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播丨寧語
最近年度大劇《人世間》迎來大結局,觀眾們紛紛感嘆:太好哭了!
看完之后依然意猶未盡。
《人世間》自開播以來,幾乎每一集都有劇情會上熱搜。
我中午出去吃飯,至少聽到了三波路人在和同伴安利這部劇。
大家都說這部劇很真實,透過這部劇,能看到行走在人世間的你我他。
劇中幾代人的婚姻愛情狀態(tài),同樣讓人感動和充滿共鳴。
相濡以沫、同生共死的周家老兩口,追求愛情不顧一切的周蓉,一心護妻子周全的周秉昆……
這些人與故事,讓我們看到了婚姻最好的樣子,也看到了婚姻最不應該成為的樣子。
周家父母:婚姻是放下自我的合為一體
周家老兩口的故事,總讓觀眾想起自己的父母、甚至是爺爺奶奶。他們那一輩人的愛意,都藏在無言中。
周父被委派支援大三線,在那個通訊落后的年代,這意味著他與家里的聯(lián)系只能是一年的幾封信。
臨行前夜,周母自顧自地幫他收拾行李,沒有挽留與不舍的話語,手卻不停地往包里塞著干糧。萬般不舍,都藏在偷偷掉落的兩滴眼淚中。
火車站,兩人對視,丈夫說:“辛苦了?!?妻子說:“寫信?!?/p>
沒有千言萬語,卻已訴說了千言萬語。
在周父周母的那個年代,婚姻多數(shù)并不是自由戀愛,但與之后的幾代人相比,他們的婚姻反而最為長久穩(wěn)固。
因為從一開始,他們便沒有思考過選擇的退路與余地,一旦與某個人結婚,那就意味著一生的綁定與責任。
沒想到周家父母這一分別,再見面時,已是物是人非,周母腦血栓成了植物人。蘇醒后,也不認得眼前這個男人是自己日思夜念的丈夫。
直到周母一句“他爸”重拾記憶,一輩子嘴硬的周父潸然淚下,兩人抱頭痛哭。當周父承諾周母再也不走了時,周母說“我這輩子圓滿了“。
對于她這樣一個女人來說,圓滿就是愛人在身邊,兒女在身邊。
周父去世前,兩人隔著兒女 ,默默相望最后一眼。
兒女傷心悲痛,周母卻冷靜地操辦后事,并告訴他們不必守靈。
然而一夜過后,兒女卻在靈堂中見到了隨父親一起而去的母親,正是這一幕讓“人世間我哭麻了“這個詞條沖上熱搜。
周父周母一輩子沒有經(jīng)歷轟轟烈烈的愛情,沒說過感天動地的情話,但世間最深的感情莫過于此——你不在了,我也不想獨留。
這讓觀眾們也想起了自己的父母,有網(wǎng)友分享說,我父母也是如此,他們吵架吵了一輩子,爸爸好像總在嫌棄媽媽。
但媽媽病重住進ICU那一天,爸爸一夜白頭。
是的,有一類婚姻,夫妻結合后便合為一體,從此共同為家庭、為兒女付出,很少考慮自己的需求。
正如周父周母,很少有人記得他們本名周志剛、李素華,甚至周母也只稱呼丈夫為“他爸”。
他們如同家中兩個重要的符號,毫無保留地支持著兒女,如同周家的定海神針,讓周家三兄妹充滿安心感與依靠。
有些人覺得這樣的婚姻好像缺乏了獨立性,自身的需求被家庭的需要所擠壓。
然而人生的方向各有不同,若能找到一個完全信任的人,與之攜手,無論人生起伏、生老病弱,皆有依靠,也不乏為一件幸事。
最務實的婚姻,亦能演繹出最浪漫的感情。
周蓉:婚姻是一場理想愛情的幻滅之旅
周家有兩兒一女,若說周家父母最頭疼的,可能正是他們最心疼的二女兒周蓉。
微博上“人世間周蓉人設“話題下,有將近8700萬閱讀量。其中99%的評論都在討伐周蓉的自私、奇葩和討厭之處。
