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逐漸培養(yǎng)孩子知識結(jié)構(gòu)化的整合意識和能力,下面針對小學早期階段家長陪伴孩子的學習成長做具體說明。
幾乎被所有家長和學生忽略的一個問題,看似無足輕重,但對于缺乏記憶理解天賦的學生來說卻非?!爸旅薄R點在課本中呈現(xiàn)的是“零散、碎片、跳躍”的分布狀態(tài)。
如下示意圖,一年級上冊人教版語文第16、17兩頁呈現(xiàn)了三類知識模塊:一是識字,二是詩歌,三是短文。
家長輔導孩子進行學習時首當其沖要做好預(yù)習這三件事:
1、搞清楚一本書有多少個“知識模塊”?如漢字、詩歌、拼音、短文等。
2、搞清楚每個知識模塊有多少個知識點?如學習多少個漢字、多少篇詩歌、多少個拼音、多少篇短文等。
3、根據(jù)知識點類別行知識筆記模塊的梳理。
通過知識模塊的梳理,把點狀分布、一盤散沙的知識點,變成一座座脈絡(luò)清晰的小山,此時家長、孩子站再去學習這些知識點時,大腦的視覺輸入一目了然。
就像杜甫在《望岳》說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一座座知識點的小山在你心里“心中有數(shù)”,你才能做到大腦不犯渾,不稀里糊涂,知道自己接下來學習的路該怎么走。
家長要引導孩子明白這一點:
根據(jù)研究,我們的大腦有50%與視覺處理有關(guān),全身70%的感受器都在眼睛里。
大腦形成知識點的記憶、理解首先(主要)靠視覺來輸入,視覺信息越清晰,知識點在頭腦中形成的記憶理解路徑就越清晰,記憶理解效率越高效,循環(huán)反復,很容易形成知識在大腦中“孰能生巧”的快速條件反射。
換句話說,大腦不擅長處理混亂、無序的信息,重新整理一遍信息,清晰、有序的信息便于“視覺腦”的輸入,“記憶腦和理解腦”進行深度加工處理時,就可以有效提高信息傳遞效率和加工處理效率,減輕大腦運行的負擔。這個特征被稱為“視覺化思維”,類似于給大腦安裝了一個外掛的“內(nèi)心存條”。
然后按照知識筆記類別的匯總,家長引導孩子把每次課程上要學習的知識點在前一天進行課前預(yù)習,在引導孩子完成課堂上的學習后,及時把知識點整理在分類的筆記本上。
步驟價值
家長輔導孩子養(yǎng)成知識分類的能力,建立大腦簡化知識的學習意識,把零散的知識點變成有序,學會化繁為簡的學習能力。
案例解讀
一年級上冊詩歌的分布情況,參考自人教版2016。
《詠鵝》——P16
《江南》——P58
《畫》——P67
《憫農(nóng)》——P7
《古朗月行》——P91
《風》——P113
家長帶領(lǐng)孩子一起在課本進行尋寶游戲(尋找知識的寶藏),會通過預(yù)習可以找到6首詩,這就是孩子上學期要完成的一個小目標。孩子學習完《詠鵝》后,引導他整理到詩歌筆記本上,學完《江南》后把這首詩整理到《詠鵝》的后面;以此類推,每次復習時,孩子記憶理解的路徑視覺一目了然,相比課本零散分布的詩歌,詩歌筆記重新形成一幅詩歌清晰的“作戰(zhàn)圖”,不用再來回翻書,使得大腦可以更快速地形成一種“熟悉”的記憶理解路徑,從而更快速地實現(xiàn)孰能生巧的學習效率。
下學期再以此類推,這樣6年下來,可以積攢一本厚厚的詩詞筆記。
大腦形成熟悉的記憶理解路徑,其重要性就好比你從學校到家,或從公司到家,每天來回在一條線路上穿梭,這條線路上的事物很容易在你大腦里形成“熟能生巧”的記憶理解路徑,它可以讓你不用費腦子就到到達目的地。
但如果你更換一條陌生的路線行走,會怎樣?大腦必定要重新花費一些思考的時間,導致行動效率的節(jié)奏有所降低,比如你需要問路,也可能走錯路。
反映在學習中,缺乏知識分類的普通學生在復習知識點的過程中往往“一會東邊日出,一會西邊雨”,大腦形成記憶理解的路徑是混亂的,這種混亂必然導致思維的混亂,而思維的混亂直接影響了他們在考試中提取知識點的能力。
再回顧之前一位網(wǎng)友如實陳述的一段話:
天賦和記憶力決定前期的成就,知識結(jié)構(gòu)化決定后天成就。我小學初中的時候成績班上名列前茅,不是很認真學的那種,我做的筆記就你圖上的學渣筆記,基本上做過筆記的基本上都能記下來,就算不能完全記下來,一翻書就能找到。這個時候知識量還比較少,一旦知識量龐大起來之后,就不一定能記下來了,上高中后成績就一落千丈,直到大學畢業(yè)才知道知識結(jié)構(gòu)化。知識結(jié)構(gòu)化是一種學習方法,光有天賦和努力真的不夠,必須要有正確的學習方法。
知識分類作為知識結(jié)構(gòu)化的第一步驟,也許你會認為這個細節(jié)不重要,操作起來太麻煩了,但正如那句陳詞濫調(diào)的話“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也如老子所言“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你認為無足輕重的小事情、小麻煩最終都會成為你不可逾越學習障礙,讓你多走彎路,即使付出10倍的努力,也達不成自己想要的結(jié)果。
話術(shù)技巧
家長引導孩子分類知識的過程,需要掌握3個關(guān)鍵話術(shù):
1、學習就像挖寶藏一樣,讓我們一起看看這學期到底要消滅幾種怪獸/僵尸?
