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town Central Plains
給在外打拼的家鄉(xiāng)游子一個寄放心靈歸宿的地方
鄉(xiāng)土文學(xué)
作者 | 劉尚鈔
原創(chuàng) | 鄉(xiāng)土中原
(一)
宋朝的故事永遠也講不完。
今年是公元2021年,整整1000年前,也就是公元1021年,中國歷史上一位因變法而青史留名的偉大人物誕生,此人就是王安石。
宋神宗趙頊?zhǔn)潜彼蔚牡诹换实郏彩且晃灰蜃兎ǘ劽幕实?,而他實施變法的得力干將正是一代名相王安石。王安石是變法派的靈魂和領(lǐng)軍人物,可以說,他為變法而生,也因變法而死。他的“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以及“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膾炙人口,家喻戶曉。
有變法派就有保守派,歷來如此。保守派也有一位靈魂和領(lǐng)軍人物,這個人就是司馬光。司馬光比王安石早出生兩年,即公元1019年出生。司馬光同樣是中華歷史上響當(dāng)當(dāng)?shù)拿?,史學(xué)巨著——《資治通鑒》就是他的心血之作。
王安石和司馬光兩個人,治國理念截然相反,一個人支持的,另一個人就堅決反對。一個崇“法”,一個尊“儒”,可謂棋逢對手。關(guān)鍵是他們二人在能力水平上還旗鼓相當(dāng)、難分伯仲,都是欲置對方于死地而后生。
巧的是,這兩個冤家對手共同去世于1086年,王安石活了65歲,司馬光活了67歲,司馬光比王安石早出生兩年、晚去世4個月。估計他們二人即使到了陰曹地府,還會接著斗,為斗而生,也為斗而死。
千年已過,回望歷史,今年恰逢一代名相王安石的千年誕辰,重讀王安石和司馬光兩個著名歷史人物之間恩恩怨怨的人生故事,仍不免讓人唏噓不已。
(二)
北宋走到宋神宗時期,帝國積累的矛盾與問題已經(jīng)十分突出,國庫入不敷出,如何為國庫增收成為當(dāng)務(wù)之急,改革勢在必行。再加上神宗趙頊繼位時年方二十,血氣方剛,他心中有著遠大的理想,那就是讓大宋王朝在他手里擺脫“逢戰(zhàn)必敗”的恥辱,收復(fù)燕云十六州等失地,恢復(fù)開國時的恢弘氣象,而自己也成為青史留名的一代明君。
宋神宗趙頊能有這樣的雄心壯志,這與他的出身有關(guān)。他的父親趙宗實,并不是仁宗趙禎的親生兒子,因為仁宗無子,才在30歲的時候被正式立為皇子,第二年登上皇帝寶座,即宋英宗。每個人的人生履歷都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出身的影響,這是必然的。
幼年的趙頊成長經(jīng)歷比較特殊,并沒有在皇宮里長大,更沒有受過皇子必備的傳統(tǒng)教育,實際上是沒有資格。他是在自由的環(huán)境中長大的,長成了一個不帶迂腐之氣、性格獨立的青年。由于不在皇宮中長大,比起其他的皇子,他更了解民間疾苦,更希望造福于天下。中國歷史上,很多有作為的皇帝都是來自民間。實踐證明,深宮之內(nèi)、婦人之手是很難培養(yǎng)出有作為有血性的皇帝的。
正當(dāng)宋神宗決心改革,為尋找不到合適人才所困擾的時候,一個人卻從遙遠的江南而來,幫助宋神宗完成心中的遠大理想。這真是瞌睡來了剛好有人遞枕頭。
這個人正是王安石,而且王安石仿佛就是為變法而生的。
(三)
王安石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文學(xué)家、思想家、改革家。論文學(xué)成就,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于用典,長于修辭,著有《臨川先生文集》。他出生于公元1021年,今年恰好是他的千年誕辰之年。他晚年封荊國公,因此被世人稱為“王荊公”。另外由于他性格固執(zhí),剛愎自用,聽不進不同意見,又被人稱作“拗相公”,他的變法一直飽受爭議。
