)州刺史,謚曰文。
崔隱甫
按
《唐書·崔隱甫傳》:隱甫,貝州武城人。隋散騎常侍儦曾孫。解褐左玉鈐衛(wèi)兵曹參軍,遷殿中侍御史內供奉。浮屠惠范倚太平公主脅人子女,隱甫劾狀,反為所擠,貶邛州司馬。元宗立,擢汾州長史,兼河東道度支營田使,遷洛陽令,擢并州司馬護邊,會兄逸甫疾甚,未及行,詔責逗留,下除河南令。累拜華州刺史、太原尹,入為河南尹。居三歲,進拜御史大夫,威名赫然。張說當國,隱甫素惡之,乃與中丞字文融、李林甫暴其過;帝嫉朋黨,免其官,使侍母。歲馀,復為大夫。遷刑部尚書,兼河南尹。帝還京師,即拜東都留守。累封清河郡公。卒,贈益州大都督,謚曰忠。
崔沔
按
《唐書·崔沔?zhèn)鳌?/span>:沔,字善沖,京兆長安人,后周隴州刺史士約四世孫,自博陵徙焉。純謹無二言,事親篤孝,有才章。擢進士。舉賢良方正高第,不中者誦訾之,武后敕有司覆試,對益工,遂為第一。再補陸渾主簿,入調吏部,侍郎岑羲薦為左補闕。睿宗召授中書舍人,以母病東都不忍去,固辭求待。詔改虞部郎中,俄檢校御史中丞。姚崇執(zhí)政,共薦沔有史才,轉著作郎。久之,為太子左庶子。母亡。服除,遷中書侍郎,出為魏州刺史。召還。分掌吏部十銓,以左散騎常侍為集賢修撰,歷秘書監(jiān)、太子賓客。每朝廷有疑議,皆咨逮取衷。卒,年六十七,贈禮部尚書,謚曰孝。沔儉約自持,祿廩隨散宗族,不治居宅,嘗作《陋室銘》以見志。
崔湜
按《唐書·崔仁師傳》:仁師子挹,挹子湜。字澄瀾。少以文詞稱。第進士,擢累左補闕,稍遷考功員外郎。時桓彥范等當國,畏武三思惎構,引湜使陰約其奸,湜反以彥范等計告三思,驟遷中書舍人。彥范等被徙,又說三思速殺之。湜附托昭容上官氏,數(shù)與宣淫于外。景龍二年,遷兵部侍郎,而挹為禮部侍郎。武德以來,父子同為侍郎,惟挹、湜云。俄拜中書侍郎、檢校吏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與鄭愔同典選。納賂遺,銓品無序,為御史李尚隱劾奏,貶江州司馬。上官與安樂公主從中申護之,改襄州刺史。未幾,入為尚書左丞。韋氏稱制,復以吏部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睿宗立,出為華州刺史。俄除太子詹事。初,湜建言山南可引丹水通漕。中宗以湜充使,開大昌關,役徒數(shù)萬,死者十五。禁舊道不得行,而新道為夏潦奔豗,數(shù)摧壓不通。至是論功,加銀青光祿大夫。景云中,太平公主引為同中書門下三品。進拜中書令。帝將誅蕭至忠等,召湜示腹心,湜對問失旨。至忠等誅,湜徙嶺外。宮人元稱嘗與湜謀進酖于帝。追及荊州賜死,年四十三。
崔液
按《唐書·崔仁師傳》:仁師子挹,挹子液字潤甫,尤工五言詩,湜嘆,因字呼曰:海子,我家龜龍也。官至殿中侍御史。坐湜當流,亡命郢州,作《幽征賦》以見意,詞甚典麗。遇赦還,卒。
崔澄
按《唐書·崔仁師傳》:仁師子挹,挹子澄,本名滌,元宗改焉。帝在藩,與同里居。出潞州,賓友餞者止國門,而澄獨從至華。及即位,寵昵甚,用為秘書監(jiān),性滑稽善辯。累遷金紫光祿大夫,封安喜縣子。卒,贈兗州刺史。
崔璩
按《唐書·崔元煒傳》:元煒子璩,有文。開元二年為朝散大夫。終禮部侍郎。子渙。
崔泰之
按《唐書·崔知溫傳》:知溫子泰之,開元時,為工部尚書。
崔諤之
按《唐書·崔知溫傳》:知溫子諤之,為將作少匠,與誅二張功,封博陵縣侯,終少府監(jiān)。
崔禹錫
按《唐書·崔融傳》:融子禹錫,開元中,中書舍人,贈定州刺史,謚曰貞。
崔翹
按《唐書·崔融傳》:融子翹,禮部尚書,贈荊州大都督,謚曰成。
崔琳
按《唐書·崔義元傳》:義元子神慶,神慶子琳,明政事,開元中,與高仲舒同為中書舍人。侍中宋璟親禮之,每所訪逮,嘗曰:古事問仲舒,今事問琳,尚何疑。累遷太子少保。天寶二年卒。
崔宗之
按《唐書·崔日用傳》:日用封齊國公,子宗之,襲。亦好學,寬博有風檢。
崔光遠
按《唐書·崔光遠傳》:光遠,系出博陵,后徙靈昌。祖敬嗣。中宗在房州,吏多肆慢,敬嗣為刺史,獨盡誠推奉,帝德之。及反正,有與敬嗣同姓名者,每擬官,帝輒超拜,后召見,悟非是。訪真敬嗣,已死,即授其子汪五品官。汪生光遠。開元末,為唐安令,與楊國忠善,累遷京兆少尹,會元宗西狩,詔留光遠為京兆尹。光遠偽使其子東見祿山,授光遠故官,光遠與長安令蘇震出開遠門,趨靈武。肅宗嘉之,擢拜御史大夫。帝還,改禮部尚書、鄴國公。乾元元年,由汴州刺史代蕭華為魏州節(jié)度使。初,郭子儀與賊戰(zhàn)汲郡,光遠援之,不甚力。及守魏,使將軍李處崟拒賊,子儀不救,戰(zhàn)不勝,奔還,光遠潰圍出,奔京師。帝赦其罪,拜太子少保。徙鳳翔尹。先是,岐、隴賊郭愔等掠州縣,峙五堡,光遠至,遣官喻降之。既而沈飲不親事,愔等陰約黨項,敗韋倫于秦、隴,殺監(jiān)軍使。帝怒光遠無狀,召還。復使節(jié)度劍南。會段子璋反東川,光遠進討平之。然不能禁士卒剽掠。帝詔監(jiān)軍按其罪,以憂卒。