通過這個話術(shù),家長啟蒙孩子整體觀和全局觀的學習意識。
2、讓我們一起找一找,數(shù)一數(shù)(如識字)這種怪獸要消滅多少個?
通過這個話術(shù),家長啟蒙孩子運籌帷幄、心中有數(shù)的學習意識。
3、接下來這學期寶寶要了解這些怪獸/僵尸長什么樣,它們的戰(zhàn)斗力怎么樣,一個個把它們都消滅了,看看寶寶最終能消滅多少個怪獸/僵尸?
通過這個話術(shù),家長啟蒙孩子好奇心,求知欲的學習意識。
第2步:查漏補缺——著重復習
完成知識點的學習,進入復習的環(huán)節(jié),家長輔導孩子按照知識筆記上分類的知識點逐一進行排查式的復習,讓孩子的復習“一目了然”。
更重要的是家長通過孩子的復習反饋,可以第一時間了解孩子目前掌握知識程度的這3大情況:
1、孩子已經(jīng)掌握了哪些知識點;
2、哪些知識點還不太熟悉;
3、那些知識點還沒有掌握。
這樣家長就可以給予孩子有針對性地輔導,進行再次學習,有重點地學習。
對于剛?cè)雽W的孩子來說,他到底掌握了哪些知識點,哪些知識點還不太熟悉,哪些知識點沒有掌握,大腦不具備這種清晰的統(tǒng)計意識,也不具備完全分清這種界限的能力。
此時家長的輔導工作非常有必要和有價值,可以引導孩子針對掌握知識點的程度,分清主次,輕重緩急,優(yōu)先等級,規(guī)劃合理的時間來進行知識復習,逐漸培養(yǎng)孩子自我時間管理的學習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初高中的很多孩子由于缺乏知識結(jié)構(gòu)化筆記的有效梳理,僅憑大腦的記憶、印象了解自己掌握知識的程度,并沒有清晰的界限,導致他們?nèi)狈ι钊雽W習的主動性。
大腦是很奇妙的東西,它的界線意識越強烈,自我求知探索欲就越強烈,大腦加工處理信息的精度就越高。所以你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那些拔尖的學生喜歡研究知識點,深入學習,愛較真;而普通學生則喜歡“敷衍了事”的大概齊,差距就在大腦的界限意識上。
步驟價值
家長輔導孩子養(yǎng)成查漏補缺的能力,了解自己掌握知識點程度的清晰意識,建立大腦加工處理信息時完成連接完整的“輸入,存儲,記憶”,鞏固老師教授的知識。
案例解析
如上第一步驟提到的6首詩歌:
《詠鵝》——P16
《江南》——P58
《畫》——P67
《憫農(nóng)》——P7
《古朗月行》——P91
《風》——P113
家長在輔導孩子復習這6個知識點時,可以清楚了解孩子掌握詩歌的程度:
哪首詩歌已經(jīng)會熟背了,
哪種詩歌還不熟悉,
哪個地方出現(xiàn)遺忘,
哪個字發(fā)音不清楚,
哪個字不認識,
哪個字不會寫,
然后做好標記,這樣家長在指導孩子復習時才會有的放矢,有精準的方向,指哪打哪,意圖很明確,知道自己輔導孩子的注意力和發(fā)力點放在哪進行查漏補缺,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做出合理的時間管理,避免無效的努力。
話術(shù)技巧
家長引導孩子查漏補缺的過程,需要掌握3個關(guān)鍵話術(shù):
1、這幾個知識點(具體名稱)已經(jīng)被寶寶的大腦消滅了,你獲得了全勝。
2、這幾個知識點寶寶還不太熟悉,敵人沒有被完全消滅,你再組織一次進攻,徹底消滅它們,要不然等它們復活了,會變成“怪獸/僵尸”來進攻你的。
3、這幾個知識點是漏網(wǎng)之魚,和我們捉迷藏呢,我們協(xié)助你再組織一次進攻,把它們通通消滅,這樣我們就再也不怕這些“怪獸/僵尸”來進攻我們了。
