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成長???/span>
AC專欄
作者 | Arthur Chen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簡介:心理圈稀有性別男顏值高咨詢師,長相年輕、內(nèi)心成熟的代表人物。座右銘:惜時惜人。咨詢小時數(shù):3000小時,研究方向:職場心理、婚戀兩性、身心疾病、朋輩心理輔導(dǎo)。近期關(guān)注:要事第一、正念減壓、網(wǎng)絡(luò)時代人際溝通。
編輯 | 一杯咖啡全媒體編輯部
聯(lián)系 | 一杯咖啡全媒體編輯部郵箱 coffeepr@qq.com
《隱秘的角落》火了,除了那個讓人對爬山和拍照產(chǎn)生恐懼的秦昊,三位優(yōu)秀的少年演員演技也尤為亮眼。特別是劇中的靈魂人物朱朝陽,對劇情的暗黑版“揭秘”大多是圍繞著他,也讓他成為大家見到就想躲開的那種“腹黑”人物。
其實,編劇對他的最初設(shè)定就是別人都不跟他一起玩的小男孩,沒想到回到了輿論場上,那么多的人也要趕快躲開他。不知道這是不是就是“朱朝陽”式人物的宿命。
說實話,看完這部劇,我最心疼的人物,最想抱一抱的倒是朱朝陽。
其實,當你試著走進朱朝陽式人物的內(nèi)心,就會發(fā)現(xiàn),這個讓人不敢親近也不與人親近的“滿是心機”的人,其實本質(zhì)并不“壞”,而且他一路以來都在努力進行自我救贖。
朱朝陽和別的孩子不太一樣。
朱朝陽的學習成績很好,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好孩子”。還不是一般的好,可以說是傲視群雄,遠遠拉開第二名一大截的距離。
和別的孩子不同,他幾乎不用娛樂,一心埋頭苦讀。別的同學都看當時熱播的《還珠格格》,他能夠忍住,一集也沒有看過。
另一個和一般孩子不同的是,他能夠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
簡單舉兩例。那天朱朝陽做值日生,第二名葉馳敏對一直考第一的他有意見,所以就把廢紙扔在了地上,而他表現(xiàn)得毫不介意。
另外他同父異母的妹妹,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踩臟了他爸給他的新鞋,他也沒有發(fā)脾氣。
換做別的孩子,可能早就發(fā)飆了。
這樣的小孩,很像“別人家的小孩”,不管在什么方面,都不會讓你挑出他什么毛病。從父母的角度,他就是那種不用父母操心的孩子。
然而他和那些真正意義上的“別人家的小孩”又有區(qū)別。他雖然“好”,但也有點“怪”:
朱朝陽的老師就發(fā)現(xiàn)了這點,試圖請朱媽媽留意:他的成績是不錯,但性格比較內(nèi)向,不善于和同學交流,因此同學們跟他都不親近,也沒有什么朋友,甚至有些人可能對他還有意見。
他的媽媽理解成別的孩子有嫉妒心,從這個方向解讀當然也不能算錯,但同時我也想提醒,特別是那些你也認為別人就是妒忌你或你孩子的朋友:
并不是每個表現(xiàn)優(yōu)異的人,都讓人敬而遠之,甚至會用“我要欺負你”這樣的方式表達的。人際關(guān)系往往是雙向的,從朱朝陽的角度看,他自己沒有想去經(jīng)營人際關(guān)系,也確實沒有什么朋友。
你可能會覺得,一個人會念書就不錯了,干嘛一定要長于人際關(guān)系,老師是不是有點求全責備?
然而,朱朝陽和那些不擅長人際關(guān)系的人,還真不太一樣。那些人是真的內(nèi)向,但這些人也會有一二親近的朋友,只是不愛說話,卻不會讓人覺得不敢靠近。
而朱朝陽這樣的人,他很優(yōu)秀,但這并不是讓他與人拉開距離的原因。葉馳敏考第二,其實距離同學們也挺遠,但她就可以和別的同學友好相處,打成一片。朱朝陽給人的距離感,是一種你說不上來,但就是讓人琢磨不透、不敢輕易靠近的感覺,而且他好像也沒想和大家走得很近。
朱朝陽變成這樣,其實和他的家庭環(huán)境密不可分。他生活在一個什么樣的家庭中?
