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在邊遠的山村,基本沒有一所全日制的像樣的學校,農(nóng)村娃讀的大都是私塾,所謂私塾,基本只要一名教師,教室一般選擇在某個家族祠堂內(nèi),或者在一處比較豪華的宅院或者庭院內(nèi),教的內(nèi)容主要以中文為主,教材多半選用《四書五經(jīng)》、《左傳》、《千家詩》等。一般是老師上午講課、學生下午習字,功課不是那么緊張,但死記硬背的內(nèi)容多,這就要一定的理解能力和記憶能力。
當然,在三十年代之后,有一些條件好的鄉(xiāng)鎮(zhèn),也興辦了公立學校,教的門類除了中文外,還有數(shù)學、物理、地理、歷史、外文等。但公辦學校一般都集中在縣城或者人口較多的集鎮(zhèn),一般的農(nóng)村是沒有能力享受這個優(yōu)越條件的。況且,能夠進學校讀書的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最起碼,你得有能力交得起學雜費用才行。
無論私立還是公辦,讀書也是一種潛行的投資,除了讀書者本人要付出一定的時間和心血外,家庭也要耗費一定的錢財,這幾乎是幾千年來難以更改的事實。
但盡管讀書需要一定的費用、一定的投資,但這筆投資畢竟不是太高,鄉(xiāng)村教師也不可能靠教書發(fā)家致富,更不可能一夜暴富,教師的收入,也僅僅只能夠維持日常開支,有少量的結余罷了。
我的外祖父曾經(jīng)是一名私塾教師,教書四十多年,也沒有見他怎么富裕起來,生活平平淡淡,只能夠解決簡單的溫飽問題。晚年很低調(diào),因為不太會農(nóng)活,以釣魚為樂,倒是寫得一筆好字,鐫刻的技藝也相當不錯。他生前主要教學的內(nèi)容都是古文古詩詞,家里許多藏書,都是古典詩詞、散文等。當然,這些書在文化大革命時期未能幸免,被紅衛(wèi)兵搜去付之一炬。
解放初期,是私塾教育和公辦教育兼容的局面,到了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私塾被取締。農(nóng)村孩子上學一律進的是公辦學堂。幾乎每個村都有專門的學堂,農(nóng)村孩子基本上都能夠上學讀書,讀書的費用當然也不多。
我們村在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也建了一所學堂,名曰瓦屋學。一個大門進入,中間有個天井院子,四周幾乎都是教室,大門一側是教室和辦公室、另一側是教師食堂兼臥室。建筑面積大概是800多平方米。
上世紀六十年代后期,我初人學堂門。進的是復試班,一二年級的學生混雜在一起,老師教完一年級的學生之后,再去教二年級學生,一個教師里有二三十名學生,沒有桌子,用土坯磚搭上長木板,四五個學生共一條木板桌;凳子呢,有的學生用土坯磚、有的用石頭、有的用木樁、少數(shù)人用家里搬來的小木墩。
條件雖然很差,但學校無疑是我們童年生活的樂園,它讓我們有了學習知識的場所、給了我們許多歡快的回憶,還有許多至今難以忘懷的認真負責的老師。
那個時候的教師有公辦教師、也有民辦教師,基本上都具有高小以上的文化水平,當然也有從大城市來的大學生,他們的教學水平也是參差不齊,但有一個共同特點:都比較敬業(yè),都比較負責。
我在那個學校整整度過了五年時光,零零碎碎的記憶深藏于心中。曾經(jīng)有幾年,我們甚至連課本都沒有,到四年級之后,學?;旧鲜巧险n的時間較少,而勞動的時間卻特別長, 有時候,到國營林場開荒就是整整一個月,所謂的知識教育完全成了勞動教育,許多書本知識倒是學得很少,但對于農(nóng)活的基本程序和要領多少還是了解一些的。
實質(zhì)上,1966到1976年這十年間,當時雖然提倡全民皆學,辦了許多掃盲班,許多大隊都有了自己的初中部,但在農(nóng)村,無論從學校的辦學條件、教師的教學水平、還有教育的方向、教育管理,都存在嚴重偏差,因為搞推薦選拔上大學,真正的人才大都拒之門外,能夠上大學的要么是干部子女、要么多少和干部有些沾親帶骨的關系。當整個社會不正常的時候,教育也就偏頗了。
我初中是在大隊學校讀的。二十多人一個班,都是本村的農(nóng)家子弟,穿著樸素、人都比較實在。在讀初二那年,高考制度恢復,這無疑給許多農(nóng)家子弟點亮了希望之光。學校也開始慢慢地重視書本教育,教師比以前嚴了許多,學生也能夠靜靜地呆在教室里,不用整天外出勞動干活了。