王安石從小熱愛讀書,天賦極高,讀過的書過目不忘,再加上出生于官僚家庭,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他的父親王益是宋朝的中下級官員,一生都在大江南北輾轉(zhuǎn)為官,因此王安石從小就跟隨父親遍游天下,既讀了萬卷書,又行了萬里路。由于他四海漂泊的成長經(jīng)歷,王安石從小就看盡了北宋王朝的利弊興衰,再加上父親早亡,也養(yǎng)成了他堅韌不拔、勇于擔(dān)當(dāng)?shù)男愿瘛?/p>
公元1042年,21歲的王安石考中進士,從此開始了他的官宦生涯。神宗皇帝曾經(jīng)讀過王安石所作的《上仁宗皇帝言事書》,十分贊賞他的才華。一個求賢若渴急于變法,一個滿腹才華只等舞臺,兩人一拍即合,一場變法運動在他們君臣二人的推動下轟轟烈烈地展開。
王安石主張“變風(fēng)俗,立法度”,與司馬光等保守派倡導(dǎo)的用“儒家”仁義道德治國理念不同,王安石認(rèn)為法家的“經(jīng)術(shù)”才是治理社會的妙藥良方,力主以“法”治國,與當(dāng)今中國所倡導(dǎo)的“依法治國”方略可謂不謀而合。王安石認(rèn)為“善理財者,不加賦而國用足”,司馬光則認(rèn)為“不加賦而國用足”的說法只不過是變相搶奪民財,根本不值一提。二人的治國理念,從一開始就是針尖對麥芒,火藥味十足,可以說是天然的政治敵人。
王安石推出了“均輸法”、“青苗法”、“保甲法”、“募役法”等諸多法令,可以說每一個改革法令的推出,都會遭受到強烈的質(zhì)疑和反對。改革說到底是利益的調(diào)整,既得利益者的反對是必然的,中國古代青史留名的幾大變法運動,沒有一個不是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公元1074年,熙寧變法運動在神宗皇帝的支持下已經(jīng)過去了5年,盡管反對聲浪不斷,但還是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王安石也迎來了他人生中的高光時刻。這個時期,王安石達到了他一生政治生涯的巔峰,位居宰相,全面主持變法工作,宮廷內(nèi)外都由他一人說了算,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四)
變法派的得勢就意味著保守派的失勢。這是必然的。
宋神宗為了支持新法,在這期間,宰相曾公亮被貶,大文豪蘇東坡也因反對新法被貶官杭州。識時務(wù)者為俊杰。公元1070年,司馬光堅決請辭,后離開京城這個是非之地,去了洛陽,開始潛心編撰他的史學(xué)巨著《資治通鑒》,前后長達15年。一定意義上說,正是由于司馬光的官場失意,才有了這部偉大著作的誕生。
司馬光編史的這一段時間,王安石的日子過得并不輕松,為什么呢?由于變法運動深刻觸動了官僚士大夫階層的利益,遭到了越來越強烈的阻撓和反對。歐陽修、韓琦、富弼、司馬光、文彥博等都是反對變法的大臣。連宋神宗的祖母太皇太后曹氏、母親高太后都流淚向他哭訴,認(rèn)為“祖宗之法不可變”,王安石這么做是在敗壞朝政,貽亂天下,要求將他罷免出京。宋神宗和祖母的感情非常深厚,連自己身邊至親至敬的人都如此反對變法,這對宋神宗心理上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他的內(nèi)心產(chǎn)生了動搖。最終變法失敗的命運也就不可避免了。
事實上,神宗皇帝為了與保守派達成妥協(xié),這期間王安石先后兩次罷相?!按猴L(fēng)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創(chuàng)作于1075年,正是王安石第二次拜相進京之時。雖然再次被起用,但他這次離開江南去首都開封赴任的心情并不輕松,推動變法困難重重,變法派內(nèi)部在他離開的這一段時間也產(chǎn)生了分裂,他對政治已經(jīng)失去了信心。