是的,周蓉用她的一生演繹了一個涼薄的女兒、一個自私的母親。
而這一切,都源起自她對一個男人瘋狂而理想的愛戀。
周蓉十幾歲時,就“網(wǎng)戀”了。通過寫信,她愛上了一個大她十幾歲、素未謀面的詩人,馮化成。
她愛這個信紙那頭的“虛擬”愛人,愛他的才華,愛他的成熟,愛到不顧一切。
于是,她撇下母親和弟弟,離家出走,留下一封信孤身前往貧苦的貴州山區(qū),投奔馮化成。
在貴州,她和馮化成只能住在一無所有的山洞里。
父親不遠千里來探望她,希望她能回家,她卻只關心父母是否能認可馮化成。
當她說出“我要嫁給馮化成,你們不同意我們就斷絕關系”時,她并非是在威脅父親,而是真的這樣決定。
她對馮化成有多瘋狂,就對父母有多涼薄。
很多觀眾發(fā)問,周蓉真的就這么愛馮化成嗎?在我看來,她愛的不是馮化成,而是心中的理想愛情。
她對于愛人與愛情有一個執(zhí)著而理想的劇本,馮化成恰好符合男主角的形象——有才而落魄、風流而成熟,于是她不顧一切、背棄雙親,也一定要完成自己的愛情故事。
后來,馮化成慢慢“崩人設”了。
為了工作和房子,馮化成想到了走關系,找門路。周蓉卻大為光火,當眾斥責馮化成庸俗齷齪。
當年,她愛上的是詩人馮化成,現(xiàn)在自然無法接受俗人馮化成。
但馮化成自始至終都是同一個馮化成,是周蓉在她的故事中把虛幻的光環(huán)強加給了丈夫,在光環(huán)破滅時不能接受現(xiàn)實,反而怪對方錯了。
夫妻關系由此產(chǎn)生裂痕。諷刺的是,馮化成愛的同樣也不是這個斥責自己、高高在上的女人,而是當初那個一心崇拜自己、為自己遠赴貴州山區(qū)的少女周蓉。
劇中說,愛情的基礎是崇拜。
于是,馮化成對崇拜自己的女大學生動了心,一心要與周蓉離婚。周蓉被過去的自己打敗了。
許多女孩抱怨戀愛或結婚后,自己的愛人就變了,不再是當初相遇時的模樣。
其實有一種可能是,你心中那個“初遇的模樣”,是你為對方美化后的理想模樣。
人們總希望愛上自己的理想愛人,于是不自覺地將自己遇到的人美化成那個形象,使自己的愛更加合理化。
天長日久,特別是在婚姻瑣事的沖刷下,面具和光環(huán)必然崩塌,這時愛情的基礎就不再牢固。
愛上虛幻的人,便只接受一種模樣;愛上真實的人,才會接納他所有的一切。
周秉昆:婚姻是逆境人生中的定風石
相比市長哥哥和教授姐姐,身份更為普通的周秉昆卻最讓觀眾牽腸掛肚,尤其是他與鄭娟之間深沉而隱忍的情路。
愛上帶著孩子的寡婦,還是兄弟遺孀,這件事擱在哪個年代,都是件讓人不容易接受的事情,周父踹向周秉昆的那一腳代表了大家的普遍看法。
鄭娟孤身一人照顧年邁母親和眼盲的弟弟,肚子里還有一個未降生的孩子。這時如果有人支持,無疑是雪中送炭。
因此,她感恩周秉昆的出現(xiàn),但她的理性與自尊讓她并不奢求嫁入周家。
然而,當周秉昆出事,將臥病在床的母親和年幼的外甥女托付給她時,鄭娟毫不猶豫地擔下了這一切。
他們給予對方的,都是毫無保留地支持與保護。
這讓他們一路走來,成為三兄妹中感情最穩(wěn)固、日子最溫馨的一對。
然而即使是這樣的感情,也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危機。
