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前的今天——1967年2月15日(農(nóng)歷正月初七)早晨,一代文豪張恨水在自己的家中跟往常一樣從床上爬起來,他的腳剛一沾地,家里人就發(fā)現(xiàn)了意外,可惜,這一切都太遲了,恨水先生仰面倒在地上,一代文豪就此撒手人寰。
很多人想不到,張恨水先生在一年前頂住了紅衛(wèi)兵小將上門抄家的壓力,不到一年,他輸給了命運。也許是他贏得了命運,不然,誰也無法預見十年的浩劫會給他帶來什么?
要不是新年前去了現(xiàn)代文學館,要不是春節(jié)前去了張恨水故居,張恨水先生對于我始終只是一個符號——同鄉(xiāng)前輩文豪。年輕的時候看過他的《啼笑因緣》、《金粉世家》,也許是因為閱歷的原因,我不喜歡那個風格的作品,當時,看小說,沒有關注文學,僅僅關注故事和情節(jié)。
再次關注張恨水先生還是因為金融作協(xié)的王張應老師,自從認識王老師后,王老師不僅會定期介紹一些家鄉(xiāng)和張恨水先生的文字,而且他會轉(zhuǎn)發(fā)一些張恨水先生的文章,也不知道為什么,現(xiàn)在讀張恨水先生的文字跟若干年前,感覺完全不同,也許這些文字因為王老師精選過。
大年初一,我拜訪了王老師,也參觀了張恨水先生的故居。故居剛剛落成,一個很小的院落,據(jù)張老師說,這間房子保持了恨水先生當年故居的原貌。
由于以前沒有參觀過潛山那邊的民宅,我說不好以前那邊老宅的樣子,但是,憑我對家鄉(xiāng)老宅子的記憶,我感覺那個紀念館的樣子還是不符合我的概念,尤其是青磚的外墻及偌大的天井,總讓人感覺那個館子有點讓人感覺局促和壓抑。
據(jù)說潛山縣將建造張恨水故居當成了一件大事,為此,還成立了張恨水先生研究會,接待我們的就是研究會的成員,據(jù)他自己說,他是張恨水先生的侄孫,他的爺爺是張恨水先生的二弟,爺爺當年跟張恨水先生一起做報紙,據(jù)說他爺爺是被日本人折磨死的,恨水先生還寫過悼念二弟的文字。
參觀過紀念館的人,估計都會有些想法,直覺這個建筑不太像那么回事,大凡紀念館一般不外乎兩種情形,或用于展覽或者陳列紀念物的房子,或者就是以前名人的老宅子,而現(xiàn)在的這個房子兩者都不像,但愿現(xiàn)在是建設初期,以后會越建越好。
我之所以耿耿于紀念館的外形,那是因為,我一直奇怪,家鄉(xiāng)出了張恨水這樣的大師,為什么若干年前沒有人張羅修建故居?既然一直沒有人張羅,現(xiàn)在怎么想著要建故居,這是我比較奇怪的地方。
這樣的奇怪也適用張恨水在文壇的地位和身份上,張恨水先生一生作品數(shù)量達3000多萬字(還有說法是4000萬字),這個數(shù)量估計不僅用于近代,而且也適用于歷史,一個人用毛筆寫出3000萬字,那是個什么概念呢?就我所知,張恨水在近代文壇上還創(chuàng)立了幾個記錄:一是作品數(shù)量最多,二是同時創(chuàng)作的作品數(shù)量最多,據(jù)說他同時能寫5、6部小說,這是一般人都做不到的;三是作品被翻印的次數(shù)最多,流傳最廣的作家,僅《啼笑因緣》這一部作品就至少印了26版。據(jù)說魯迅的母親是張恨水的“粉絲”,張恨水每有新作問世,魯迅先生都會給母親買一本,由于張恨水小說的讀者群太大,以至于江湖上出現(xiàn)了張恨水的“偽書”,我們敬愛的毛主席也曾中招。
