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 優(yōu)寶
“一元一次啊。” “保證每個里面都有獎?!?nbsp;“試試手氣吧,不但有玩具還有現(xiàn)金哦?!?nbsp;一聲聲吆喝從小學門口的小賣鋪傳來,此時剛好是放學時間,一群孩子爭先恐后地向著小賣鋪跑去。 有些孩子嘴里一邊念叨著:“不怕不怕,賭一波單車變摩托?!币贿吿统隽怂械牧慊ㄥX。
圖片來源于央視財經對315晚會報道視頻
短短十分鐘不到,50塊就這么沒了。
這個打算拼一把的孩子滿臉頹色; 而那個說“中50也不虧”的孩子更是跺著腳地怨聲連連;
圖片來源于央視財經對315晚會報道視頻
回家路上,還有一個堅信“不可能一次都抽不到”的孩子則滿臉躍躍欲試。
圖片來源于央視財經對315晚會報道視頻
這般景象是今年315晚會上曝光的冰山一角——最近在很多城市流行起來的,專坑小學生的“賭博游戲”。
成年人都把持不住的欲望
說起來最近也經常在短視頻平臺上看到類似的內容,有扮演小學生玩抽獎的,有在家無聊給孩子做抽獎的。
圖片來源于央視財經對315晚會報道視頻
他們抓住了人類最原始的欲望,掌握了一個全新的流量密碼,卻也讓無良商家嗅到了商機。
圖片來源于央視財經對315晚會報道視頻
抽龍珠、抽卡牌只是最基礎的套路,為了更刺激,有些商家居然讓孩子玩起了“現(xiàn)金抽獎”,直接用赤裸裸的金錢誘惑孩子。
以砸金蛋為例,記者打開66枚金蛋,里面只有7個蛋設置了現(xiàn)金獎,中獎金額僅僅15元。
圖片來源于央視財經對315晚會報道視頻
玩完后,被砸碎的金蛋隨便捏吧捏吧便又可以重復利用了,中獎率、獎金額度完全由商家自己說了算,真可謂“一本萬利”。
圖片來源于央視財經對315晚會報道視頻
而集郵的玩法套路更深。
記者花80元購買了一整版卡片進行體驗,共有80張獎券。 拆開后,得到320個卡通形象,但沒有集齊任何一個中獎組合,每一個組合都差了一張。
圖片來源于央視財經對315晚會報道視頻
可小孩子不知道這是騙局,總是心存幻想,抽不中,也只會覺得是自己運氣不好。
更令人擔憂的是,那些流行的卡通形象,心儀的獎品,抽獎的刺激,這樣的誘惑,就像賭博之于成年人。 大人都把持不住,那些未成年的小學生更是深陷其中,難以自拔。 隨著記者的探訪,越來越多的家長給出了反饋。 最開始他們也只是覺得孩子抽獎就是為了好玩,自己和孩子說明了其中的消費“陷阱”,孩子便會有所收斂。 但還是架不住孩子身邊的小朋友總有一些中大獎的,有些孩子不僅花光了自己的零花錢,還向同學借錢,甚至偷父母的錢。
圖片來源于央視財經對315晚會報道視頻
抽獎玩具背后隱藏著危害極大的“成癮機制”,它跟賭博非常像。 為什么有些人輸?shù)絻A家蕩產依然執(zhí)迷不悟? 頃刻之間的勝負欲只是其一,那種近乎生死一線的刺激給人帶來了極大的快感,即使他們沒有贏。 沉沒成本是其二,輸 10 元比贏100元更能引起強烈的情緒反應,為了減輕失敗帶來的失望和沮喪,他們必須要贏一把。 在這一點上,獲勝不再是興奮,而更多地是“彌補”損失,因此他們陷入了惡性循環(huán)。 概率謬誤是其三,當一個人連續(xù)輸?shù)臅r候,他必然會認為輸越多,下一把贏的可能性就越大。 網絡游戲里的抽獎有代碼控制,現(xiàn)實中的抽獎也有很多暗箱操作,但即便沒有這些外在因素影響,每一次輸贏的概率也都是獨立的,沒有任何聯(lián)系。 就像拋硬幣,每次拋出正與反的概率永遠都無限接近50%。
捷徑依賴是其四,也是對孩子影響最大的一點,當他們經歷了第一次勝利,大腦便激活了獎勵系統(tǒng)——給予他們不習慣的多巴胺。 人腦是有自我防御機制的,就比如一款好玩的游戲,開始時會讓你很上癮,但玩久了就慢慢膩了。 這不僅是因為游戲沒有更多新內容可玩,還因為我們的大腦在逐漸“習慣”它,為我們建立起容忍度,讓人的精神與情緒不會輕易有太大起伏。 但相對的,那些需要付出很多才能體驗到快感的事情(比如讀書考個好成績,學一項技能拿到獎項),對孩子的刺激也在逐漸降低。 科學地說:當大腦受到過度刺激時,會增強其防御反應,從而降低獎勵系統(tǒng)的效率。 多巴胺受體的數(shù)量減少,更少的多巴胺通過大腦,因此個人體驗的愉悅程度降低了。 當然這個程度遠比不上真正的賭博和毒品,可“成癮”機制卻是一樣的,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更是百害而無一利。