別說皇帝身邊的人反對變法,他自己身邊的親人呢,連自己的兩個親弟弟也都是強烈地質(zhì)疑和反對變法,認(rèn)為哥哥這么做,必將給王家?guī)頌?zāi)難。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改變?nèi)说膫鹘y(tǒng)思想觀念太難了,還不如回到江南養(yǎng)老呢。
就在他這次復(fù)出后不久,也就是第二年,公元1076年,眼看著新法推行已經(jīng)難以為繼,再加上他的兒子也死了,王安石頓覺得心灰意冷,再次堅決請辭宰相之位,開始度過他隱退江寧、郁郁寡歡的人生最后10年。
公元1085年4月,38歲的宋神宗帶著深深的遺憾和痛苦離開了這個紛爭不斷的世界。一代名相王安石在江寧聽聞神宗的死訊,淚流不止,提筆寫下了“老臣他日淚,湖海想遺衣”的著名悼詩。
王安石回想過去,這位壯志未酬的皇帝曾經(jīng)與他并肩作戰(zhàn)多年,與他一起共同對抗守舊派的攻擊。雖然他在變法途中有過幾次動搖,對王安石也曾有所懷疑,但這位年輕的皇帝對新法的支持,那種心懷蒼生、至君堯舜的理想抱負(fù)無時無刻不在感動著王安石。神宗皇帝的英年早逝對王安石的打擊是致命的,也必然帶來變法的徹底失敗。
果然不出王安石所料,神宗皇帝一死,新法就被全面廢除。因為高太后垂簾聽政,開始掌握朝政大權(quán),而高太后又是個特別痛恨變法的人。變法派自此遭到徹底的“滑鐵盧”。
公元1086年5月,一代名相王安石帶著深深的傷痛和怨恨離開人世,追隨神宗皇帝而去了。王安石死后,謚號“文”,后來哲宗皇帝追贈他為太傅,并命大文豪蘇東坡為他撰寫《王安石贈太傅》制詞。
(五)
風(fēng)水輪流轉(zhuǎn)。一朝天子一朝臣。三十年河?xùn)|河西。
神宗皇帝死后,保守派卷土重來。司馬光深得高太后器重,是高太后的股肱之臣,高太后對其信任有加,委以重任,司馬光也開始迎來他人生中的高光時刻。
司馬光升任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呂公著、范純?nèi)实缺J嘏扇宋锶康靡詴x升,與此同時,他們開始不遺余力地打擊變法派,把支持變法的人物全部趕出朝堂。接下來他們要做的就是全面廢除新法。
保甲法被廢除了,均輸法被廢除了,募役法也不應(yīng)該繼續(xù)了……就這樣,王安石苦心經(jīng)營十年的富國強兵的八項改革政策,被司馬光徹底給摧毀了,前后只花了不到一年時間。可以說,為了反對而反對,王安石贊成的,司馬光就要堅決反對,而不管這項政策到底是好是壞。
王安石遠在江寧,靜靜地看著這一切,他的心在滴血。然而,此時的他對朝政已經(jīng)完全無能為力了,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政治對手司馬光的精彩表演。如果說,上一局他對陣司馬光是1:0慘勝的話,那這一局,他卻以0:1徹底輸給了對手,而且輸?shù)暮軓氐祝瑥拇嗽僖矝]有了翻身的機會。因為他們二人都將不久于人世。
客觀地講,王安石的新法有脫離實際的地方,理想主義濃厚,有的政策過于激進,民眾一時接受不了,但大多數(shù)的新政還是有益于老百姓的,還是有一定成效的。但司馬光不管這些,統(tǒng)統(tǒng)一概推翻,全盤否定。
司馬光這么做,連“真文人”蘇東坡都看不下去了。當(dāng)初變法派得勢時,蘇東坡反對激進的變法主張遭到朝廷排擠而被貶官,讓人誤以為他是保守派一伙的。而今天保守派得勢,把新法全部推倒重來,他同樣反對,他認(rèn)為那些經(jīng)過實踐證明有用的新法政策應(yīng)該保留下來,而不應(yīng)該全部廢除。他又被認(rèn)為是變法派一伙的,再次遭到朝廷排擠和流放。
如果大宋帝國只有一個頭腦清醒的人,恐怕非蘇東坡莫屬了,此乃真性情中人也,不愧是世人傳唱不衰的千古風(fēng)流人物!
