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Arthur Chen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簡介:心理圈稀有性別男顏值高咨詢師,長相年輕、內心成熟的代表人物。座右銘:惜時惜人。咨詢小時數(shù):3000小時,研究方向:職場心理、婚戀兩性、身心疾病、朋輩心理輔導。近期關注:要事第一、正念減壓、網(wǎng)絡時代人際溝通。
編輯 | 一杯咖啡全媒體編輯部
今年5月,在陜西某地發(fā)生了一件震驚全國的倫理悲劇:
58歲的農民馬某,將自己年屆八旬、已經無法行走、大小便失禁的老母王老太埋在了一個廢棄的墓坑中。由于馬某妻子向警方報案,在警方偵破之下,在三天三夜之后,奄奄一息的王老太才獲救。
最近這起案件有了下文,兒子馬某被判入獄12年,而這位八旬老母在此之前的9月份,已經過世。
據(jù)稱,馬某之所以活埋母親,是源于12歲那年,母親改嫁他鄉(xiāng)拋下了他,所以一直有怨念。
不知是否冥冥中自有安排,母親照顧了他12年,而他現(xiàn)在也用12年的刑期做了“償還”,令人唏噓。
很多人看到這個案子,都會指責兒子馬某的不孝。對于母親之前的改嫁、拋棄他,也認為不管母親犯了多大的錯,都不能夠活埋老人,再困難也要堅持贍養(yǎng)老人到底。
然而,在看完了《三聯(lián)生活周刊》今年第20期關于這個家庭實際情況的5000字長文報道,以及關于本事件的一些采訪之后,我認為這種指責還是有些停留于表面,甚至可能是以城市生活的經濟條件、福利水準,去想象他人養(yǎng)老困境的結果。從某種程度上,有點“何不食肉糜”。
因此,我想通過這個案子的一些細節(jié),和大家談談,農村(特別是經濟條件相對落后地區(qū))失能老人的照料困境,以及如何打破這一困境的問題。一、人:有照料失能老人的合適人選嗎?一杯咖啡
我們都能明白,只要是人都會老,我們也都希望自己的晚年能夠過得比較幸福,健康、無憂,最好也不要給孩子造成太大的負擔。
但是,你沒有辦法選擇自己老去的方式,是清清爽爽離開人世,還是在病榻上纏綿許久,并不由自主。對于失能的老人,就不得不面臨這樣的困境:
到了自己沒辦法照料自己的時候,該怎么辦?
比如這位王老太,有兩段婚姻,和第一任丈夫有三個孩子,第二任丈夫有一個孩子,一共四個孩子。而馬某是第一段婚姻中的長子。
如果是在城市里的話,他們應該是四個孩子平攤費用,然后輪流照料,或者給老人安排到一個比較好的護理院去。
但是王老太沒有這樣的福氣。
她面臨的局面是:另外三個孩子都派不上用場,在她晚年病重纏身的時候,真正在負責照料她的,反倒是這個對自己有怨恨的長子。
原因是:
1、按人之常情,本來更應該負擔照料責任的,應該是第二段婚姻中的孩子,因為老太2004年之前,都是跟他一起生活,相處了30年左右。然而,由于關系不睦,在此之后,她已經跟他們家不再往來,這才又回到了第一段婚姻中的孩子身邊。
2、第一段婚姻中的女兒,早就外嫁他鄉(xiāng),也不可能照顧得了她。
3、第一段婚姻中的小兒子,一生未娶,自己的生活也踉踉蹌蹌,老人跟他生活是活受罪。
特別是她晚年腿腳不便,很難獨自生活之后,是長子不忍心她跟小兒子一起住在非常冷的房間里,這才把她接走,自己照料的。
在廣大網(wǎng)友痛罵這位長子如何虐待老人的時候,我也希望大家能夠看到這一現(xiàn)實:這個所謂對生母改嫁痛恨至極的人,反倒是她晚年真正能夠依賴的人。
至少我不認為,他在承接照顧失能老人的時候,有想過要遺棄她的念頭。否則他不管不顧,豈不是更好?
這也揭示了農村失能老人照料困境的一個問題,即子女是否有能力照料的問題。
我們都知道在廣大農村,還是有很強的“養(yǎng)兒防老”觀念,對于老年人的贍養(yǎng)、送終等重大生存問題,往往是通過多子女照顧來解決的。
但是,很現(xiàn)實的是,并不是每一個老人都有這樣的幸運,子女有才,且都具有照料能力。
像王老太這樣的人,該怎么辦?
