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理论片,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人app,国产1级毛片,刘涛最大尺度戏视频,欧美亚洲美女视频,2021韩国美女仙女屋vip视频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世界地質公園的發(fā)展近況和東南亞地質遺跡的保護現狀
 
(瀏覽次數:232 發(fā)布時間:2009-11-26 )
 

    隨著工業(yè)化的加速,特別是近1個世紀以來,人類在享受工業(yè)文明帶來的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也不得不為環(huán)境惡化、生態(tài)破壞造成的負面影響付出代價,主要表現是:全球氣候的變暖和溫室效應的加劇;臭氧層的損耗和破壞;生物多樣性的減少和物種的加速絕滅;酸雨的蔓延和對土壤、植被的損害,森林的加速消耗和覆蓋率的降低;土地的荒漠化和沙漠擴展:大氣的污染和對健康的影響;水質的惡化和水資源的短缺;海洋污染和海洋資源的破壞;持久的有機物污染和危險性廢物的越境轉移等。每況愈下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引發(fā)了諸多社會問題,激起了各國有識之士的覺醒,呼吁全社會,特別是各國政府嚴重關注這一事關人類未來可持發(fā)展的現實問題。于是各種自然保護活動如雨后春筍迅速興起,如國家公園、世界拉姆薩爾濕地、世界生物圈保護區(qū)、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和世界地質公園,各自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要求,以不同的組織方式開展活動,形成了氣勢磅礴的潮流,獲得了民眾的廣泛支持和熱心參與。

    國家公園作為自然保護活動的先聲,由政府組織推動,以國家立法作保障,對自然和文化遺產、自然環(huán)境和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保護起到了開創(chuàng)性的作用,在一些國家效果十分顯著。但其所涵蓋的內容過于龐雜.無國際組織的統(tǒng)一協(xié)調指導,沒有統(tǒng)一的評定標準,沒有國際上承認的評估審查和檢查機構。各國國家公園包括的保護對象各異,內容大相徑庭,沒有統(tǒng)一的規(guī)劃要求,所以不同國家之間難以開展對比研究與合作。其功能以保持維護對象的原來面貌,供當代人和后代欣賞為主,沒有強調科學意義與文化價值的研究,也沒有突出公眾教育和科學普及的任務。發(fā)展和推廣速度也較慢。

    世界濕地保護區(qū),是1971年2月由前蘇聯、加拿大、澳大利亞等36個國家的科學家在伊朗拉姆薩爾鎮(zhèn)簽署《濕地公約》而發(fā)起的保護活動,推動全球濕地和水禽棲息地的保護,設有秘書處,建立起世界名錄?,F共有144個簽約國,建立濕地保護區(qū)l420個。這一公約對保護水源和水道,調節(jié)流水量,補充地下水,清除和轉化有毒物質和污染物,防止咸水入侵,保護野生動物棲息地及旅游,開展科學研究都有較大的作用。但其分布范圍僅在水深6m線以上的濱岸地帶或淺水湖沼區(qū),對保護自然環(huán)境的作用是相對局限的。

    世界生物圈保護區(qū),是l968年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支持的國際合作項目《人與生物圈》召開的生物圈大會發(fā)起的保護活動,旨在保護生物種群基因變化、生態(tài)系統(tǒng)及相關的地質地貌景觀。明確劃分出核心區(qū)、緩沖區(qū)和過渡區(qū),保護要求和措施因區(qū)而異?,F有97個簽約國,共建立了459個保護區(qū)。此外,各國還建有國家級和區(qū)域的生物圈保護區(qū),以保護生物多樣性為主,保護對象清楚。

    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了《世界遺產公約》.建立了世界遺產委員會,l978年開始建立世界遺產名錄,現共有簽約國181個,進遺產名錄的有851個遺產地,其宗旨在于保護具有突出而普遍價值的地質地貌、地質過程、生物多樣性、生物居住地以及反映人類歷史進程的文化多樣性,代表文化、社會藝術、科學、技術、工業(yè)的某項發(fā)展和獨特風格。在自然遺產的評定標準中.多條是強調重要地質事件遺存和過程的范例。對地質遺產的保護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人類文化遺產和瀕危物種的數量巨大,最易引起人們的關注,而且在參加評估的專家隊伍中缺乏地學人才,進入世界遺產名錄的自然遺產就十分有限.而分布極廣的地質遺產就更難躋身其中了。至今851個世界遺產中有66個屬文化遺產,166個屬自然遺產,25個屬混合遺產,特別是地質遺產又僅占自然遺產的一小部分,總遺產中僅有7%是以地質地貌為主要保護對象、7%是以地質遺跡為次要保護對象的區(qū)域。

