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是中華五千年文明與歷史的最重要的載體。正是這貌不驚人的“磚”,構建了光輝燦爛的中華文明的萬里長城。
漢字之美,在于其自身既有畫風之美,又有玄機之韻。就像一個人,既有出色的外表,又富有內(nèi)涵氣質(zhì)。豈能不令人稱道呢?
~畫風之美~
世人盡學蘭亭面,欲換凡骨無金丹。
誰知洛陽楊風子,下筆便到烏絲欄。
——李白《草書歌行》
書法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發(fā)展五千年來最具有經(jīng)典標志的民族符號。
~玄機之韻~
漢字,作為古代中國人智慧的結晶,它里面內(nèi)蘊著許多人生的哲理;字是視覺的感動、心靈的感悟。中國文字象形會意,暗藏玄機。請看一則趣味故事:
甲申年三月,李自成大軍圍了北京,朝野頓時大亂,文武百官四下逃命,明崇禎皇帝 猛敲景陽鐘,百官沒有一人前來只有太監(jiān)王承恩侍奉左右。崇禎慌不擇路地出得皇宮,來到街上,見一卦攤,就上前問個兇吉。
先生說:“我是梅花測字,你說個字,我憑解字定吉兇”。崇禎順口說了一個“友”字,想看看這時刻有沒有人來幫一把。不料先生面帶難色,說:“此字犯忌,是‘反’字出頭,造反的來了,”正應了當前時局。
崇禎立即改口說:“不是那個‘友’,是有無之有”。先生大驚:“此字更是大忌,‘有’字拆開是‘大’字一半,‘明’字一半,這不是大明江山丟了一半嗎?”
崇禎再也掩飾不住內(nèi)心的悲痛,有氣無力的說:“是時辰上酉時之‘酉’?!毕壬D時掩面作哭泣狀:“哎呀呀不好!此乃不祥之兆:‘尊’者無首無腳,預示貴人將有殺身之禍,速避速避!”
這時京城九門已被攻破,殺聲震天,崇禎在王承恩攙扶下,倉皇登上煤山,回首宮中,迷迷茫茫,亂紛紛,長嘆一聲“大明江山氣數(shù)已盡”,解下白綾長帶,在一棵歪脖子槐樹上上吊,自知是亡國之君,羞于見到祖先,遂以長發(fā)覆面而去。
~形聲之味~
字,有平聲、仄聲,平聲、仄聲又可分為陰平、陽平、上聲、去聲,過去還有入聲。聲音有高有低、長短起伏,讀起來讓人慷慨激昂,讓人熱情奔放,讓人心娛神悅。
原始的中國漢字是一種表意的象形文字,字形跟字義、字音之間有著一定的聯(lián)系,它是形、音、義的結合體。一個字如果說是一幅圖畫,那么一個詞、一個句子乃至整篇文章便是視感極強的世界了。馬致遠的“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只有短短的十二個字,六種景物,便可勾勒出一幅天涯游子漂泊他鄉(xiāng)的“離人秋思圖”來。
排版編輯/鄧觀鵬
~the end~
昌大科技學院 · 院報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