崔無诐
按《唐書·張介然傳》:祿山反。攻滎陽,太守崔無诐率眾乘城,聞師噪,自墜如雨,無诐與官屬皆死賊手。以偽將武令珣戍焉。無诐者,本韋后外家,博陵舊望也。始,無诐娶蕭至忠女,至忠敗,被貶。久乃為益州司馬。素善楊國忠,既用事,引為少府監(jiān),守滎陽。有詔贈禮部尚書,謚曰毅勇。
崔顥
按《唐書·孟浩然傳》:天寶間,知名者崔顥,擢進士第,有文無行。好蒱博,嗜酒。娶妻惟擇美者,俄又棄之,凡四五娶。終司勛員外郎。初,李邕聞其名,虛舍邀之,顥至獻詩,首章曰:十五嫁王昌。邕叱之曰:小兒無禮。不與接而去。
崔元徽
按《天寶遺事》:處士崔元徽,東洛有宅,春季夜,風月清爽,忽白衣引綠裳者,曰姓李,一曰陶氏。乃命坐月下,色皆殊絕,滿座芳香襲人。
崔圓
按《唐書·崔圓傳》:圓,字有裕,貝州武城人,后魏尚書亮八世孫,喜學兵家。開元中,詔舉遺逸,以鈐謀對策甲科,歷京兆府參軍,遷會昌丞。楊國忠遙領劍南,引為左司馬,知留后。元宗西出,次扶風,遷御史中丞、劍南節(jié)度副大使。圓銳功名,初聞難,乃治城浚隍,列館宇,具陳蜀土腴谷羨,儲供易辦。帝省書泣下。即日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仍兼劍南節(jié)度使。天子至,朝廷百司殿宇帷幔皆具,益嗟賞之。至德二載,遷中書令,封趙國公。乾元元年,罷為太子少師,留守東都。王師之敗相州也,軍所過,皆縱剽,圓懼,委東都,奔襄陽,詔削階、封。李光弼表為懷州刺史,改汾州,以治行稱。徙淮南節(jié)度使,在鎮(zhèn)六年,請朝京師,詔檢校尚書右仆射。大歷中卒。
崔渙
按《唐書·崔元煒傳》:元煒子璩,璩子渙博綜經術,長論議。十歲居父喪,毀辟加人,陸元方異之。起家亳州司功參軍。累遷司門員外郎。楊國忠惡不附己,出為巴西太守。元宗西狩,迎謁于道。帝見占奏,以為明治體,恨得之晚,房琯亦薦之,即日拜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肅宗立,與韋見素等同赴行在。時京師未復,舉選不至,詔渙為江淮宣諭選補使。收采遺逸,以不職罷為左散騎常侍,兼馀杭太守、江東采訪防禦使。入遷吏部侍郎、集賢院待制。簡淡自處,時望尤重。遷御史大夫。元載輔政,與中官董秀槃結固寵,渙疾之,因進見,慨然論載奸。會渙兼稅地青苗錢物使,以錢給百官,而吏用下直為使料,上直為百司料。載諷皇城副留守張清擿其非,詔尚書左丞蔣渙按實,且載所惡,由是貶道州刺史。卒,贈太子太傅,謚曰元。
崔倫
按《唐書·崔衍傳》:衍父倫,字敘,居父喪,跣護柩行千里,道路為流涕,廬冢彌年。服除,及進士第,歷吏部員外郎。安祿山反,陷于賊,不污偽官,使子弟間表賊事。賊平,下遷晉州長史。李齊物訟其忠,授長安令,封武邑縣男。寶應二年,以右庶子使吐蕃,留二歲,執(zhí)倫至涇州,逼為書約城中降,倫不從,更囚邏娑城,閱六歲,終不屈,乃許還。代宗見之,為感動嗚咽。遷尚書左丞,以疾改太子賓客。卒,年七十一,贈工部尚書,謚曰敬。
崔衍
按《唐書·崔衍傳》:衍,字著,深州安平人。天寶末擢明經,調富平尉。繼母李不慈,倫自吐蕃歸,李敝衣以見。倫怒,召衍,將袒而鞭之,衍泣涕無所陳。倫弟殷趨白。倫悟,繇是譖無入。調清源令,勸民力田,懷附流亡,觀察使馬燧表其能,徙美原。父卒,事李益謹。歷蘇、虢二州。遷宣歙池觀察使,簡靜為百姓所懷。卒,年六十九,贈工部尚書。衍儉約畏法,室無妾媵,祿稍周于親族,葬埋嫁娶,倚以濟者數(shù)十家。路應為觀察使,以衍有惠在民,言狀。元和元年,詔書褒美,賜一子官云。謚曰懿。
崔寧
按《唐書·崔寧傳》:寧,本貝州安平人,后徙衛(wèi)州。世儒家,而獨喜縱橫事,因落魄,客劍南,以步卒。從李宓討云南,無功,還成都,行軍司馬崔論悅之,薦為牙將。歷事崔圓、裴冕。還京師,留為折沖郎將。寶應初,蜀亂。嚴武白寧為利州刺史,既至,賊遁去,由是知名。及武為劍南節(jié)度使,過州,與俱西。遂奏為漢州刺史。永泰元年,武卒。郭英乂為節(jié)度使。英乂恨寧,寧托拒吐蕃,不敢還。英乂乃自將討之,會天大雪,遂敗歸。寧聞英乂損裁將卒稟賜,下皆恨怒,又毀元宗冶金像,乃令軍進薄成都。英乂不勝,走靈池,為韓澄所殺。于是劍南大擾。明年,代宗詔宰相杜鴻漸為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往平其亂。