    上述現象引起了地質學家的憂慮,成為推動地質遺產保護、建立地質公園活動的起因。l989年Unesco—IUGS—IUCN協(xié)議建立了世界地質遺產名錄(GIL GES),1991年來自50多個國家的150位地學家共同發(fā)表了Digne宣言,即地球記憶權利國際宣言.1993年lUGS—Geosite項目正式起動,在發(fā)達國家取得了較大的進展,但因保護資金的問題,各國進度相差很大。1997--2000年,在Unesc0地學部的組織下.開展了地質公園項目可行性研究,并向Unesc0總部呈交了最終報告,于2001年Unesc0執(zhí)行局大會上作出“支持其成員國在具獨特地質特征區(qū)域創(chuàng)建自然公園(即地質公園)的特別動議”,至此通過建立地質公園保護地質遺產的活動正式取得了Unesc0的認同。2000年,歐洲和中國于同年分別建起了歐洲地質公園網和中國國家地質公園。2003年UneSC0地學部正式頒發(fā)了世界地質公園網絡指南.2004年2月在巴黎Unesc0總部評選出了第一批25個世界地質公園,其中歐洲l7個,中國8個(圖1)。同年6月在北京召開了第一屆世界地質公園大會,并成立了世界地質公園網絡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北京。至今在亞洲、歐洲、南美洲的18個國家已建起了52個世界地質公園(表1),其發(fā)展歷史雖短,但因地質公園的理念是保護地質遺產和地質環(huán)境、生態(tài)系統(tǒng),開展地學研究與科學普及,推動地方經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并為當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業(yè)機會,所以各地居民和地方政府十分支持地質公園的建立。中國雖未使用國家公園的名稱,但已建立了187家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基本上參考了國外經驗和IUCN(國際保護聯盟)的有關要求和條件;自1971年加入人與生物圈項目以來,中國在建生物圈保護區(qū)2194個,其中26個列入世界生物保護區(qū);設立濕地保護區(qū)353個,進入拉姆薩爾世界濕地名錄30個;1985年中國簽署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公約,已把35家遺產地區(q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名錄;國家地質公園更是異軍突起,自2000年以來,中國共建立了l38家國家地質公園,其中已有18家列人世界地質公園網絡。

    據統(tǒng)計,全國已把14.8%的陸地國土面積劃為各種自然保護區(qū),置于嚴格的保護之下,在不損害自然系統(tǒng)的完整性的條件下,有限度地向民眾開放,為之提供公眾教育、科普基地及游憩場所,這一比例已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全球在166個國家和地區(qū)建有保護區(qū)域共9832個,占陸地面積的6.2%,可見中國參與全球各類自然遺產保護活動的歷史雖不算長,僅1/4個世紀,但由于政府重視,民眾積極參與和支持,科學家熱心提供科技支撐,其發(fā)展是十分迅速的,成效是極其顯著的。

1世界地質公園建設的主要進展

1.1組織管理機構日臻完善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地學部于l997--2000年組織了國際地質對比計劃(IGCP)的部分科學執(zhí)行局成員開展了兩輪關于在全球開展世界地質公園項目的可行研究,并設立了臨時性的專家顧問組,共8人。2000年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的第31屆國際地質大會期間,正式成立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專家顧問組,由l4人組成。2005年隨著Unesco管理機構的調整,地學部并人生態(tài)部設立生態(tài)地學部,世界地質公園秘書處也一起轉入生態(tài)地學部,并對世界地質公園評審機構進行了調整。設立了世界地質公園局(Globle Geopark Network Bureau),由7人組成(即7位評審委員):Patrick Mackeever、NickolasZouros、Guy Martini、Zhao Xun(趙遜)、Ibraham K0—m00、Marie—Luise Frey和Sylvie Giraud,另有Unesco世界地質公園秘書處。

    秘書處由Patzak Margarate博士負責(Unesco),主要職責是世界地質公園評審,參加申請候選地的現場考察并編寫考察評估報告:制訂和通過世界地質公園評估標準,參加5年一次的世界地質公園考核評估。另外,聘請了一批世界地質公園顧問專家,其中包括未進入評審委員會(GGN Bureau)的原來的顧問專家組成員。有時根據申報單位專業(yè)的需要還可臨時聘請專家參加現場考察。

    與此同時.地質公園工作雖未能形成獨立的項目(Program),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將之列人工作計劃(Plan)之中。