第3步:歸納總結(jié)——深度學習
完成了查漏補缺的復習環(huán)節(jié),家長要指導孩子學會對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jié),這是知識結(jié)構(gòu)化最關(guān)鍵的操作步驟。
知識的歸納、總結(jié),本質(zhì)上就是分辨知識點之間的“共性和差異”,毫不夸張地說,孩子整個學習階段學的就是知識的“共性和差異”。
因此家長在輔導孩子學習成長的過程中,最關(guān)鍵指導操作就是通過提示性的語言啟發(fā)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引導孩子進行知識“共性和差異”的思考訓練,逐漸培養(yǎng)孩子掌握知識學習的命脈——理解力,所謂的理解力就是分辨知識點共性和差異。
步驟價值
歸納總結(jié)這個步驟是知識結(jié)構(gòu)化的核心,既學習的核心,之所以學習越往后孩子之間的差距越大,關(guān)鍵原因在于普通孩子對知識點之間的“共性和差異”缺乏連接,缺乏“連接”等于沒有理解力。
家長輔導孩子養(yǎng)成新舊知識連接的能力,建立大腦加工處理信息時進行“識別、聯(lián)想、比較”的反饋機制,使得孩子進入高年級階段后擁有自我連接新舊知識的學習能力,在應(yīng)對復雜知識、抽象知識的能力考核時擁有強大的理解力。
案例解析
兔、免
田、甲、由
反應(yīng)、反映
成、城、、誠
人、大、天、夫、個
交相輝映、相互映襯(2021年考高考語言文字運用題)……
從小學到高中,孩子在學習漢語的整個過程中無論是遣詞造句,還是閱讀理解,寫作文,學習歸根結(jié)底其本質(zhì)都是在學習近似文字、同音字、同義詞、近義詞等語言“共性和差異”的使用技巧,這是學習的基本盤。
再看看英語:
Paint、pant
everyday、every day
Hear、listen
go to school、go to the school……
ask asks一般現(xiàn)在時
Be(am/is/are) asking?現(xiàn)在進行時
be(am/is/are) going ask一般將來時
asked一般過去時
英語語言學習的核心,無論是單詞、時態(tài)、還是語法,無一例外都是以掌握知識點“共性和差異”為命脈。
家長輔導孩子學習時,要著重啟蒙孩子對知識共性和差異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如u[烏] ü[迂],都有 u,u[烏] 和ü[迂],家長可以以趣味化的方式引導孩子認知這兩個字母的差異,比如說它們是一對孿生兄弟,u出生時是閉著眼睛的,ü是出生時是睜著眼睛的,閉著眼睛的名字叫[烏],睜著眼睛的名字叫[迂],一個叫閉眼u,一個叫睜眼ü。
再如草木皆兵、草船借箭、寸草春暉、風吹草動,這幾個成語都有“草”字,家長可以提示孩子:“這幾個草字,它們都是一樣的意思嗎?哪個成語的草字和其它的草字不一樣,區(qū)別在哪?然后引導孩子通過成語故事的回憶,分辨出它們的共性和差異(一樣和區(qū)別)在哪。
深度解析
學科中普遍最難學習的是數(shù)學,初中、高中有幾百個公式,普通孩子在學這些公式時“丁是丁卯是卯”,一個公式就是一個公式,公式之間缺乏連接的關(guān)系。
以冪的公式為例,這些符號屬于抽象語言,之間長得很像,普通學生在學習時往往只著重對單個知識點的記憶理解,而忽視了對這些公式之間存在的共性和差異進行深度記憶理解,尤其是它們之間的差異。