鴻漸出駱谷。寧遣使至,獻繒錦數(shù)萬,辭卑約甚,鴻漸貪其利,遂入成都。數(shù)薦寧于朝。朝廷因授寧成都尹、山西防禦使、西川節(jié)度行軍司馬。鴻漸既還朝,遂為節(jié)度使。大歷三年來朝。寧本名旰,至是賜名。還蜀,以賂厚結元載父子。累加尚書左仆射。十四年,入朝,進檢校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山陵使。宰相楊炎與有嫌,恐入蜀不可制,說帝罷寧西川節(jié)度,改兼京畿觀察使、靈州大都督、單于鎮(zhèn)北大都護、朔方節(jié)度、鄜坊丹延州都團練觀察等使。朱泚亂,帝出居奉天,寧至,帝喜甚。盧杞聞之,思有以構寧于帝。會泚行反間,署寧中書令。時朔方掌書記康湛為盩厔尉,詐作寧遺泚書獻之,杞遂奏寧反狀。帝乃召寧至朝堂,云使宣慰江淮。俄而中人引寧幕后,使二力士縊殺之,年六十一。
崔寬
按《唐書·崔寧傳》:寧弟寬,擢御史中丞。
崔審
按《唐書·崔寧傳》:寧弟審,至給事中。
崔密
按《唐書·崔寧傳》:寧弟密,以文辭稱。
崔銑
按《唐書·崔行功傳》:行功孫銑,尚定安公主,為太府卿。
崔器
按《唐書·崔器傳》:器,深州安平人。曾祖恭禮,尚館陶公主為駙馬都尉。器有吏干,然性陰刻樂禍。天寶中,舉明經,為萬年尉。踰月,擢監(jiān)察御史,中丞宋渾為東畿采訪使,引為判官。渾坐贓敗,器亦廢,后為奉先令。安祿山陷京師,器受賊署,守奉先。頃之,同羅背賊,賊將安守忠、張通儒亡去,渭上義兵且數(shù)萬,器大懼,悉毀賊所署符敕,募眾以應之。渭上軍敗,遂走靈武。素善呂諲,得為御史中丞、戶部侍郎。肅宗至鳳翔,兼禮儀使。二京平,為三司使。器草定儀典,令王官陷賊者,悉入含元廷中,露首跣足,撫膺頓首請罪,令刀仗環(huán)之,以示扈從群臣。器既殘忍希帝旨,欲深文繩下,乃建議陳希烈、達奚珣等數(shù)百人皆抵死。李峴執(zhí)奏,乃以六等定罪,多所原貸。后為吏部侍郎、御史大夫。上元元年病亟,叩頭若謝罪狀,家人問之,曰:達奚尹訴于我。三日卒。
崔儼
按《唐書·崔義元傳》:義元子神慶,神慶子琳,琳子儼,諫議大夫。
崔巨
按《唐書·崔融傳》:融孫巨,右補闕,有文。
崔瓘
按《唐書·崔瓘傳》:瓘,博陵人。累官至澧州刺史,不為煩苛,人便安之,流亡還歸,居二年,增戶數(shù)萬。詔特進五階,以寵異政。大歷中,遷湖南觀察使,時將吏習寬弛,不奉法,瓘稍以禮法繩裁之,下多怨。別將臧玠、判官達奚覯忿爭,玠殺覯。瓘聞難,走,遇害。
崔祐甫
按《唐書·崔祐甫傳》:祐甫,字貽孫,太子賓客孝公沔之子也。世以禮法為聞家。第進士,調壽安尉。安祿山陷洛陽,祐甫冒矢石入私廟,負木主以逃。自起居舍人累遷中書舍人。性剛直,遇事不回。時侍郎闕,祐甫攝省事,數(shù)與宰相常袞爭議不平。會朱泚軍中貓鼠同乳,表其瑞,詔示袞,袞率群臣賀,祐甫獨曰:可吊不可賀。代宗異其言,袞益不喜。帝崩,袞方入臨,遣從吏扶立殿墀上,祐甫指之謂眾曰:臣哭君前,有扶禮乎。袞不勝怒,乃劾祐甫貶河南少尹。郭子儀、朱泚入,言祐甫不宜貶。帝怒,即兩換職,以袞河南少尹,而拜祐甫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俄改中書侍郎。神策軍使王駕鶴者,典衛(wèi)兵久,權震中外,帝將代之,懼其變,以問祐甫,祐甫召駕鶴留語移時,而代者已入軍中矣。淄青李正己畏帝威斷,表獻錢三十萬緡,祐甫請以所獻就賜將士。正己慚服。時議者韙其謨謀。是歲,薨。子植嗣。
崔倕
按《唐書·崔邠傳》:邠父倕,三世一爨,當時言治家者推其法。至德初,獻賦行在,肅宗異其文,位吏部侍郎。
崔論
按《唐書·崔仁師傳》:仁師子挹,挹子液,液子論,有吏干,乾元中為州刺史,以治行稱。大歷末,遷同州刺史,為黜陟使庾何所按,議者不直何,故復用為衢州刺史。德宗以舊族耆年,擢大理卿,卒。
崔漢衡
按《唐書·崔漢衡傳》:漢衡,博州博平人。沈懿博厚,善與人交。始為費令,滑州節(jié)度使令狐彰表掌書記。大歷六年,以檢校禮部員外郎為和蕃副使。還,遷右司郎中。建中二年,吐蕃請盟,擢殿中少監(jiān),為和蕃使,與其使區(qū)頰贊俱來約盟。改鴻臚卿,持節(jié)送區(qū)頰贊歸,遂定盟清水。德宗幸奉天,吐蕃以兵佐渾瑊,敗賊武功。轉秘書監(jiān)。俄拜上都留守、兵部尚書、東都淄青魏博賑給宣慰使。又使幽州,還命稱旨。貞元三年,豫吐蕃盟。明年,出為晉慈隰觀察使,卒,贈尚書左仆射。
崔損