張恨水先生寫的是章回小說,他將古典的章回小說與西方的小說手法結(jié)合起來,開創(chuàng)了所謂的“鴛鴦蝴蝶派”寫作手法,這樣的寫作手法現(xiàn)代人看來是一種風格,但是在同時代的文學圈子里,估計認可度不高。那個時候好像流行哲學、國學或者歷史學,能稱為學者的人,要么是海歸,要么是大師或者領袖,要么就是皇家御用的文人,像張恨水這樣整天靠碼字謀生,事業(yè)都在報紙上,寫作內(nèi)容局限于王侯將相、才子佳人的,估計格調(diào)上不會有太多的認同感,尤其重要的是,很多人認為他的作品中缺乏理性和思考。這也許是同時代的人認可他,但是不太器重他的主要原因?縱觀張恨水先生的履歷,好像在文學圈子里他不僅沒有知己和師門,也沒有依靠政府和高校背景,只身奮戰(zhàn)在文學沙場,雖然圈外人氣爆棚,但是圈內(nèi)只有羨慕嫉妒恨。這估計就是他沒有被人追認為大師,甚至都被歷史忘卻的主要原因。
我這么說,估計有人認為我淺薄,事實呢?張恨水在當時沒有得到應有的榮耀,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他的作品寫得非常通俗,以至于販夫走卒都能讀懂,而那些號稱大師的人,往往喜歡將老百姓能懂的東西,寫得讓人看不懂,這就叫水平,而張恨水大師將文學的“身價”拉得太低了,那天整天咬文嚼字、滿口之乎者也的人,一定不會喜歡張恨水的。因為他跟“大師們”不是同類。
不知道張恨水先生什么時候被尊為現(xiàn)代文學大師的?不知道現(xiàn)代人如何評價大師當年的作品?如果僅僅因為張恨水先生被尊為大師就盲目地追捧他,或者因為他是同鄉(xiāng)前輩名人就盲目崇拜他,這都不是先生愿意看到的。張先生一輩子作品數(shù)量很多人估計都讀不完,如何將大師的作品分出類別,挑選出精華和糟粕,讓我們?nèi)嫦到y(tǒng)地學習大師的精髓,通過挑剔糟粕,讓我們感知真實的大師創(chuàng)作思想和動機,這是每個熱愛文學的人所希望的。
到目前為止,似乎還沒有人(文學界的人)系統(tǒng)地研究過張恨水先生,研究張恨水先生非常難,因為他的作品數(shù)量確實太多了,僅中長篇小說就120余部,要是沒有將張恨水先生的作品看個大概,真的很難說對他有研究,張恨水先生確實給后人出了難題。
在我老家,正月初七被定義為“人生日”,而這一天竟然是張恨水先生的難日,這天在我家鄉(xiāng)幾乎也是個“諸事莫為”的日子,難道,張先生是希望我們這一天靜心地回顧一下他一輩子的生平?
今天距離張恨水先生仙逝正好50周年,50年不過歷史長河的一瞬,而張恨水先生寫作50年竟留下了數(shù)千字的文學作品,這是一個值得紀念的理由,愿大師千古!
僅以此文獻給同鄉(xiāng)先輩文豪張恨水先生!
掃一掃,關注該公眾號
朱曄,男,1970年8月生于安徽望江縣,經(jīng)濟學碩士,高級經(jīng)濟師,中國注冊會計師,人力資源管理師,中國金融作家協(xié)會會員?,F(xiàn)就職于中國工商銀行。2010年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2012年起先后出版了《理說明朝》(2012)、《理說宋朝(北宋篇)》(2013)、《理說宋朝(南宋篇)》(2013)三本歷史評論類專著,及散文集《一車一世界》(2014),2015年出版了類自傳體小說《最后一個磨盤州人》,累計出版的字數(shù)近200萬字。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