不像城市里面的老人,即便只有一個孩子,也還有比較好的救濟渠道,自己也有相對還可以的養(yǎng)老金。
對她來說,沒有這樣的選項。
而像馬某這樣的子女,又該怎么辦?
其他子女不是不想管,就是不能管,而自己主動承接下來之后,又讓自己陷入長期困境,但又沒辦法把這個擔子交給其他人。
這就會陷入到一個非常窘迫的困境中,作為老人,她也無從選擇,對于子女,特別是這樣愿意負責(至少一開始是)的子女而言,他也無從選擇。二、錢:照料失能老人導致的家庭生計問題,如何解決?一杯咖啡
在農村,照料一個失能老人,可能導致一家人揭不開鍋。
這點,在城市里的我們很難想象。
首先,大多數(shù)老人有自己的養(yǎng)老金,還有儲蓄,都未必需要動用孩子自己的錢。
其次,往往孩子如果沒有精力照顧,也會出錢雇人照顧,或者送到公立的養(yǎng)老院。
然而,這些選項從來就不會出現(xiàn)在馬某一家人的世界里。
馬某一家,從小就是他們村莊里面最貧窮的人家。
特別是他母親改嫁之后,基本上他連飯都吃不上,每天他帶著弟弟、妹妹,到別人家的家門口討飯吃,今天到這家,明天到另一家……所謂吃“百家飯”長大的孩子,說的就是他了。所以,他對母親改嫁的埋怨,在這個角度上看,還是應該給予一定理解的。
城市里也有貧困人群,不過大家可以通過教育改變自己的命運。
然而,馬某沒有趕上這樣的好時代,他身無長技,因此只能用苦力,打一些短工。
也就是靠著勤奮,在老人失能之前,他和妻子兩個人供養(yǎng)了一家六口人。
但是這一切在老人失能之后,發(fā)生了改變。
要知道,照料一個失能老人是非常耗費精力的,因為照料母親,所以家中的一個勞動力被迫停工,專門照料她。
于是,家里等于只有一個人開工,生活壓力陡增。
然而,今年疫情又導致“屋漏偏逢連夜雨”,有相當長的時間,很多工地沒有辦法開工,作為打工者的他,自然也無工可打。
可以說,一家的生計也斷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特別還有一個失能老人需要照顧的情況下,你讓他怎么辦?
需要指出的是,不知道當?shù)氐囊?guī)定是怎樣的,又是因為什么樣的因素,馬某這樣的家庭并不是“低保戶”。三、技術:有專業(yè)化照料失能老人的條件嗎?一杯咖啡
在大城市,如果家里有失能老人,一般來說,不太可能由家人親自照料,這主要還不是照料一個人意味著經濟損失,而是這種照料對體能的消耗、精神的耗竭其實是非常大的。
所以:
1、可能會選擇專業(yè)一點的機構去照顧這樣的失能老人。
2、請保姆照料。
當然,在農村就不太可能有這樣的專業(yè)服務了。費用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在農村你有錢,也找不到這樣的專業(yè)機構和工作人員。
當?shù)厥怯芯蠢显旱?,但是他們只接收能夠生活自理的老人,這種無法自理的老人,他們是不收的,也沒能力照顧。
也就是說,他們別無他選。只有自己親力親為。
另外,城市里面的失能老人往往會配備相應的醫(yī)學輔助設備,以改善其生活條件。
比如說大小便失禁的問題,至少會有一些尿袋、導管之類,不至于生活環(huán)境會非常污濁不堪。
然而,可能是當?shù)靥^貧窮,他們完全就沒有這樣的觀念,所以這位老人基本上無時無刻都在那邊大小便失禁,而且弄的滿屋子都是。
馬某被抓后,曾經表達過自己為何要遺棄老人:
“只要一回家,屎尿全在床上,臭烘烘的,我受不了了?!?/p>
這句話被許多網(wǎng)友詬病,認為他小的時候,父母不是也照料過他的屎尿,怎么到老人老了,他就不行了?