按《唐書·崔損傳》:損,字至無,系本博陵。大歷末,中進士、博學宏辭,補校書郎、咸陽尉。避親,改大理評事。累勞至右諫議大夫。于時,宰相趙憬卒,盧邁屬疾,裴延齡素善損,薦之德宗。貞元十二年,以本官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始,中書虛位十日,議者謂選有德,及用損,中外悵失。而損性齪齪能自將,延英進見,不敢出一言及天下事。踰年,進門下侍郎。建中后,宰相無久任者,損以便柔遜愿中帝意,乃留八年。帝亦知公議病其持祿,然憐遇彌渥。卒,贈太子太傅,謚曰靖。
崔能
按《唐書·崔融傳》:融曾孫能,字子才。朱泚之亂,渾瑊以朔方軍戰(zhàn)武功,引佐幕府。進累侍御史。河東鄭儋表為判官。累遷黔中觀察使,以讒坐貶。從為中丞,奏以自代。繇將作監(jiān)授嶺南節(jié)度使,與從皆秉節(jié)居鎮(zhèn),世傳為榮。卒,年六十八,贈禮部尚書。
崔從
按《唐書·崔融傳》:融曾孫從。字子義,少孤貧,與兄能偕隱太原山中。會歲饑,拾橡實以飯,講學不廢。擢進士第。從山南嚴震府為推官,以母喪免。兄弟廬墓,手藝松柏。喪闋,不應辟命。久之,韋皋引為西山運務使。奏遷判官,攝守邛州。盧坦表宣州副使。入為殿中侍御史,遷吏部員外郎。裴度為御史中丞,奏以右司郎中知雜事。度已相,代為中丞。所彈治,不屈權幸。俄授陜虢觀察使。遷尚書右丞。王承宗請割德、棣而遣子入侍也,憲宗選堪使者,以命從。從宣詔,為陳逆順大節(jié)禍福之效,音辭暢厲,士感動,承宗自失,貌愈恭,至泣下,即按二州戶口、符印上之。還為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長慶初,繇尚書左丞領鄜坊節(jié)度。屬部多神策屯軍,數(shù)亂法驕橫,吏不能制,從一繩以法,下皆重足畏之。寶歷初,為東都留守。召拜戶部尚書。宰相李宗閔以從裴度、李德裕所善,內不喜。從求致仕,除太子賓客,分司東都,告滿百日去。于是眾嘩語不平,宗閔懼,復授檢校尚書左仆射、淮南節(jié)度副大使,知節(jié)度事。太和六年卒,年七十二。下有刲股肉以祭者。贈司空,謚曰貞。
崔元亮
按《唐書·崔元亮傳》:元亮,字晦叔,磁州昭義人。貞元初,擢進士第,累署諸鎮(zhèn)幕府。父喪,客高郵,臥苫終制,地下濕,因得痹病,不樂進取。元和初,召為監(jiān)察御史,累轉駕部員外郎。清慎介特。稍遷密歙二州刺史。歷湖、曹二州,辭曹不拜。太和四年,繇太常少卿改諫議大夫,朝廷推為宿望,拜右散騎常侍。每遷官,輒讓形于色。鄭注構宋申錫,捕逮倉卒,內外震駭。元亮率諫官叩延英苦諍,反復數(shù)百言,文宗未諭,元亮置笏在陛,俯伏流涕,帝感悟,眾亦服其不撓,繇此名重朝廷。頃之,移疾歸東都,召為虢州刺史。卒,年六十六,贈禮部尚書。
崔縱
按《唐書·崔元煒傳》:元煒子璩,璩子渙,渙子縱繇協(xié)律郎三遷監(jiān)察御史。會詔擇令長,授藍田令,德化大行,縣人立碑頌德,渙之貶,縱棄金部員外郎就養(yǎng)。后為汴西水陸運、兩稅、鹽鐵等使。王師圍田悅,乏食,詔縱餉四節(jié)度糧,軍無乏。德宗出奉天,方鎮(zhèn)兵未至??v勸李懷光奔命,悉軍財稱所須。懷光兵疲久戰(zhàn),次河中,遷延不進??v以金帛先度,曰:濟者即賜。眾趨利爭西,遂及奉天。遷京兆尹。及帝徙梁州,追扈不及,左右短縱。帝曰:知縱者,朕也,非爾輩所及。后數(shù)日至,授御史大夫。處大體,不急細事。貞元元年,天子郊見,為大禮使。歲旱用屈,縱撙裁文物,儉而不陋。除吏部侍郎,尋為河南尹。入為太常卿,封常山縣公。卒年六十二,贈吏部尚書,謚曰忠。
崔倰
按《唐書·崔祐甫傳》:倰,字德長,祐甫從子也。性介潔。以蘇州刺史奏課第一,遷湖南觀察使。入為戶部侍郎,判度支。出為鳳翔節(jié)度使。踰年,徙河南尹。以戶部尚書致仕,卒。
崔元翰
按《唐書·崔元翰傳》:元翰名鵬,以字行。舉進士,博學宏辭,賢良方正,皆異等。義成李勉表在幕府,馬燧更表為太原掌書記,召拜禮部員外郎。竇參秉政,引知制誥。其訓辭溫厚,有典誥風。然性剛褊,不能取容于時。孤特自持,掌誥凡再期,不遷。罷為比部郎中,時已七十馀。卒。其好學,老不倦。用思精致,馳騁班固、蔡邕間,以自名家。
崔造
按《唐書·崔造傳》:造,字元宰,深州安平人。李棲筠辟為判官,累遷左司員外郎。貶信州長史。徙建州刺史。朱泚亂,造輒馳檄比州,發(fā)所部兵二千以待命,德宗嘉之。京師平,召還,擢給事中。貞元二年,以給事中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造久在江左,疾錢谷諸使罔上,或乾沒自私,乃建言:天下兩稅,請委本道觀察使、刺史選官部送京師。諸道轉運使,請悉停。時韓滉方領轉運,有寵于帝,朝廷仰其須。滉持不可改,帝重違之,復以滉為江淮轉運使,馀如造請。是秋,江淮米大集,帝美滉功,以滉專領度支。造懼,始托疾辭位,乃罷為太子右庶子。于是造所請悉罷,以憂愧卒。