司馬光十分珍惜人生最后的這次復(fù)出機會。最后這18個月的時間,他鞠躬盡瘁,不眠不休,日夜操勞,連高太后都深為感動。把要廢的新法全部廢除了,軍政大權(quán)也從變法派手中全部奪了回來。司馬光的過度操勞換來了政治上的勝利,但同時也耗盡了他畢生的精力,這位老人同樣是燈枯油盡,走到了生命的盡頭。
公元1086年9月,在政治對手王安石離世4個月后,司馬光也緊跟著走了,去陰曹地府找王安石接著斗去了。所不同的是,王安石是帶著恨走的,而司馬光是含著笑走的。因為司馬光在人生最后的一年多里把自己想辦的事全都給辦了。
事實證明,司馬光在權(quán)術(shù)應(yīng)用上,略勝王安石一籌。在他明知自己的力量不足以對抗對手的時候,聰明地選擇了退出,潛心編自己的書去了。而王安石就沒有那么聰明了,在自己得勢的時候,致力于變法,無形之中損害了不少人的利益,卻不知道給自己留條后路,以至于最后慘遭打壓,含恨離開了這個世界。
(六)
王安石和司馬光都走了,但變法派和保守派的“黨爭”還在繼續(xù)。表面上看,司馬光是笑到了最后,實際上不見得是這么一回事。王安石與司馬光分別作為變法派和保守派的燈塔與標(biāo)桿,二人的身后都不得安寧。
宋神宗去世以后,由年僅10歲的兒子趙煦繼位,又是一個兒皇帝,即宋哲宗。他的祖母,政治手腕強硬且權(quán)力欲極強的高太后開始垂簾聽政。高太后是個不折不扣的死硬守舊派,與司馬光一拍即合,新法被全面廢除。
但小皇帝總歸是要長大的。高太后掌權(quán)8年,卻一直遲遲不肯放權(quán)歸政,把自己的孫子管得死死的。宋哲宗長期過的是一種壓抑、甚至仇恨的生活。與宋神宗敬重自己的祖母曹氏不同,宋哲宗對自己的祖母高氏充滿了仇恨。
高太后一死,18歲的宋哲宗開始親政,正式打出了繼承宋神宗變法事業(yè)的旗號,朝政的風(fēng)向立刻就發(fā)生了變化。
歷史是什么?在我看來,歷史就是大人物的生和死。就這么簡單!
變法派在宋哲宗的支持下很快掌權(quán),守舊派在朝堂上的勢力再度被清掃殆盡。前面有多風(fēng)光,后面就有多凄涼。
北宋末期的歷史,其實就是變法派和守舊派兩派人物爭斗的歷史,而兩派人物的靈魂和鼻祖,正是王安石和司馬光。
這時候,兩位精神領(lǐng)袖王安石和司馬光均已過世。失去了燈塔和標(biāo)桿,此時的變法派即使得勢,也很難再有一番作為了。
但是,整人是沒有問題的。
司馬光雖然已死,仍舊在劫難逃。他被剝奪了死后所贈謚號“文正”,連墓碑都被人砸了。變法派代表人物章惇當(dāng)權(quán),對保守派殘余勢力展開瘋狂報復(fù),他甚至建議哲宗皇帝對死去的司馬光進行開棺鞭尸,以泄心頭之恨,后因眾人反對,哲宗這才沒有同意。
公元1103年,宋徽宗時期,蔡京為相,司馬光被追貶為左光祿大夫,旋即被除名,將司馬光等人稱為“元祐黨人”,禁止元祐學(xué)術(shù),司馬光被嚴(yán)重污名化。
直到北宋快要滅亡的宋欽宗時期,才得以恢復(fù)名譽,再贈太師和謚號。南宋宋高宗時期,配享哲宗廟廷;南宋宋理宗時期,位列昭勛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王安石呢,死后同樣是紛爭不斷、不得安寧。宋哲宗掌權(quán)后,王安石得以配享宋神宗廟廷。宋徽宗時期,被追封為“舒王”,配享孔廟。然而,厄運很快降臨,宋欽宗時期,靖康元年(1126年),被剝奪王爵,毀去配享的畫像。
更過分的是,南宋建立以后,宋高宗君臣們竟然把靖康之恥、北宋滅亡的重大歷史責(zé)任算在了王安石的頭上,怪罪王安石,認(rèn)為正是由于他敗壞祖宗法度、禍亂朝政,從而才導(dǎo)致的北宋滅亡。就這樣,王安石再次成為人人喊打的大奸臣。真是匪夷所思,然而這就是活生生的歷史。
王安石死去的時候就很傷心,眼睜睜看著自己的人馬被清算,自己嘔心瀝血制定的政策被廢除。而如果他知道在他死后,南宋的君臣們竟然把北宋滅亡的屎盆子扣在了他的頭上,他一定會更加傷心。他一定會說:這個人間,我再也不來了。因為人心太可怕了!
