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考點(diǎn) 每日推送
研
習(xí)
方
青竹
劑
知 識(shí) 點(diǎn)
清熱劑的概念
答:凡以清熱藥為主組成,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等作用,用以治療里熱證的方劑,統(tǒng)稱為清熱劑。
清熱劑的適用范圍
答:適用于里熱證。
清熱劑的分類
答:清氣分熱劑、清營涼血?jiǎng)?、氣血兩清劑、清熱解毒劑、清臟腑熱劑、清虛熱劑。
清熱劑的注意事項(xiàng)
答:
a.要辨別里熱所在部位及熱證之真假、虛實(shí)。凡屢用清熱瀉火之劑而熱仍不退者,當(dāng)用甘寒滋陰壯水之法,使陰復(fù)則其熱自退。
b.邪熱熾盛,服清涼劑入口即吐者,可于清熱劑中少佐溫?zé)崴?,或采用涼藥熱服法,此即反佐法?/p>
方劑01:白虎湯
【方歌】
白虎湯用石膏偎,知母甘草粳米陪;
亦有加入人參者,躁煩熱渴舌生苔。
【功效】→清熱生津。
【主治】→氣分熱盛證。
【臨床表現(xiàn)】
*“白虎四大證”→大渴,大熱,大汗,脈洪大。
【方解】
*君:石膏—清熱、止渴、除煩。
*臣:知母—清熱、滋陰、潤燥。
*佐使:炙甘草、粳米—益胃生津,防止大寒重傷之弊;調(diào)和諸藥。
【配伍特點(diǎn)】
*辛甘大寒與苦寒滋潤相伍,清熱而不傷陰;
*寒涼之中,少佐甘溫之品,以和中護(hù)胃,使寒不傷中,且有益胃生津之效。
【辨證思路】陽明熱盛[四大主癥]。
方劑02:竹葉石膏湯
【方歌】
竹葉石膏湯人參,麥冬半夏甘草臨;
再加粳米同煎服,暑煩熱渴脈虛尋。
【功效】→清熱生津,益氣和胃。
【主治】→傷寒、溫病、暑病余熱未清,氣津兩傷證。
【臨床表現(xiàn)】
*身熱多汗,心胸?zé)?,氣逆欲嘔,口干喜飲,或虛煩不寐,舌紅苔少,脈虛數(shù)。
【方解】
*君:石膏—清熱生津,除煩止渴。
*臣:人參、麥冬—補(bǔ)氣養(yǎng)陰生津。
*佐使:半夏—降逆和胃[去性存用];
竹葉—清熱除煩;
粳米、甘草—養(yǎng)胃和中。
【注意事項(xiàng)】
*奔放清涼質(zhì)潤,如內(nèi)有痰濕,或陽虛發(fā)熱,均應(yīng)忌用。
【配伍特點(diǎn)】
*清熱與益氣養(yǎng)陰并用,祛邪扶正兼顧,清而不寒,補(bǔ)而不滯,實(shí)為清補(bǔ)兩顧之劑。
方劑03:清營湯
【方歌】
清營湯治熱傳營,脈數(shù)舌絳辨分明;
犀地銀翹玄連竹,丹麥清熱更護(hù)陰。
【功效】→清營解毒,透熱養(yǎng)陰。
【主治】→熱入營分證。
【方解】
*君:犀角—清解營分之熱毒。
*臣:生地黃—涼血滋陰;
麥冬—清熱養(yǎng)陰生津;
玄參—滋陰降火解毒。
*佐使:銀花、連翹—清熱解毒,輕清透泄[入營猶可透熱轉(zhuǎn)氣];
竹葉—清心除煩;
黃連—清心解毒;
丹參—清熱涼血,活血散瘀。
【注意事項(xiàng)】
*應(yīng)用尤當(dāng)注重舌診,以舌絳而干為要。
【配伍特點(diǎn)】
*清營解毒為主,佐以養(yǎng)陰生津,合以“透熱轉(zhuǎn)氣”→“入營尤可透熱轉(zhuǎn)氣”。
【辨證思路】營分熱+陰不足。
【注】
*“透熱轉(zhuǎn)氣”[葉天士]→大凡看法,衛(wèi)之后方言氣,營之后方言血,在衛(wèi)汗之可也,到氣才可清氣,入營猶可透熱轉(zhuǎn)氣。
*“透熱轉(zhuǎn)氣”→溫?zé)岵⌒叭霠I分時(shí)期的治療原則。
【交叉→基礎(chǔ)】
*吳有性[字又可]—《溫疫論》—?jiǎng)?chuàng)“戾氣”說。
*葉桂[字天士]—《溫?zé)嵴摗贰皽匦吧鲜埽紫确阜?,逆?zhèn)餍陌保粍?chuàng)衛(wèi)氣營血辨證。
*薛雪[字生白]—《濕熱條辨》—主“濕熱病”。