崔敬
按《唐書·崔元略傳》:元略父敬,貞元時終尚書左丞。
崔繪
按《唐書·崔寧傳》:寧弟密,密子繪,以文辭稱。
崔叔清
按《國史補》:杜太保在淮南,進崔叔清詩百篇。德宗謂使者曰:此惡詩,焉用進。時呼為淮敕惡詩。
崔膺
按《國史補》:膺性狂率,張建封愛其才,隨建封行營。夜中大呼驚軍,軍士皆怒,欲食其肉,建封藏之。明日置宴,其監(jiān)軍曰:某與尚書約,彼此不得相違。建封曰:諾。監(jiān)軍曰:某有請,請崔膺。建封曰:如約。逡巡,建封曰:某有請。亦請崔膺。合座皆笑,然后得免。
崔芊
按《玉?!?/span>:唐貞元十六年五月,召山人崔芊對延英殿。
崔戎
按《唐書·崔戎傳》:戎,字可大,元煒從孫也。舉明經,補太子校書郎。調藍田主簿。辟淮南李鄘府。裴度節(jié)度太原,署參謀。時王承宗以鎮(zhèn)叛,度請戎往諭,承宗至泣下,乃聽命。入為殿中侍御史,累擢諫議大夫。持節(jié)劍南為宣撫使。還拜給事中。出為華州刺史。徙兗海沂密觀察使,民擁留于道不得行。戎夜單騎亡去。至兗州,鋤滅奸吏十馀輩,民大喜。歲馀卒。子雍。
崔善貞
按《萬姓統(tǒng)譜》:善貞,浙西布衣。德宗時:上書闕下,暴觀察使李锜恃恩驕橫,驚動天下,榷酒漕運,锜得專之。凡朝廷用事之臣,锜以利交,馀皆乾沒,國用日耗。德宗械善貞以錫锜,锜預設大坎,至則并械瘞中。聞者切齒。憲宗即位,锜反,下詔削官爵。锜既敗,送京師,腰斬于城西南。贈善貞睦州司馬。
崔立之
按《尚友錄》:立之字斯立,元和初為藍田丞。邑庭有老槐四行,南墻有巨竹千挺,立之日哦松間。有問之,則曰:予方有公事,子且去。韓愈為《藍田記》,又贈以詩,有暮作千詩轉遒勁及深叢見孤羆,佳句喧眾口等句。
崔敏
按《萬姓統(tǒng)譜》:敏,清河人。憲宗時,補歸州刺史,州巖湍悍,人多類鳥獸。敏治多馴擾。改永州刺史,俗尚鬼,家有禳禱,悖于正經,莫能禁禦。敏約束部吏,斥其侵牟,毀其淫祠,戮其妖師。于是征貢用集,民狎于野。
崔咸
按《唐書·崔咸傳》:咸,字重易,博州博平人。元和初,擢進士第,又中宏辭。鄭馀慶、李夷簡皆表在幕府,與均禮。入朝為侍御史,處正特立,風采動一時。累遷陜虢觀察使,決事,裁剖精明,無一毫差,吏稱為神。入拜右散騎常侍、秘書監(jiān)。太和八年卒。
崔群
按《唐書·崔群傳》:群,字敦詩,貝州武城人。未冠,舉進士,陸贄主貢舉,梁肅薦其有公輔才,擢甲科,授秘書省校書郎。累遷右補闕、翰林學士、中書舍人。數(shù)陳讜言,憲宗嘉納。進戶部侍郎。元和十二年,以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是時,皇甫镈言利幸于帝,陰藉左右求宰相,群數(shù)言其佞邪不可用。既入對,及開元、天寶事,群因曰:世謂祿山反,為治亂分時。臣謂罷張九齡,相李林甫,則治亂固已分矣。左右為感動。群以是諷帝,故镈銜之。帝卒相镈。群罷為湖南觀察使。穆宗立,以吏部侍郎召之。俄拜御史大夫。未幾,檢校兵部尚書,充武寧節(jié)度使。左遷秘書監(jiān),分司東都。改華州刺史,歷宣歙池觀察使,進兵部尚書,出為荊南節(jié)度使,召拜吏部尚書。
崔植
按《唐書·崔祐甫傳》:植字公修,祐甫弟嬰甫子也。祐甫卒,帝召植,使即喪次終服。補弘文生。與鄭覃同時為補闕,皆賢宰相后,每朝廷有得失,兩人者更疏論執(zhí),譽望蔚然。元和中,為給事中。長慶初,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時朝廷悉收河朔三鎮(zhèn),而劉總又以幽、薊七州獻諸朝,且懼部將構亂,乃先籍豪銳不檢者送京師,而朱克融在籍中。植與杜元穎不知兵,謂藩鎮(zhèn)且平,不復料天下安危事,而克融等羈旅塞躓,愿得官自效,日訴于前,皆抑不與。及遣張弘靖赴鎮(zhèn),縱克融等北還,不數(shù)月,克融亂,復失河朔矣。天下尤之,植內慚。罷為刑部尚書,旋授岳鄂觀察使。未幾,遷嶺南節(jié)度使,還拜戶部尚書。終華州刺史。
崔邠
按《唐書·崔邠傳》:邠,字處仁,貝州武城人。第進士,復擢賢良方正,授渭南尉,遷補闕。以鯁亮知名。由中書舍人再遷吏部侍郎。性溫裕沈密,行己又簡儉,憲宗器之,裴垍亦薦邠材可宰相。會病,遂不拜。久乃為太常卿,知吏部尚書銓。故事,太常始視事,大閱四部樂,都人縱觀。邠自第去帽,親導母輿,公卿見者皆避道,都人榮之。以母憂解,卒于喪,年六十。贈吏部尚書,謚曰文簡。
崔郾