父母很早就離異了,父親再婚,有了自己的孩子,是沒有辦法照顧到他的。
他的母親獨自一人撫養(yǎng)他,但是母親也不能時常陪伴在他的身邊,總是上班和加班(后來才知道,其實是去約會)。劇中,媽媽后期也表示,要找一個離家近一點的地方,方便照顧他,讓他能吃上新鮮的飯菜。而通過這點,也能反推得出,從媽媽的角度,也感覺自己對孩子的照顧是欠缺的。
我們知道,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特別是性格養(yǎng)成、人際關(guān)系建立的過程中,有一個重要的心理要素叫依戀,而依戀來源于我們和身邊比較重要的人相處的模式。
一般來說有三種依戀模式。第一種叫安全型。這類的父母常常陪伴在身邊,對于孩子的需求,特別是情感需求也是盡力及時滿足。這一點朱朝陽肯定是辦法獲得的。
他只能屬于不安全依戀。而不安全依戀也分為兩種:
一種叫焦慮矛盾型。這類孩子的表現(xiàn)是,父母親不在身邊對他而言難以接受,所以他們會不斷纏著父母親。至少劇中呈現(xiàn)的朱朝陽顯然不是。
而另一種叫回避型。這類孩子,不管父母親在和不在,好像都沒有太大的情緒反應(yīng)。是不是和朱朝陽很像?
他看起來有一個母親在悉心照顧,但是母親主要功能好像也就是隔一段時間,往他的冰箱里塞點吃的而已。這個媽媽能提供基本生存的需要,但幾乎很難提供作為一個人所需的正常的情感需求。
因此,回避型的孩子,會看起來特別“懂事”,他們會盡量避免去觸碰父母親的“養(yǎng)育系統(tǒng)”。因為如果這樣做,就等于提醒父母,他們對子女的養(yǎng)育是有重大缺失的,而這等于在說父母是不合格的。而且,即便提醒了父母,對這些父母來說,也不太可能有重大改變,這只會讓自己更加受傷。
所以,他們的處理方式就是:其實我并不需要你們。他們早早地學會了情感獨立,這樣就可以不必反復(fù)觸碰渴望父母提供足夠的“養(yǎng)育系統(tǒng)”,但注定提供不到的失望和痛楚。
有人會用“親職化”來標簽他們,然而他們和“親職化”的孩子還不太一樣?!坝H職化”的孩子是反過來會扮演照顧父母的角色,他們在人際關(guān)系中也會呈現(xiàn)照顧他人的形象,而朱朝陽這樣的孩子,只會照顧自己,卻不太會照顧他人,因為他們的心理功能其實比“親職化”的孩子還要差,他對于人際關(guān)系是恐懼的,害怕別人和父母一樣,也會離開自己,所以索性就不建立起這樣的關(guān)系。
然而,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在別人看來,他就變得“怪”,而這正是許多人對他們頗有微詞之處。
從這個視角看朱朝陽,你會發(fā)現(xiàn):
他之所以沉浸在學習之中,連《還珠格格》都不看,是因為真的喜歡這些知識嗎?
我覺得并不是,而是因為學習才是他可以完全掌控的,不會像不可控的人際關(guān)系,可能會拋棄他,引發(fā)他對小時候“養(yǎng)育系統(tǒng)”無法滿足自己需要的挫敗感。
不看《還珠格格》也是這個原因。因為看了這些,自然就很想與人交流,但是與人交往對他來說,是一件危險的事情,所以他寧可因為我不看《還珠格格》所以和同學沒話說,而不是我害怕所以不敢和大家親近。
他在別人心中留下了一個“好孩子”但同時也是“怪孩子”的形象,也就不奇怪了。
這樣的人總是給人距離感,讓人不知道他到底在想些什么。當然,保持距離,不希望大家了解自己,其實并不是他們有多“壞”,而是他們保護自己不受傷的一種方式罷了。從褒義的角度,他們是“高冷”,貶義看就是“腹黑”(貶義)了。
實際上,這些人的內(nèi)心深處有著深深的不安全感,他們害怕失去掌控,害怕他人遠離自己。但是,他們的應(yīng)對方式并不是緊緊抓住關(guān)系(這往往是焦慮型會做的),而是盡量壓縮人際關(guān)系的范圍,亦或者一旦感覺到自己可能會被拋棄(甚至別人可能不是真的要拋棄他),他不會給對方拋棄自己的機會,他會主動地變成拋棄對方的人,這樣便可以展示其實自己沒有那么需要對方。就像小時候的自己一樣:明明是父母拋下了自己,但是他用“我其實不需要你們”來告訴父母,換個角度是我拋棄了你們——作為孩子,沒有父母也可以活得不錯的話,那還要父母干嘛?
