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建軍
數(shù)九寒天的揚州,早已收藏了“煙花三月”的霓裳羽衣。走進這座城,就仿若走進了冬日的夢里水鄉(xiāng)。
冬日的古城,你會從路邊枯枝殘葉的梧桐或是行色匆匆的路人,看到冬日里的蕭瑟和清冷,你會感到陰雨裹著細雪搖曳下的揚州,不再有纖柔娉婷的身姿,即便是空氣里偶爾聽到嗲聲嗲氣的吳儂軟語,也會很快被湮沒在寒風(fēng)的呼號聲中,就是扒拉幾口最愛的掦州炒飯也有一種塞牙的感覺。
然而,只要你走進這座古城的深處,將心安頓于城廓一隅,落座在亭臺水榭,再從行囊里取出竹罐陶器,沏上一壺暖身的香茗,你就會慢慢地體味到“煙花三月”留有的余香,你就會漸次地摩挲到腳下那條“烽火掦州路”還未散去的灰飛煙滅。
壹瘦西湖,相約在冬季
在去下榻的酒店,開朗善言的出租車師傅笑稱道,如果說,杭州的西湖是“人間天堂”,那么,我們揚州的瘦西湖就是“人間天上”。我初來乍到,對他的評說倒不敢茍同,還是走走瞧瞧再說吧。
在我讀過有關(guān)瘦西湖的詩詞賦里,那些千百年來,到此地巡游造訪的王侯將相、文人騷客大多也是選擇在春日里,或游山玩水,或揮毫潑黑留下真跡。而在此際,我有一種臆想,在四時的春季里,瘦西湖又好像是被上天專門精心妝點過的,難道冬日里的瘦西湖,才是她的純真素顏?于是,在這個冬日里,我相約了她,只是想在這個清幽的季節(jié)里拜訪她。
'
久遠的時光,千年的過往,注定了這里發(fā)生過風(fēng)花雪月的故事或是讓人銘心的千古傳說。
她,倚傍在古運河邊上,似一個纖柔多情的女子,兩眼深情地把遠方的情郎守望;而這一守望就是2000多年。
她,是一副“兩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樓臺直到山”的園林畫卷;而這副極景極致的園林畫卷已有2000多年。
她,熬盡了時光的滄桑,細數(shù)這條湖泊的歲月之殤。不曾想到,時光已成了蒼顏老人,而她依舊是那副清麗的模樣。而這副模樣已保持了2000多年。
漫步于長堤,逶迤的堤岸似一條白色的飄帶與水霧繚繞的湖泊并肩平行。三步一株的揚柳,雖不是滿眼滴翠的綠絲絳,但不施粉黛的素顏,也夠真實,也夠率性。那纖纖的態(tài),裊裊的絳,盈盈的韻,更讓人駐足流連。但見,那纖柔的枝條,在湖風(fēng)的搖曳下,像一個調(diào)皮的頑童,時而輕掬煙水,時而戲弄枯草,時而愛撫路人的臉龐。
千古至今的瘦西湖,如果在熙攘的人流里,把那些紛至沓來的足跡聯(lián)綴起來,你就會尋到這些到訪者中,有至高無上的朝庭君王,有風(fēng)流倜儻的才子佳人,有古剎名寺的僧人道者,有四海為家的旅行者,還有花街柳巷的青樓女子。
時去人已非,人非事未逝。
湖水悠悠,放眼望去,那人不就是乾隆帝嗎?只見“萬歲爺”端坐于“釣魚臺”,一邊聽絲竹演奏,一邊拋鉤垂釣。湖中的錦鯉倒也配合,穿梭跳躍,頻頻獻殷,乾隆帝自是龍顏大悅,歡欣開懷。
而座落在湖水中的“五亭橋”就像蓮臺上的五朵蓮花,她是瘦西湖的標(biāo)志,更是掦州的象征。每逢中秋夜晚,皓月當(dāng)空之際,十五個橋孔都會從水面的不同角度倒映出十五個月亮,其景致尤為壯觀。難怪一位名人說,中國最具藝術(shù)美的橋是掦州的五亭橋。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臨水倚橋,口中嚼著杜牧的詩句,仿若趕上了千年前那場繁華的盛事:湖畔清風(fēng)徐徐,清流緩緩,橋上張燈結(jié)彩,人流如織;橋下漿聲燈影,翠柳倒影。只見二十四個淡妝素裹,體態(tài)豐盈,身著唐服的美人,紅袖托簫,漫步輕舞,登上拱橋,這時,悠揚柔美的樂聲就像湖中的清流順著二十四支簫管緩緩地流淌。此時,我真想叩開歷史的軒窗,詢問一下杜書記,這座拱橋,是不是后來被稱為“二十四橋”的由來呢?
