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書法初學(xué)漢魏崇尚晉唐,主張復(fù)古而不泥古,獨出已意,蕭散簡遠,古淡和平,非流俗所敢望,大有晉人風致。朱熹的書法被譽為漢魏風骨及韻度潤逸。下筆點畫圓潤,善用中鋒,運轉(zhuǎn)沉著順暢,入筆藏鋒隱芒,絕無狂躁之跡;結(jié)構(gòu)穩(wěn)健典雅,行氣連貫,不刻意工整,風格灑脫自然。
一、朱熹的書法欣賞
朱熹自幼跟隨父親朱松及武夷三先生劉子翬、劉勉之、胡審習字,嘗學(xué)曹孟德書,后攻鐘繇楷書及顏真卿行草,一生臨池不輟,書法造詣精湛,筆墨雄瞻,超逸絕倫。自古以來,傳世墨跡,雖是斷簡殘編,都被奉如至寶加以珍藏。雖然歷史上其書法藝術(shù)為人推崇備至,而一生曾寫下的書跡也不少,遺憾的是失傳居多。明陶宗儀《書史會要》:“朱子繼續(xù)道統(tǒng),優(yōu)入圣域,而于翰墨亦工。善行草,尤善大字,下筆即沉著典雅,雖片縑寸楮,人爭珍秘,不啻興圭壁?!睍ǔ鯇W(xué)漢魏崇尚晉唐,主張復(fù)古而不泥古,獨出已意,蕭散簡遠,古澹和平,非流俗所敢望,大有晉人風致。 他思想學(xué)說的盛名,把其書法藝術(shù)的光芒掩卻了。朱熹善行、草、尤善大字,現(xiàn)今傳世作品以行書簡牘為主,大字墨跡很少。
朱熹的書法被譽為“漢魏風骨”及“韻度潤逸”。下筆點畫圓潤,善用中鋒,運轉(zhuǎn)沉著順暢,入筆藏鋒隱芒,絕無狂躁之跡;結(jié)構(gòu)穩(wěn)健典雅,行氣連貫,不刻意工整,風格灑脫自然。朱熹是儒家哲學(xué)的宗師,書法的字裏行間洋溢著文人的書卷氣,崇尚傳統(tǒng)法度是可以想見的。他主張“字字有法度,方是字”,但又要能“縱容衍裕而氣象超然”。也就是說,書法必要入法而又能出法,筆墨才能表現(xiàn)出自然的意態(tài)。
在中國書法史上,朱熹也是名列“南宋四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歷代名人對其書法的評價很高,也明顯地披露了他獨特的書風: 明陶宗儀《書史會要》「朱子繼續(xù)道統(tǒng),優(yōu)入圣域,而于翰墨亦工。善行草,尤善大字,下即沉著典雅,雖片縑寸楮,人爭珍秘,不啻璠璵圭璧」。明王世貞《震澤集》「晦翁書,筆勢迅疾,曾無意于求工,而尋其點畫波磔,無一不合書家矩矱」。明祝允明跋朱熹《蓬戶手卷》「晦昂先生精忠古節(jié),博雅明古,為世之賢,表明千古,然對書法尤為神妙,固平生亦書無幾,故后世見者鮮矣,此卷為黃士司馬藏之久矣,后乃流落於世間,吾昔在教時僅得一見,然未及盡觀以為恨焉,今幸復(fù)見於友人齋中,足以與公之筆墨有緣也,用是書此以序其本」。宋文天祥跋朱熹《蓬戶手卷》「前人論書謂真卿書有忠臣骨,今觀文公之用筆斯言為不謬矣」。陸簡題朱熹《朱子城南唱和詩帖》「其詞皆沖口而得,字亦縱筆所書,矩度弛張,姿態(tài)逸發(fā),雖晉唐諸名家,未易比數(shù)」。明海瑞跋朱熹《蓬戶手卷》「是書風流韻達,雅緻超群,實乃天然妙品」。
作為理學(xué)家的朱熹,他的書跡在當時就產(chǎn)生了影響,傳世書跡更是代代產(chǎn)生影響。他的以儒家正統(tǒng)觀念為基本依托的書學(xué)思想,自然也作為學(xué)術(shù)思想的一部分,對后世學(xué)子產(chǎn)生了影響。而朱熹一生重要的書法活動,與他的出仕與游學(xué)、著述與講學(xué)等活動相緊密聯(lián)系。
