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嗯,我說的克勞利夫人,就是劇中那三位年輕美女的媽媽、格蘭瑟姆伯爵夫人,來自美國的富二代。
當初伯爵娶她時,主要是看上了她家的錢;而在她父母眼中,這何嘗不是一個買賣——那時候的英美之間,十分流行這種new money+old noble的組合。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真的相愛了,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這是個劇。
貴族之間的通婚,向來要看長輩的眼色,因此他們或多或少該習慣了,畢竟婚后還可以再找情人。但誰不希望與真正相愛的人結(jié)合呢,如果盲婚之前沒遇到那個人便罷了,這樣也容易在婚后漸漸放平心情接受命運,發(fā)現(xiàn)身邊人的好,當然這件事必須是互相的。
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很多英國貴族家里添了美國媳婦,今天我們要說的是一個著名的大家族。
我說著名不是在晃點你,你一定知道這個家族的——丘吉爾家族。
擁有全英最大莊園之一的布倫海姆宮(Blenheim Palace)的丘吉爾家族,世襲的爵位是馬寶龍公爵(Duke of Marlborough)。其實他們家族的全稱是斯賓塞—丘吉爾(Spencer-Churchill)。
我們熟悉的溫斯頓?丘吉爾由于其父親不是長子,未能繼承家族爵位,所以今天故事的男主角是長他三歲的堂哥,第九代馬寶龍公爵,讓我們叫他查理。
雖然斯賓塞—丘吉爾家族坐擁全英最大的豪宅之一,還不需要繳納實質(zhì)性的地租,只呈上一面旗子即可(他們家每年的地租旗,可以在溫莎城堡看到),但其實他們并非一個特別有錢的家族。
第一代馬寶龍公爵的奮斗史很值得一寫,有白手起家的勵志感,我在此稍微跑個題簡單介紹兩句。
斯賓塞—丘吉爾家族的這位開山祖先叫約翰?丘吉爾,出生于17世紀末德文郡的一個鄉(xiāng)紳家庭,并不算是上流社會,但也可以從政為國王工作。他的發(fā)跡主要得益于詹姆斯二世(就是那個妄想復辟天主教最后被趕走的國王)。
早在詹姆斯二世還是約克公爵的時候,他就是詹姆斯信任的左膀右臂了。到了詹姆斯即位之后,更是晉升為中將,在軍隊中發(fā)光發(fā)熱。
然而當時間來到了1688年,威廉和瑪麗從荷蘭來到英國取詹姆斯二世的王位的時候,約翰?丘吉爾站在了大多數(shù)人那邊。
連最親信的約翰都投敵了,詹姆斯二世知道大勢已去,倉皇出逃。
威廉和瑪麗感謝約翰的識大體,封他馬寶龍伯爵。隨后在西班牙繼承人之戰(zhàn)中(不能再跑題見啥聊啥了,總之就是歐洲各國藉著西班牙王位爭奪組團搶領(lǐng)土搶資源的群架),馬寶龍公爵展現(xiàn)了出色的軍事才能,一連取得了好幾場戰(zhàn)役的勝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布倫海姆戰(zhàn)役。由此他便獲賜了修建自家大莊園的土地。而這片土地曾經(jīng)的建筑是屬于王室的伍德斯托克宮,在英國內(nèi)戰(zhàn)期間損毀了。
呃,再跑一個題吧……第一代馬寶龍公爵明明叫約翰?丘吉爾啊,為啥后來他們家姓里多了一個斯賓塞呢?
第一代馬寶龍公爵沒有男性子嗣,他將財產(chǎn)和爵位傳給了大女兒——這也是英國史上少見的事情。大女兒過世后,將爵位傳給了妹妹的兒子,查理?斯賓塞。自此,馬寶龍公爵的姓氏成為斯賓塞—丘吉爾。
說了這么多第一代公爵的故事,其實也為了介紹下家族背景,總結(jié)來說就是:白手起家、軍人出身、沒太多錢。
當然沒錢這個標準是根據(jù)貴族圈界定的,畢竟那么大宅子都起來了,怎么會沒錢呢;嚴謹點兒來說是,沒有可供后世取之不竭的財產(chǎn)。
到了第五代時,就出事了,家底基本掏空。其實也不是他的后代多能揮霍,畢竟維護這座大宅子,每年就得花不少錢。
等到第五代公爵撒手人寰,斯賓塞—丘吉爾家族就毫不遮掩地開始賣起祖產(chǎn)收藏來。一開始先是賣珠寶、賣古董書,還是填不上巨大的財務(wù)虧空;接著賣拉斐爾、賣凡戴克、賣魯本斯……財務(wù)問題就像一個巨大的黑色深淵,永遠望不到底、永遠填不滿。
我們已經(jīng)快被我忘了的男主人公、第九代馬寶龍公爵,就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長大。
21歲就繼承了馬寶龍公爵頭銜的查理(還記得他的名字嗎?),面臨一個嚴峻的人生選擇,宣告破產(chǎn),還是另辟蹊徑?