凝望腳下這條纖長的湖泊,仿若與她偕手前行,心中自有無限的懷想,彼此相顧端詳,竟無語話衷腸。她,含情脈脈,羞澀矜持,古樸典雅;我,千里迢迢,舟車輾轉(zhuǎn),素履之往,終在熙攘的塵世里覓到了她千年時的芳蹤,看到了她清麗的芳容,我真有些洋洋自得了,陶醉了,滿足了。
回想起出租車師傅那番自豪的評說,我自是帶著一種敬意,深深地在心底為他,為這座城,為瘦西湖豎起了大拇指。
貳個園是一種心境
這些天,正在熱播一部電視劇《知否知否應(yīng)是綠肥紅瘦》,看到鏡頭里一個又一個熟悉的場景,我興奮得脫口嚷道,那不是揚州的“個園”嗎?
不管你是何方來客,還是遠離故鄉(xiāng)的歸人,只要你走進這座園林,你都會感受到一種獨具匠心的生動,你會感受到一種清幽典雅的氣息撲面而來。而當(dāng)你揮手告別這塊靜謐的天地,回到喧囂的塵世,你不僅會黯然神傷,而且還會流露出想找一個同樣的地方,陪伴時光,慢慢變老的心境。
昔日的舊主,當(dāng)時的兩淮鹽總黃至荺不曾料想到,200年后,他精心所建的“個園”已是中國四大園林之一,也是迄今保存最完整的鹽商住宅園林,備受四海之人推崇。
冬日的園林,少了接踵的痕跡,空氣里也少了些許喧囂,但園內(nèi)卻多了幾分靜謐和空靈。無精打采的草木也顯得零落枯燥,寂寥難耐;一群群錦鯉躲在冰層下的水里一動不動,仿佛圍成一起,抱團取暖;疊石突兀的四季假山缺少了固有的秀麗和靈性,就像一尊尊毫無表情的石雕矗立在庭園里。然,萬桿修竹,卻兀自挺立在蕭瑟之中,任憑溯風(fēng)肆意搖曳,仍我行我素,毫無懼色。盡管蕭蕭竹葉暴露在風(fēng)中顯得有些枯萎泛黃,但也未曾改變她高潔優(yōu)雅的模樣。蘇軾有詩曰,“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使人瘦,無竹使人俗。”我心生一種感懷:青青翠竹,也占君子高名乎?
憑欄于“宜雨軒”,盡覽庭園萬桿修竹,在悠揚的琴聲中聽其雅韻,在沉香的水墨里觀其妙境。相傳“個園”是因“竹”字而得名,足見昔日舊主不僅喜竹愛竹,而且亦用心良苦??!