按《唐書·崔邠傳》:邠弟郾,字廣略,姿儀偉秀,人望而慕之,然不可狎也。中進士第,補集賢校書郎。累遷吏部員外郎,下不敢欺。三遷諫議大夫。穆宗立,遷給事中。敬宗嗣位,拜翰林侍講學士,旋進中書舍人。遷禮部侍郎,出為虢州觀察使。改鄂、岳等州觀察使。自蔡人叛,鄂、岳??啾?,江湖盜賊顯行。郾修治鎧仗,造蒙沖,駛追窮躡,上下千里,歲中悉捕平。又觀察浙西,遷檢校禮部尚書,卒于官。贈吏部尚書,謚曰德。
崔鄯
按《唐書·崔邠傳》:邠弟鄯,擢進士,累遷至左金吾衛(wèi)大將軍,暴卒。贈禮部尚書。
崔鄲
按《唐書·崔邠傳》:邠弟鄲及進士第,補渭南尉。累除刑部郎中,出副杜元穎西川節(jié)度府。召入為工部侍郎、集賢殿學士。再遷吏部侍郎,由宣歙觀察使入為太常卿。文宗末,擢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改中書侍郎,罷為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宣宗初,以檢校尚書右仆射同平章事,節(jié)度淮南,卒于軍。
崔弘禮
按《唐書·崔弘禮傳》:弘禮,字從周,系出博陵,北齊左仆射懷遠六世孫。及進士第,署東都留守呂元膺參謀。遷留守判官,擢沂、汾二州刺史。田弘正請朝,表弘禮徙衛(wèi)州。還魏博,又表為相州刺史。長慶初,徙河南尹。遷河陽節(jié)度使。徙華州刺史,改天平節(jié)度使。加檢校尚書左仆射,徙東都留守。召還,以病自乞,改刑部尚書,復為留守。卒。
崔元略
按《唐書·崔元略傳》:元略,博州人。第進士,更辟諸府,遷累殿中侍御史,以刑部郎中知御史雜事,進拜中丞。時李夷簡召為大夫,故詔元略留司東臺。改京兆少尹,行府事,數(shù)月,遷為尹。徙左散騎常侍。崔植當國,以元略為宣撫黨項使,辭疾不行。植奏:不少責,無以示群臣。乃出為黔南觀察使,徙鄂岳。久乃拜大理卿。敬宗初,還京兆尹,兼御史大夫。俄授戶部侍郎。太和三年,以戶部尚書制度支,出為東都留守,改義成節(jié)度使。卒,贈尚書左仆射。子鉉。
崔元受
按《唐書·崔元略傳》:元略弟元受,舉進士第。元受以高陸尉直史館。元和時,于皋謨?yōu)楹颖毙袪I糧料使,元受從之,督供饋。皋謨得罪,元受逐死嶺表。
崔元式
按《唐書·崔元略傳》:元略弟元式始署帥府僚佐,累官湖南觀察使。會昌中,澤潞用兵,遷河中,拜河東、義成節(jié)度使。宣宗初,以刑部尚書判度支,拜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進兼戶部尚書。以疾罷。卒,贈司空,謚曰莊。
崔球
按《萬姓統(tǒng)譜》:球字叔休,博陵人。寶歷二年登進士第,會昌中為鳳翔節(jié)度判官,入朝為尚書郎。子瀆。
崔協(xié)
按《尚友錄》:協(xié),博陵人。太和元年以戶曹攝上虞令,值歲,田賦無所出,協(xié)傾家貲代輸之。及卒,邑人立廟以祀之。
崔覲
按《唐書·崔覲傳》:覲,梁州城固人。以儒自業(yè),身耕耨取給。老無子,乃以田宅財貲分給奴婢各為業(yè),而身與妻隱南山,約奴婢過其舍則給酒食,夫婦嘯詠相視為娛。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鄭馀慶辟為參謀,敦趣就職,不曉吏事,馀慶稱長者。文宗時,左補闕王直方,其里中人也,上書論事,見便殿,訪遺逸,直方薦覲高行,詔以起居郎召,辭疾不至。
崔瑤
按《唐書·崔邠傳》:邠弟郾,郾子瑤任禮部侍郎、浙西鄂岳觀察使。
崔瑾
按《唐書·崔邠傳》:邠弟郾,郾子瑾禮部侍郎、湖南觀察使。
崔琎
按《萬姓統(tǒng)譜》:琎,博陵人。以書判拔萃,開成中累遷至刑部郎中。會昌中歷三郡刺史,位終方鎮(zhèn)。
崔蠡
按《唐書·崔寧傳》:寧弟密,密子繪,繪子蠡,字越卿,擢進士第。開成中為戶部侍郎。歷平盧、天平軍節(jié)度使,終尚書左丞。
崔黯
按《唐書·崔寧傳》:寧弟密,密子繪,繪子黯,字直卿,擢進士第。開成初為監(jiān)察御史。擢員外郎,累遷諫議大夫。
崔確
按《唐書·崔寧傳》:寧弟密,密子繪,繪子確,擢進士第,位郎中。
崔顏
按《唐書·崔寧傳》:寧弟密,密子繪,繪子顏,擢進士第,位郎中。
崔琯
按《唐書·崔珙傳》:琯,字從律,珙兄。舉進士、賢良方正,皆高第。累辟諸使府。入朝,稍歷吏部員外郎。李德裕任御史中丞,引知雜事。進給事中。太和初,持節(jié)宣慰盧龍,使有指。及興元殺李絳,復往慰撫,軍皆安堵。還,遷工部侍郎、京兆尹。宋申錫為讒所危,宦豎切齒,時罕敢辨者?,g與大理卿王正雅固請出獄付外,與眾治之,天下重其賢。以尚書右丞出為荊南節(jié)度使,進左丞。俄判兵部西銓、吏部東銓,徙東都留守。以吏部尚書召,辭疾不拜。會昌中,終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贈尚書左仆射。