如果站在這個維度再去審視《隱秘的角落》,你會發(fā)現(xiàn),整個故事也可以看作朱朝陽的自我救贖之旅。
這部作品的時間設(shè)定是一個暑假。有人說朱朝陽真厲害,一個暑假做了這么多事,開學還能保持第一。
既然很多人覺得他“腹黑”,不妨假設(shè)的大膽一些,我認為這些“經(jīng)歷”其實是他自己虛構(gòu)出來,張東升等人物可能是結(jié)合他自己現(xiàn)實經(jīng)歷的一種頭腦幻想。
既然是用做作業(yè)等走神時間發(fā)生的“事情”,暑假結(jié)束,歸位正常,好像都沒發(fā)生過一樣,才是更合理的解釋。
別覺得這是我大開腦洞。要知道,《隱秘的角落》故事要推動得下去,首先朱朝陽得有朋友,而像他這樣的人,怎么會有朋友呢?雖然這么說有點殘忍,但這才比較符合朱朝陽的性格。
而他創(chuàng)設(shè)的第一個人物,便是劇中的大反派張東升。
很多人已經(jīng)從名字上發(fā)現(xiàn)了張東升和朱朝陽的關(guān)系,東升和朝陽其實就是一回事。然而,這兩個人的相似之處絕不僅僅是名字。
朱朝陽善于數(shù)學,他這樣的人物長大后會成為什么人?
雖然他成績很好,但是以他這樣的性格,要在職場上飛黃騰達是比較困難的。像張東升這樣,不用社交,但又可以靠自己的專業(yè)混口飯吃,做一個少年宮里的奧數(shù)老師正是朱朝陽大概率的結(jié)局。
許多電影里,其實也有這樣的“高冷”男神。他們是總裁不過是人家出身好罷了,這種個性放在現(xiàn)實生活中,其實是非常吃虧的。
朱朝陽長大后的感情和家庭生活會怎樣?
回避型的人要么持續(xù)回避,一輩子孤獨終老,要么因為才氣和帥氣,可能被一些喜歡“高冷”人設(shè)的人看中,但是,在感情生活中也會持續(xù)坎坷,總是要和“拋棄”這個主題戰(zhàn)斗。
張東升有一段感情,但是在感情中的他,其實卑微的。妻子的整個家族好像都可以欺負他,他也在努力“討好”他們,只為他們不會拋棄自己。
如果這個模式可以繼續(xù)運行下去,倒是也不算很大的問題。但是,張東升的妻子出軌了。
很多人把這點當做張東升的“黑化”的起點,我不這么認為。
雖然責任在妻子,但是他依然在關(guān)切“我還有機會嗎”,而不是“我給你機會”。很多人覺得這是很可怕的一句話,卻沒有聽出這句話的背后,是多么渴望得到回應(yīng)的哀求:你不要拋棄我(別像當年我父母那樣)!
他的真正“黑化”來自于,當他發(fā)現(xiàn)妻子和岳父岳母已經(jīng)不會回頭了,肯定要拋棄自己了。這才是回避型面臨的最大問題,那就是別人真的要再次拋棄他了。于是,他使出了回避型人格的經(jīng)典操作手段:
我不要做那個被拋棄的人,我要先拋棄你們!