周秉昆遇到了年輕漂亮的孫小寧,鄭娟一眼看出這個熱情的姑娘愛上了自己的丈夫。
面對孫小寧,鄭娟奇異地忐忑了起來,這讓她決定自己解決這件事,而不愿意與丈夫言明。
直到兩人為了孩子的身世爭吵,情緒中鄭娟說出了真相,沒想到生氣的卻是周秉昆。
周秉昆的氣來自于妻子的隱瞞,鄭娟對事情的隱瞞讓他感受到了隔閡與不信任。
他相信只要說出來,兩個人共同面對,沒有過不去的坎兒。
確實,看到后面我們會發(fā)現(xiàn),無論是孩子的身世,還是第三者的介入,這些都不曾成為兩人感情路上的絆腳石。
許多時候,向愛人求助、表達軟弱和不安,并不意味著無能,而是對伴侶信任的表現(xiàn)。
相反,當你害怕對方說不,當你不確定對方的答案時,你才會事事包攬,什么都想自己解決。
信任是親密關系的基石,也是伴侶間互相贈予最好的禮物。
周秉昆和鄭娟,是萬千平凡夫妻的縮影。平凡,不意味著沒有坎坷和風浪,也不意味著沒有甜蜜與深情。
在平淡的日子中共同進退,再大的逆境也能一起走過,再小的快樂也是天大的幸福。
好的婚姻,人人向往
愛情及婚姻最神奇之處在于,物質雖然能帶給我們許多幸福感,但平凡甚至落魄之人亦可能成為令人稱羨的神仙眷侶,如周家父母。
同樣的,身懷巨富之人亦可能孤獨終老,或在愛情中受苦。
什么樣的婚姻是好的親密關系?我有一些想法。
1.“平淡”的底色是愛
德芬空間中的一些來訪者會問,老師,我的婚姻感覺越來越平淡了,會不會有什么問題?
“平淡”的定義有很多種,有沖突后的麻木,有互不干擾的相安無事,也有“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神仙愛情。
生活到最后,總要歸于柴米油鹽的瑣事。
接納平淡的常態(tài),以愛為底色,就會體會到“一起看細水長流”的日子,平淡卻美好。
2.打破婚姻的“幻覺”
不僅是周蓉,每個人在親密關系中,都會經(jīng)歷從絢麗到幻滅的過程,只不過程度有所不同。
你在最一開始,總會期待一個完美的愛人和一段與眾不同、感天動地的愛情。
然而現(xiàn)實與理想的差距會讓我們直面痛苦,用《親密關系》中一位案主的話說,我是與一個幻覺結婚,藥效退去后,我感覺糟透了。
期待“幻覺”給你幸福,是在向外追求幸福感;只有直面過幻滅,接納了那個不完美的伴侶、并愿意與之一起創(chuàng)造幸福時,才是向內重構幸福感。
有時,我們需要要婚姻先幻滅一次,接納不完美的親密關系,才能為愛找到出路。
3.我們是兩艘并肩的船
英國心理學家唐納德.溫尼科特說:最完美的親密關系是窩在愛人的懷里孤獨。
好的親密關系不是兩個人緊緊綁定,這樣只會成為彼此的枷鎖,讓婚姻越來越窒息。
好的婚姻就像兩艘并肩行駛的船,你們并不完全屬于對方,但可以超著共同的方向前進,互相依靠又彼此獨立。
從粘連關系中擺脫出來,我有自己的一條船,他在時我與他相偕,他若離開我揮手告別。
有句話說,婚姻是給了你跟同一個人,一次又一次相愛的機會。可悲的是,我們常常僅把它當作是愛情的終點。
愿你在婚姻中,有相濡以沫的愛情,亦有閃閃發(fā)光的自我。
策劃 | 阿杰
編輯 | 江楓
主播 | 寧語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