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跡 · 用文化給生活另一種可能
主講:三喵先生
策劃:三喵先生
責編:馬戲團長
全文約2500字 閱讀需要8分鐘
1900年,大清鬧起義和團,慈禧太后老佛爺看著這些精壯的大師兄一激動,認為“民心可用”。于是,這些大師兄一發(fā)不可收拾,一通無腦輸出惹來了八國聯(lián)軍,令日理萬機的光緒皇帝和老佛爺都被迫潤到西安“休假”。
◇ 圖為法國畫報上的義和團事件
按理說大清和外國已經處于戰(zhàn)爭狀態(tài),皇上都收拾細軟跑路,這大清豈不是要天下大亂?結果并沒有,尤其是面向外國軍隊登陸第一線的東南沿海,反而維持著良好的秩序,其中的原因在于大清東南各省的封疆大吏跟外國人達成了默契,聯(lián)合不執(zhí)行慈禧太后的命令,這在歷史上被稱為“東南互?!薄?/span>
東南互保讓半個中國免于生靈涂炭,也讓大清朝廷威嚴掃地,這其中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今天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在清朝晚期,尤其是太平天國戰(zhàn)爭之后,清廷的控制力度逐漸下降,湘軍淮軍出身的地方大員們已經不像過去的總督巡撫一般可以被朝廷所隨意拿捏,而且東南沿岸是洋人勢力盤踞之所,在這里的地方大員,大多同洋人有打過交道,也知道他們的秉性和規(guī)矩。
◇ 圖為法國畫報展現(xiàn)的德國駐華公使克林德被義和團殺害場景
1898年戊戌變法之后,慈禧老佛爺昏招迭出,利用并縱容義和團“扶清滅洋”,這導致各國加強在京使館的戒備,最終在1900年6月,沖突升級,德國公使克林德被殺,慈禧太后也借著光緒皇帝的名義向內閣和部分督撫下發(fā)了一份名為《諭內閣以外邦無禮橫行當召集義民誓張撻伐》的詔書,這份詔書的主要內容就是讓掌握實權的地方督撫進行戰(zhàn)爭動員,進京勤王。
◇ 1900年5月25日《諭內閣以外邦無禮橫行當召集義民誓張撻伐》全文 圖源《義和團史料》上冊162-163頁
◇ 雖然慈禧太后恨不得弄死洋人,但向十一國宣戰(zhàn)這種自取滅亡的蠢事并沒有干,電視劇中的橋段屬于藝術夸張,屬實冤枉老佛爺了
按照慣例,這份詔書的內容首先得告訴鐵路電報大臣盛宣懷,他人在上海,遠離京城這個是非之地,且對時局有和朝廷完全不同的看法。盛宣懷非常清楚,一旦各地方督撫發(fā)動“義民”和洋人開戰(zhàn),那么各國就有借口派兵登陸全國各處,到時候等待士紳和普通民眾的,大概率會是無差別的屠殺。
于是盛宣懷下令各地電信局將這份詔書扣押,只給部分督撫觀看,并且還電告這些督撫,不要服從此命令。收到盛宣懷的消息之后,東南地方的大員們馬上明白,跟著慈禧太后走那是自尋死路。
◇ 東南互保省份示意圖
當時李鴻章因為幾年前馬關議和之事,被貶為兩廣總督,他得知這個消息,回復京城方面,“此亂命也,粵不奉詔”。這“亂命”二字可是李鴻章精心選擇的結果,他說這一定并非是皇帝的本意,乃是被義和團拳民脅持下的“矯詔、亂命”,違抗這樣的亂命,在帝制時代也是有先例的。
當然,李鴻章這么做也是冒了相當大的風險,擱大清鼎盛時期,這妥妥就是死罪,如今大清雖然不比以往,但收拾洋人不行,收拾個地方大員,從理論上講也不是不可以。畢竟當時誰也不知道往下的局勢會如何發(fā)展。
接下來朝廷一門心思調集義和團大師兄圍攻使館區(qū),而又久攻不下,那邊廂西方各國已經組成了八國聯(lián)軍,準備從天津進逼北京,如此一來,朝廷自保都難,更無暇顧及李鴻章的抗命。而李鴻章的意見,迅速在東南各省達成了共識,湖廣總督張之洞,兩江總督劉坤一,甚至連山東巡撫袁世凱都紛紛附和,他們表示“亂民不可用、邪術不可信,兵釁不可開”,無論如何要和地界里的洋人和平共處。