所以,張東升把岳父母拋下山,把妻子(喂藥)“拋”下海,都是源自于這個心理?,F(xiàn)實中的回避型當然不至于如此戲劇化和極端,但是這一拋棄操作的實質(zhì)是相似的。
對他們來說,要么一直不進入關(guān)系,要么就盡量避免再重復(fù)體驗一次小時候那種被拋棄的感覺。對任何人而言,拋棄都是重大的心理創(chuàng)傷,對回避型來說尤甚。
張東升的童年,雖然全劇沒有介紹過,但我們可以通過他成年后的細節(jié)一窺全豹。張東升的父母也沒有出現(xiàn)過,他處理人生最艱難時刻的這些事情也都是獨來獨往的。他的孤獨感和朱朝陽是多么相似!可以料想,他小時候也是一個被拋棄的孩子。
朱朝陽和張東升其實是一個人物的不同階段。所以朱朝陽和別的孩子不同,他對張東升的情感復(fù)雜,時而立場偏向張東升也就不奇怪了。只有朱朝陽能夠理解張東升,而其他人其實不太能夠理解他,也不愿意理解他,只是想利用他而已。
當然,也正因為這樣,朱朝陽才害怕自己變成張東升那樣,因為只有他明白,張東升表面平靜之下,到底隱藏了多大的能量。我們對張東升這個人物有多害怕,朱朝陽對他的害怕程度恐怕更甚。
對朱朝陽來說,如何不成為那個“黑化”的張東升,把自己內(nèi)心也有的那個惡魔牢牢鎖住,是自己面臨的重大心理課題。
因此他迫切需要救贖或自我救贖。
于是這個時候,就有了普普、嚴良等人物的出現(xiàn)。
和對張東升的理解一樣,我認為這兩個人物都是他腦海中虛構(gòu)出來的。
現(xiàn)實中的朱朝陽現(xiàn)在沒有朋友,過去也不會有朋友。更不要說,會有一個過去的朋友,大老遠跑來投奔,甚至考慮住在他的家中,這得多親密的關(guān)系才說得過去!如果是葉馳敏這樣的性格還有可能發(fā)生,以朱朝陽這樣的性格,就不切實際了。
所以,這是虛擬人物的話,也就比較好解釋得通,而且之后發(fā)生的一切,對觀眾來說,也不會感到有那么害怕了。
當然,從心理學角度,不管是“好”還是“壞”,內(nèi)心的沖突如果通過正常途徑予以疏泄,包括白日夢等幻想,就不太會通過現(xiàn)實付諸實施。
對朱朝陽來說,有了這些虛擬中的“隊友”陪伴,他通過幻想來達成內(nèi)心沖突和解的這條自我救贖之路,也不會那么孤獨。他的內(nèi)心深處需要這樣的“朋友”,有人陪伴著他一起的感覺。
朱朝陽對自己的救贖,首先是自己“收留”了普普和嚴良這兩個人。這意味著,自己有能力救贖他人。
普普和嚴良都是比他個人境遇還要糟糕的人。他們兩個人也實質(zhì)上“無父無母”的狀態(tài),這和他內(nèi)心世界的感受是類似的。
朱朝陽這樣的人,是不會去找依戀系統(tǒng)建構(gòu)比較正常的人做“朋友”的,因為這會刺激他現(xiàn)實中缺失的部分。
對他來說,普普和嚴良這樣的,比他還要差一些,不僅不會刺激自己的缺失,反而在提醒自己,自己至少比這些人過得還好點,畢竟他有媽媽的“牛奶”伺候,另外還有棲身之所。
即便如此,他一開始,對這兩個人其實也是抱有戒心的。在衣服口袋里面放貴重物品測試對方,就是典型的回避型人格會去做的事情。他們在社交活動中非常小心翼翼,總是擔心別人是不是要來害自己。這實在是因為他們的內(nèi)心深處實在太過脆弱了,即便是要接納這些絕對不會拋棄自己的人,也還是要做“審查”,生怕別人“動機不純”。
不過,最終他還是接納了這兩個人,而這也是自我救贖的一部分,因為他的內(nèi)心世界,不再只有他一個人了。而當他感到自己有能力去救贖別人的時候,他和那個被黑化的張東升也拉開了一些距離。這意味著:
我還有用,對別人還有價值。
其實張東升會選擇做老師,選擇在各種關(guān)系用力付出,甚至徹底“黑化”后,對普普露出的溫情一面,多少也有救贖的一面,可惜的是,這個部分不夠強大,最終他被“黑暗”的力量吞噬了。
普普。
普普能說會道,善于交際。比如,她小小年紀,可以和船工搭上話,讓她和嚴良能夠有一席之地。
普普的這些特質(zhì),其實是朱朝陽缺乏內(nèi)心深處,卻渴望能夠擁有的東西。