崔珙
按《唐書·崔珙傳》:珙,其先博陵人。父颋,官同州刺史,生八子,皆有才,世以擬漢荀氏八龍。珙為人有威重,精吏治,以拔萃異等,累擢至泗州刺史。由太府卿為嶺南節(jié)度使,入對精亮有理趣。時徐州以王智興后,軍驕,數(shù)犯法,節(jié)度使高瑀未能制。詔以珙代瑀。居二歲,徐人戢畏。入為右金吾大將軍,遷京兆尹。開成末,累進刑部尚書、諸道鹽鐵轉運使。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仍領鹽鐵,即拜中書侍郎。會昌二年,進位尚書左仆射。明年,以兄琯喪,被疾求解,以所守官罷。與崔鉉故有怨,及鉉宰相代為使,即奏珙妄費宋滑院鹽鐵錢九十萬緡,又劾與劉從諫厚,數(shù)護其奸。貶澧州刺史,再斥恩州司馬。宣宗立,徙商州刺史,以太子賓客分司東都,起為鳳翔節(jié)度使。鉉復執(zhí)政,珙懼,以疾自乞。方是時,西戎歸故地,邊奏系驛,議所以綏接,珙坐不自力避事,下除太子少師,分司東都,就拜留守。復節(jié)度鳳翔,卒于官。
崔璪
按《唐書·崔珙傳》:珙弟璪,位刑部尚書。
崔玙
按《唐書·崔珙傳》:珙弟玙,河中節(jié)度使。
崔碣
按《唐書·崔元煒傳》:元煒子璩,璩子渙,渙子縱,縱子碣,字東標,及進士第,遷右拾遺。武宗方討澤潞,碣建請納劉稹降,忤旨,貶鄧城令。稍轉商州刺史。擢河南尹、右散騎常侍,再為河南尹。徙陜虢觀察使。軍亂,貶懷州司馬,卒。
崔龜從
按《唐書·崔元略傳》:大中時,有宰相崔龜從,字元告。初舉進士,復以賢良方正、拔萃,三中其科,拜右拾遺。太和初,遷太常博士。再遷至司勛郎中,知制誥,真拜中書舍人,歷戶部侍郎。大中四年,以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再歲,罷為宣武軍節(jié)度使,數(shù)徙鎮(zhèn),卒。
崔鉉
按《唐書·崔元略傳》:元略子鉉,字臺碩,擢進士第,從李石荊南為賓左,入拜司勛員外郎、翰林學士,遷中書舍人、學士承旨。武宗好蹴鞠、角抵,鉉切諫,帝褒納之。會昌三年,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澤潞平,兼戶部尚書。與李德裕不葉,罷為陜虢觀察使。宣宗初,擢河中節(jié)度使,以御史大夫召,用會昌故官輔政,進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封博陵郡公。久之,出為淮南節(jié)度使。時宣州軍亂,鉉出兵討擊,詔兼宣歙池觀察使。既平,加檢校司空,罷兼使。居九年,條教一下無復改,民以順賴。咸通初,徙山南東道、荊南二鎮(zhèn),封魏國公。卒官。
崔雍
按《唐書·崔戎傳》:戎子雍,字順中,由起居郎出為和州刺史。龐勛以兵劫烏江,雍不能抗,賜死宣州。
崔彥曾
按《唐書·崔融傳》:融曾孫能,能子彥曾,咸通初,繇太仆卿為徐州觀察使。曉律令,然卞急,為政剛猛。徐軍素驕,而彥曾長于撫民,短治軍,士多怨之。初,蠻寇五管,陷交阯,詔節(jié)度使孟球募兵三千往屯,以八百人戍桂林。舊制,三年一更。至期請代,而彥曾親吏尹戡、徐行儉貪不恤士,乃議稟賜之,請無發(fā)兵,復留屯一年。戍者怒,殺都將王仲甫,脅糧料判官龐勛為將,合眾千馀,自浙西趨淮南,達泗口。彥曾命牙將田厚簡慰勞,而用都虞候元密伏甲任山館擊賊。勛遣吏紿言士思歸,不敢遏,請至府解甲自歸,彥曾斬其吏。勛陷宿州,發(fā)廥錢募兵,而進囚彥曾大彭館。有曹君長者說勛,勛乃殺彥曾于寢。贈刑部尚書。乾符中,錄其子祐之為滎陽尉。
崔慎由
按《唐書·崔融傳》:融曾孫從,從子慎由,字敬止。聰警彊記,資端厚,有父風采。由進士第擢賢良方正異等。鄭滑高銖辟府判官。入為右拾遺,進翰林學士。授湖南觀察使。召還,由刑部侍郎領浙西。入遷戶部侍郎,判戶部。俄進工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與蕭鄴有隙,鄴輔政,引劉瑑,而出慎由為東川節(jié)度使。咸通初,徙華州刺史,改河中節(jié)度使。以吏部尚書請老,授太子太保,分司東都。卒,贈司空,謚曰貞。
崔安潛
按《唐書·崔融傳》:融曾孫從,從子安潛,字進之。進士擢第。咸通中,歷江西觀察、忠武節(jié)度使。乾符初,王仙芝寇河南。安潛抗賊有功。俄代高駢領西川節(jié)度使。更除繆政,蜀民以安。宰相盧攜素厚駢,乃誣以罪,罷為太子賓客,分司東都。僖宗避賊劍南,召為太子少師。王鐸任都統(tǒng),表以自副。鐸解兵,安潛復為少師、東都留守。青州王敬武卒,詔拜平盧節(jié)度使,檢校太師兼侍中。會敬武子師范專地,不得入而還。后遷太子太傅。卒,贈太子太師,謚貞孝。安潛于吏事尤長,雖位將相,閱具獄,未嘗不身聽之。