幾百年、上千年以來,農(nóng)村的孩子有一種跳農(nóng)門的渴望,及通過考試改變自己的命運。封建社會叫科舉考試,通過科舉考試進仕途,走向當官之路。1977年高考制度恢復之后,許多農(nóng)村的孩子也同樣幻想通過考試拿到“鐵飯碗”。所謂的“鐵飯碗”,就是拿國家的固定工資,吃商品糧。及有一份固定的工作、旱澇保收。不至于餓肚子。
1977年秋天,我從大隊初中考入?yún)^(qū)高中;1979年秋天,又考入師范。兩年后,從師范畢業(yè),成為一名正式的鄉(xiāng)村教師。
我讀高中時,吃住在學校,高中的教室和宿舍都是磚瓦房,雖然有操場,但學校的條件依然很簡陋。讀師范的時候,教室和宿舍也是磚瓦房,但師范里有圖書館、有閱覽室。條件稍好一點,起碼有能夠自由學習閱讀的場地。
兩年之后,我回到本鎮(zhèn)一所初中教書,教室只有一排磚瓦房;教師的宿舍也是一排磚瓦房。一個門洞進入,一個教師一件狹小的宿舍,門對門,上面用油毛氈隔著,很不隔音,夜里老鼠鬧騰得特別厲害,偶爾有蛇從油毛氈上掉下,嚇得一些女教師驚叫不止,而且,學校處在一個鄉(xiāng)灣的山坡上,交通極不方便、上街買個生活用品,要走二十多里山路。學生都是附近農(nóng)家的孩子,雖然頑皮,但那個時候,還是比較聽老師的話,教書也不是太吃力。
后來,我到更邊遠的鄉(xiāng)村小學教了幾年書,小學的自然條件更差,大部分都是民辦教師,住校的只有一兩個公辦教師。學生不住校,在家吃飯,吃飯之后上學、放學之后直接回家。夜里,往往是我一個人呆在學校里,人特別孤獨,學校又沒有專門的做飯師傅,放學之后,自己做飯,吃完飯之后,就到附近的鄉(xiāng)灣走訪,實際上多半是和農(nóng)民們拉家常、聽他們講一些鄉(xiāng)村奇聞異事。
那些年,學校搞“普九”,課外任務特別重,而且上報的數(shù)據(jù)還不能夠如實填寫,要符合上面規(guī)定的入學率的百分比、千分比。按照這個比率如何弄虛作假,一旦比率與規(guī)定的不達標,又要翻版重來,五次三番之后,人就有些筋疲力盡。
那個時候,鄉(xiāng)村教師的工資低微,起初一個月是29.5元,幾年后,加到34元。十年之后才有幸漲到六十多元,教了幾十年的書,工資終于能夠漲到幾千元的時候,就面臨退休了。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鄉(xiāng)村學校普遍興起建教學樓的風潮,僅僅用了半年時間,幾乎所有的村級學校都建起了兩層以上的教學樓。當然,這些建筑大部分是村里賒賬欠賬建起來的,至今有的村還負債累累!
本世紀初,鄉(xiāng)村學校的格局已經(jīng)發(fā)生根本性改變,民辦教師退出了歷史舞臺,大量的大學畢業(yè)生補充到鄉(xiāng)村教育第一線崗位。學校的教育環(huán)境和條件也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各種配套設施得到應有的補充,學生的學雜費全免,還有許多生活補貼。但隨之而來的許多問題也值得深思。
許多普九建起的鄉(xiāng)村小學教學樓都已經(jīng)閑置,或者移作它用,學生大都集中到鎮(zhèn)一級學校讀書,更多的家庭到縣城租房讓孩子們讀書,教師隊伍出現(xiàn)嚴重的陰盛陽衰的現(xiàn)象,新招聘的教師女性多、男性少,大學畢業(yè)的男生大都不愿意當教師,女性選擇教育,旱澇保收,雖然工資低,但生活有保障。但是,陰陽不調(diào),不久的將來,鄉(xiāng)村學校有可能成為女性教師為主導。這一嚴重失衡,并不容樂觀。鄉(xiāng)村學校教育質(zhì)量一直停滯不前,提高緩慢,特別是近幾年,考起985和211大學的學生基本都集中在大都市,縣一級高中考取名牌大學的人數(shù)越來越少。鄉(xiāng)村教育,依然有許多實質(zhì)性問題亟待解決。
鄉(xiāng)村學校發(fā)展到今天,腳下的路到底怎么走,不能夠不引人深思!不能不值得我們覺醒!
1
作者簡介
簡介:劉繼智,中學教師,自由寫作者,已經(jīng)在全國200多家報刊發(fā)表文學作品1000多篇,獲獎60多次。
本期編輯:茶言閑語;稿酬說明:請聯(lián)系主編領取。具體參見本刊《征稿啟事》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