不過,我覺得這還不是普普這個人物對朱朝陽的真正的意義。
劇中與普普相對的人物是朱朝陽的那個同父異母的妹妹朱晶晶。
關(guān)于這個妹妹,其實有許多爭議。很多人關(guān)心一個問題,就是朱晶晶是自己墜樓的,還是朱朝陽也扮演了一定的角色:見死不救,亦或者就是朱朝陽推了一把?很多人覺得朱朝陽“可怕”,也正是因此。
不過如果是“幻想”,你大概會好受很多。而且我覺得,在朱朝陽的內(nèi)心世界,他完全有充分的理由“殺死”朱晶晶。站在朱朝陽的角度,他之所以如此孤獨,特別是父親這方,是因為朱晶晶搶去了父親的愛。他會對朱晶晶有敵意,假如就沒有這個妹妹的存在,正是處于“隱秘的角落”的內(nèi)心愿望。
必須指出的是,有這種“隱秘”的愿望,并不代表就要付諸行動。我們每個人可能內(nèi)心世界都有一些“黑暗”,可能都曾有過要“殺”死誰的念頭,這聽起來有點可怕,但那卻是很常見的心理現(xiàn)象。劇中朱晶晶的死,就像張東升把岳父岳母推下樓一樣,不管是主動為之,還是被動實現(xiàn),其實都是內(nèi)心沖突的一種表達。
而且你會發(fā)現(xiàn),當我們在腦海中“殺”死他們之后,好像對他的那種憤怒也會減輕,內(nèi)疚感轉(zhuǎn)而會讓我們對現(xiàn)實中的人進行各種“補償”,這就是白日夢幻想的情緒疏泄和現(xiàn)實調(diào)節(jié)作用的體現(xiàn)。
當然,我們更想知道,現(xiàn)實中的朱朝陽,該如何阻止這種瘋狂的想象付諸實現(xiàn)呢?
如何把這些“黑暗”控制在“隱秘的角落”,不讓它真的跑出來害人,弗洛伊德把這種控制稱為“防御機制”。這時候,普普真正的價值就體現(xiàn)出來了。
普普之所以從福利院逃出來,是為了救贖自己弟弟。
這是一個很簡單,卻非常打動人心的信念。
不僅嚴良被打動了,跟著她一路走來,之后是朱朝陽被打動了,他加入了這個表面看起來是救贖普普弟弟(實際是救贖他自己)的冒險之旅,乃至張東升這個大惡人,都被普普的這個信念感動,他之前并不愿意給出30萬,后面竟然愿意借錢拿出30萬,不能說沒有想幫助普普實現(xiàn)心愿的因素。
這個故事里最明顯的救贖,其實有著深刻的意義。
對劇中的幾個主角來說,整部劇中,弟弟這個并未真正出現(xiàn)卻一直未曾離開的希區(qū)柯克“麥格芬”式的人物,本質(zhì)上有著他們自己的影子。這就是一個比任何人都弱、等待他人救贖的人,對他們來說,普普對弟弟的“不拋棄”,恰恰自己也渴望擁有的:我也希望你們可以不離不棄。他們幫助普普,其實某種程度上也是在幫助自己。
然而,他們并不指望在自己的生活中,會出現(xiàn)普普這樣的姐姐。所以,他們還有另一個選擇,就是選擇成為普普。
普普是使命是拯救弟弟,這一救贖讓她的生命有了意義,也讓她成為一個可以對他人施加情感關(guān)懷的人。在這個過程中,她用對比自己更弱小孩子的關(guān)照,對沖了腦海中對自己遭遇不公平待遇、被人搶奪注意力等的憤恨。
要知道,不管有沒有另一個孩子的存在,父母養(yǎng)育的缺失對孩子來說,都意味著有人比他們更重要。
這也是朱朝陽對父親說出那句,寧愿自己替代妹妹去死,這樣父親就可以不用那么痛苦,為何能夠震懾心靈的根本原因。
對于朱朝陽也好,或者長大之后他成為了別的人也罷,內(nèi)心深處依然會對這種被剝奪懷有憤恨,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他們能夠意識到,這種被剝奪是因為別人比自己更弱小、更不能自足,他們還能夠給這些人帶來一些什么,這種憤恨就會形成一種叫“升華”的防御機制,通過對他人的救贖從“毀滅幻想”中擺脫出來。
嚴良。
他說話爽快、有江湖義氣,特別是能夠打架。
對唯唯諾諾、文弱書生的朱朝陽來說,這都是他缺失的。所以他才幻想出這樣的嚴良,和普普一樣,這都是對自己的理想化期許。有一幕最直接表達了這點,那就是朱朝陽希望自己可以和嚴良一樣會打架。當然,這也是朱朝陽內(nèi)心深處不安的體現(xiàn):為何會感覺有人要欺負自己呢?
