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孔子到楚國去,經(jīng)過一片樹林,
看見一個彎腰駝背的老人在黏蟬,
好像在地上撿東西一樣。
孔子說:
“您的技巧高明啊,有什么訣竅嗎?”
老人說:
“我有訣竅。經(jīng)過五六個月的練習,
我在竹竿頂上放兩顆彈丸而不會掉落,
這樣去黏蟬就很少失手了;
接著,放三顆彈丸而不會掉落,
這樣失手的機會只有十分之一;
等到放五顆彈丸而不會掉落,
黏蟬就好像在地上撿東西一樣了。
我站穩(wěn)身體,像是直立的枯樹干;
我舉起手臂,像是枯樹上的枯枝。
天地雖大,萬物雖多,
我所察覺的只有蟬翼。
我不會想東想西,
連萬物都不能用來交換蟬翼,
這樣怎么會黏不到呢!”
孔子回頭對弟子說:
“用心專一而不分散,
表現(xiàn)出來有如神明的作為。
說的就是這位彎腰駝背的老人??!”
《傅佩榮譯解莊子·達生 19·4》
黏蟬老人技巧高明,訣竅有二:
一是長期的練習。就像有些人練輕功,剛開始穿鐵鞋,還要負重三十公斤,假使還能跑得動,將來卸去負重,鐵鞋換成布鞋,身輕如燕,很容易就翻過了墻。
二是專注的心思。眼中只看到蟬翼,連萬物都不能用來交換,這才是重點。
把握這兩點訣竅,學習任何技術(shù),都可以得心應手,“猶掇之也”。
“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的“凝”與擬、疑通用,為“相似”之意,即所謂的“出神入化”“鬼斧神工”。
學習沒有秘訣,唯有專注,仿佛天地萬物都不存在。不是為了外在的目的,而是要考慮這件事值不值得做、該不該做。
——傅佩榮
圖 | 蔡志忠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