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為什么要修圓明園
北京西邊為西山,為太行山余脈;北京北面是軍都山,是燕山余脈。
西山往東,就是平原,又有很多湖泊。背山面水,又是所謂的上風上水,是建造園林的最佳場所。自遼代開始,歷代帝王都在西山附近修建離宮別館。
園林文化,自南北朝就開始了。都市人在園林之中,體會退居山林的隱士心情,可以暫時忘卻世間的煩惱,而又不必承擔登山入林的跋涉之苦。后世的立意,大多如此。
到了清代,平定三藩之后,康熙皇帝曾經(jīng)兩次南巡,見到東南的江浙一帶的園林美景,很是喜歡,就命吳人葉陶修筑了暢春園,作為日常處理政務的行宮,而皇宮大內(nèi)反倒很少去了。
滿族人起源于東北地區(qū),不耐酷暑。承德避暑山莊,是盛夏時皇帝的行宮,但畢竟太遠,來往不便。所以西山的園林,是最佳的居住和公務場所。
西山、昆明湖、圓明園的相對位置
圓明園的修建過程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將位于掛甲屯的圓明園賜予四皇子胤禛,還題寫了“圓明園”匾額。雍正元年(1723年),圓明園開始全面的修建。乾隆繼位,又把暢春園讓給太后居住,自己則住在圓明園。
雍正畫像
乾隆畫像
從雍正開始,乾隆、嘉慶、道光、咸豐五朝皇帝,有130多年的時間,都在圓明園理政,該園與紫禁城成為雙核的政治中心。
圓明園遺址平面圖(圓明園、暢春園、綺春園)
從雍正元年(1723)開始全面修建圓明園,到乾隆九年(1744),圓明園四十景(根據(jù)乾隆御制四十景詩)全部完工。
乾隆十年,開始建長春園。
乾隆三十二年(1767),合并熙春園,也就是今天的清華園。
乾隆三十四年,合并春和園(曾十三子阿哥胤祥的御賜花園),改名綺春園。
乾隆四十五年(1780),合并淑春園,也就是今天的燕園。
除此之外,圓明園福園門南邊,綺春園西墻外的澄懷園,俗稱翰林花園,雍乾時也一直是南書房和上書房翰林的辦公場所,其看守和修理事項,都歸圓明園總管大臣節(jié)制。
直到后世的嘉慶、咸豐年間,圓明園也在不斷的修繕。
圓明園修復圖
圓明園面積最大時,占地六千多畝。建筑總面積也有二十多萬平方米。在園中皇帝御制的匾額就有一千余塊,這也是歷代園林中所絕無僅有的。乾隆皇帝在詩文中說道:“預修此園,備六十歸政后優(yōu)游之地”;等園林基本完工,又贊嘆:“規(guī)模之宏敞,丘壑之幽深,風土草木之清佳,高樓邃室之具備,亦可稱觀止,實天保地靈之區(qū),帝王豫游之地無以逾此”。
圓明園的規(guī)劃
從園林整體來看,圓明園運用了當時中國優(yōu)秀園林各種構思和技巧,比如山水畫的意境,匯萃南北景觀,也大規(guī)模有開創(chuàng)性地吸收了西方園林的特點,是中西園林藝術的盛會。
當時的圓明園,遠借西山的屏障,近取玉泉山和萬泉河水系的婀娜風姿,也合乎傳統(tǒng)風水背山面水的要求。錯落有致的建筑,與優(yōu)美秀麗的山形水系、花木堆石穿插組合,運用對比和襯托,對景和借景,深度和層次的關系,相映成趣,構成一個個各具特色、豐富多彩的園林景觀。一百多個園林景群,真的是園中有園、園園相連的集錦式園林大觀,宛如一幅幅逐漸展開的美麗山水畫,引人入勝。
圓明園鳥瞰圖
涵虛朗鑒
北國山川之雄渾為基礎,江南水鄉(xiāng)之柔媚為點綴,剛柔并濟,質(zhì)文結合,體現(xiàn)了中國人文山水的美學勝境。
巴洛克式西洋樓景區(qū)的歐式園林風格,綜合了東西方造園藝術的技巧,是東西方園林文化最初的實踐,其意義不容忽視。
圓明園的建筑
堆山造石,理水植木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園林中的建筑了。
我國傳統(tǒng)宮廷建筑,多用斗拱結構,屋頂也以廡殿頂和歇山頂為主,雖然富麗堂皇,但也給人以等級森嚴,難以親近的感覺。
圓明園的建筑,明顯克服了這一弊病,除了安佑宮、舍衛(wèi)城、正大光明殿之外,幾乎沒有用斗拱的,僅用普通的大木小式結構。屋頂形狀,只有佑安宮大殿采用了廡殿頂,其余的歇山、硬山、懸山都做成卷棚式。既有常見的單檐卷棚灰筒瓦屋面,樸素淡雅;又有宮殿式重檐琉璃彩瓦覆頂,金碧輝煌,這完全顛覆了宮廷建筑的積習。
蓬島瑤臺