我想這恐怕也是時空變化,我們無法理解他的處境導致的“何不食肉糜”:
他所接觸的并不是一個經過現(xiàn)代醫(yī)學處理過的失能老人(即便是嬰兒,也有基本的醫(yī)學處理),而是真正意義上完全喪失生存尊嚴的失能老人。
站在他的角度去考慮一下,如果年復一年,日復一日,他該怎么辦?四、所以,我們該怎么辦?一杯咖啡
《百年孤獨》里邊有一句話叫:
“父母是隔在我們和死亡之間的簾子,有父母擋在中間,我們對死亡沒有實際的感受,當父母過世,我們就要直面死亡?!?/p>
也有人說,怎么樣對待自己的父母,不是給父母看的,也不是給別人看的,都是在為自己做的。
還有人說,能照料父母到老也是一種福氣,所以再多的不如意,請珍惜和善待他們吧。
然而,具體到馬某的身上,我認為這些話說起來輕松,實際上卻非常沉重。
當然,我們完全不能認同他最后用活埋老人的辦法處理問題的方法,但是我也不認為他真的只是因為12歲當年被母親遺棄所以才在今時今日選擇“報復”,至少這句說出口的理由,不足以解釋他這些年對母親的照料(這也是實實在在存在的),也不能真正有效地解決這個棘手的難題。
我們要看到,王老太和兒子馬某的故事,可能是經濟欠發(fā)達的不少農村地區(qū)的失能老人照料困境的一個縮影。
在我們的鏡頭更多關注城市里那些失能老人如何提升生存品質的同時,我也希望通過這個倫理悲劇,能夠照亮一下農村失能老人的生存困境。
要看到這不僅僅是保障老人的基本人權,也是在關懷老人背后家庭的基本生存尊嚴。
否則,當他們孤立無援,當他們精神奔瀕于崩潰的時候,他們會做出的選擇,我們也不應該感到震驚。
我認為我們要從制度性的角度去考慮,如何來避免:
1、對于這樣的失能老人,還是需要提供專業(yè)的護理。
像王老太這樣的失能老人,還有多少?
有多少家庭因為照料失能老人陷入困頓之中?
我們有必要進行排摸,進行專業(yè)的培訓,為在農村地區(qū)開展專業(yè)護理創(chuàng)造條件。
不能用一句“你養(yǎng)我小,我養(yǎng)你老”把所有的照料責任都推給不堪重負的子女身上。
否則的話,即便王老太們能夠茍延殘喘更多時日,她的生存質量又能高到哪里去?
王老太們的子女,他們的生活質量又能高到哪里去?
除了要避免這種活埋事件發(fā)生,我們也要避免他們因為集體陷入絕望,然后集體自殺的可能性,而這種可能性我認為發(fā)生的概率也不小。
2、對于這樣的家庭,要考慮解決他們的基本保障問題。
像馬某這樣的家庭,竟然沒有被列入低保,我認為當?shù)刂辽僭谶@件事上是存在一定責任的。
他們的貧困,并不是他們比較懶惰,而是因為地理環(huán)境、文化背景、教育條件、時代空間所限。
我們不能指望這樣的家庭,能夠有多好的條件照料一個失能老人,他們本身就是掙扎在最低生活水平之上。
因此,如果要賦予失能老人最基本的生存權,我們就有必要考慮到其家人因為照料他們導致的生存危機,否則我們對他們的任何指責,和“何不食肉糜”又有何區(qū)別呢?
4、要徹底改變農村靠“養(yǎng)兒防老”為主的養(yǎng)老制度。
實踐證明,“養(yǎng)兒防老”不可能是現(xiàn)代社會應該采取的社會保障制度了,這不僅僅可能導致晚年沒有著落,而且可能會導致幾代人受困于此。用更加科學的金融體系和保險體系取而代之,是當務之急。而且,這與傳統(tǒng)文化提倡的“孝道”并不矛盾,相反,這才是符合時代進步的孝順的體現(xiàn),因為這是給了老年人真正意義上的可靠的社會保障。
對此,我們必須堅持,并且大力在農村地區(qū)推廣。
對于這些高齡老人來說,我認為需要提供專項的養(yǎng)老資金和扶持。
如果王老太那個時候,能夠因為失能老人的身份,領取到相應的補助款,他們家能夠不至于因為照料她產生生計問題,這家人是否本可以不用走到如此悲劇的局面呢?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