首先,與古代絕大多數(shù)的士人一樣,朱熹的書法啟蒙也來自家學(xué)。朱松愛好金石,有所收藏,這對朱熹具有影響意義。同時,朱松出于對先賢的景仰之情,也收藏了一定數(shù)量的先賢墨跡,特別是王安石等人的書法,這對朱熹日后的書法價值取向也有相當大的影響。所有這一切,可通過朱熹本人的傳世文字得到印證:予少好古金石文字……得故先君子時所藏與熹后所增益者,凡數(shù)十種。雖不多,要皆奇古可玩,悉加標飾,因其刻石大小施橫軸,懸之壁間,坐對、循行、臥起恒不去目前,不待披筐篋、卷舒把玩而后為適也。蓋漢魏以前刻石,制度簡樸,或出奇詭,皆有可觀,存之足以佐嗜古之癖,良非小助;其近世刻石,本制小者,或為橫卷,若書帙,亦以意所便也。先君子自少好學(xué)荊公書,家藏遺墨數(shù)紙,其偽作者率能辨之。先友鄧公志宏嘗論之,以其學(xué)道于河洛、學(xué)文于元祐,而學(xué)書于荊舒為不可曉者。今觀此帖,筆勢翩翩,大抵與家藏者不異,恨不使先君見之,因感咽而書于后。
其次,朱熹在游歷和出仕中,在各地留下了大量的題榜、碑版與摩崖題名書跡。關(guān)于這些書跡的傳世部分,高令印在《朱熹事跡考》一書中曾有過比較詳細的記載。當然其中也存在大量的后世翻刻者,乃至后世偽托者,這是需要進一步考察甄別的。
再次,朱熹在游宦生涯中,有機會觀摩了大量的前賢遺墨與遺跡,不僅極大地促進了自己的書法創(chuàng)作,也有機會通過詩歌與題跋等表達自己的書法觀念。比如,淳熙八年、九年間在提舉浙東茶鹽公事任上,出巡紹興府山陰縣等地時,拜謁了“右軍祠”,有多篇詩作、題跋表達了對王羲之書法的仰慕與推崇之情。又比如,紹熙四年由知潭州任人都途中,先后獲觀了多家所藏宋賢名跡。再比如,慶元五年(1199)三月八日,建陽張大夫(張侯)來訪,應(yīng)請跋張氏所藏字畫凡七,一日之內(nèi)作成《跋張安國帖》、《跋山谷宜州帖》、《跋米元章下蜀江山圖》、《跋蔡端明帖》、《跋歐陽文忠公帖》、《跋東坡帖》、《跋曾南豐帖》。朱熹大量的題跋,明人毛晉輯為《晦庵題跋》三卷收人《津逮秘書》中。
此外,還需要注意朱熹一生中特別多樣化的別署。比如,因朱熹始祖在山東鄒縣(山東鄒城),故早年自稱“鄒訴,’;東漢時遠祖由青州過江遷居吳郡,故也曾自署“吳郡朱熹”。又因過江后,朱氏一支曾居住在安徽當徒縣境內(nèi)的丹陽鎮(zhèn),后又南遷居平陵,故也自署“丹陽朱熹”、“平陵朱熹”。唐末,朱氏再度南遷至徽州,后定居婺源,故自稱“婺源朱熹”;又因徽州古屬新安郡,也常署“新安朱熹”。朱松早年曾在徽州歙縣城南紫陽山讀書,朱熹也因此別署“紫陽朱熹”。淳祐六年(1246),宋理宗御題“紫陽書院”匾額賜歙縣城南紫陽山讀書處;后來,人們也把朱熹晚年在武夷山五曲隱屏峰下的講學(xué)處“武夷精舍”也稱“紫陽書院”。因此,后世學(xué)子尊稱朱熹為“紫陽先生”。
朱熹在書法創(chuàng)作、書學(xué)思想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與他思想文化上的博大精深具有絕對密切的關(guān)聯(lián)。雖然,他的書藝不像他的學(xué)術(shù)成就那樣影響巨大,但也在中國書法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南宋四家”之一;同時,他的書學(xué)見解與成就也不能忽視。研究朱子書法創(chuàng)作及書學(xué)思想,不但能全面了解這位文化巨匠,也有助于了解南宋書法的基本內(nèi)容與精神特征。