眾所周知,一道試題的能力考核,需要用到幾個關(guān)聯(lián)知識點的組合,包括跨知識模塊之間組合。普通學生在由于平時對知識點之間的共性和差異缺乏深刻的記憶理解,導致他們在考試時大腦處于一片混亂,模棱兩可,似是而非的狀態(tài),無法從公式之間的共性和差異中產(chǎn)生快速地連接比較,找出符合已知條件的解題思路,并快速完成試題的解答。
關(guān)于共性和差異的重要性,這里再次強調(diào)一點:
人對事物“共性和差異”的認知無處不在,小到買一件商品,大到婚姻、求職、投資理財?shù)鹊?,大腦只有加工處理信息時,對事物共性和差異有準確的認知,才能做出有效的分析、判斷、推理和決策,繼而從中優(yōu)化出解決事物(問題)的思路,最終解決好問題。否則,買個東西都很容易“上當受騙”。
如下示意圖:身材、氣質(zhì)有沒有共性,同款衣服穿出的效果是截然相反的。
再看看家長給孩子報課外班時,總是會在幾家培訓機構(gòu)之間進行諸如品牌、師資、教學優(yōu)勢、自身經(jīng)濟實力、便捷性等因素的權(quán)衡比較,識別他們之間的共性和差異——優(yōu)勢和劣勢,才能做出“最優(yōu)解”,否則白花錢不說,還耽誤了孩子的學習。
通過上面2個簡單生活示例的說明,我們不難明白人生運行存在這樣一個基本邏輯:
人生的過程就是不斷解決事物(問題)的過程,
解決事物的過程就是不斷選擇的過程,
選擇的過程就是不斷比較的過程,
比較的過程就是不斷認知理解事物彼此“共性和差異”的過程,
一個人對某個事物“共性和差異”的認知程度,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他的決策,決定了他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結(jié)果。
一言概之,人生能力考核的本質(zhì),就是考核一個人認知理解事物“共性和差異”的比較能力,這是人生解決問題的底層邏輯、基本盤。
萬物皆比較,從社會能力反向推理到知識上,你也就不難明白:所謂的學習,學知識,到底在學什么,考核什么,歸根結(jié)底學就是學習知識點之間的“共性和差異”,考試考核的就是這個,個體只有理解知識“共性和差異”的關(guān)系,才能在考試中最大程度上靈活運用知識點,獲得令自己滿意的成績。
再回顧腦科學定義的聰明:
在神經(jīng)學上,智慧的定義一是取決于神經(jīng)連接的密度,這是基因決定的;二是神經(jīng)連接的密度,則是后天經(jīng)驗決定的。
后天的經(jīng)驗智力,普通學生通過知識的歸納總結(jié),把知識點連接起來,分析共性和差異就是在提升大腦神經(jīng)連接的密度,讓自己變得更智慧,更聰明。
相比學校掌握單一知識“共性和差異”的能力,學生步入社會后要把這種“共性和差異”的認知理解能力轉(zhuǎn)化到更復雜、廣泛的社會環(huán)境中去解決問題,諸如求職、工作、交友、戀愛、婚姻、社交等等事情上進行優(yōu)化平衡,做出選擇決策。否則,就會陷入死讀書,高分低能的情況。
學生步入社會后,更需要的是學會個體和社會“共性和差異”的需求平衡——既探索自己人生的定位,在某個領(lǐng)域找到與自己能力最匹配的共性(公約數(shù)),并持續(xù)精進努力,才能有機會讓自己獲得最大的成就。而不是看著別人當了明星、企業(yè)家,掙了大錢,風光無限,也想成為那樣的人,在缺乏天賦,又沒有努力品質(zhì)的巨大差距面前,成天做著白日夢。
話術(shù)技巧
家長引導孩子歸納總結(jié)的過程中,需要掌握3個關(guān)鍵話術(shù):
1、讓我們看看這個知識點(如某個字、詞匯、成語等)長得有相似的地方嗎,哪些地方長得一樣?
2、讓我們找找看它們長得不一樣的地方在哪里?