(七)
比起司馬光,其實王安石被污名化的時間更長、更持久。
由于南宋開國皇帝趙構(gòu)為了開脫其父兄的歷史罪責(zé),把王安石判為北宋滅亡的罪魁禍?zhǔn)祝蠼?jīng)宋元兩代修史,這一定論逐漸成為中國皇權(quán)時代的官方結(jié)論,對王安石變法的評價一直都是持批判和否定的態(tài)度。這些史書的思想不僅影響著士大夫階層,更多的是老百姓,以至于民間對王安石變法也一直是否定的,使得一代名相王安石為國操勞一輩子,最后卻落了個禍國殃民的歷史罵名。
歷朝歷代,雖然有很多人反對王安石的政治主張,但是對王安石的文章、人品、修養(yǎng),都不約而同地大加贊揚。南宋理學(xué)家朱熹說王安石“修身行己,人所不及”。即使是政治死對頭司馬光,對其學(xué)問品行也高度認(rèn)可,他評價王安石:“文辭閎富,當(dāng)世大儒,四方士大夫素所推服。”
自南宋至清末,這么長的時間里,官方主流評價對王安石變法一直是持否定態(tài)度。但也有不少人對王安石變法持肯定看法,如南宋的陸九淵,元朝的吳澄,明朝的陳汝錡,清朝的龔自珍等。不過這些人基本都是江西臨川人,與王安石同鄉(xiāng),對王安石的稱贊也有很多尊重“鄉(xiāng)賢”的成分在里面。
改變發(fā)生在近代。
進入20世紀(jì),為王安石及其變法徹底翻案的呼聲越來越高。清末一代大儒梁啟超所作的《王荊公》成為評議王安石及其變法運動最為持久與深刻的著作。至此,梁啟超為王安石徹底翻案,王安石被歷史長期污名化的局面才得以改變。梁啟超盛贊王安石“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當(dāng)之矣”。從民間到官方,王安石終于以偉大改革家的身份蓋棺論定。
王安石執(zhí)著于改革的歷史故事甚至傳播到了海外,列寧曾稱贊他為“中國十一世紀(jì)偉大的改革家”,可見其影響力之大之廣。
王安石變法已經(jīng)過去了近千年,對其歷史評價也一直是爭論不休和曲折不已。盡管我們明白在王安石變法主張中,確實有很多不切實際的弊端和不足,但絲毫不能否認(rèn)王安石是一位超越時代的先行改革者、創(chuàng)新者,正像他的謚號“文”一樣,他是一位剛直不阿、為國為民的封建時代優(yōu)秀士大夫,是中國歷史上當(dāng)之無愧的偉大改革家!
(八)
王安石和司馬光二人,無論是在學(xué)問才識上還是個人品德修養(yǎng)上,都是中國歷史的頂尖人物,神一般的存在。他們二人都是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xué)家,都曾當(dāng)過宰相,都曾位高權(quán)重、紅極一時。如果他們二人,能夠聯(lián)合起來齊心輔佐君主,大宋王朝肯定會是另外一番景象,后來的“靖康之恥”也許就可以避免。
然而,歷史不能、也無法假設(shè)。
王安石和司馬光的人生悲劇,既是他們個人的悲哀,也是大宋王朝的悲哀。直到他們二人死后多年,變法派和保守派的爭斗仍未停止,朝堂之上還是吵吵嚷嚷、相互攻擊,弟子們傳承他們的衣缽,不是東風(fēng)壓倒西風(fēng),就是西風(fēng)壓倒東風(fēng)。無休無止的“黨爭”也成為北宋王朝揮之不去的噩夢,直到北宋滅亡。
北宋滅亡的原因有很多,但無休無止的“黨爭”耗盡了帝國僅存的一點能量積蓄,不得不說是一條重要原因。當(dāng)然從中也可以看出,北宋推崇揚文抑武、士大夫治國,但士大夫階層文人相輕,易于發(fā)生政治內(nèi)訌則是這種體制的固有弊端。
王安石和司馬光的謚號中都有一個“文”字,恰如其分。北宋王朝,真的是“成也文人、敗也文人”。世上沒有完美的人,也沒有完美的政治制度。對任何歷史人物的評價,都不應(yīng)該求全責(zé)備。
而人性,只有人性,才是推動歷史發(fā)展的根本動因。
作者簡介
鄉(xiāng)土文學(xué)《鄉(xiāng)土中原》發(fā)布
總編 | 趙華勝
總顧問 | 王學(xué)章 王書義 梁銅勛 劉永科
特約作者 | 曉輝 麗萍 尚鈔 春雨 松克 春蘭
特約美編 | 穆青冬
(所有排名不分先后)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