二、朱熹的理學(xué)世界
縱觀中國學(xué)術(shù)思想史和中國文化史,兩宋時代是繼春秋、戰(zhàn)國以后的又一個崇尚學(xué)術(shù)爭鳴與重視文化建設(shè)的高峰,而“程朱理學(xué)”恰恰又是這一高峰的主峰之一。朱熹崛起于南宋中前期,他在思想、文化、教育等諸多方面對近七八百余年的封建中國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正如馮友蘭在《中國哲學(xué)簡史》中所提出的:儒家在漢朝獲得統(tǒng)治地位,主要原因之一是儒家成功地將精深的思想與淵博的學(xué)識結(jié)合起來。朱熹就是儒家這兩個方面的杰出代表。他的淵博的學(xué)識,使他成為著名的學(xué)者;他的精深的思想,使他成為第一流哲學(xué)家。爾后數(shù)百年中,他在中國思想界占統(tǒng)治地位,決不是偶然的。
朱熹的學(xué)術(shù)思想是一個龐大的哲學(xué)體系。這一體系的核心范疇是“理”,或稱“道”、“太極”。主要觀點如:理氣相依而不能相離,且理在先,為主;氣在后,為客。強調(diào)“天理”與“人欲”對立,“人欲”要服從“天理”?!爸熳訉W(xué)”作為是理學(xué)的集大成者,自南宋晚期立于官學(xué)后,在元、明、清三代一直作為官方哲學(xué),進而作為科場程式。同時,朱熹的學(xué)說也影響到日本等東亞、南亞各國,乃至在世界范圍內(nèi)產(chǎn)生了影響。
朱熹的教育思想,則強調(diào)啟發(fā)式教學(xué),主張“舊學(xué)商量加邃密,新知培養(yǎng)轉(zhuǎn)深沉”,并以自己的廣聞博覽與精密分析的學(xué)風對后世學(xué)著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朱熹的學(xué)術(shù)與教育,涉及了經(jīng)學(xué)、史學(xué)、樂律、禪佛、道教以及自然科學(xué)等多個領(lǐng)域,一生著述宏富,傳世主要有《四書章句集注》、《楚辭集注》、《周易本義》、《詩集傳》,以及后人集編的《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簡稱《晦庵集》)、《朱子語類》等等。
紹興二十三年(1153)年,朱熹赴同安任途中,經(jīng)過南劍州時前往劍浦(福建南平)拜見了李侗(字愿中,延平先生,1093-1163)。李侗也是羅從彥的弟子,從學(xué)術(shù)輩分上講,與朱松同輩。但朱熹真正拜師延平先生,是在紹興二十七年(1157)六月。在前后問學(xué)延平的十年時間里,朱熹真正實舍”,發(fā)奮著述,一舉確立了“道學(xué)(理學(xué))夫子”的學(xué)術(shù)地位,使得“閩學(xué)”的影響在事實上超越了“江西學(xué)”和“浙東學(xué)”。逮至紹熙五年(1191)再次奉祠歸居,建“滄洲精舍”,將自己的精力全部投入到講學(xué)課徒中,并進一步完善和深化了自己的理論體系。