孩子的“賭徒”心理
相信每個人的學生生涯中都會有這樣的經歷: 上課開小差做小動作時總認為“老師不會看到我”;這節(jié)課沒認真聽,下節(jié)課我一定認真聽; 這道題不會,我隨便編個答案,反正老師、家長、小組長也不一定檢查得出來;這個字是兩道橫還是三道橫來著?我寫兩道橫,再模糊一下,一定能過關…… 賭徒心態(tài)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可我們長大后也沒有沉迷賭博??? 的確如此,但那是因為賭贏的時候并不多,而且一次敗露就會受到父母、老師嚴厲地“問候”。
陽陽是一名剛上初三的男孩,一直是個懂事的孩子,成績也比較穩(wěn)定。 可最近一個月的幾次測驗,成績退步很大。面臨升高中,父母怕給孩子太大壓力,也沒問是什么原因。 一天晚上,爸爸在輔導陽陽作業(yè)發(fā)現(xiàn)一個步步高學習機,想著家里沒有買啊,問是哪兒來的。 陽陽一愣,很快打馬虎眼說是借的。 可這么嶄新的學習機誰會借呢?爸爸顯然不相信,但兒子不說,他也就沒再多問。 但隨后的幾天,爸爸發(fā)現(xiàn)陽陽下午放學的時間越來越晚,回家后做作業(yè)也沒什么精神,而且陽陽一周內問家里要了3次零花錢,說是買文具、買輔導材料。 這么多情況聯(lián)系到一起,爸爸覺得孩子應該是有事瞞著他。 終于,一天陽陽晚上8點多才回到家,爸爸大發(fā)雷霆,并說要去找班主任。 陽陽經不過再三訓斥,一邊哭著一邊承認,自己放學后去了一家小賣鋪玩抽獎,那個學習機也是自己贏回來了。 剛開始覺得既刺激又有誘惑,但后面就沒再贏到什么大獎了,甚至為了抽獎還把學習機賣還給了店家。 后來隨著窟窿越來越大和急于“翻本”的賭徒心理,只能不斷地向家里要錢。 爸爸聽完事情經過后,發(fā)現(xiàn)孩子竟迷上了賭博,當場就把孩子大罵了一頓。 可這樣的勸阻似乎并沒有什么效果。孩子收斂了一陣,又忍不住重蹈覆轍,甚至連管家里要錢的手段也越來越“高明”。 終于,爸爸把兒子叫到小屋里促膝長談、聊到半夜,不但和兒子說了高考,還說了對未來的種種影響。 又在當天晚上給班主任打了電話,引起了校方的重視,特意組織了“熱愛青春,遠離賭博”的主題班會,并邀請了派出所民警現(xiàn)場說法。 經過家庭學校的聯(lián)動教育,在外部壓力和感召力的疊加渲染下,孩子才最終回到學習的正軌上來。
這是一個故事,又不僅僅是一個故事。當孩子有了一些惡習,單方面的勸阻往往治標而不治本。 因為讓孩子成癮的動機并不唯一,有的是為了刺激,有的是心里苦悶,有的是學校管理不嚴格,知道原因后才能采取針對性的辦法措施。 此外,優(yōu)家教育創(chuàng)始人吳臻老師也在厭學的話題中說過: 很多孩子厭學的背后,是缺愛,是厭世。 好奇,是孩子的本能,當一個孩子對學習感到厭惡,對現(xiàn)實中的人與物不感興趣,對自己麻木,這就是缺愛導致的厭世。 如果我們總是關注生活中的負面,抱怨生活的苦,就會越來越覺得生活是苦的。 即便帶著孩子去游山玩水,也無法激發(fā)孩子對生活和學習的熱情。 如果我們能夠坦然接受生活的真相并熱愛生活,即便條件苦點,生活難些,也依然能夠點燃孩子對生活的熱情,和對世界的好奇心。 用粗俗一點的說法就是,孩子的生活太無聊,為了滿足“獵奇”和“探求”心理,沒能抵御未知事物的誘惑而誤入歧途。 不要覺得孩子越來越大,自己也就可以不再陪著他;不要覺得有了很多興趣班,孩子就可以過得充實。 無數(shù)事實證明,一段良好的親子關系才永遠是孩子精神上最大的支柱。 愿每個孩子都可以得到善意的對待!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