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二十三,過小年,送灶王爺回天庭。
在我的記憶里,似乎當年并沒有什么“過小年”的習俗,更不知道還有二十三是北方的小年,二十四是南方的小年。不曉得是不是因為在我開始記得事情的時候,正值文革,在破除“四舊”,一切舊的傳統(tǒng)習俗都在被禁止之列,甚至“過年”,也改叫“春節(jié)”了,倡導過“革命化的春節(jié)”呢。就連老人們也改口了,元旦叫“陽歷年”,中國傳統(tǒng)的年叫“本歷年”。
那個時候,我們不知道“過小年”,沒見到過有“灶王爺”的畫像,盡管不少的人家,包括我們家是有大灶,有灶臺子,但灶臺子上沒有過灶王爺;也不知道“過大年”,就是一個“過年”。
那個時候,小年的主角灶王爺,在我們那里老人的口中也只有獨特的稱謂——“灶官老爺”。常會聽老人們說:“送灶官老爺上西天。”卻并認識這位灶官老爺。
似乎還聽說過幾句與這位灶官老爺有關的歇后語。
“灶官老爺上西天——盡揀好聽的話說。”
“灶官老爺上西天——直話直說。”
有一陣子,我對歇后語特別感興趣,還用個當時算是極漂亮的小筆記本子記下了不少的歇后語,有從別人的口中聽來的,有從看過的小說書上抄錄下來的。但凡是涉及到“四舊”的,都不敢抄錄,卻也記在了心里。
不敬不供那一位灶官老爺,在臘月二十三四前后的一些事情還是有人做的。年年做,家家做。
一是“掃塵”。有的地方稱之為“撣塵”。那年代,各家的房子不大,窗子不多,好打掃。媽媽,或是哥哥,弄根長竹竿子,綁上個干凈的新掃帚,重點清理屋頂上的“吊搭子”灰。還有一個說法,如果那“吊搭子”掉下來,會壓著正在睡覺的人,讓他睡“魘住”了,做惡夢,還會在夢中掙扎、慘叫、怪叫。
一是“掃煙囪子”。掃,在這個地方是讀如“老少”的“少”音的。這就不是自己家里的人能做得了的。會有專門的人,肩扛一兩根長竹竿子,或是長長的帶蘆毛花子的“江柴”,三兩個人一起,走家串戶。有人家要“掃”了,他們就架起兩條板凳,或是弄個竹梯子,爬上茅草屋頂子,走到煙囪子跟前,下面的人將竹竿子或是江柴遞給他,把蘆毛花子伸到煙囪子里頭,上下抽動,把沾在煙囪壁上的煙灰掃下去。另一個人就會在鍋門口,將鍋膛里的草灰全都扒出來。后來,各家的大灶基本廢除了,“掃煙囪子”的人也就看不到了。
一直到1980年代,大學畢業(yè)之后,開始有意識的關注傳統(tǒng)文化,才知道了這位“灶官老爺”是何許人物。
這灶官老爺是玉皇大帝派駐到人間各戶的特派員,常駐每家每戶,不僅管著一家人的飲食之事,所以是在灶臺之上呢;他還兼管這戶人家言行有無不當不妥,簡直就是玉皇大帝安裝在人間各戶的一個360度全方位無死角的監(jiān)控探頭。只不過,這個“探頭”不能實現(xiàn)實時傳送。因而,年終的時候,他要上西天,回到玉皇大帝那里去“述職”,或者說是匯報情況。他說你好,你這下一年便會有更多的幸福;他說你不好,也不管你是不是真的不好,玉皇大帝就會不高興,將幸福從你那里抽出來一些了。誰不想獲得更多的幸福呢?
幾年前,讀到英國作家喬治·奧威爾于1949年出版的長篇政治小說《一九八四》(Nineteen Eighty-Four),那里面寫到的具有監(jiān)視與監(jiān)聽功能控制人們行為的的“電幕”(telescreen),竟突然產(chǎn)生了聯(lián)想,這不是與我們中國的“灶官老爺”是異曲同工的嗎?只不過,那“電幕”是平常人無法操控得了的,而“灶官老爺”,僅需一碟“糖瓜”就能賄賂便能買通的了。
過小年,還有許多的節(jié)目的,寫春聯(lián),寫福字,等等。有人說,小年,就是大年的彩排。
有道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