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文明,綻放光華;古今軼事,笑談百家。
唐朝是我國古代的盛世王朝,國力強盛,四海臣服,開創(chuàng)了一代繁榮之象,然這繁榮的背后是皇家的勾心斗角、爾虞我詐。其中最成為人們談資的便是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的互相廝殺。
不論是小說演義還是當(dāng)代的影視娛樂都將李建成塑造成懦弱無能、才疏學(xué)淺的庸人,其實真的是這樣嗎?
這不得不說是后世人對于李建成的一種誤解,或許贊美之言只是由勝利者來譜寫,作為一名失敗者,過程不論有多好,也會因最后的失敗而遭到詆毀。
單單說其麾下的大臣魏征,連唐太宗對其都欣賞有加,不因他是敵方陣營人員而將其斬殺,反而重用其為丞相,這樣一個人卻始終跟在李建成左右,若李建成真是一個庸才,恐怕魏征早就其他而去,另覓賢主。
真正史實記載的李建成是一位才智超群、禮賢下士的賢德之才,太子之位為德者居之,李淵之所以力挺李建成,不正是看中他的治理能力。
照理說李建成上有皇帝李淵的青睞,下有魏征、薛萬徹、羅藝等能臣的簇?fù)?,且坐上了太子之位,為什么最后反而輸給了當(dāng)時的秦王李世民呢?在我看來有三點。
第一,李世民的軍中威望甚高,當(dāng)時李淵起兵造反,就制定李世民主外,李建成主內(nèi)的戰(zhàn)略,正因為李世民常年在外征戰(zhàn),以致身邊聚集了尉遲恭、秦叔寶、房玄齡等眾多謀臣武將,而這些人又手握軍權(quán)。眾所周知 ,軍權(quán)的掌握遠不是政權(quán)可以左右的,這也是為什么古代皇帝分割軍權(quán),且將主力握在自己手上的原因。
第二,李建成的性格不如李世民的冷漠與果斷,魏征曾多次勸諫李建成對李世民下手,然李建成因顧念兄弟情誼,卻不聽魏征告誡,屢次將其放過,反觀李世民為除掉哥哥這個障礙,不惜痛下殺手,最終發(fā)動了玄武門之變。或許李世民的性格形成不排除長年在外征戰(zhàn)所致,面對著太多的殺戮和死亡,在寬厚的心也會漸漸變得麻木冷血。
第三,太子之位的麻痹,在李建成的意識里,自己既已登上太子之位,又得知父親的想法,那自己不就是名正言順的繼承人,有什么可擔(dān)心的,明顯已經(jīng)是板上釘釘?shù)氖拢趾伪卦诤跗涞芾钍烂竦男幼?。正因為坐在了這個位子上,而使他的眼睛被蒙蔽,才會釀成宣武門被屠殺的悲劇,若它能保持清醒,保持謹(jǐn)慎,我相信他會看出玄武門的政變,也就不會有后來的唐太宗了。
李建成,一個悲劇一樣的人物,出生在這樣的家庭或許于他來說是不幸的,也許死亡在他看來是一種解脫,是一種終于將沉重的擔(dān)子卸下的釋放。
斯人已去,我也希望來世他能投身在一個平凡家庭,不求繁榮富貴,只求一生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