◇ 圖為電視劇《走向共和》劇照
而在東南一帶外國人最多的地方是上海,劉坤一派出上海道臺為代表,和各國駐上海領事商定《東南互保條約》九條,主要內容是保證各國人等在上海租界的安全,并明確哪里是洋人的地方,哪里是各省督撫管轄的地方,各省督撫會好好保護租界,不讓匪徒侵入,并且一再告誡洋人們,責任和地界都劃分好了,如果你們的軍艦士兵或者平民跑到東南各省之內其他地方,出了事的話,那就是自己的責任,別賴到各地督撫頭上。
凡此種種,“無論北方情形如何,請列國勿進兵長江流域與各省內陸;各國人民生命財產,凡在轄區(qū)之內者,決依條約保護?!?/span>
就這樣,雖然八國聯(lián)軍攻打都城,慈禧光緒倉皇逃竄,時局亂成一鍋粥,但在東南地區(qū),不論是在華洋人還是當?shù)匕傩?,大體上都相安無事。而當時大清的命運非常撲朔迷離。湖廣總督張之洞眼看時局糜爛,提出了所謂“李鴻章大總統(tǒng)”方案:萬一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死于逃難之途,或者列強執(zhí)意要廢掉他倆,大清索性就改制共和,共同推舉資歷最老的李鴻章出任中國“大總統(tǒng)”以主持大局。這在當時還真不是說著玩玩的,李鴻章的幕僚甚至去信反賊孫中山,說李中堂謀欲廣東獨立,你就趕緊回來助一臂之力吧。
◇ 慈禧老佛爺為了保命,為了一己之私,先殺主和派大臣許景澄、袁昶、徐用儀、立山、聯(lián)元;后殺主戰(zhàn)派大臣載漪、載勛、毓賢、徐桐、剛毅等人
當然,這一切并沒有成為現(xiàn)實。義和團敗亡過快,慈禧太后的態(tài)度也很快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表示要“量中華之物力,結各國之歡心”,只要不把自己拿下來,什么條件都可以考慮,并委托跟洋人打交道最多的李鴻章為談判代表。
此時的慈禧根本顧不得李鴻章過去抗命了,反而稱贊他“度勢量力,不欲輕構外釁,誠老成謀國之道”,這話也沒說錯。要知道當時德國皇帝威廉二世知道公使克林德被殺,是準備調集兩萬軍隊來大清報仇的,多虧了東南互保,義和團和八國聯(lián)軍的戰(zhàn)爭被局限在京津一帶,沒有蔓延全國,也沒有曠日持久,義和團的勢力沒有蔓延到東南沿海以至于不可收拾,而為克林德報仇的兩萬德軍開赴大清之前,戰(zhàn)爭實際上已經結束,東南各地才避免了一場迫在眉睫的兵災。
而對大清來說,東南互保卻是一個苦澀的事實,這意味著清廷對地方的掌控幾乎完全喪失,從此之后,朝廷威風掃地,地方大員反而可以利用自己的影響去倒逼朝廷決策。
另外,各地也都看到了保有自己武裝力量的重要性,以袁世凱擴充北洋新軍為首,各省努力培養(yǎng)忠于自己的軍隊,并不斷驅趕外省的官僚,如此一來,大清實質上走進了一個軍閥化的過程。到了1911年辛亥革命一聲槍響,幾乎在半個月之內,全國大部分地方脫離清政府而獨立,這就是軍閥化的后果。從這個意義上講,東南互保之后,大清朝廷實際上已經名存實亡了。
◇ 李鴻章
一百多年后,在歷史的角度上說,東南互保的積極意義非常大,而且一切的起源,有地方督撫倒逼清廷的緣故,更重要的還是李鴻章的公然抗命。說起來李鴻章此人在近代史上爭議很大,褒貶不一,但在東南互保這一件事情上,他做的是無可指摘。
當然,對當時東南民眾幸運的是,不光李鴻章這么想,其他的督撫也能和他達成共識,再加上大清朝廷被洋人打的非常狼狽,無暇顧及地方,東南互保也才得以成功。所以說,這是在亂世的驚濤駭浪中一點小小的幸運,而這樣的幸運,在歷史上其實并不常有。
*本文首發(fā)于「循跡曉講」公眾號 未經授權 不得轉載
*配圖源于網(wǎng)絡,若有侵權,后臺聯(lián)系刪除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