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波:行走在水墨與青綠之間”藝術大展今天(2月17日)在天津美術館開幕。
洪波,旅美畫家,立足中國畫傳統(tǒng),熔古出新,以“用中國畫畫美國山水”的成功實踐蜚聲藝壇,自創(chuàng)“積色法”,用色墨交融的抽象語言表現(xiàn)當代精神,拓展了中國畫的表現(xiàn)張力和審美空間,是國際藝壇上備受矚目的中國藝術家之一。本次展覽共展出洪波近作五十件,分為“物有物無”和“又見青綠”兩大單元,作品形式涵蓋繪畫、裝置和拼貼。
“物有物無”單元展出洪波先生近兩年創(chuàng)作的現(xiàn)代水墨作品,畫家大尺度突破傳統(tǒng)山水畫技法的限制,用色墨交織的藝術語言,將自然山水印象轉(zhuǎn)化為當代視覺體驗,用獨具特色的藝術語言,揮灑濃墨激情,贊美祖國的大好河山。
“又見青綠”單元展出裝置和拼貼作品,畫家試圖用新的媒介實驗來探索傳統(tǒng)藝術的多種可能性,以全球視野重新審視東方審美的當代價值,用突破視覺經(jīng)驗的全新呈現(xiàn)完成跨界互鑒。
本次展覽策展人、著名美術評論家陳履生先生這樣評述:“洪波的青綠山水裝置是一種新山水的表現(xiàn)。不管是拼貼還是裝置,甚至是其紙上的筆墨,都顯現(xiàn)出了中國山水畫在 21 世紀的發(fā)展過程中的多種可能性。洪波通過這些山水畫、拼貼、裝置的表現(xiàn),讓人們看到中國文化在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中的生命力。他讓人們思考在文化傳承過程中的某些變異,或許是豐富本體,或許是豐富中國山水畫的當代內(nèi)涵以及當代發(fā)展的諸多的新的內(nèi)容?!?/span>
洪波生在汕頭,少年時期在汕頭度過,潮汕地區(qū)承接千年的中原文脈,在相對封閉的地理環(huán)境下得以保留,從語言到風俗,從飲食到禮儀,無不滲透著古老中原的流風余韻。洪波先生就是在這樣的地方,從小在祖父督促下摹習顏體大字,稍長又得城內(nèi)幾位老先生親授,從臨習《芥子園畫傳》開始,進入中國畫藝術的門庭。從中可以看出,在以求新求變相標榜,以西方寫實繪畫為訓練體系的大環(huán)境下,洪波先生因為機緣巧合,“不合時宜”地走了一條回歸傳統(tǒng)的路,從而奠定了他今天的成就。
加州大學教授理查徳·韋恩評價洪波的近作說,有一種獨特的抽象思維,充斥著能量和張力。他將中國繪畫意境融入到美國的山水中,擺脫寫實性的語義表達,弱化物象的形體符號,用純粹的色墨與光影和書寫性的筆蹤,來抒寫他的內(nèi)心觀感與體悟,構建出一個充滿空間感和光感的精神世界,這極具沖擊力的感官刺激,突顯出一種直觀美感,形成了洪波新的藝術風格。著名美術評論家、中國畫學會副會長孫克也贊賞洪波作品里很有個人特色。他說,洪波畫得非常認真,學習古人,王蒙的東西——茂密,黃賓虹的藝術精神——厚重??傮w來說,他在藝術上很想把他所看到的東西、得到的東西表現(xiàn)在畫里,我覺得是茂密、厚重方面的因素多。這也是比較難的,他不是模仿一下,學習學習一點風格就可以了,也不是很簡單的學習黃賓虹的筆墨,他是用他的寫生精神滲透到他的繪畫語言中,求得一個很完美的結合。
據(jù)了解,本次展覽由天津美術館和深圳美術館聯(lián)合主辦,中視藝術協(xié)辦,是繼年初在桂林美術館首展之后的第二站。激活傳統(tǒng),對話古今,“行走在水墨與青綠之間”,洪波展現(xiàn)出的新理念、新筆墨、新意境,使整個觀展過程宛如一場旅行,受到廣大觀眾特別是年輕觀眾的喜愛。
展覽將在天津美術館展至3月19日結束。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