3、這個知識點表示……那個知識點表示……
第4步:定期復盤——刻意練習
在孩子平時作業(yè)練習,尤其是每次考試測驗結(jié)束后,針對考試出錯的問題進行總結(jié),幫助孩子分析問題的原因出在哪里,是粗心大意造成的不會做,還是受到情緒、身體等其它因素的干擾。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所謂粗心大意、馬虎,本質(zhì)上還是對知識點掌握的熟悉度不夠。
然后結(jié)合知識筆記,查閱課本及相關(guān)材料,對出錯的知識點進行刻意練習;同時針對薄弱的知識模塊進行整體性地強化練習,讓知識在大腦神經(jīng)網(wǎng)絡(luò)中達成孰能生巧的思維慣性,形成快速條件反射的“直覺力”。
定期復盤,刻意練習的關(guān)鍵是家長要幫助孩子建立大腦元認知(反省認知)的三大認知能力:
1、讓孩子了解他沒有掌握知識點的原因出在哪里;
2、讓孩子了解他與知識點/考試考核能力之間的差距在哪;
3、引導孩子如何改進,采用什么辦法來解決問題,達成孰能生巧的結(jié)果。
步驟意義
家長輔導孩子養(yǎng)成知識學習的復盤能力/元認知能力,建立大腦加工處理信息時進行“重組、建構(gòu)、創(chuàng)造”的反饋機制,學會自我找出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重新進行復盤——梳理,歸納和總結(jié),減少犯錯的幾率,避免下次再掉進同樣的坑里。
案例解析
免認成兔
陷阱寫成陷井
帶、戴;爆亂、暴亂;反應(yīng)和反映……
分不清,搞混淆,不會寫,寫錯字這是孩子學習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例如孩子幾次考試下來,家長發(fā)現(xiàn)他“識字內(nèi)容的考核”丟分比較多,經(jīng)常寫錯別字,那么家長針對這個知識模塊可以這樣做:
1、引導孩子分析問題的原因,是上課想爸爸媽媽走神了,沒有記?。ú灰苯诱f孩子上課不專心聽講之類的話),還是孩子真的不會。
2、引導孩子與正確的文字及注解進行對比,發(fā)現(xiàn)差距在哪,借助書籍或視頻讓孩子進行文字的正確理解及筆畫順序的書寫。
3、引導孩子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反復使用它,進行刻意練習,刺激大腦形成穩(wěn)定可靠的記憶認知。
4、家長還要引導孩子定期把不會寫的字、錯別字、理解不透徹的詞語歸納,總結(jié)到一起,有針對性地進行集中式的“大掃除”——練習和復習,并提高這些文字的使用率,以此來提高孩子的識字效率和理解能力,達成熟能生巧的思維慣性、直覺力。
家長要避免孩子進行“哪里不會補哪里”的零散復盤模式,這種“見招拆招”的學習方式看似大腦糾正了當時的錯誤,但由于缺乏學習的整體性和刻意性(有意為之),復盤過的知識點難以在頭腦中形成思維慣性,同時隨著大量新知識的加入,覆蓋舊知識點,導致記憶理解力再次陷入到遺忘、模糊和混淆之中,造成低效的學習結(jié)果。
這就是為什么孩子考完試后,包括家長也納悶了,產(chǎn)生這樣的疑惑:“明明這些知識都復習過了,而且不止一次,考試時怎么大多數(shù)都想不起來呢?”
話術(shù)技巧
家長引導孩子定期復盤的過程,孩子背誦、默寫時需要掌握3個關(guān)鍵話術(shù):
1、我們一起來看看前段時間被你抓住的(如詩歌)怪獸/僵尸,有沒有老老實待在你的大腦里,會不會它們逃跑了?
2、我們再到筆記本上,把這幾個和我們捉迷藏的怪獸抓回來。
3、太好了,這幾個逃跑的怪獸又被你抓回來了!
溫馨提示
以上四個步驟的話術(shù)技巧只提供基本的參考思路,家長在與孩子的實際溝通交流中,要根據(jù)孩子這個階段大腦意識還處于“吃喝玩樂”的狀態(tài),從他的個性、喜好出發(fā),尤其是從孩子喜歡的游戲人物的角色入手,與進行知識形成“連接過渡”,提升孩子進入學習狀態(tài)的“趣味性”,避免孩子剛進入學習時枯燥的知識就在內(nèi)心產(chǎn)生畏難心理。
小結(jié)
很多學霸所謂天賦上的內(nèi)在優(yōu)勢,反映在外在上就是他們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最大程度上踩對了學習的節(jié)奏、規(guī)律,所以他們在考試中比普通學生更能獲取拔尖的成績。
因此,對于多數(shù)普通孩子來說,家長在孩子早期學習成長的過程中要輔導孩子踩對了學習的節(jié)奏、規(guī)律,最可行性的辦法就是做好家庭教育,早期充當陪練的角色,通過言傳身教的指引,潛移默化的影響,日積月累的疊加,逐漸幫孩子養(yǎng)成知識結(jié)構(gòu)化的學習方法、思維模式。
一旦孩子啟動了知識結(jié)構(gòu)化的學習意識和習慣,結(jié)構(gòu)化的知識就像一個堅硬的小雪球,越往前滾動,雪球越大,速度越快,沖擊力越強大,能滾得更遠。而沒有結(jié)構(gòu)化的知識,就是內(nèi)部松散的雪球,一邊滾,一邊雪崩,無法滾得更遠。這就是為什么那些缺乏知識結(jié)構(gòu)化的普通學生,從小學到高中,無論他們怎么努力,拼盡全力,學習成績始終無法突破瓶頸,原地踏步的癥結(jié)所在。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