*吳瑭[字鞠通]—《溫病條辨》—?jiǎng)?chuàng)三焦辨辨證。
方劑04:犀角地黃湯
【方歌】
犀角地黃芍藥丹,血升胃熱火邪干;
斑黃陽毒皆堪治,或益柴芩總伐肝。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散瘀。
【主治】→熱入血分證。
【方解】
*君:水牛角—涼血清心而解熱毒;
*臣:生地—涼血滋陰,一以助水牛角清熱涼血,一以復(fù)己失之陰血;
*佐使:芍藥、丹皮—清熱涼血,活血散瘀,可收化斑之功。
【加減應(yīng)用】
*若見蓄血,喜忘如狂者→+大黃,黃芩→清熱逐瘀與涼血散瘀同用;
*郁怒而夾肝火者→+柴胡、黃芩、梔子→傾瀉肝火;
*熱迫血溢之出血證→+白茅根、側(cè)柏炭、小薊→增強(qiáng)涼血止血。
【注意事項(xiàng)】
*本方寒涼清滋,對(duì)于陽虛失血,脾胃虛弱者忌用。
【配伍特點(diǎn)】
*涼血與活血散瘀并用,以涼血解毒為重,使熱清血寧而無耗血?jiǎng)友畱]、涼血止血又無冰伏留瘀之弊。
方劑05:清瘟敗毒飲
【方歌】
清瘟敗毒地連芩,丹石梔甘竹葉尋;
犀角玄翹知芍桔,氣血兩清火毒劫。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瀉火。
【主治】→溫疫熱毒,氣血兩燔證。
【方解】
*取白虎湯→石膏、知母、甘草。
*取犀角地黃湯→犀角、生地、赤芍、丹皮。
*取黃連解毒湯→黃芩、黃連、梔子。
*連翹、玄參→“解散浮游之火”。
*桔梗、竹葉→“載藥上行。
【注意事項(xiàng)】
*根據(jù)熱疫輕重確定石膏、生地、犀角、黃連四味主藥的用量,余藥可視情酌選用量。
【配伍特點(diǎn)】
*本方乃白虎湯、犀角地黃湯、黃連解毒湯三方之法而成,但以白虎湯大劑甘寒清氣分熱為主,輔以瀉火解毒、涼血救陰法。
【辨證思路】氣分熱+血分熱[可有陰不足,因其兼能滋陰。
方劑06:黃連解毒湯
【方歌】
黃連解毒湯四味,黃柏黃芩梔子備;
躁狂大熱嘔不眠,吐衄斑黃皆可為。
【功效】→瀉火解毒。
【主治】→三焦火毒熱盛證。
【臨床表現(xiàn)】
*大熱煩躁,口燥咽干,錯(cuò)語不眠;或熱病吐血、衄血,或熱甚發(fā)斑,或身熱下痢,或濕熱黃疸;或外科癰瘍疔毒,小便黃赤,舌紅苔黃,脈數(shù)有力。
【配伍特點(diǎn)】
*苦寒直折,瀉火解毒,上下俱清,三焦兼顧。
【辨證思路】三焦+熱盛。
方劑07:涼膈散
【方歌】
涼膈硝黃枙子翹,黃芩甘草薄菏饒;
竹葉蜜煎療膈上,中焦燥實(shí)服之消。
【原文】
*《局方》卷6:治大人小兒腑臟積熱,煩躁多渴,面熱頭暈,唇焦咽燥,舌腫喉閉,目赤鼻衄,頜頰結(jié)硬,口舌生瘡,痰實(shí)不利,涕唾稠黏,睡臥不寧,譫語狂妄,腸胃燥澀,便溺秘結(jié),一切風(fēng)壅,并宜服之。
【組成】連翹 黃芩 山梔 大黃 芒硝 薄荷 竹葉 炙甘草 白蜜。
【用法】水煎服,食后溫服。
【功效】→瀉火通便,清上瀉下。
測(cè)
試
真
青竹
題
真 題 集
(點(diǎn)擊選項(xiàng)查看答案)
1、清瘟敗毒飲中配伍桔梗意在
A
宣利肺氣
B
開上通下
C
載藥上行
D
兩者都是
解析
【答案解析】
C
答:清瘟敗毒飲【方解】:
*取白虎湯→石膏、知母、甘草。
*取犀角地黃湯→犀角、生地、赤芍、丹皮。
*取黃連解毒湯→黃芩、黃連、梔子。
*連翹、玄參→“解散浮游之火”。
*桔梗、竹葉→“載藥上行。
2、熱病過程中,氣陰兩傷,胃失和降,汗出而身熱不退者,治宜選用
A
竹葉石膏湯
B
炙甘草湯
C
生脈散
D
清暑益氣湯
解析
【答案解析】A
答:熱病過程中,氣陰兩傷,胃失和降,當(dāng)予以清熱、益氣、生津、和胃,宜選竹葉石膏湯。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