叁東關(guān)街揚州人的鄉(xiāng)愁
一彎冬月下,撐著一葉烏蓬小舟,在古運河漿聲燈影的牽引下,小船在輕風(fēng)細浪里緩緩地駛?cè)肓斯艗笾葑罘比A的交通要沖———“東關(guān)古渡”。
小船停泊在古渡的楓橋邊,我背負行囊拾級而上,穿過橫在面前那條人流車流如織的大街,便到達了我要去的“東關(guān)街”。在唐時,這條古街就享有“東南第一商阜”的美譽,迄今仍留下了豐厚的歷史遺存和人文古跡。在掦州人的眼里,這條千米長的古老小街就是他們祖輩人源遠流長的一條血脈,也是他們祖輩人靈魂棲息的地方。
坊間里掛滿了古樸典雅的花燈,借著忽明忽暗的燈火,我走進這條古街。踩著青石板路,也覺得悠閑的腳步也顯得篤實了很多。老街最讓我感懷的是,至今老街仍留有舊時的印痕,它看上去就像一位佇立在風(fēng)塵中的老人,四時都守候在街口,迎送南來北往的四方賓客。
老街的夜色越來越凝重,路上的行人也越來越稀疏。我本以為,在白日里忙活的商鋪也該歇業(yè)打烊了,好為第二天的生意再做準(zhǔn)備。但我似乎忘記了,揚州人除了做生意精明外,還有一種吃苦耐勞的特質(zhì)。只見,打銀器鋪里傳來了有節(jié)奏地敲擊聲,裁縫鋪里傳來了裁縫師傅的剪布聲,梅干菜烤餅店傳來悅耳的吆喝聲,榨油坊里散發(fā)著菜籽油的清香,還有空氣里飄香著淮揚菜的美味。而在此時,定居在老街的個園、逸園、汪氏小苑、廣陵書院與臨街的店鋪遙相呼應(yīng),也都敞開自已那扇古老的大門,盛邀四方游人的到家做客,傾訴不堪回首的歲月之殤,靜靜的等待那年遠去未歸的舊主。
出于好奇,我拐進了一條狹窄的石板小巷。一進小巷,就落入了另一個天地,老街的喧囂聲立即就被小巷的寧靜給屏蔽了,仿佛我來到了一個靜謐的天地,呈現(xiàn)在眼簾的是我不曾見到過的古樸、明潔的幽靜。倏然,我想起了那位寫《雨巷》的詩人,無非就是在這般情景交融的浪漫里產(chǎn)生的創(chuàng)作靈感吧?此時,我也真想在這煙雨蒙蒙的小巷深處邂逅那位身著旗袍,打著一把油紙傘,踏著青石板路,含情脈脈朝我走來的丁香姑娘。
昏暗的路燈倒映著小巷古老的背影,看得出,小巷沒有追逐現(xiàn)代的時尚,仍然還是舊時的模樣,低矮的平房,青磚黛瓦,飛檐翹角,白墻木窗。在視線的不遠處,一家民居的門前吊掛了一盞花燈,燈上印有一個“宿”字。我走上前輕輕地敲開了房門。一位老伯正坐在藤椅上,一邊捏著一只紫砂壺淺酌,一邊哼唧著聽不懂的地方小調(diào)。見我進屋,以為是來借宿的,便急忙起身招呼我。但當(dāng)我說明來意后,老伯更是熱情不減,又是讓坐,又是遞煙,又是端茶。然后,老伯打開了話匣子,自然是滔滔不絕。
原來,這條已有百年光陰的古巷住著百戶人家,鄰里大多數(shù)都是巷里的原住民。他們的袓祖輩輩,也多在古運河上,靠拉纖擺渡營生或在老街充當(dāng)販夫走卒,日子過得甚是艱辛清苦。有的實在是走投無路,逼迫離鄉(xiāng)背井,遠走南洋。而如今,這些鄰里的血脈已遍布海內(nèi)海外,有的在京城府衙供職,有的成了商界精英,有的是揚州的梨園名流。老伯說著笑著,臉上充盈著自豪和驕傲。
我起身站在窗柩下,看到老伯后院的草木花卉披了一層淡淡的月色,一簾清幽。青磚墻上爬滿了枝枝蔓蔓的藤條,這些植物在冬日里雖有些枯萎泛黃,但粗細不勻的藤條溫柔的纏綿在一起,著實讓人心生暖意。而近在眼前的收獲竟讓我如此欣喜,確實有些意外。
置身于這樣的小巷,似乎已忘記了時間匆匆的腳步,更相忘于江湖那些歲月滄桑,只想把自己的余生托付給小巷。在白日里,落座于陽光庭園,一盞素茶,一冊線裝書,用心去感受塵世里不曾有過的恬淡寧靜的生活;在黃昏時分,提一壺老酒,與小巷里的新朋友圍在石桌旁淺斟低酌,細細品味小巷的前世今生,把剩下的余生留在這條石板小巷里,讓屬于自己的時光,就這樣慢慢地、靜靜地、悠悠地過去吧,過去吧!