他選擇去了美國~~
---美國富四代 ---
第一代馬寶龍公爵在英國努力走仕途的時候,一個來自荷蘭的農(nóng)夫正在紐約(那時候還叫新尼德蘭)以契約勞工的身份開始新的人生。但直到一百五十年后,他的后代中有個叫康內(nèi)留斯·范德比爾特的年輕人,通過自己的聰明才智與勇氣,創(chuàng)建了一個運輸?shù)蹏?,成為?9世紀全球最富有的人之一,從那時到現(xiàn)在,范德堡家族都是美國最有錢的家族之一。
康內(nèi)留斯·范德比爾特先生,是我們女主的曾祖父。
出生于紐約的孔蘇埃洛(Consuelo Vanderbilt)是家中長女,自小就在母親的強烈“呵護”下長大。她母親的偉大愿望就是給她找個好婆家,因此必須把她培養(yǎng)成一個好婆家會看上的標準淑女。
母親大人的措施有:逼女兒穿上鋼制“背背佳”,為她塑造挺拔的形體;很早就學習各國語言;所有衣服都由母親選擇;如果不聽話,隨時小皮鞭伺候著;告訴女兒一切聽母親大人的話……
就這樣,我們的孔蘇埃洛成長為一位美麗動人的淑女,吸引來了無數(shù)求婚者。其中有一位母親大人認為值得考慮——來自意大利的弗朗西斯·約瑟夫王子。但是孔蘇埃洛實在抑制不住對他的厭惡。
這時候“媒婆”上線了。
英美聯(lián)姻也是需要中間人的,當時在紐約就有這么一位著名的matchmaker,佩吉特女士(Lady Paget)。在她的牽線下,母親大人看上了來美國掘金的馬寶龍伯爵。
孔蘇埃洛沒有看上他,因為已經(jīng)長大的美麗少女其實早有意中人了,并且還跟對方秘密訂了婚。
不要以為這是什么富家女和窮小子的浪漫戲碼,對方也來自美國上流社會,只是沒有古老的英國伯爵頭銜。所以,母親大人這一關(guān)是過不去的。
雖然是聽媽媽的話長大的,但愛情會激發(fā)人性的倔強。任憑母親大人苦苦哀求、各種哄騙,她都不為所動;甚至母親把她鎖在屋子里,并威脅要去殺了她的小情人,她還是不松口。
然而,我們的女主再怎么意志堅定,也是被自己的母親帶大的,那是最了解她的一個人。
她敗在了母親的大招下——因為她的反抗,母親病了,愈病愈重、愈病愈重,馬上就接近了死神的大門......我們的女主投降了...
這邊廂,伯爵和未來岳父岳母就婚姻這筆買賣展開了坦誠的談判,最終以250萬美元成交(約合現(xiàn)在7千萬美元),以股權(quán)形式交付,且每年給小夫妻十萬美金的零花錢。
1895年11月6日,婚禮在紐約的圣托馬斯教堂(Saint Thomas Church)舉行。如果你去過紐約,你一定見過這座最有名的教堂。
馬寶龍帶著巨款回到英國,拯救了自己家族、也拯救了家族的布倫海姆宮。
有一個傳聞?wù)f,當新婚夫妻離開教堂的時候,公爵對美麗的妻子說:我有另一個愛的女人,我永遠不會再來美國,因為我鄙視任何不是英國的東西。
穿婚紗的孔蘇埃洛
公爵是否講過這句話不得而知了,畢竟他還是喜歡美國的錢,而且打臉的是,他第二任妻子也是美國人。
是的,他們沒能白頭偕老,這不是一個浪漫的愛情故事,這就是一樁愚蠢殘酷的買賣婚姻。
但他們在一起生活了23年,生有兩個兒子。
來到英國的孔蘇埃洛投入到慈善事業(yè)中,像許多貴婦一樣;希望這些事業(yè)曾帶給她心靈上的滿足感。后來她也愛上過別人,有過情夫,是丈夫的英俊表弟,但由于家族干涉無疾而終。
她的第二任丈夫是個法國人,后來她搬去了法國。
雖然和馬寶龍伯爵離了婚,但公爵親密的堂弟丘吉爾依然和她保持了友誼,他經(jīng)常過去法國探訪她,順便進行油畫創(chuàng)作。
1932年依舊富裕無比的孔蘇埃洛在佛羅里達州的棕櫚灘建造了一座夢之屋,有人猜測當時丘吉爾在美國進行的“鐵幕演講”就是在這里寫的稿,因為他給威斯敏斯特學院留的地址便是此處。
1953年孔蘇埃洛出了一本自傳,1964年逝于紐約長島,終年87歲;但最后的安息地又回到了布倫海姆宮的附近,因為她要陪伴在自己幼子的一側(cè)。
“我可以一晚上等在雨中,只為能看到孔蘇埃洛走上她的馬車。”
--J. M. Barrie《彼得?潘》作者
布倫海姆宮是英國唯一一座非王室所有、非主教所有、但名字里帶“宮”的莊園。經(jīng)過美金的修飾,現(xiàn)在依然美輪美奐,曾經(jīng)的巴洛克風余韻永存,新的流行更加奪目;壯觀的管風琴在隱在燦爛的長書盡頭,望不到盡頭的花園每處細節(jié)都看得出精心打造......
2019年包含了布倫海姆宮的英國旅行:
在游人未到的初春三月,穿過黃水仙的花海,去那座美麗的宮殿中,聽故事......
我們堅持原創(chuàng),用自己的親身經(jīng)驗
總結(jié)發(fā)布最實用可靠的信息
為你展現(xiàn)一幅真實的英倫歐陸場景。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