朱熹的學(xué)術(shù)啟蒙是從其父那里開始的。朱松本身就是北宋理學(xué)家“二程”的三傳弟子,師事羅從彥(字仲素,豫章先生)。朱松舉家移居福建的原因中,很重要的一個就是當時的理學(xué)中心之一就在閩中,這使得他在仕途不得意的日子里仍能與道學(xué)諸友保持著親密的交往,并以此獲得心靈上的慰藉。朱熹日后能成為理學(xué)大師與“閩學(xué)”領(lǐng)袖,與朱松有這樣一層關(guān)系是分不開的,閩中理學(xué)家樂意接受朱熹這樣一位理學(xué)后人。朱松臨終前,將朱熹托付給了崇安的三位道學(xué)摯友:胡憲(字原仲,績溪先生)、劉勉之(字致中,白水先生)、劉子翚(字彥沖,屏山先生)。這三位就是早年對朱熹影響深刻,朱熹以父相事的“武夷三先生”,其中劉勉之還把女兒許配給了朱熹。
清人蔣垣《八閩理學(xué)源流》卷一云:“濂溪周子敦頤,繼孔、孟絕學(xué)于仁宗間,以《太極圖》、《通書》授程伯子灝、叔子頤。二程之門受業(yè)最多,而劉絢、謝良佐、游酢、張繹、蘇曬、呂大臨、呂大均、尹焞、楊時成德尤著。楊時,閩之將樂人。楊時歸閩,受業(yè)者多,東南推其為程門正宗,遂為‘八閩理學(xué)’之始,門人胡宏、羅從彥尤著。宏傳之張栻,從彥傳之李侗,侗傳之朱熹。”來源書法屋,書法屋中國書法學(xué)習網(wǎng)。作為理學(xué)家的朱熹,是“二程(頤、穎)”的四傳弟子,最終在哲學(xué)上發(fā)展了二程學(xué)說,集理學(xué)之大成,成為一代宗師,乃得與祖師并稱,號“程朱理學(xué)”。
三、朱熹的生平簡介
朱熹是中國南宋時期最著名的理學(xué)家,又是繼孔子之后最偉大的封建教育家。他的哲學(xué)思想和教育思想對中國封建社會后期的政治和文化都有著極大的影響。朱熹以理學(xué)家和教育家垂名史冊。其理學(xué)思想與學(xué)說,在明、清兩代更是被推為儒學(xué)正宗,朱熹也因此被尊為“朱子”。
朱熹(1130-1200),字元晦,改字仲晦,號晦庵、晦翁等。祖籍徽州婺源(今屬江西),出生于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朱氏婺源大族,其父朱松(?-1143),字喬年,號韋齋,政和八年(1118)上舍出身,官至左承議郎、守尚書吏部員外郎兼史館???。母祝氏,亦出新安望族。紹興七年(1137),全家遷居建州(福建建甌)。朱熹長期生活在武夷山,晚年定居建陽考亭(今福建建陽市)。朱熹5歲入學(xué),18歲貢于鄉(xiāng),次年(宋高宗紹興十八年,1148年)中進士第。在朱熹71年的生涯中,為官9年,其他時間大都是著書立說、講學(xué)論道,其著作有70余部460多卷,主要有《四書集注》、《詩集傳》、《楚辭集注》、《太極圖說解》、《通書解》、《西銘解》、《通監(jiān)綱目》等;創(chuàng)辦書院27所,門生達數(shù)千人。
朱熹是一位積極人世的學(xué)人。任秘閣修撰期間,即主張有準備地抗金。任煥章閣待制兼侍講時,因?qū)掖芜M言而忤權(quán)臣韓侂胄。最終,在宗室趙汝愚與外戚韓侂胄兩大陣營的權(quán)力斗爭中,結(jié)束政治生涯,并在“慶元黨禁”中被罷去祠官,一度顛沛,在居無定所中度過了他最后的三年生涯。直到韓侂胄死后,嘉定二年(1209)詔賜遺表恩澤,謚曰文,尋贈中大夫,特贈寶謨閣直學(xué)士。五年(1212),宋廷以朱熹《論語集注》、《孟子集注》立學(xué)。理宗寶慶三年(1227),贈太師,追封信國公,改徽國公。自此,朱熹的一代學(xué)術(shù)宗師地位,取得了合法的“名義”。
