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給即將消失的村落文化
地處秦嶺北麓的神禾原畔,是太峪河流域西岸的一個小村,與牛家村、上灣村、西新莊村相鄰。地勢平坦,土地肥沃。包茂高速公路、西太公路、黃大公路都與本村擦肩而過,交通十分方便。北有西安市第九人民醫(yī)院,東有太乙中學和嘉藝園林,南有公路管理服務區(qū)。
1951年,48戶、254人、耕地897畝。2011年,全村2個村民小組,170戶,644人,耕地690畝。人均純收入8754元。村內道路9條,全長2600米,100%硬化,全部安裝路燈。有機井一眼,供水排水系統(tǒng)設備齊全,供水管道長4000米,供至每戶院內。
村兩委會辦公室為5間一層,面積達180平方米,配備圖書室,設施較為齊全的文化體育活動廣場1300平方米。
有籃球場,乒乓球場,健身器材。廣場燈光設備齊全。
以種植業(yè)和養(yǎng)殖業(yè)為主導產業(yè),主導產業(yè)占農民總收入的70%。
改革開放后,土地下戶,村民有了自食其力的自主權,對改革開放充滿信心,村辦企業(yè)化整為零,村民開始走上農、工、商全面發(fā)展的道路,80%的戶已由溫飽型跨入小康型。
新中國成立前,全村80%的村民是文盲或初識字,達到初中程度的只有三五人。改革開放以來,全村沒有不上學的兒童,很少有初中失學的學生,有五分之二上了高中,先后有40名高中生考上了中專、大專和大學本科。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