但是,嚴良這個人物,最高光的地方還是他總在為別人著想。
說實話,普普的事情,跟他本沒有關(guān)系,但是他卻站在一線,特別是向張東升要30萬這件事,就是他在前面沖鋒陷陣。他這種為他人出頭的精神,以至于普普也被他帶了節(jié)奏,幫助朱朝陽在他的妹妹面前出頭。
很多人說嚴良是“工具人”,我是不同意的。他對朋友的兩肋插刀、無怨無悔,和劇中其他人都是鮮明的反差。當然,對朱朝陽來說,更是一個很大的沖擊。朱朝陽的回避型,讓他對人際關(guān)系的付出非常在意,劇中也完整呈現(xiàn)了他的“小心翼翼”。這當然是沒辦法,因為他實在太害怕付出換來痛苦的代價,就像張東升一樣,一味付出,最終結(jié)果是一切落空。
但是,對嚴良來說,最終也是“一切落空”的。但是,嚴良計較嗎?
顯然,他已經(jīng)超脫了這種人際關(guān)系的“算計”模式,付出完全是出自內(nèi)心的。對朱朝陽們來說,最好的自我救贖是把自己變成嚴良這樣的人,在關(guān)系中放下“算計”。這樣,即便失去也不會那么痛苦,相反可能因為不用如此“小心翼翼”,反而能夠收獲更多。
談嚴良,不能離開老陳。沒有老陳然介入,嚴良這個人物其實是不夠完整的。嚴良救贖大家,而老陳救贖嚴良。
盡管嚴良一直在回避老陳,但是老陳一直不離不棄。在每一個重要關(guān)口,他總能出現(xiàn)在那,給予支持和幫助。最終他還收養(yǎng)了嚴良。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老陳補白了這部劇最缺失的一個角色:
一個合格的父親形象。
這何嘗不是朱朝陽們的盼望?
也希望自己的生活里,能夠有這樣一個自己無論如何躲避,也會對自己不離不棄的老陳。
嚴良和老陳的結(jié)局都是自我犧牲,這令人遺憾,卻也是這一組人物可以給朱朝陽們的啟示所在:
有一種自我救贖的方式,是我還可以為別人做出犧牲。
我不是一個被大家拋棄的人,而是我做的這些,其實是為我關(guān)心的人做出的犧牲,我為父親犧牲,也為媽媽犧牲……
在這個過程中,朱朝陽也完成了對那一對“養(yǎng)育系統(tǒng)”不夠格的父母親的救贖。
對于那個并不管自己的父親,他的救贖是,我可以成為父親你的依靠。當妹妹去世,你身處在痛苦的時候,我可以站出來寬慰你。這是朱朝陽在真實生活中不敢想,內(nèi)心深處卻盼望的。當然,在幻想中,父親能夠為他而死,也讓他心滿意足了。通過這個過程,他完成了和父親的親近。
對于母親,其實他也知道母親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且外面也有自己的生活,所以他通過這樣一個幻想的過程,去實現(xiàn)“媽媽我會成全你”。
和焦慮型的人不同,回避型的人非常善于去考慮別人的感受。不希望別人感覺到不舒服。所以選擇犧牲自己,本來也是回避型常常在做的事情,只是他們自己都沒發(fā)現(xiàn)自己這么做的“偉大”。
張東升。
我們前面談到過,張東升某種程度上就是朱朝陽的分身,是他身上惡的部分。
所以張東升這個人物走向毀滅是注定的結(jié)局,但是他也并不是沒有給過張東升機會。
許多人覺得朱朝陽等幾個孩子商量寫信去警告張東升,是很幼稚的做法。我不這么看。
這封信是由朱朝陽寫的,其核心的意思,與其說是警告,不如說是勸慰,希望對方能夠懸崖勒馬。
這明明是在試圖拯救對方。當然,也是拯救內(nèi)心世界的自己。
另一份拷貝事件,是許多人認定朱朝陽“腹黑”的關(guān)鍵。
我倒是認為,這也是朱朝陽試圖再次拯救張東升的做法。