朱熹一生歷仕高宗、孝宗、光宗、寧宗四朝,但并未受到最切實的重用。紹興十八年(1148),中進士。二十一年(1151)春,銓試中等,授迪功郎、泉州同安縣主簿。二十七年(1157)十月,以四考滿罷歸,開始了長達二十余年的閑居生活。直到孝宗淳熙五年(1178)八月,除知南康軍(江西星子),次年三月到任,八年(1181)三月離任。八月,出任提舉浙東常平茶鹽公事,次年九月離任。光宗朝紹熙元年( 1190)四月,知漳州;次年三月,除秘閣修撰,四月即以提舉南京鴻慶宮奉祠歸鄉(xiāng)。四年(1193)十二月,知潭州(長沙),兼荊湖南路安撫使。五年八月,除煥章閣待制兼侍講,為即位不久的寧宗皇帝講《大學(xué)》,十二月即以煥章閣待制提舉南京鴻慶宮,再次奉祠。自此,朱熹的政治生涯結(jié)束。慶元五年(1199)四月,以朝奉大夫致仕。從首次出仕到最后奉祠,在長達整整四十二年的歷程中,朱熹真正在任的時間竟不足八年。因此,朱熹與同時代的知名卿士有著很不同的經(jīng)歷,他的一生是以著述與講學(xué)為主的一生;但又非屬于隱逸一派,而是先出游四方論學(xué),后卜居武夷講學(xué)。
四、朱熹的傳世墨跡:
《蓬戶手卷》國外私人藏,全卷包括三部份:(一)題耑。(二)朱熹行草手102字。(三)宋文天祥、明方孝孺、祝允明、海瑞和唐寅之題跋。
《周易系辭本義手稿殘卷》日本藏
《行草書詩札》南京博物院藏
《奉同張敬夫城南二十詠詩卷》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向往帖》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四書注稿》遼寧省博物館藏
《書翰文稿卷》遼寧省博物館藏
《論語集注殘稿》日本藏
《致彥修少府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書易系辭冊》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贈門人彥忠彥孝同榜登第》詩冊 國內(nèi)私人藏
《致程允夫書》遼寧省博物館藏
《賜書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秋深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卜筑帖》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五、朱熹書法作品舉例
1、【允夫帖】
《允夫帖》,又名《七月六日帖》、《致表弟程詢允夫書翰文稿》等。信札二幅,此為七月六日帖,后有元、明兩代共11家的題識跋浯,內(nèi)容包括朱畫象像。明王鏊《震澤集》云:“晦翁書筆勢迅疾,曾無意于求工,而尋其點畫波磔,無一不合書家矩蠖,豈所謂動容周旋中禮者耶。”
朱熹書法欣賞【允夫帖】01
七月六日帖 紙本 33.5×45.3cm 作于慶元元年(1195) 遼寧省博物館藏
朱熹書法欣賞【允夫帖】02
【釋文】七月六日,熹頓首。前日一再附問,想無不達。便至
承書,喜聞比日所履佳勝。小一嫂、千一哥以次
俱安。老拙衰病,幸未即死;但脾胃終是怯弱,
飲食小失節(jié),便覺不快。兼作脾泄撓人,目疾則
尤害事,更看文字不得也。吾弟雖亦有此疾,然來
書尚能作小字,則亦未及此之什一也。千一哥且喜向安。
