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大一統(tǒng)的封建王朝,是劉邦在公元前202年建立的,反秦戰(zhàn)爭中,楚懷王立下盟約:先入關(guān)中者為王。結(jié)果劉邦第一個打進關(guān)中,滅亡了秦朝,但由于當時項羽軍事實力最強,劉邦不得不服從于項羽的分封,項羽把劉邦封了漢王,封地在漢中。
漢王這個名稱來源于漢中,而漢中這個名稱來源于漢水,劉邦原本一心想當關(guān)中王,結(jié)果被項羽封了個漢王,本來劉邦還不服氣,還想著攻打項羽,結(jié)果手下人就勸劉邦,當時的蕭何說了一段話:
《漢書 蕭何傳》:《周書》曰“天予不取,反受其咎”。語曰“天漢”,其稱甚美。
《周書》告訴我們:“上天給予我們的,如果我們不去接受,結(jié)局只會非常悲慘。俗話說“天漢”,以漢配天,這個稱呼非常好。漢在古代有銀河、天空之河的意思,蕭何說漢這個稱呼很好聽,劉邦于是按受了蕭何的建議,就去到自己的封地漢中,并稱漢王,直到劉邦打敗項羽后,仍以漢為國號。
蕭何勸劉邦接受漢王的封號華夏的第一個國號是夏,接下來是商、周、秦、漢、魏、晉、唐、宋、元、明、清等,為什么漢最為出名,后來成為我們的民族名-漢族,語言名-漢語,字體名-漢字,幾乎在我們所有對外區(qū)別的字前都貫以漢這個字,這是為什么?
中國古代是沒有民族之分的,民族是外來詞,到了近代才有民族一說,民族是由梁啟超在《中國史敘論》中提出的,漢族這個稱呼也是在此時提出來的,正式成為我們民族的名稱,漢族這個稱呼確實來源于漢朝。
漢朝時代的人,以個人來說,對外自稱為漢人、漢使、漢兵,以國家來說,對外自稱為中國、華夏或者大漢,在秦漢之前的夏、商、周朝代,由于分封制深入人心,整個天下不能形成一個真正統(tǒng)一的實體,不同封地的子民只會效忠領(lǐng)主,而不會效忠天下,所謂的天子,也不過是名義上的天下共主。
夏朝夏、商、周時期,居然在中原地區(qū)的諸侯國自稱為中國或者華夏,中國、華夏是帶文化基本的地理范疇,中國就是天下之中的國,華夏就是穿著華麗衣服的禮儀之邦,中國和華夏有著共同的意思,中國就是華夏,指的是接受華夏文化,并且居然在中原地區(qū)的子民,中國從來不以血統(tǒng)區(qū)分,而是以文化來區(qū)分的。
舉個例子,周朝時期的楚國,曾經(jīng)自稱為蠻夷,楚王曾經(jīng)說過楚國是蠻夷,不必跟中國的禮儀一樣,周天子和中原諸侯國最初也認為楚國是蠻夷,但是楚國后來強大后,也學習了中原的文化,后來就融入了華夏,成為華夏的一部分,但是楚國內(nèi)部有很多人是從蠻夷進入華夏的,包括秦國也是這種情況,秦國吞并了很多戎人,這些人跟著秦人一樣,也成為華夏人。
商朝與周朝中國和華夏適應于任何朝代,包括后來的秦、漢、魏、晉、唐、宋、元、明、清等,就連滿族人建立的清朝也自稱為華夏和中國,這就是文化的影響,但是在不同的朝代,他們又叫不同的人,比如周朝,如果是周天子直屬的百姓就自稱為周人,如果是秦王直屬的百姓就稱為秦人,如果是楚王直屬的百姓就稱為楚人,所以在夏、商、周稱呼就不統(tǒng)一。
到了秦始皇時期,天下才真正統(tǒng)一,秦朝時的百姓自稱是秦人,漢朝的百姓自稱是漢人,唐朝的百姓自稱是唐人,依此類推,在整個華夏五千年歷史上,只有漢人和唐人的稱呼仍然在用,尤其是在國外,比如在國外著名的中國城,一般都稱為唐人街,就是借用唐朝人這個稱呼來的。
換句話說,五千年華夏,最讓人津津樂道的當屬于漢朝與唐朝,其他朝代都不如這兩個朝代輝煌,成就也不如這兩個朝代大,那么漢朝與唐朝有什么輝煌事跡與成就?
