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士兵突擊》開拍前十幾天,主演許三多的演員遲遲沒有定下來。
康洪雷導演早就把這個角色給了王寶強,可是王寶強卻拒絕出演。
彼時24歲的王寶強已經通過《盲井》、《天下無賊》兩部電影小有名氣,但越是得到認可,幼年時《少林寺》帶給他的武俠夢就越是堅定。
所以軍旅劇《士兵突擊》找到他的時候,他第一時間拒絕了,一是擔心因電視劇的拍攝檔期錯過武俠片的合作,二是認為軍旅這樣的題材和自己不是很搭,三是擔心再演“傻根”式角色會讓自己的演員生涯走入瓶頸。
王寶強的拒絕,讓許三多這個角色之爭變得撲朔迷離,因為覬覦這個角色的演員實在太多了。
最先冒出頭的是陳思誠。
中央戲劇學院畢業(yè)的陳思誠,擁有豐富的表演經驗,24歲拿到了北影最佳新人獎,還主演過康洪雷之前的作品《民工》,所以在籌備拍攝《士兵突擊》時,陳思誠就確定要在劇中出演角色。
陳思誠當然想演男一號許三多,又不好意思和導演直說,就在一個和導演的飯局上,主動活躍氣氛,出盡了風頭。
可是飯局結束后,康導卻直截了當地告訴他不適合出演許三多。
許三多是個特別軸的人,不討大家喜歡,而陳思誠從長相上看是個特別精明的人,演不出那股木訥。
最終陳思誠在劇中出演了老油條成才。
陳思誠失敗后,另一個演員對許三多這個角色,他也是垂涎已久。
他就是演員張譯。
張譯是北京戰(zhàn)友話劇團的一個普通場記,平時就是在部隊晚會上當個主持人,寫個串場詞,演出結束之后還幫忙拆一下舞臺,總之是個邊緣角色。
張譯喜歡演戲,可是在劇團的一次表演中因為緊張演砸了,從此徹底告別了舞臺,只能在打雜之余見縫插針地學習表演。
他所在的話劇團經常演一出話劇《愛爾納·突擊》,這臺戲張譯跟了3年,盡管沒有登臺表演的機會,卻把每個角色的臺詞背得滾瓜爛熟,尤其對許三多這個角色癡迷入骨。
當時康洪雷正籌備將《愛爾納·突擊》拍成電視劇《士兵突擊》,張譯聽說后徹夜難眠,他決定為了自己的演員夢瘋狂一把。
他給導演寫了3000字的長信,標題叫做《我的請戰(zhàn)書》,在信中他請求出演許三多這個角色。
康洪雷被張譯的熱忱深深打動,當即拍板讓他進組,可是沒有把許三多的角色給他,而是讓他出演樸實無華的班長史今。
張譯出演史今,搶了另外一個演員的角色。
他就是段奕宏。
段奕宏比張譯和陳思誠年紀都要大,擁有更豐富的表演經驗,當時33歲的他急需一個轉型之作,而《士兵突擊》是個很好的機會。
他請求康導讓自己出演史今,可康洪雷卻把這個角色給了張譯,他覺得史今這個角色難度太低,而袁朗這個角色才能幫助段奕宏拓寬演技。
于是段奕宏在《士兵突擊》中出演了袁朗一角。
演員紛紛落位,只有許三多的位置還空缺著,康洪雷再次找到王寶強,建議他一定要出演這個角色,因為許三多就是為王寶強量身定做的。
王寶強猶豫不決,敲開了馮小剛家的門,出演《天下無賊》之后,他早已把馮小剛夫婦當做自己的人生導師了。
師母徐帆聽完王寶強的苦惱后,果斷要求他接下這個角色,因為許三多可是男一號,王寶強過去出演電影從未演過男一號。
武俠片可以以后拍,擔任男一號可是過了這個村沒這個店了。
最終,王寶強接下了許三多這個角色,開啟了自己開掛般的演員之路。
幾個月后,《士兵突擊》拍攝完成,并以每集3000元的價格賣給了電視臺,12月它第一次在上海新聞綜合臺播出,時間被放到了深夜10點半,結果沒有掀起任何波瀾。
沒想到,在互聯(lián)網上它在網友的口口相傳下,成為了經典,那句“不拋棄不放棄”成為那個時代最勵志的名言警句。
2007年5月,這部劇在電視臺第二輪播出時引發(fā)收視狂潮,成為現(xiàn)象級熱劇。
《士兵突擊》本來是一部沒有大腕兒、沒有愛情、甚至沒有女主角的軍旅題材劇,受眾面很小。