    GGN Burean每年至少有1次全體成員會議,討論工作計劃,審議新的申請和解決一些地質公園建設中需要解決的科學技術難題,比如評審標準中的一些地學問題、各國申報名額的限制問題等。經GGN Bureau會議討論每個成員國每年最多只能選送2個候選地(還無世界地質公園的國家首次申報可選送3個)。

1.2世界地質公園申報、評審、現場考察的規(guī)范化

世界地質公園申請要求一本綜合考察報告(40頁左右)、一份自評估表、一張光盤和一本圖冊,英文或法文,一式3份,至少半月前送達評估專家之手。GGN Bureau組織部分專家,經充分調查,參閱各相關自然保護區(qū)域的申報條件核算,制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估表,包括下述6個部分。①地質和地貌:區(qū)域描述,地學保護,自然和文化遺產;②經營、管理、結構;③解說和環(huán)境教育;④地學旅游;⑤可持續(xù)區(qū)域經濟發(fā)展;⑥可通達性。共計254項(有部分屬選項)。這是自評估的所有內容,其總分依據百分數折算成l00分。自評估分數只要能超過50分就具申報的基本資格,在此基礎上可進一步改進、建設和完善,專家可以是世界地質公園評委(Member of GGNBureau,Evaluator),也可能是顧問專家組成員,還可能是世界地質公園秘書處根據專業(yè)背景、工作經歷及健康情況聘請的評委。一般由l~3人組成一個Unesco專家組。

    Unesco專家組現場評估的時間為5天左右,在去申請單位現場的前半個月,Unesco地質公園秘書處把完成形式普查申報書傳送給專家。專家拿到申報材料后,詳細了解申報候選單位的情況,以便現場有的放矢地深入考察并與有關單位討論,對評估表的評分要獨立地作出判斷,評估總分是推薦意見的重要基礎,考察專家的評估報告應包括對新的申報作出評估;對已建世界地質公園的狀況進行監(jiān)控:參與培訓和短訓班;信息的管理:聯絡和推廣有關的活動;國際協(xié)助的聯絡和建議;對保護區(qū)域管理中共同標準的設定等。

    現場考察專家組的評估報告和推薦意見只能提交Unesco GGN Bureau討論,而不能現場做出決定性意見。評估報告2~30頁最好,要準確清楚,學科行話不要太多。推薦意見必須明確,不要含混不清,一般有4種情況:①無任何保留地接受;②基本可以接受,但需補充材料或改進工作;③申請書要重寫,申報單位有條件成為世界地質公園;④申報地沒有被接收為世界地質公園的可能,拒絕接收。

1.3地質公園活動影響日益擴大

    2000年僅中國和歐洲各自分別建立起數量有限的地質公園。

    2004年評選了首批25個世界地質公園。

    2005年伊朗申報了l個世界地質公園并獲得批準,同時中國已發(fā)展到了138家國家地質公園.基本上覆蓋了各省區(qū)市,歐洲也增加了東歐的新成員。2006年巴西申報了歐亞大陸之外的第一家世界地質公園并獲批準,歐洲也擴大到北歐和東歐國家。

    2007年馬來西亞申報了浪卡威(Langkawi)世界地質公園并獲批準;東亞、東南亞其他各國,如日本、越南、印尼、菲律賓、韓國等都在對本國的地質遺跡進行調查研究,篩選出一些候選地并作深入的準備工作;澳大利亞也提出了“火山發(fā)現之路”的申請。隨著地質公園的社會經濟影響日益明顯.社會各界都十分關注這一新興旅游品牌的發(fā)展,逐漸由地球科學家的圈子擴大到政府主管部門和官員,再到更多的國際學術組織和企業(yè)界、金融界。在短短的幾年時問里,從地域廣度、國家數量、社會參與、民眾支持度等諸多方面來看,地質公園已成為很有吸引力的活動,引起了越來越廣泛的參與。

1.4世界地質公園網絡交流廣泛、合作增強

    Unesco地學部一開始就抓了數據庫的建設,建立了門戶網站,爭取到中國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北京設立了世界地質公園網絡辦公室(Office of GlobalGeopark network,Unesco),歐洲地質公園網絡也在法國浩特普洛旺斯世界地質公園設立了聯絡中心,并且各自分別出版了雜志Global Geopark newsletterlJEuropean Geoparks。

