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書法,王鐸草書風(fēng)格特征,你了解哪些?王鐸恪守古法, 一生勤奮臨池, 經(jīng)歷了積累、沉淀和超越三個過程。青年時期, 王鐸主要臨摹二王、鐘繇法帖且形神兼?zhèn)洹?0歲之后, 王鐸的書法作品漸入佳境, 如行書《題青山莊五律十首冊》、《為仲玉書詩軸》用筆清爽, 字形雄壯。草書《贈子房公草書卷》字跡連綿瀟灑, 通篇參差錯落, 富有韻律美。
50歲之后, 王鐸的書法作品技法精湛, 臻于妙境。他的草書作品《贈張抱一草書詩卷》、《贈鄭公度草書詩冊》、《杜甫鳳林戈未息詩卷》、《為葆光張老親翁書草書卷》線條雄健, 字形詭奇, 如龍蛇盤繞, 奔騰飛舞, 一瀉千里。特別是王鐸58歲時所作草書《送郭一章詩卷》, 具有雄強沉郁、拗峭詭奇的風(fēng)格, 其特征如下:
一、筆力扛鼎,鐵線蟠蛟
王鐸的用筆以“力”取勝。他用筆鏗鏘有力, 頓挫有致, 令線條斬釘截鐵、骨力嶙峋, 具有“冷”、“硬”、“狠”的特征。同時, 他還注重表現(xiàn)線條的韻律美, 其筆下線條全無直徑, 而是一波三折、曲中生奇。如“聲”字下端豎畫拉長, 線條蒼勁枯澀, “求人羞語求”五個字的線條狂放率真, 既沉郁凝重、蒼雄老辣, 又飛騰跳擲、搖曳多姿。通篇鐵線銀鉤盤旋跌宕, 雄強壯美。
二、結(jié)體奇異,幽險猙獰
王鐸認為“書法貴得古人結(jié)構(gòu)?!彼纸庾值慕Y(jié)體搭配秩序, 突破字中的空間位置, 使字形以險寓奇, 如“盤”、“都”、“驚”等字因部首騰挪而造成字形險怪。這種巧妙搭配使字的部首之間相互襯托, 增強了作品的新奇感和趣味性。
“丹花都”、“似相迎”上下字中的筆畫穿插連綿, “真實讀書功”五個字盤紆纏繞, 一氣呵成。王鐸還對漢字結(jié)體采取夸張、變形和簡易等方法, 使筆下的字跡屈郁、拗峭、猙獰、詭奇, 但始終沒有背離漢字的結(jié)字規(guī)律。正如漢代草書家崔瑗所說:“仰左揚右, 望之若敧?!薄靶钆鲇簦?放逸生奇。”
三、縱橫馳騁,千重萬疊
王鐸構(gòu)思巧妙, 布局奇異, 其作品波譎云詭、奇正開闔、曲折多變。他的長卷和巨幅作品的布局均大開大合, 層巒疊嶂, 呈大氣磅礴之勢, 表現(xiàn)出他的膽識和魄力。王鐸善于運用插入法對進行章法布局, 如作品中的“醉”、“不可測”、“還驚”、“龍”等字以左傾倒式插在中軸線上, 而“君山”、“月”、“魄”、“截”等字以右仰臥式穿入中軸線。
這種左插右穿的布局方法打破了傳統(tǒng)以單線豎軸式貫穿的舊習(xí)。他還采用復(fù)線式、板塊式布局方法且相互更迭, 彼此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使中軸線上的字縱橫交錯、層層疊起, 曲折生動, 搖曳多姿, 亂而有序, 斷而還連。通篇字跡浩浩蕩蕩、洶涌澎湃, 具有摧枯拉朽、排山倒海之勢!特別是穿插茂密、曲折蜿蜒的章法布局增強了作品的節(jié)奏感和韻律感, 使之產(chǎn)生強大的視覺沖擊力, 能夠讓欣賞者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
四、墨色豐富,漫漶朦朧
王鐸用墨別出心裁, 不落窠臼。他善用漲墨作書, 使字的筆畫之間滲暈交融而形成朦朧的塊狀。他的書作中濃墨、焦墨和淡墨兼用, 使字的墨色變幻無窮, 出現(xiàn)潤、焦、枯等不同效果:漲墨滲暈、酣暢淋漓;枯墨干澀、字跡斑駁。宛若殘損的碑石, 別有一番情趣。
通篇字跡忽隱忽現(xiàn), 若有若無, 虛實相生, 其味彌長。《送郭一章詩卷》中清淡消散處悄然隱匿, 輕煙裊裊、任意飄拂;濃郁聚合處如懸崖掛青松, 拗峭挺拔。這種豐富的墨色變化讓此作產(chǎn)生奇異的景觀, 令欣賞者觀之光怪陸離, 品之井然有序。
五、以情制線、抒寫性靈
王鐸降清之后被任命為禮部尚書, 管弘文院學(xué)士, 充明史副總裁。但他卻“頹然自放, ” 沉溺于詩酒書畫之中。喪失名節(jié)成為王鐸一生的恥辱, 他只能將這種錯綜復(fù)雜的心理感受傾注在書法藝術(shù)之中。
王鐸生逢兵戈交戰(zhàn)的亂世, 親身經(jīng)歷了朝代更迭及國破家亡的痛苦, 其作品寄寓了他對時事的慨嘆, 字里行間飽含他感傷的情懷和落寞、孤寂的悲慨心境。作品中如長槍戈戟般的線條忽而剛狠漫漶、忽而枯燥晦澀;字形左右傾斜、怪異猙獰;章法茂密、穿插層疊, 是其心靈深處情感搏擊的外在表現(xiàn)。
作品中那些飽墨憨態(tài)的字型傾吐出他的憂郁和憤慨, 而那些疏淡之處所呈現(xiàn)出的斑駁痕跡恰似他心靈中的隱痛。通篇作品呈現(xiàn)出蒼涼悲壯的基調(diào), 寓意深邃。
王鐸的書法作品拓展了魏晉書法的形式與內(nèi)涵, 改變了魏晉及董其昌書法妍美、恬淡的風(fēng)格, 其作品充滿了晚明的時代氣息, 贏得了世人的贊賞:清代書家梁巘說:“王鐸書的執(zhí)筆法, 學(xué)米南宮蒼老勁建, 全以力勝。”康有為稱贊王鐸書法“筆鼓宕而勢峻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