可是卻意外地成為一個時代的符號,許多男孩子看了這部劇都去選擇了當兵,2013年王寶強參加《真正男子漢》時進入軍營體驗生活,里面的士兵幾乎都是《士兵突擊》的劇迷。
更重要的是,這部劇為中國影視圈輸送了一大筆人才,王寶強、張譯、陳思誠、段奕宏……
可以說中國影壇現(xiàn)在的半壁江山都出自《士兵突擊》的“鋼七連”。
這一切看似偶然,實則存在著必然。
《士兵突擊》的話劇版在電視劇開拍攝之前已經演了三年多,本子在一次次的打磨中形成了精品,而編劇蘭曉龍在接過本子后,又去體驗了幾個月的部隊生活,最終才寫出了這個好故事。
這部劇講述了許三多從一個菜鳥成長為兵王的故事,每個角色都十分地鮮活。
故事開始,許三多是一個寡言木訥的農村娃,是父親口中不成器的孽子。
父親把他送去當兵,班長史今看完許三多所謂的“才藝”后無奈地搖搖頭,說他性格不適合當兵。
父親痛揍許三多,史今心一軟,借著酒勁兒就招了許三多,并且承諾一年內把他訓練出個樣子來。
許三多和成才一起進了軍營,成才表現(xiàn)優(yōu)異,許三多卻屢屢出錯,連長高城瞧不起他,戰(zhàn)友不待見他,只有史班長不停鼓勵他。
新兵訓練結束后,許三多被分到荒原上看守輸油管道。
他整理了全班的內務,每天練習走正步,拿著沒子彈的槍練習射擊,還在部隊的四處房之間鋪了四條新路,還和戰(zhàn)友用石頭壘了一個五角星。
許三多的精神逐漸傳開,他被召回七連。
在這里,他把射擊車輛技術的整本書背了下來,完成了腹部繞桿333個的壯舉破了全團的紀錄,用堅持贏得了尊重。
憤怒的三多赤手空拳抓住特種部隊老A的狙擊手袁朗。演習結束,袁朗挖墻腳時被許三多拒絕。
后來,班長史今到了復員的時間,許三多為了不讓史今離開,用身子壓住班長的行李不讓他走,這一幕讓人淚目了。
班長離開后,許三多接過了史今的接力棒,成為代理班長,并將這份責任感傳遞下去,對新兵馬小帥也是關懷有加。
再后來,在一次軍事對抗中,許三多和A大隊的袁朗不打不相識,在袁朗的幫助下他一步步成長為兵王。
而這一路上,陳思誠飾演的成才站在了許三多的對立面,他是油膩圓滑的代名詞,是典型的利己主義者,在部隊用香煙討好班長,為了升職離開鋼七連,為了進老A放棄同甘共苦的兄弟。
成才這個名字充滿了諷刺,這個角色反過來襯托出許三多和他的戰(zhàn)友們的精神是多么可貴。
縱觀全劇,雖然充斥著現(xiàn)在年輕人嗤之以鼻的雞湯,可是在那個年代卻是許多人的精神食糧。
不論是鋼七連的連訓“不拋棄不放棄”,還是史今的金句“有時候你發(fā)現(xiàn)從天南到海北就是一抬腿的距離”亦或是老馬的感悟“別再混日子了,小心讓日子把你給混了”都深深激勵著15年前的年輕人,讓他們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發(fā)光發(fā)熱,揮灑自己的青春和汗水。
但我想,無論哪個年代,奮斗永遠是這個時代不過時的主題,在這個略顯浮躁的新時代下,《士兵突擊》反而更應該讓現(xiàn)在的年輕人看看。
“不拋棄不放棄”絕不是一個流行金句,而是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吃苦耐勞艱苦奮斗的精神的一種全新演繹,許多年后,這句話或許會過時,但它傳遞的精神內核卻不會改變,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走向真正的富強。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一粒雞
?原創(chuàng)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