肆揚州炒飯,追尋于千里之外
猶記得,在我們兄妹成長的歲月里,外婆總喜歡把上一頓和頭一天剩下的米飯,打上一兩個雞蛋,放些蔥花和鹽,與剩飯一起炒,便做成了香噴噴的蛋炒飯。毫不夸張地說,我的童年是吃著外婆做的蛋炒飯度過的。所以,打小我的這副腸胃就一直喜好“蛋炒飯”這一口。
也許被時光塵封的太久,直到有一天,當(dāng)我追逐流光經(jīng)過路邊那家快餐店時,挑剔的舌尖終于在這里與那盤從未謀面的“揚州炒飯”不期而遇,這不僅讓我打開了眼界,還讓我的味蕾得到了一次滿足———這世間真還有這么美味的炒飯呵!
客觀地說,外婆做的蛋炒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一碗米飯,一勺油,一只雞蛋,一匙鹽,一碟蔥花即可做成,充其量也就是普通餐桌上的美食吧。而相比于“掦州炒飯”,卻少了一種大氣、一種精致、一種蕩氣回腸的感懷。
行走揚州,還有一個多年未了的夙愿,就是要到“揚州炒飯”的故里,探訪一下“揚州炒飯”的個中究竟。
我的探訪意向得到了酒店服務(wù)生的熱情相助,在寒風(fēng)中徒步了二十多分鐘,來到了北門外大街“問月橋”旁的“冶春”茶社。這是一家久負盛名的百年老店,店里更以正宗的“揚州炒飯”而聞名。我擇一曲廊相接的臨窗落座,點了一杯“魁龍珠”,在水霧縈繞中一邊品茗,一邊耐心的等待即將“粉墨登場”的掦州炒飯。
坊間里流傳,隋朝越國公楊素愛吃“碎金飯”即蛋炒飯,是隋煬帝巡視揚州時把蛋炒飯傳入了揚州。之后,經(jīng)過歷代名廚將淮揚菜肴的特色加以柔合,逐步發(fā)展成了今天的“揚州炒飯”,也成了揚州人餐桌上的主食之一。
早些時候,讀過唐魯孫先生的一篇文章,他稱,舊時官宦人家招募大廚,炒飯是考論廚藝水平的首選科目。
據(jù)我的一位有大廚級別的朋友介紹,那些名廚高手做成的雞蛋炒飯,蛋黃會全部裹住米粒,這就是所謂的“金包銀”。俗話說,“內(nèi)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今天來到此地,我不僅要看個究竟,還要湊個熱鬧。
也就是兩盞茶潤喉的功夫,一位身著淺藍繡花廚服,頭頂白色高廚帽,身體略顯微胖的中年女廚師在大堂經(jīng)理的引領(lǐng)下,手托一只青花瓷盤來到了我落座的地方。只見盤中油煙氤氳,香味四溢,一粒?!敖鸢y”被盤中五顏六色的食材襯托得像一粒粒閃爍著的碎金,真是美妙極了。還沒有等女廚師將瓷盤放在餐桌上,我就迫不急得地接過瓷盤,操起桌上的羹匙,舀了一匙送入口中,然后,用牙慢慢地咀嚼,用舌慢慢地攪拌,用味蕾慢慢地體驗。這時,只覺得滿口生香,余味綿綿,身心仿佛獲得了一次極大的享受和滿足。果然,這女廚師的廚藝好生了得!
“我細數(shù)了一下,這飯里大致有七、八種配料吧?”我好奇地尋問站在身邊的女廚師。
“揚州炒飯選用了十八種食材。光是食材,我們也都是選用的是時令菜疏。真正的揚州炒飯是有特點的:有蛋香、有飯香、有菜香;這也是我們掦州炒飯的三大靈魂。”女廚師耐心地在向我詮釋。
難怪,正宗的揚州炒飯與我常在家鄉(xiāng)成都吃的揚州炒飯,味道差別如此之大,那就涇渭分明了。
舌尖不停地在盤中徘徊,心情自是一種愉悅,也算是了卻了我經(jīng)年對“揚州炒飯”的念想。不過,我還意外地發(fā)現(xiàn)揚州人在“吃”的問題上,就如同他們做淮揚菜一樣,很是考究;既要吃得細致、又要吃得健康。
女廚師還告訴我,揚州人在四季里的一日三餐有“不時,不食”的講究。即,不是時令蔬菜,是不會上餐桌的。這恰與淮揚菜的特點有契合吧。
完
原創(chuàng)與情懷
一個有趣的靈魂在等你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