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播丨山茗
周國平在《人生貴在行胸臆》一書中寫道:
“每個人一生中,都曾有過一個依照真性情生活的年代,那便是童年?!?/p>
孩子天真爛漫,不約束自己。
他活著整個就是在享受生命,
只可惜,
不是每個孩子都那么幸運,
可以活在陽光底下,肆意奔跑歡笑,
比如臺灣童星紀寶如。
她5歲出道,9歲演唱卡通影片《萬里尋母》主題曲,“我要你,媽媽,我想你,媽媽……”憑借可愛的外表、甜美的聲音,紀寶如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
她拍過200多部作品,曾風靡整個臺灣地區(qū),火爆整個東南亞。
但誰又能想到,
鏡頭前閃閃發(fā)光的小明星,
卻深受原生家庭的傷,遭遇著被嫌棄的童年……
不被善待的童年,是一生的遺憾1962年,臺灣的一個普通的家庭里迎來了一對可愛的龍鳳胎寶寶,其中的女孩就是紀寶如。
父母封建思想嚴重,他們認為,“龍鳳胎”里的女孩代表“不吉”。直接將她丟給奶奶撫養(yǎng)。
奶奶對她沒有絲毫關(guān)愛,甚至視之為累贅,拳腳相加。
長期缺乏父愛、母愛的她變得膽小、怯懦,對奶奶言聽計從,因為任何反抗行為都會遭到一頓暴打,她的整個童年都籠罩在奶奶的陰影下。
內(nèi)在成長的第一關(guān)是原生家庭,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和父母的關(guān)系。父母對孩子的愛,是一種最原始的力量,是孩子的天和地。
親情的缺失,成了根,埋在她幼小的心底。
隨著年歲漸長,身邊的人經(jīng)??滟澕o寶如“長得可愛”“聲音甜美”,一個偶然的機會,紀寶如被娛樂公司的星探相中。
第一次試戲,她被要求在十秒之內(nèi)掉淚。制片人問她:“如果媽媽沒有了,你會怎么樣?”下一秒,她淚如雨下,情感豐富動人。
從此,她走進大眾視野,成了臺灣家喻戶曉的童星。
那年她僅有五歲。
在那個年代,她常常出演一些悲苦的角色。
在《小紅娘》里,演從小少缺母愛的小孩。
在《葡萄酒》里,演父母感情失和的千金。
很多難演的戲,可她演起來卻異常順利。
“原來,困苦流離的童年經(jīng)驗,早已醞釀成一曲內(nèi)心戲,不過是借著演戲之便,把壓抑在潛意識的情緒宣泄出來罷了?!?/p>
她的演技自然逼真,被媒體稱為“天才童星”。
但生活并沒有因此而一帆風順,恰恰相反,那是紀寶如噩夢的開始。
她的檔期被排得滿滿當當,仿若一個提線木偶,更成了家人的“搖錢樹”。
隨著年齡的增長,紀寶如的個子長高了、第二性征也開始發(fā)育。
為了讓她的童星之路走得更長,奶奶想辦法讓她保持“幼態(tài)”,強行給她裹胸、甚至打抑制生長針……半年后,紀寶如不再發(fā)育。
她永遠地停留在13歲,被困在149cm的身體里。
她曾在訪談中透露,自己“特別自卑,曾多次想要自殺”。她在歌里唱著對媽媽的愛,一副幸福無憂的樣子,但唯有自己清楚,她從未享受過家庭的溫暖。
歌是唱給別人聽的,卻無法安慰自己,
然而,叛逆的觸角小心試探,她開始期待愛情的救贖。
叛逆嫁人,跌入另一個深淵
17歲那年,紀寶如在娛樂圈遇見了余龍,從小缺愛的她對這個體貼入微的男人充滿好感,迅速墜入愛河,鐵了心要和他結(jié)婚。
眼看著“搖錢樹”要被挖走,全家都不同意她的婚事,父親更是反手給了她一巴掌,巴掌印在臉上,也打在心里。紀寶如終于醒悟,她不要再委曲求全。
什么也沒帶,她頭也不回地走了。
第一次,她擁有了反抗家庭桎梏的勇氣
結(jié)婚后,紀寶如從娛樂圈隱退,渴望親情陪伴的她,接二連三地生下3個孩子,過上了相夫教子的生活。
本以為,被壓榨了十幾年的她,終于等到苦盡甘來;
本以為,逃離原生家庭的擺布,就能收獲屬于自己的幸福。
然而,短暫的溫暖如煙花綻放,瞬間過后,留下的便是冰冷與黑暗。
丈夫有了婚外情,還把家底整個賠光了。
厄運接踵而至,丈夫意外葬身火海,獨留她和三個子女。
公婆不管不顧,執(zhí)意認為是紀寶如害死了自己兒子,對她惡語相向,將她掃地出門。
壓力之下,她整日借酒消愁,活得渾渾噩噩,艱難求生。
她痛恨每個人,但最痛恨的,還是自己。
她給自己下了判決書:“'紀寶如’三個字,就是一個錯誤,一個沒用的人生?!?/p>
因為從小受盡了父母的冷眼,家庭的疏離,紀寶如一直以來都懷著一種深深的不受歡迎的感覺生活著,就連自己的存在都被認為是多余的、不應(yīng)該的…
這是原生家庭帶給她的印記,這種傷害已印刻在骨子里。
這樣的她,自然也不是一個合格的母親。
她對孩子經(jīng)常打罵無常、拳腳相向,在這樣的成長環(huán)境里,紀寶如的大兒子診斷出躁郁癥;二兒子走上吸毒的歧途。
她把自己受到的傷害,原封不動地“報復”在孩子身上。
