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兒子小帥總是避開去姥姥家的機會。這種行為讓媽媽劉紅覺得很不能理解,要知道兒子小時候自己工作多,丈夫又總是出差,孩子可都是姥姥大老遠的跑來帶的,如今小帥顯然和奶奶的關(guān)系更好,至于姥姥,一談起來孩子總是下意識的躲開。劉紅覺得自己生了一個“白眼狼”,還不止一次的強調(diào),帶孩子這事兒就不應該是扔給娘家人,人家一個姓的才是真的骨血,將來帶不帶都親。
這樣言論,既然丈夫聽了不高興,也讓婆婆對多了幾分小心。
其實,做兒媳婦的,這種話不說也罷。至少你沒有評價這事的資本,畢竟你沒靜下心來和孩子溝通一下,根本不知道孩子心里在想些什么。如果這位媽媽足夠聰明,至少要和孩子聊一聊,看看他和姥姥之間的為什么會有隔閡。
一般情況下,誰帶孩子,孩子和誰親。一旦孩子和帶自己的人發(fā)生了避而不想見的情況,這背后可能有這幾種原因:
1.姥姥的教育方法有問題
別管姥姥和孩子多親近,如果她使用了過分的教育方法,比如,溺愛,暴力、不講原則、嘮叨等等,孩子都會在心理形成陰影,以至于孩子不愿意和姥姥接觸。
當然,這一切都是有度的,超過了合理的尺度,孩子不太不領(lǐng)情,還會抵觸。
2.姥姥對孩子有偏見
有些姥姥愛女兒,可見到女兒在婆家過的不好,就會對女兒的孩子存在某種漠然的心理,這可能讓敏感的孩子感受到了,自然就不愿在姥姥的身邊。
還有一種老人,有重男輕女的情結(jié),或者相反,總之,如果老人對待自己身邊的孩子不能一視同仁,那個不受喜歡的孩子就會在心理上遠離姥姥,一旦有自主能力了,就會躲的遠一點。
3.姥姥家讓孩子不能放松
可有些孩子在自己家是自由的缺乏管理的,可姥姥家卻是規(guī)矩很多的。如此大的變化,會讓孩子感覺姥姥家沒有自己家里好。如果姥姥在管理的嚴格點,他們只要大一點了,有自己的主意了,孩子就會拒絕去姥姥家,或者回避見到姥姥。
4.姥姥走進孩子的生活比較晚
如果孩子一出生是媽媽帶或者奶奶帶,姥姥是后進入孩子生活的,那孩子和姥姥的相處就不會比奶奶效果好。另外,如果姥姥還是帶孩子去自己的家里,而之前孩子極少去過姥姥家,那他就會有陌生感,需要至少一周的時間來適應。
即便是適應了,姥姥對于孩子的態(tài)度,和生活方式也會影響孩子對姥姥日后的態(tài)度。
5.親近人對孩子認識的影響
如果孩子的父母或者更多接觸的人對姥姥有意見,并喜歡批判她,這些無意識說出的話就會對孩子的心靈造成影響,進而讓孩子變得對姥姥存在看法和不踏實的感覺。
總之,孩子不喜歡去姥姥家,真的和血緣關(guān)系這一層沒有關(guān)系。寶媽不要一棒子打死,要多和孩子溝通和交流,知道孩子內(nèi)心的真正想法,再對癥下藥。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