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怎樣起草領導講話稿的專著和文章很多,但基本是理論性強,操作性差,看著精彩,看完照樣不會寫;而講授怎樣起草領導講話稿也一樣,講者和聽者往往“兩層皮”,講者總是想把怎樣起草領導講話稿上升到一定的理論高度,而對于聽者,特別是對于初學者來說,總是想聽到拿來就能用得上的實際操作方法。所以,我想盡量以講座或漫談的形式,在輕松愉快的氛圍里,與大家共同研究和探討有關講話稿起草的實際操作方法問題,便于大家學以致用。 領導講話稿的種類很多,很雜,今天我們一起所要研究的領導講話稿,主要是領導在各種會議上的部署性講話和總結性講話。因為這兩種講話用的最多,也可以說是學習其他類型講話的基礎。所以學會了起草這樣的講話稿,其它類型的講話稿,包括我們經(jīng)常用到的述職報告、競聘報告等也都能夠觸類旁通。 第一個問題,打破誤區(qū),講話稿不是“寫”出來的 我們可以通過起草一篇部署性的講話來證明一下這個道理。 所謂部署性講話,是指在各種工作會議上,領導就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工作進行安排部署,提出貫徹落實要求的講話。比如《某某同志在全縣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某某同志在全省計劃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某某同志在全縣科技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等部署性講話,往往要根據(jù)上級的要求和本地區(qū)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向與會者提出應當怎樣分析和認識形勢,進一步明確當前的工作任務以及完成工作任務的具體措施等等,具有明顯的指示性和指導性。 現(xiàn)在我們就先來研究怎樣起草部署性的講話稿。 現(xiàn)在,我和在座的朋友,都是某市寫作班子的秘書,專門從事起草領導講話稿的工作人員。 現(xiàn)在,領導下達了任務,要求我們?yōu)樗鸩菀黄谌邪l(fā)展非公有制經(jīng)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而且要求不全面講,重點講一講發(fā)展非公有制經(jīng)濟要緊緊依靠能人帶動問題。 在接到領導講話稿的起草任務之后,對于初學者來說,在很大程度上有一個心理狀態(tài)問題,也就是起草講話稿的思維方式問題。 許多初學者,接到起草任務后,甚至要洗把臉,再洗洗手,然后正襟危坐,心里想,我要寫領導講話啦!下筆寫出標題,《在全市發(fā)展非公有制經(jīng)濟會議上的講話》,再署上領導的名字和年月日,當寫完“同志們”三個字再加個“冒號”之后,就開始絞盡腦汁琢磨著用什么樣的詞匯啊,怎么樣開頭啊,第一個字用什么啊,等等,長時間徘徊在稿子的外頭,不能很快進入“角色”。 我把這種情況稱作為不會“開門”或“開不開門”。這是一種不正確的寫作思維方式,不打破這種思維方式,也就不會“開門”,而不會“開門”,也就很難寫出優(yōu)秀的講話稿。 我的體會和理解是,講話稿不是“寫”出來的,而是研究出來的,是對事物認識的結果,或者說是對事物認識的文字反映。我主張,寫講話稿,首先要研究“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調查研究”),而不要先研究“字”(“字”怎樣寫,其實對我們在座的各位來說,已經(jīng)不是很大的問題)先研究“字”,容易陷入誤區(qū),形成僵局。 研究“事”,可謂“思想家”;研究“字”,可謂“文字匠”,起草講話稿,首先要求我們是“思想家”,然后才是“文字匠”。 實際上,講話稿,是講話,而不是講“字”。講話,就是說話,就是用“話”來研究、部署工作,提出對工作的要求。而這些“話”則是我們起草者和領導同志對事物及其規(guī)律的認識,而這種認識是通過研究其“事”得出的,然后用文字表達出來,這就是講話稿。 比如說 全國黨代會的報告,從起草到成稿大體要在一年左右的時間。這么長的時間,絕不是在那里研究“字”,而是研究“事”。 所以,對于我們初學者來說,首先要養(yǎng)成一種良好的習慣,就是在接到起草領導講話稿的任務之后,先別去研究“字”,而是先把主要精力和時間放到研究“事”上,對所起草的“事”,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