普通宮廷建筑的平面布置,都是對稱式的,所謂“左祖右社,面朝后市”,比較呆板沒有人情味。
圓明園的建筑的平面布置比較自由和活潑。有工字、口字、田字、井字、卍字、偃月、曲尺、三卷、四卷、五卷等等。亭子的平面有四角、六角、八角、十字、流杯、方勝等等??梢姴季中问綐O其豐富多彩。院落的布置,既有一進兩廂、二進四廂的規(guī)整形式,又有靈活多變的建筑組群。
萬方安和
橋梁也是多種多樣。有磚石的圓拱橋、瓣拱橋、尖拱橋,又有木板橋。橋上還偶爾覆蓋以廊屋,好像劍閣的閣道。
曲院風荷
圓明園的收藏
圓明園是一座容納無數(shù)文物珍寶的博物館。
圓明園是一座收藏眾多絕版圖書的圖書館。
匯芳書院
圓明園收藏了各種瓷器、青銅器、玉器、金器、銀器、漆器,數(shù)目之多,難以列舉。
圓明園中的文源閣,是清代皇朝七大最著名的藏書閣之一(1775年,乾隆帝仿浙江寧波范氏天一閣而建文源閣于圓明園內(nèi)。其余六閣為紫禁城文淵閣、避暑山莊文津閣,盛京文溯閣,揚州文匯閣、鎮(zhèn)江文宗閣、杭州文瀾閣)。
文源閣復原圖
《古今圖書集成》,是世界上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類書;
《四庫全書》是世界古代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叢書;
《淳化閣帖》初拓本為“宋拓第一真跡”;
東晉顧愷之《女史箴圖》的唐代摹本。
圓明園的動植物
圓明園,也是皇家植物園和珍稀動物園。
園內(nèi)牡丹臺、竹子院、梧桐院、杏花村、桃花塢、芰荷香、君子軒、松風夢月、深柳讀書堂等多處景點,均以植物命名。全園植物,除了松、竹、柳、荷、梧桐、側柏、國槐、楓樹、海棠、山桃、文杏、玉蘭、牡丹、月季、菊花、蘭花、藤蘿等百余種常見花草樹木之外,還引進了江南的梅花和芭蕉,五臺山的金蓮花,新疆的桑樹,南亞的波斯桃,西洋的含羞草等罕見的樹木花卉。
圓明園內(nèi)的珍稀動物,則有白猿、麋鹿、朱鹮、仙鶴、孔雀、天鵝。
四時不謝有繁花,錯落有致是綠樹,層巒疊嶂多山景,涓涓細流為水系,鶯歌燕舞多生機。園林之美,無人不醉。
水木明瑟
圓明園的聲望
以圓明園為代表的中國園林藝術傳到歐洲后,幫助改變了過去歐洲那種單調(diào)且整齊對稱得有點僵硬的所謂古典主義造園藝術,使之獲得了一種新的藝術活力。在歐洲,逐漸興起一種中國式的新式花園,英國人較早將其引入實踐,典型的代表有英國的邱園,園中還建了一座中國樓閣式塔,不過是偶數(shù)層,看了沒有學到精髓。
法國軍醫(yī)阿爾芒·呂西驚嘆道:“世界第八大奇跡!必須有一位身兼詩人、畫家、歷史學家、美術品鑒賞家、漢學家和其他別種天才的人物,才能圖寫園景,形容盡致?!?/p>
英軍隨軍牧師馬卡吉則感慨:“我從未看見一個景色合乎理想的仙境,今日方算大開眼界。”
大文豪雨果也慨嘆:“法國所有大教堂的財寶加在一起,也許還抵不上東方這座了不起的富麗堂皇的博物館?!?/p>
圓明園四十景圖(乾隆有四十景詩)
圓明園《四十景圖》,是根據(jù)乾隆皇帝弘歷的旨意,在乾隆九年(1744年)前后,由宮廷畫師、詞臣繪制而成的40幅分景圖。
正大光明殿是圓明園的正殿,皇帝每年舉行生日受賀、新正曲宴親藩、小宴廷臣、中元筵宴、觀慶龍舞、大考翰詹、散館鄉(xiāng)試及復試的地方。殿上懸雍正手書“正大光明”匾額,殿堂7間,前面有寬大的月臺,東、西配殿各5間。
正大光明
勤政親賢殿即養(yǎng)心殿西暖閣前室,位于正大光明殿東面,為盛暑時皇帝辦公之處,有殿堂5間。北設寶座,南為窗,東有板墻開門,與養(yǎng)心殿明間相通,為皇帝召見大臣之所。窗外抱廈內(nèi)圍有木屏,與明間相隔,較為隱秘。
現(xiàn)為宮廷生活原狀陳列。養(yǎng)心殿的西暖閣,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單獨接見大臣,批閱殿試考卷的地方。暖閣的北墻上懸掛著雍正皇帝題寫的匾額:“勤政親賢”匾下的屏文是乾隆皇帝的詩篇。
勤政親賢
九洲清晏位于前湖北岸與正大光明殿隔湖相望,由三進南向大殿組成,第一進為圓明園殿,中間為奉三無私殿,最北為九州清晏殿;中軸東有“天地一家春”,為道光出生處;西有“樂安和”,是乾隆的寢宮;再西有清暉閣,北壁懸掛巨幅圓明園全景圖,原圖現(xiàn)存法國巴黎博物館。