    世界地質公園大會每2年召開1次(2004年在中國北京;2006年在英國北愛爾蘭貝爾法斯特),第3次將于2008年6月在德國的特拉維塔召開,前2次出席會議的人數為300~500人,來自五大洲30~50個國家。與此同時,中國也已舉辦了2屆地質公園研討會,隔年舉辦,計劃2009年在泰山召開第3屆國際地質公園研討會,每次參加會議的人數都有200~300人,他們來自五大洲的15~20個國家。此外馬來西亞2007年11月也主辦了一屆亞太地區(qū)地質公園研討會.歐洲地質公園網絡每年也舉行1次討論會.參會者十分踴躍。所有這些會議都有明確的主題,特邀一些知名專家作專題主旨發(fā)言。分不同主題組織研討,還有各公園的專題性展版,會上會下氣氛活躍,效果顯著。

    經多次交流和蹉商,一些地質公園(含地學意義重大的國家公園)之間簽訂了合作協(xié)議。如中國雷瓊世界地質公園和德國沃爾坎艾菲爾世界地質公園關于瑪珥湖的合作研究,中國廬山和意大利馬東尼亞結成姊妹公園的協(xié)議,中國黃山與美國約瑟米蒂國家公園的合作協(xié)議等。特別是2007年,中國云臺山世界地質公園和美國大峽谷國家公園結成姊妹公園,簽署了在管理、保護、地球科學研究、解說系統(tǒng)設計、市場營銷等諸多方面開展全面合作的協(xié)議,并且在當年各自就派出了代表團互訪,詳細討論了合作研究的內容、合作方式、進度安排、預期成果等諸多細節(jié),形成了備忘錄形式的附件,可以預期云臺地貌的研究必能在與美國大峽谷的合作研究中結出碩果,云臺山也將在合作研究成果的支撐下走向世界。在全球地質公園的活動中,中國發(fā)揮了中堅和引擎的作用。20世紀80—90年代,中國地質學家積極參與地質遺跡保護和地質公園建立的論討和準備。參與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地學部牽頭的建立地質公園的可行性研究,成為世界地質公園活動最重要的支持者和發(fā)起國之一。2000年國土資源部牽頭組織成立了國家地質遺跡和地質公園領導小組和評審委員會,頒發(fā)了申報評審的辦法、標準、管理體制、徽章等,并以政府的名義著手建設地質公園體系。至今已有18家世界地質公園、l38家國家地質公園及一批省市級地質公園遍布全國大陸的32個省市自治區(qū).涵蓋了主要地質遺跡類型,已有了覆蓋廣泛、區(qū)域分布較為合理、代表性較強的地質公園框架體系,這在世界上是獨樹一幟的。Unesco GGN網絡辦公室落戶北京的同時,IUGS(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也在北京設立了IUGS Geoheritage Beijing Office.建了網站www.iugs-bjorg,近來CCOP(東亞、東南亞地質科學合作協(xié)調項目)也進人這一領域,中國也成為其中最重要最活躍的一員。中國已成為全世界地球遺產保護和地質公園建設工作最有影響的國家,沒有中國的參與,沒有中國的聲音。任何有關這一領域的會議都會顯得暗然失色,中國的發(fā)言,在每次會議上都會成為會議的中心和關注的焦點。中國也為世界提供了這一工作的樣板和范例,韓國、日本、馬來西亞和越南都曾派人來中國考察地質公園的建設和管理,了解發(fā)展情況,并以中國經驗為樣板,中國已成為當之無愧的世界地質公園引擎。

東南亞地質遺跡保護現狀

    中國在地質遺跡保護方面一枝獨秀的現狀并不是我們所企求的.我們希望通過中國地質公園的示范帶動本地區(qū)乃至于全球這一工作的發(fā)展。

    日本在地質遺產保護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已建的975個自然紀念碑(Natural monument)中.221個與地學有關,20個具重要的地學意義。2005年,日本地調局資助發(fā)起成立全國地質遺跡和地質公園工作委員會。選擇了88個地質遺跡產地,要求各地方政府在建立專門設施保護地質遺跡的同時,設立說明牌,增加解說系統(tǒng)。普及地學知識,以此為基礎來推動地質公園的建立和發(fā)展。特別選定了5個地區(qū)做重點準備工作。開展前期建設:Shouwa—Shinzan火山區(qū)域;Yubafi—Dake蛇綠雜巖和煤礦區(qū);Nojiraa斷層帶;Fuji火山;Tanna斷裂帶。已對這5個地質公園候選地區(qū)開展了詳細的調查研究工作。Lake Toy area geopark,破火山口湖新近又有2次火山爆發(fā),提供了人與火山自然環(huán)境合諧共處的范例。