崔涓
按《唐書·崔珙傳》:珙子涓,性開敏。為杭州刺史。終御史大夫。
崔澹
按《唐書·崔珙傳》:珙弟玙,玙子澹,舉止秀峙,時謂玉而冠者。擢進士第,累進禮部員外郎。咸通中,終吏部侍郎。
崔彥昭
按《唐書·崔彥昭傳》:彥昭,字思文,其先清河人。淹貫儒術,擢進士第。數(shù)應帥鎮(zhèn)辟奏,于吏治精明,所至課最。累進戶部侍郎。繇河陽節(jié)度使徙河東。先是,沙陀諸部多犯法,彥昭撫循有威惠,三年,境內大治,耆老叩闕愿留,詔可。僖宗立,授兵部侍郎、諸道鹽鐵轉運使。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乃判度支。不六月,遷門下侍郎。彥昭雖宰相,退朝侍母膳,與家人齒,順色柔聲,在左右無違,士人多其孝。累拜兼尚書右仆射,以疾去位,授太子太傅,卒。
崔沆
按《唐書·崔元略傳》:元略子鉉,鉉子沆,字內融,累遷中書舍人。韋保衡逐于琮,沆亦貶循州司戶參軍。僖宗立,召為永州刺史,復拜舍人,進禮部、吏部二侍郎。乾符五年,以戶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俄改中書侍郎,兼工部尚書。賊陷京師,匿張直方第,遇害。
崔蕘
按《唐書·崔寧傳》:寧弟密,密子繪,繪子蠡,蠡子蕘,字野夫,乾符中為吏部侍郎,美文辭,以銓管非所長,出為陜虢觀察使。是時王仙芝亂漢上。坐失守,貶端州司馬,終左散騎常侍。
崔昭緯
按《唐書·崔昭緯傳》:昭緯字蘊曜,其先清河人。及進士第。昭宗時,以戶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居位凡八年,累進尚書右仆射。性險刻,令族人鋋事王行瑜。每詔令有不便于己,必使鋋密告行瑜,使上書訾訐,己則陰阿助之。會誅行瑜,乃罷昭緯為右仆射。貶梧州司馬,賜死。鋋亦誅。
崔??
按《唐書·崔??傳》:??,字垂休,宰相慎由子也。擢進士第,累遷中書舍人、御史中丞。喜陰計,附離權彊,其外自處若簡重,而中險譎可畏。崔昭緯屢薦之,由戶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素厚朱全忠,委心結之。四拜宰相,世謂崔四入。劉季述幽帝,??趣全忠以師西。季述誅,以功進司徒,不就,復輔政。天復元年,全忠已取河中,進逼同、華。韓全誨倉卒挾帝幸鳳翔,??召全忠以兵迎天子。全忠迫行在,李茂貞殺全誨等,與全忠約和。??遂奏,罷左右神策、內諸司使、諸道監(jiān)軍。于是中外宦官悉誅。??進侍中、魏國公。自鳳翔還,揣全忠將篡奪,顧己宰相,恐一日及禍,欲握兵自固,謬謂全忠,請軍置四步將,募卒于市。全忠知其意,陰令汴人應募,以其子友倫入宿衛(wèi)。會為毬戲,墜馬死,全忠疑引陰計,大怒,密表引專權亂國。令其子友諒以兵圍開化坊,殺之。
崔遠
按《唐書·崔珙傳》:珙弟玙,玙子澹,澹子遠,有文而風致整峻,世慕其為,目曰饤座梨,言座所珍也。乾寧中,以兵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遷中書侍郎。從遷洛,罷為尚書右仆射。柳璨忌衣冠有望者,貶為白州長史,被殺于白馬驛,家沒掖庭。
崔郊
按《全唐詩話》:郊寓居漢上,有婢端麗,善音律,既貧,鬻婢于連帥,給錢四十一萬。郊思慕無已,其婢因寒食值郊于柳陰馬上,郊贈以詩,連帥睹詩,立召見郊,握手曰: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便是公作耶。遂命婢同歸。
崔希喬
按《唐書拾遺》:希喬轉馮翊令,有云如蓋,當其廳事前,須臾成五色。
崔峒
按《尚友錄》:峒,博陵人,工詩文。歷左拾遺,終右補闕。詞彩炳然,時人稱其句披沙揀金,往往見寶。有集傳行于世。
崔惇
按《萬姓統(tǒng)譜》:惇,宣州刺史,為治務大體,不苛細,號為良吏。
崔俊
按《萬姓統(tǒng)譜》:俊字德長,性介潔,矜己之清,視贓負者若讎。以蘇州刺史奏課第一,遷河南觀察使。
崔涿
按《五代史·崔棁傳》:棁父涿,唐末為刑部郎中。
崔太初
按《十國春秋·吳》:崔太初事太祖父子,官至壽州團練使,在官頗以誅求苛刻為事。順義元年,罷為右雄武大將軍。先是,徐溫聞太初失民心,欲徵至廣陵。徐知誥曰:壽州邊隅大鎮(zhèn),恐為變。溫怒曰:崔太初不能制,如它人何。卒徵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