對張東升來說,只要這份拷貝存在,他就沒辦法重新開始。而朱朝陽希望給他再一次機會,讓張東升可以沒有包袱,過上新生活。
一個人犯了錯,卻想掩蓋罪證,很多人會覺得這種行為很不好。然而,一個人犯了錯,連罪證都不想遮掩,才是更可怕的。因為,一個人還想遮掩,意味著他還有起碼的羞恥心,還覺得自己做得不對,另外他還希望自己能夠過上正常的生活。
如果一個人連基本的羞恥心都沒有,如果連過上正常生活的渴望都沒有,意味著他已經(jīng)成為了反社會人格,這才是真的無藥可救。
因此,當朱朝陽愿意給腦海中“黑化”的張東升以機會,反而說明他是善良的,他不愿意看一切都無可挽回。
他對于張東升的救贖,其實是給自己留出的最后一道自我糾錯的防線。
由此,朱朝陽完成了一場自我救贖。
雖然,在別人眼中,好像一切都沒有發(fā)生。只是他們不知道,回避型的人,腦海中常常就是“驚心動魄”。
值得一提的是,對于朱朝陽這樣的人,可以變成張東升這樣的悲劇,也可以止步于朱朝陽內(nèi)心世界的一個幻想,在現(xiàn)實生活中可能什么都沒有發(fā)生。
這就取決于你是希望以童話故事結(jié)尾,還是以所謂的真相(暗黑)的情節(jié)結(jié)尾。
而這恰恰是《隱秘的角落》一直在不停提醒大家的。
最近金秀賢的新作《是精神病但沒關(guān)系》也在熱播中,劇中女主作家高文英有一段對童話的解讀是發(fā)人深省的,她分別從“真相”(暗黑)的角度對“丑小鴨”、“人魚公主”等大家熟悉的童話故事作了全新解讀,如:
丑小鴨:養(yǎng)育別人的孩子,只是白費力氣,照顧好自己的孩子就行。
人魚公主:覬覦有婚約在身的人,必遭天譴。
國王的驢耳朵:在背后說閑話才不會悶出病來。
由此可見,即便是童話故事,也可以有不同的解讀。
其實,不同的敘事,決定了一個人不同的選擇。
從悲情的角度解讀自己,這就是一個所有人都辜負我的人間悲劇,從而有了張東升后來的故事。
但是,也完全可以是一場自我救贖、自我關(guān)懷的故事,而這才是朱朝陽的故事。
張東升最后告訴朱朝陽“還是相信童話吧”,我倒是覺得,相信童話還是“真相”(暗黑)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希望命運走向如何,至少我更樂見的是朱朝陽自我救贖,而不是張東升自我毀滅的走向。
像他這樣走向自我救贖之路的人,并不可怕。
真正可怕的是我們對他們一開始的拋棄,以及當他們長大后繼續(xù)對他們的拋棄,這才是毀滅性的。
如果你身邊有朱朝陽這樣的人,請不要見到他們就躲開。他們真正需要的就是你的陪伴,并且是持續(xù)的不離不棄的陪伴。當然,如果做不到,也不要輕易地走進他們的世界,他們其實完全有辦法可以一個人生活得很好,請不要給他們希望之后,又讓他們失望。
所以,從這個角度看,你希望他們的故事是童話的還是“真相”的,也取決于你的選擇。
您還想看到“自我成長”、“社會熱點事件心理分析”什么方面內(nèi)容?或者,想看一杯咖啡編輯部推送關(guān)于其他什么方面、主題的文章?
為何封閉情感,讓自己看起來無懈可擊?|隱匿性抑郁癥的9大來源
人際格式塔:如何在第一次談話中,簡易區(qū)分出人格障礙類型?
“為何要做一個分享權(quán)力的父親”|訪談14位“男主內(nèi)”男性之后
《蝴蝶夢》:活成別人影子的“追光者”,如何成為“發(fā)光體”?
用生命影響生命 一杯咖啡活動組織和社群管理團隊招新
按圖畫影視組要求,增加聲優(yōu)和戲精招募
線上公益學習報名|啃書幫:共讀《精神分析心理模型》(附抽獎)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