卡爾·榮格曾說過,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越大,孩子長大之后,就越傾向于按照幼年時候的世界觀來觀察和對待生活。
因為我們的性格,情緒模式,行為方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我們從小生長的家庭環(huán)境,取決于周遭經(jīng)歷帶給我們的記憶和信念。
某種意義上來講,命運是由原生家庭的印記來主導的。
原來,她急于逃脫的原生家庭,從來未離開過她。
等她幡然醒悟:
才發(fā)現(xiàn)只有直面自己的內(nèi)心,才能從苦難中艱難爬起、實現(xiàn)自我救贖。
直面內(nèi)心,一場自我救贖的旅程原生家庭給人留下的烙印,對整個人生影響深遠。
而成年之后的覺醒,是從關(guān)注內(nèi)在成長開始的。
一次偶然機會,紀寶如接觸到了信仰的熏陶,她從此開始直面內(nèi)心化解創(chuàng)傷。
信仰像流星一樣,劃破夜空,照亮她晦暗陰沉的世界。
她幡然醒悟:
想要脫離原生家庭的傷害,其實可以創(chuàng)建一個新的回路——不是逃避,也不是復制固有的模式,而是要直面內(nèi)心。
榮格心理學中有個概念叫“陰影”,不能在陽光下呈現(xiàn)的心理,最后都會躲入陰影,但它不會消失,壓制不住的時候,就會以另一種破壞性的方式出現(xiàn)。
相反,當這部分情緒被覺知之光照亮時,它反而可以化解。
正因為她選擇了勇敢地“看見”,打開內(nèi)在的空間,才讓光照進來,喚醒了心中的力量和自由,喚醒了愛的能力。
她開始學著成為母親,努力彌補自己過去犯下的錯,坦誠地表達愛,接受事實,請求寬恕,將遲到的母愛補償給孩子。
用了6年時間,母子之間的關(guān)系得以改善。
如今紀寶如60歲,經(jīng)歷了人生的起起落落,她徹底放下了所有怨恨,積極投身公益事業(yè),用自己的力量為社會做貢獻,讓更多的人找到人生意義。
就像她在自傳中寫的:
無論多么不堪的人生,
只要有一顆愿意的心,
一定有機會邁向重生~
她還重返演藝圈,上節(jié)目親口說出自己的經(jīng)歷。
這些傷痛,她選擇看見它,療愈它!
與過去和解,與自我和解。
她說:“一點點找回自我價值的過程,就像是破碎的生命,被一片一片拾起?!?/p>
她一生都在與苦難為伴,在苦難中沉淪頹廢,又從苦難中頑強爬起。
生命就像一場自我救贖的旅程。
在人生這條路上,每個人都必須獨自經(jīng)歷悲傷、迷茫,才能看清生命的真相,獲得成長。
但到底如何喚醒這種看見的力量呢?
1.改變視角維度
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過去的經(jīng)歷和經(jīng)驗本身,而是我們賦予這段經(jīng)歷的意義。也就是說,我們的“歸因方式“很重要。
賦予過去事件什么樣的意義,以怎樣的視角去解讀,這是“現(xiàn)在的你”面臨的選擇:
如果關(guān)注痛苦本身,就會不斷強化受害者的角色認知;如果關(guān)注過去經(jīng)驗如何啟發(fā)成長,就有力量把痛苦化作生活的營養(yǎng)。
維持一個受害者的角色,對解決問題沒有任何幫助,還會被束縛在過去的影響之下很難獲得幸福。要知道,原生家庭的傷,也能成為修行成長的階梯。
2.接受生命禮物
這世界上沒有完美父母,我們要做的就是接納生命的禮物,開啟感恩的力量,臣服于生命的源頭。
父母是我們命運的組成部分,接受他們,就是在接受我們自己,接受自己的不足,接受自己的歷史,接受我們作為人的局限性。
當一個人開始放下怨恨、去感恩、用力愛的時候,生活才能層層綻放,給人帶來歸屬感、安全感和好運氣。
3.學會自我負責
反思原生家庭是為了解開束縛、啟發(fā)成長,不是為了指責,“歸因”但不”歸罪”,我們真正要修煉的是,自我成長的方式,自我負責的態(tài)度和獨立判斷的能力。
愛需要勇氣和承擔,讓屬于各自的能量、情緒、模式回到本位。交還他人責任,保持內(nèi)在界限,不去承擔屬于父母的某些責任,也為自己的命運負責。
在漫長的成長過程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創(chuàng)傷,不能把所有的性格缺陷或情緒者障礙都追溯到童年,歸因于原生家庭。
作為一個獨立、成熟的個體,我們有能力做好自己的人生課題。
相信每個人內(nèi)心深處,都蘊含著自愈的強大力量,
換一個新的視角,去看待創(chuàng)傷;換一個新的回路,去療愈創(chuàng)傷。
我們每個人都有能力和過去的傷痛和解。
策劃 | 魚甜
編輯 | 六記
主播 | 山茗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