    馬來西亞是東南亞開展地質遺產調查、著手地質公園建設較早的國家。1975年已經展開調查,在全國列出35個保護區(qū)。1996年成立地質遺跡小組,編寫了一些地質遺跡保護區(qū)的調查報告,出版了一批科普讀物。2000年,Langkawi被Unesco選為世界地質公園試點,但因政府支持力度不夠,準備工作未能趕上。2001--2003年設立有關研究項目3個,并成立了專門研究會,還組織了東南亞地質遺跡保護國際研討會。經幾年的精心準備,于2007年批準成為世界地質公園。2008年計劃做沙撈越Mulu地區(qū)和沙巴Sabah kinabalu的申報準備工作,另對其他5片地質遺跡集中區(qū):Perak巖溶區(qū)Johor火山巖雜巖區(qū)、Kelantan巖溶、Pahang幣Kapas化石產地進行調查研究,為地質公園的建立作準備。

    越南于1996年由國家地質博物館組織了全國地質遺跡調查,共列出335個地質遺跡區(qū),分l0個大類,并從其中劃出20個重點地質遺跡,準備創(chuàng)建國家地質公園。正在加強2片候選區(qū)進行世界地質公園的申報準備,其一是Ha Long灣的海蝕和巖溶地貌,典型特殊的海島型巖溶島共1969個,由二疊紀灰?guī)r和片巖構成島上豐富的巖溶峰林、石柱和洞穴。其二是Phong Nha—Ke Bang,有8層巖溶洞穴、多期地殼抬升切割形成的地形和8層古夷平面。

    菲律賓近幾年由地質調查局和旅游局共同協(xié)商,訂立了地質公園的任務,并在宣傳促銷方面合作,促進本國地學旅游的發(fā)展。共篩選出3個地區(qū)作為地質公園的候選地:Bohol島的巧克力山,Palawan島的水洞,Pangasina的百座島嶼地區(qū)。

    印度尼西亞是一個有17000多島嶼的國家,地質構造十分復雜,新構造運動強烈,國土面積達l90x104km2,地質遺跡十分引人矚目。海蝕作用影響十分廣泛,海岸線長,有廣闊而平坦的海蝕平臺、海蝕柱、拱天生橋等;有火山、間歇性熱泉和泥火山;巖溶地貌也有不少景觀優(yōu)美的代表,如爪哇島上的GunungSewa和Gua Simbar,Barat-等。此外,Moramo大瀑布、Muncar河谷的枕狀熔巖和混雜堆積代表了65Ma年前的印度洋中脊的活動地質遺跡,是地質公園的潛在候選地。

    韓國濟州島的25000年前火山噴發(fā)形成的玄武巖和粗面巖具有美學價值很高的柱狀節(jié)理、火山口和火山口湖,有5個熔巖通道是20~30萬年來熔巖噴發(fā)的產物,其中的2個還有后來海介殼灘中CaCo3,溶蝕下滲形成于火山熔巖通道中的鐘乳沉積,是十分珍貴的自然遺產。

    泰國與柬埔寨對地質遺產的調查工作剛剛展開,但都有了一些值得進一步工作的發(fā)現。

3結論與討論

地質遺跡的保護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倡導下,在中國、歐洲一些國家的大力推動下,在馬來西亞、伊朗、巴西、日本、澳大利亞等30多個國家正迅速發(fā)展起來,形成了有52個成員的世界地質公園網絡(GlobM Geopark Network,簡稱GGN)。歐盟已有14個國家的地質公園加入了GGN,亞洲除中國發(fā)展得很快之外,以馬來西亞為代表的東南亞地區(qū)將是下一個地質公園快速發(fā)展的地區(qū),南美洲、大洋洲和非洲都有一些國家正準備申請,如巴西、委內瑞拉、阿根廷、澳大利亞、摩洛哥等都已開展了工作??偠灾?雖然目前世界地質公園在全球各個地區(qū)的發(fā)展還不平衡,但其勢頭是迅猛的,大有燎原之勢,連進展較慢的加拿大和美國,也有一批地學家發(fā)表文章呼吁在本國的一些地質遺跡保護區(qū)(紀念地)或關坑礦山開展地質公園建設工作??梢灶A料在不久的將來,地質公園這一具全新理念的自然遺產保護活動,在各國政府、社會團體和民眾的廣泛支持下,一定會成為全球自然遺產地保護中一個新的平臺,發(fā)揮越來越大的作用,為人與自然和諧發(fā)展作出貢獻。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世界地質公園的由來(全文)
綠維文旅:世界地質公園概述
德國貝爾吉施一奧登瓦爾德山世界地質公園負疚于地球和自身歷史。
中國地質遺跡保護世界領先
JF074【第一屆世界地質公園大會 】
地質公園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