九州清晏
長春仙館,建于乾隆九年(1744年)。長春仙館位于前湖西面,乾隆即位前曾居于此,有殿門3間,正殿5間。
長春仙館
英法暴行
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英、法兩國聯(lián)合發(fā)動了侵華的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其目的是奪取更多的殖民特權。晚清政府,已經(jīng)不復康熙朝之勇,對外敵入侵采取搖擺不定的政策,以致節(jié)節(jié)敗退。
1858年5月,英法侵略軍在俄、美兩國的支持下,攻占大沽,進逼天津,清政府被迫與英、法、俄、美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天津條約》。
咸豐十年(1860)7月,英法侵略軍萬余人闖至大沽口外,借口護送公使進京換約而重燃戰(zhàn)火。清政府戰(zhàn)守不決,侵略軍未經(jīng)戰(zhàn)斗自北塘登陸,不日大沽口北炮臺失陷。咸豐帝命??诔贩?、議和,侵略軍直逼通州。
9月18日,通州談判決裂。
9月21日,八里橋決戰(zhàn),清軍先重創(chuàng)侵略軍而后潰敗。
9月22日晨,咸豐帝自圓明園倉皇逃往承德。
10月6日,英、法聯(lián)軍向北京城西北郊進犯,僧格林沁所率清軍殘部不戰(zhàn)而逃,侵略軍直撲圓明園。
10月7日起,英法侵略軍官兵涌入圓明園大施搶掠,億萬文物珍藏被洗劫一空,攜不走者則擊而毀之。正當清政府屈膝退讓,并答應接受英法議和條件之際,英國侵華頭目額爾金、格蘭特為迫使清廷長期屈服,又節(jié)外生枝地借口其被俘虜人員在圓明園遭到虐待而悍然下令火燒圓明園。
10月18日、19日,英軍3000余名騎兵,連續(xù)兩天在圓明園到處縱火。大火三晝夜不熄,一代名園慘遭焚毀。
參與焚毀圓明園的侵華法軍上尉巴呂就證實說:“第一批進入圓明園的人,以為是到了一座博物館,而不是什么居住場所。因為擺在架子上的那些東方玉器、金器、銀器,還有漆器,不論是材料還是造型,都是那么珍稀罕見。那簡直就像歐洲的博物館。”
法國軍醫(yī)阿爾芒·呂西更感慨道:“我為我看到的東西所震驚,瞠目,驚呆!現(xiàn)在,《一千零一夜》對我來說,完全是實實在在的東西。兩天中,我在價值3000萬法郎的綾羅綢緞、金銀首飾、瓷器、青銅器和各種雕像中,總之是在珍寶財富中徜徉!我想,遠自蠻族對羅馬的洗劫以來,沒有人見到過這樣好的東西?!?/p>
1902年,法國地理學家埃利賽·雷克呂和奧內(nèi)西姆·雷克呂出版《中華帝國》一書,寫道:園中那些“包含著大量藝術杰作的珍貴器物,有很多被毀壞、被隨意分掉,或者不可挽回地丟失了。同時,還有大量文物被挑選出來,在歐洲建立新的博物館。”
1860年,英法聯(lián)軍火燒圓明園時,圓明園《四十景圖》被侵略者掠走,獻給了法國皇帝拿破侖三世,現(xiàn)存于法國巴黎國家圖書館。
有關圓明園的國恥著作
法國著名作家雨果聽到英法聯(lián)軍無恥地焚燒圓明園的消息時,悲憤地寫道:“這是一個震撼人心的,尚不為外人熟知的杰作。就像在黃昏中,從歐洲文明的地平線上,看到的遙遠的亞洲文明的倩影。”
兩個強盜走進了圓明園,一個是英吉利,一個是法蘭西。
雨果給巴特勒上尉的信
雨果的信翻譯如下:
在歷史面前,一個強盜叫法蘭西,另一個強盜叫英吉利。但是我抗議。我感謝您給我這個機會讓我申明:統(tǒng)治者所犯的罪行并不是被統(tǒng)治者的錯誤;政府有時是強盜,但人民永遠不會作強盜。
法蘭西帝國侵占了這次勝利的一半成果;今天,他以一種所有者的天真,炫耀著圓明園里的燦爛古董。我希望,鏟除污垢后解放了的法蘭西把這些贓物歸還給被掠奪過的中國的那一天將會到來。
而現(xiàn)在我看到的,是一次偷盜行為和兩個小偷。
先生,這就是我對遠征中國的行為所給予的贊同程度。
圓明遺韻
遠瀛觀遺址
圓明園大水法遺址
單孔殘橋
圓明之園,美輪美奐。英法一炬,焦土誰憐?
善良的中國人,永遠銘記歷史吧。在新媒體的信息海洋里,需要國人擦亮眼睛,明辨是非,勿忘國恥,有所作為。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