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利來了。
泰利沒直接光臨我們這個小城,但外圍的影響還是給我們這兒帶來了風雨,還有風雨之后的藍天、白云。
昨天下午,朋友圈里都在曬我們這兒“藍藍的天,白白的云”。
泰利,是2023年的第4號臺風,也是首個在我國登陸的臺風。這可比往年要晚了不少日子。
2023年7月14日上午11時前后,在菲律賓附近生成一個熱帶低壓(tropical depression),15日上午被中央氣象臺升格為臺風臺風(typhoon),編號為2304號,那個時候,還暫時沒有中英文的名字呢。當日下午才獲得了命名“泰利(Talim)”。兩天后的7月17日清晨加強為臺風級,下午達到強度峰值(40米/秒),當晚22時20分前后,以臺風級(38米/秒)的強度在我國廣東省湛江市南三島沿海登陸 ,成為今年在中國登陸的臺風第一個。昨天,7月18日5時45分前后在廣西北海市沿海再次登陸 。18日23時中央氣象臺對其停止編號。
泰利,來得快,離開得也很干脆。難怪有人戲稱之為“土臺風”。
?。ū緢D選自網(wǎng)絡)
臺風(typhoon)是熱帶氣旋在亞太地區(qū)的專名;颶風(hurricane)則是熱帶氣旋在北?西洋及東太平洋地區(qū)的專名。
去年,2022年全年共生成臺風25個,較常年平均26.2個少了。在我國登陸的也少了,只有5個,比常年偏少了2個。在我國登陸的臺風中,西進偏少,北上偏多;深入較少,擦邊較多。尤其不正常的是,西至香港深圳,東至浙江寧波,再加上我國寶島臺灣,這片常年臺風光顧最多的一千多公里的海岸線上,去年竟沒有一個臺風光臨!特別是福建全年空臺,還是1995年以來第一次。
我們小時候聽說的臺風,都只有編號,“今年第15號臺風”、“今年第16號臺風”,沒有名字。就像我們小時候,不少人家的小孩子不用小名,只用排行“王小三子”、“李大四子”一樣。后來,世界氣象組織所屬的亞太地區(qū)的14個成員國和地區(qū)提供,每個國家或地區(qū)提供10個名字。這140個名字分成10組,每組的14個名字,按每個成員國英文名稱的字母順序依次排列,按順序循環(huán)使用,這就使得臺風有了正式的命名,即“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熱帶氣旋命名表”。
14個國家、地區(qū)為臺風取名的風格也不同。中國大陸提供的10個名字都是以傳說中的神靈為主的,如龍王、海神、風神、電母;也有花鳥的名字,如杜鵑、海燕;香港地區(qū)提供的則以人名地名為主;澳門地區(qū)提供的是以動植物名稱為主。如,2022年第1號臺風馬勒卡(Malakas)和剛剛來過的2023年第4號臺風泰利(Talim)是由菲律賓提供的名字,2023年第1號臺風珊瑚(Sanvu)是由中國澳門提供的名字。2023年的第10號臺風??℉aikui)、第24號臺風悟空(Wukong)將是由中國提供的名字。
今年,生成的臺風數(shù)量會與常年的數(shù)量同嗎?在我國登陸的臺風會與往年同嗎?估計有些難度。畢竟,已經(jīng)是7月的中旬了,才有一個臺風在中國的海岸線上逛了逛。
希望,中國的悟空(Wukong)能不是2023年最后一個臺風,在它的后面,還有三兩個臺風生成。
“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那是詩。臺風不來,梅姑娘不愿意離去,倒是氣象現(xiàn)實呢。
據(jù)江蘇氣象臺預報,預計今年江淮地區(qū)的梅雨還要持續(xù)一段時間,甚至可能要到7月底。這應該是與臺風生成晚、數(shù)量少、沒登陸有些關(guān)系的。
《中國氣象報》2016年7月8日有一篇文章,《臺風能否成為梅雨的“終結(jié)者”》(作者徐文彬)說:
統(tǒng)計顯示,85%的臺風對梅雨的減弱有顯著影響,其中,35%的臺風會導致梅雨中斷或結(jié)束?!?月中下旬,臺風有機會能夠“終結(jié)”梅雨,那是由于梅雨接近尾聲,而臺風正處于逐漸活躍的時期,所以那時臺風往往能夠順勢改變大氣環(huán)流局面,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簡稱副高)脊線位置加速向北跳躍,從而宣布梅雨結(jié)束。
希望一切的天氣現(xiàn)象都正常。有臺風,雖會給生產(chǎn)、生活帶來不少的影響,但沒有臺風,臺風缺位,影響或許更大,麻煩更大。
相關(guān)文章: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