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上方,聆聽最美音樂
作者:三分明月
在蘇州玩了一天,第二天從蘇州到無錫。
無錫一直是我心馳神往的地方,早年從一些文學(xué)作品上就對她多少有些了解。知道她北倚長江,南瀕太湖,京杭大運河貫穿其中,是有名的魚米之鄉(xiāng),出產(chǎn)的無錫大米享譽全國。
除此以外,無錫還有布碼頭、錢碼頭、窯碼頭、絲碼頭之稱,她確是鑲嵌在太湖畔的一顆璀璨明珠。
我想,這次到無錫一定要到太湖之濱感受一下“碼頭文化”,親身體驗體驗商業(yè)碼頭的繁忙景象。
但使我大失所望,現(xiàn)在的無錫到哪里去尋找舊碼頭的蹤跡?那么看看煙波浩淼的“太湖帆影”應(yīng)該是沒有什么問題吧?
上午我們來到太湖之濱的黿頭渚,導(dǎo)游說這是觀賞太湖風(fēng)景的絕佳處。這話 不假,有郭沫若作詩為證,“太湖絕佳處,畢竟在黿頭”。
但眼前所看到的景致是只見太湖不見帆影,湖面沒有了帆影何以顯示太湖的浩淼?
我們?nèi)粲兴У刈哌M旁邊的一家書畫社,看不到“太湖帆影”欣賞一下字畫也好。
當(dāng)我們從書畫社出來再往湖面一望,眼前頓時一亮,在碧水藍天之間,四五艘帆船正揚帆在湖面上,片片帆影點綴在萬頃碧波之中甚是美妙。
這不正是我所追求的”太湖帆影”的意境嗎?我迫不急待地打開相機,咔嚓咔嚓地按下了快門。
下午,我們一行乘坐游輪到湖對岸的靈山瞻仰大佛。
在游輪上,面對煙波浩淼的太湖,我的思緒一下子被拉回到了春秋時代,想到了吳越戰(zhàn)爭,想到了范蠡,也想到了西施……
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打敗,被迫到姑蘇為奴。越國大夫范蠡為勾踐巧出一計,將越地一個民間美女西施獻與吳王。
西施到了吳國,整日陪伴夫差左右,日夜笙歌燕舞,讓吳王沉緬于美色與享樂之中,以此消磨斗志。
最后越國利用范蠡的“美人計”終于滅亡了吳國。
范蠡獻計打敗吳國后被勾踐封為上將軍,聲名至尊,功高蓋主。
但范蠡心里明白,同勾踐這種人只可與之共患難,不能與之同安樂,如不激流勇退,恐難善終。
于是攜帶西施,駕一葉扁舟,泛舟于太湖之上,杳然不知所終。
據(jù)說后來范蠡經(jīng)營紫陶產(chǎn)業(yè),富甲一方,世稱陶朱公。
現(xiàn)蘇杭各地的紫陶商店均供奉范蠡的塑像,把他作為紫陶鼻祖。
我們在無錫一家紫陶商店購買紫砂壺時,就親眼見過范蠡的這類塑像。
對于范蠡的功成身退,歷代文人感慨頗深。晚唐詩人汪尊在他的《五湖》詩中,對范蠡的深謀遠慮更是大加贊賞:
已 立平吳霸業(yè)功,
片帆高揚五湖風(fēng)。
不知戰(zhàn)國官榮者,
誰以陶朱得始終。
正在遐想,船已靠岸。
靈山大佛始建于1997年,坐落于太湖之濱馬山秦履峰南側(cè)。
據(jù)傳當(dāng)年玄奘和尚取經(jīng)東歸來到此處,只見層巒疊翠,景致十分優(yōu)美,頗似西方佛教圣地大靈山,于是取名小靈山,命其弟子在此建院設(shè)寺,傳播佛經(jīng)。
靈山大佛通高88米,比四川的樂山大佛還高17米,共耗鑄銅700余噸。
靈山大佛建成后,與香港的天壇大佛,四川的樂山大佛,山西的云岡大佛,河南洛陽的龍門大佛形成“五方五佛”特立聳峙,遙相呼應(yīng)的格局。
由于不是佛教徒,對佛門之事說不出更多的道道,只能到此為止。
秋陽西斜,該返程了。
站立船頭回望大佛,暮然間發(fā)現(xiàn)一輪光暈剛好罩住大佛頭頂,是無意的巧合還是佛光的必然?不得而知。
再放眼遠方,煙波浩淼的太湖也在夕陽的輝映下泛起片片波光,使美麗的太湖顯得更加嫵媚動人了……
作者簡介:楊克純,退休教師。教了一輩子書卻沒有什么建樹,顯得十分平庸。
平時喜歡喝點小酒,打打小牌,看看閑書。偶爾也玩玩文字游戲以打發(fā)空閑時光。
身上也有一些臭文人的臭毛病,別人覺得有些高冷,其實是無能。
《僰俗》征稿啟示: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