若更要藥含,可見報,當附去。呂集卷秩甚多,曾
道夫寄來者,尚未得看,續(xù)當寄去。不知子澄家上下百卷者
是何本也?子約想時相見。曾無疑書已到未?如未
到,別寫去也。葉尉便中復(fù)附此。草草,余惟自愛
之祝,不宣。熹頓首,
允夫糾掾賢弟。
2、【與彥修少府帖】
朱熹 尺牘書法作品《與彥修少府帖》 紙本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朱熹書法欣賞【與彥修少府帖】01
朱熹書法欣賞【與彥修少府帖】02
【釋文】熹頓首
彥脩少府足下:別來三易裘葛,
時想
光霽,倍我遐思。黔中名勝之地,
若云山紫苑,峰勢泉聲,猶為
耳目所聞睹,足稱
高懷矣。然猿啼月落,應(yīng)動故
鄉(xiāng)之情乎;熹邇來隱跡杜門,釋
塵棼于講誦之馀,行簡易于禮
法之外。長安日近,高臥維艱,政學(xué)
荒蕪,無足為
門下道者。子潛被
命涪城,知必由故人之地,敬馳數(shù)行
上問。并附新茶二盝,以貢
左右。少見遠懷不盡區(qū)區(qū)。
熹再拜上問
彥脩少府足下 仲春六日
3、【致教授學(xué)士尺牘】
朱熹《致教授學(xué)士尺牘》,又稱《向往帖》,是以行草書成。由內(nèi)容中有“長沙新命,力不能堪,懇免未俞”的句子來看,可以推知這應(yīng)是紹熙五年(1194),朱熹六十五歲時,辭知潭州(今湖南長沙)任的時候所寫。這幅尺牘中,朱熹的起筆多側(cè)峰斜出,行筆迅速,轉(zhuǎn)折自然,雖無意于求工,但點劃波磔,無一不合傳統(tǒng)書法的法度。
朱熹書法欣賞【致教授學(xué)士尺牘】01
朱熹《致教授學(xué)士尺牘》 草書 33.1 x 29.3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朱熹書法欣賞【致教授學(xué)士尺牘】02
【釋文】正月卅日。熹頓首再拜教授學(xué)士契兄。稍不奉問。鄉(xiāng)往良深。比日春和。恭惟講畫多馀。尊履萬福。熹衰晚多難。去臘忽有季婦之戚。悲痛不可堪。長沙新命。力不能堪。懇免未俞。比已再上。計必得之也。得黃壻書。聞學(xué)中規(guī)繩整治。深慰鄙懷。若更有心開導(dǎo)勸勉之。使知窮理修身之學(xué)。庶不枉費鈐鍵也。向者經(jīng)由坐間。陳才卿覿者登第而歸。近方相訪。云頃承語及吳察制夫婦葬事。慨然興念。欲有以助其役。此義事也。今欲便與區(qū)處。專人奉扣。不審盛意如何。幸即報之也。因其便行。草草布此。薄冗不暇它及。正遠。唯冀以時自愛。前需異擢。上狀不宣。熹頓首再拜。
4、【卜筑帖】
朱熹書法欣賞【卜筑帖】1
朱熹書法欣賞【卜筑帖】2
【釋文】熹頓首拜覆:竊聞卜筑鍾山,以便親養(yǎng),去囂塵而就淸曠,使前日之所暫游而寄賞者,今遂得以爲耳目朝夕之玩,竊計雅懷亦非獨爲避衰計也,甚善甚感!所恨未獲一登新堂,少快心目耳。蒙喩鄙文,此深所不忘者。但向來不度,妄欲編輯一二文字,至今未就,見此整頓,秋冬間恐可錄凈。向后稍間,當?shù)镁吒迩髷溡?。所編乃通鑑綱目,此年前草例,今夏再修,義例方定,詳略可觀。亦恨未得拜呈,須異時攜歸,請數(shù)日之間,庶可就得失耳。末由承晤,伏紙馳情!熹頓首上覆。
5、【大桂驛中帖】
《大桂驛中帖》書法縱逸不拘,醇古自然,神態(tài)娓娓,如煙云風卷,意在行文,有自得之趣。如詹景鳳所言:“不以書名,固以學(xué)掩之?!?div style="height:15px;">
