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邁書法成就極高,但亦為文名所掩,故傳世墨跡稀見而尤為珍貴。洪邁書風酷似蘇軾,如所見跋歐陽修《集古錄跋》尾,即深得蘇書三昧。洪邁,南宋饒州鄱陽(今江西鄱陽)人,字景盧,號容齋,洪皓第三子。南宋著名文學家。洪邁跋歐陽修集古錄跋,臺北故宮博物院藏。釋文:此卷有米襄陽題。尤可寶玩。楊統(tǒng)碑跋。歎其名之磨滅。蓋公偶未考尒。統(tǒng)以建寧元年(168)三月癸丑卒。而跋以為五月。當由筆誤。淳熙十五年(1188)季冬廿三日。錫山尤袤觀。
此墨跡為一信札,受書人及年代均待考。但從信的內(nèi)容可推知,受書人的地位應(yīng)高于洪邁,且涉及謝忱問候受書人母親諸事,故書者一變平日”我書意造本無法,點畫信手煩推求”(蘇軾《石苞舒醉墨堂》詩句)的率意書風,臨紙落筆,如對至尊。洪邁,南宋著名文史學家,著述極豐,所著《容齋隨筆》,乃千古不朽之作。其長兄洪適精文字學,著有《隸釋》27卷,享有世譽。二兄洪遵則長于文詞,一門昆仲有”三洪”之稱。
歐陽修《集古錄跋》,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歐陽修為北宋文物鑒賞風氣的引領(lǐng)者,嘗利用公職之便,廣泛觀覽公私收藏,更收集到歷代金石拓片達千卷。其中可正史學缺誤的作品,由歐陽修親題跋尾,也為作序,序文則請蔡襄書寫,后集跋為《集古錄》十卷。此作中四跋可能即為歐陽修所留存的少數(shù)自題跋尾,而蔡襄所書的序文今已不見。歐陽修喜以枯筆書寫,雖露鋒卻不流浮,沉著有力,如蘇軾所評:”尖筆乾墨作方闊字,神彩秀發(fā),膏潤無窮。”用筆精謹,線條爽利,給人以清新的感覺,故蘇軾云:”筆勢險勁,字體新麗,自成一家?!睔W陽修評顏真卿語:”其字剛勁獨立,不襲前跡,挺然奇?zhèn)??!睆倪@些字的寫法,可知推崇之外,歐陽修本身也以顏書為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