秦始皇統(tǒng)一天下漢朝的成就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文化融合,二是開疆拓土。
1、漢朝的文化融合
漢朝與匈奴進行了長達幾百年的戰(zhàn)爭,到漢宣帝時期,征服了南匈奴,之后一直到漢朝滅亡,南匈奴都臣服于漢朝,漢朝與匈奴之間不斷融合,到了晉朝時,匈奴貴族都改成了漢姓,自認是漢朝的子孫,漢朝的影響力進一步擴張。
在漢朝與匈奴的戰(zhàn)爭中,漢朝打通了河西走廊,連接了西域,并將西域納入漢朝的控制范圍之內(nèi),然后通過西域繼續(xù)向西進行商業(yè),并開通了最早的絲綢之路,將漢朝的瓷器、絲綢通過這條路源源不斷地輸往中亞、中東、歐洲等地。
劉邦建立漢朝在這一時期,中亞、中東、歐洲等地就知道了遙遠的東方有個國家叫“漢”,所以他們稱我們?yōu)闈h人,這也是漢人首次走向世界的稱呼,并一直流傳下來,第一次被記載的稱呼就成為后世外國人對我們的稱呼,然后一代代傳下去,國外還是習慣稱呼我們?yōu)闈h人。
漢朝一方面統(tǒng)治西域,然后西域又跟外面的世界交流,逐漸也把漢朝的威望流傳開來,這也是漢朝能讓同時代的世界知曉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漢朝奠定了獨尊儒術(shù)的文化基準,這影響了后代的朝代,漢朝的獨尊儒術(shù)并不是打擊其他學派,而是融合眾家所長,同時以法家為基本,是標準的外儒內(nèi)法,而不像后來的宋朝完全是棄武重文,漢朝的文化中,很有血性,不斷涌現(xiàn)出熱血英雄人物,比如蘇武、衛(wèi)青、霍去病、陳湯、班超、耿恭等人。
漢朝打通西域、開辟絲綢之路2、漢朝的開疆拓土
漢朝的開疆拓土是華夏自秦朝之后,又一次大規(guī)模開疆拓土的行為,從漢武帝開始,任用衛(wèi)青與霍去病大敗匈奴,霍去病甚至創(chuàng)造了“封狼居胥、禪于姑衍、飲馬瀚?!钡膽?zhàn)績,導致漠南漠北無匈奴王庭,漢武帝時期,還派出李廣利兩次遠征大宛,名震西域,到了漢宣帝時期,漢朝開始在西域設置都護府,實行有效管理。
除此之外,漢武帝還四面擴張,東北方向擴張到朝鮮半島南部,并設置了漢四郡,征服了西南夷,滅亡了南越國,收復了閩越,使得漢朝的疆土達到了頂峰,一系列的開疆拓土,讓漢朝的國威遠揚。
漢朝還有無數(shù)感人的事跡,有蘇武被困匈奴19年誓死不降,有陳湯說的那句名言: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有竇憲燕然勒石的壯舉,有東漢耿恭“笑談渴飲匈奴血”,在西域孤軍孤城抵抗匈奴,有十三壯士歸玉門的英雄壯舉,讓人不斷懷念漢朝的強大與熱血。
漢朝開疆拓土唐朝當然也很強盛,在開疆拓土方面比漢朝還要強盛,唐朝的疆土在唐高宗時期達到了頂峰,將整個蒙古高原、西域,甚至中亞的一部分納為領(lǐng)土,以面積算的話,超過了漢朝,正因為如此,才讓唐朝的威望遠揚,直到中亞、歐洲,由于唐朝對海外有著巨大的影響力,這也成為后世唐人街的來歷,把在國外居住的華人區(qū)域稱為唐人街。
但是唐朝與漢朝相比,有兩個原因?qū)е绿迫瞬荒艽鏉h人:
一是唐朝出現(xiàn)的時間比漢朝晚。
漢朝出現(xiàn)的時間比唐朝早了幾百年,在時間上,漢朝占了優(yōu)勢,因為先來的總是比后來的更讓人難忘,漢朝也對海外產(chǎn)生了影響力,這種影響力一旦產(chǎn)生,就會流傳下去,后面朝代如果再有影響力,會發(fā)現(xiàn)怎么也比不上前面的朝代,這是先來后到的好處。
唐朝疆域二是唐朝的民族融合遠遠強于漢朝。
唐朝時期的民族融合是華夏歷史封建社會做得最好的,唐朝政府及軍隊中有大量的外族人,軍隊中甚至有五分之一的外族人,還有很多外族名將,比如高仙芝是高麗人,哥舒瀚是突厥人,仆固懷恩是鐵勒族,李光弼是契丹人,黑齒常之是百濟人。
這些人雖然是外族,但同樣是唐朝統(tǒng)治下的臣民,如果以唐人來稱呼所有人,就顯得不太方便了,總不能把高麗人、突厥人、鐵勒人、百濟人也叫唐人吧,不方便區(qū)分不同民族的人了,不如漢人方便,所以漢人在后世用得更廣。
漢朝滅亡后,漢人這個名詞成為一種文化意義上的人,定義為居住在中原,信仰華夏文化的人,稱為漢人,比如到了清朝的時候,清朝統(tǒng)治者是滿人,而漢地居住的人都是漢人,而沒有叫清人,這就是區(qū)別。
秦朝因為統(tǒng)治時間過短,并且大多數(shù)后世人認為秦朝的統(tǒng)治過于殘暴,秦朝滅亡后,他的國號隨之埋沒,漢朝之后是魏朝,過于短暫,沒有太多建樹,而魏朝之后的晉朝,更是華夏歷史上的恥辱,八王之亂、五胡亂華、衣冠南渡,北方漢人幾乎被胡人屠殺得絕跡,兩晉是華夏的恥辱朝代。
兩宋只有半壁江山,不能算做統(tǒng)一的朝代,明朝的疆土不如漢朝與唐朝,文化影響力也不如漢唐,元朝和清朝是外族建立的朝代,所以五千年華夏能夠代表我們族群名字的就只有漢和唐,而綜合比較之下,唐不如漢,所以漢的說法一直流傳下來,成為我們族群的名字,也就是漢族。
當確定我們的族群是漢族之后,語言當然確定為漢語,文字當然確定為漢字,這是一脈相傳的文化傳承。
歡迎關(guān)注微信公眾號:yiguozhijun_lishi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