朱熹《大桂驛中帖》是《宋賢遺翰冊》中一頁,內(nèi)容為應(yīng)酬類。記朱熹乞放歸田、擬歸考亭、再喚猺人蒲來矢諸事。按朱熹《年譜》,宋紹熙五年五月知潭州,《寧宗本紀》言:“七月庚午,召秘閣修撰知潭州朱熹詣行在?!蔽闹小靶量嗳?,已不勝郡事”,即五月至八月,在任正好三個月。“告歸未獲”,指朱熹在六月曾“申乞放歸田里”。文中所提及諸事多為紹熙五年事,故推算此帖為紹熙五年作品,朱熹時年65歲。
【釋文】八月十五日熹頓首上啟。大桂驛中草草奉問想已達矣。行次宜春乃承專介惠書。獲聞比日秋暑,政成有相起處多福為慰。熹衰晚亡堪,辛苦三月,已不勝郡事。告歸未獲,而勿叨此。雖荷朝廷記憶之深,然踈闊腐儒亦何補于時論之萬分哉。已上免牘,前至臨川,恭聽處分,即自彼東還建陽耳。辰徭復(fù)爾,應(yīng)是小小仇殺,不知今復(fù)如何。昨來所以不免再喚蒲來矢輩赴司羈縻之。政以爭競有端,不可不預(yù)防之。新帥素不快此事,不知其來復(fù)以為如何耳。得其平心待之,不至紛更,亦幸事也。人還草草附報,不它及。閣中宜人,諸郎姐哥佳勝,兒女輩時問。益遠,惟善自愛。以須召用為祝。不宣。熹再拜上啟會之知郡朝議賢表
【釋文】八月七日熹頓首啟。比兩承書。冗未即報。比日秋深。涼燠未定。緬惟宣布之馀。起處佳福。熹到官三月。疾病半之。重以國家喪紀慶霈。相尋而至。憂喜交并。忽忽度日。殊無休暇。茲又忽叨收召。衰病如此。豈堪世用。然聞得是親批出。不知誰以誤聽也。在官禮不敢詞(詞疑作辭)。已一面起發(fā)。亦已伸之祠祿。前路未報。即見歸建陽俟命。昨日解印出城。且脫目前疲冗。而后日之慮無涯。無由面言。但恨垂老入此鬧籃。未知作何合殺耳。本路事合理會者極多。頗已略見頭緒。而未及下手。至如長沙一郡。事之合經(jīng)理者尤多。皆竊有志而未及究也。來諭曲折。雖有已施行者。但今既去。誰復(fù)稟承。如寨官之屬。若且在此。便當為申明省併。而補其要害不可闕處之兵。乃為久遠之計。未知今日與后來之人。能復(fù)任此責否耳。學(xué)官之事可駭。惜不早聞。當與一按。只如李守之無狀。亦可惡也。劉法建人。舊亦識之。乃能有守。亦可嘉也。李必達者。知其不然。前日奉諉。乃以遠困之耳。得不追證甚喜。(六字旁添)。已復(fù)再送郴州。令不得憑其虛詞。輒有追擾。州郡若(若字旁添)喻此意。且羈留之。亦一事也。初聽(二字旁添)其詞固無根。而察其夫婦之色。亦無悲戚之意。尋觀獄詞(四字旁添)。決知其(二字倒寫)妄也。賢表才力有馀。語意明決。治一小郡。固無足為。諸司亦已略相知。但恨熹便去此。不得俟政成。而預(yù)薦者之列耳。目痛殊甚。草草附此奉報。不能盡所懷。惟冀以時自愛。前迓休渥。閤中宜人及諸郎各安佳。二子及長婦諸女諸孫。一一拜問起居。朱桂州至此。欲遣人候之。未及而去。因書幸為道意。有永福令呂大信者。居仁舍人之親姪。謹愿有守,幸其譽之也。熹再拜啟。會之知郡朝議賢表。
釋文:集古跋尾。以真蹟校印本。有不同者。韓公論之詳矣。然平泉草木記跋後。印本尚有六七十字。深誚文饒。處富貴。招權(quán)利。而好奇貪得。以取禍敗。語尤警切。足為世戒。且其文勢亦必至此。乃有歸宿。又鬼谷之術(shù)。所不能為者之下。印本亦無也字。凡此疑皆當以印本為正云。十二年(1185)四月既望。朱熹記。華山碑仲宗字。洪丞相隸釋辨之。乃石刻本文假借用字。非歐公筆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