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來到歡丸媽媽,我是陳霜。
今天我們繼續(xù)讀論語第七篇《述而篇》。
▲子曰:長按圖片,可轉(zhuǎn)發(fā)至朋友圈
陳司敗問魯昭公是否懂得禮節(jié)??鬃诱f:“懂得禮節(jié)。”
孔子退出來,陳司敗將孔子的學(xué)生巫馬期請進去,向他作了個揖,說:“我聽說君子的為人公正不偏袒,難道君子也會有所偏袒嗎?魯君娶了吳國的女子,是同姓,叫她吳孟子。魯君若是懂得禮節(jié),還有誰算是不懂禮節(jié)啊?”
巫馬期把這些話告訴了孔子??鬃诱f:“我很幸運,如果有過錯,別人一定會知道。”
陳司敗問昭公知禮乎?孔子曰:“知禮?!?/strong>
陳司?。喝嗣灿腥苏f“司敗”是官名。陳國大夫。
昭公:魯昭公,昭是他的謚號。
孔子退,揖巫馬期而進之,曰:“吾聞君子不黨,君子亦黨乎?
揖:古代的拱手禮。
巫馬期:孔子弟子。姓巫馬,名施,字子期。
黨:偏私、偏袒。
這里我們重點講一下進字。進字在大象字卡的水部/黃部,家長和小朋友們可以找出來看一下。
進字現(xiàn)在的字形很簡單,是一個形聲字,井表示讀音,走之旁表示相關(guān)的意思。但是你看它的繁體字,不是井,是隹。我們之前講過隹是鳥的意思。那么進字和鳥有什么關(guān)系呢?古人認為鳥腳只能前進不能后退,所以就用了一個隹,表示前進。本來的意思就是向上或者向前移動。
君取于吳,為同姓,謂之吳孟子。君而知禮,孰不知禮?”
取:同“娶”。
同姓:古人規(guī)定同姓不婚。這實際上是上古沿襲下來的傳統(tǒng),同一氏族內(nèi)部的人不能通婚。因為氏族內(nèi)都是有血緣關(guān)系的,屬于近親,結(jié)婚的話肯定是不符合優(yōu)生優(yōu)育的原則,所以古代這種限制是很有道理的。但是我們現(xiàn)在,同姓的人已經(jīng)沒有血緣關(guān)系了,就無所謂同姓不婚,近親結(jié)婚仍然是不可以的。吳國和魯國,都是姓姬,所以陳司敗認為魯君娶自己同姓的吳國女子,是非常失禮的。
吳孟子:春秋時代,國君夫人的稱號一般是原來的國名加上她的本姓。所以這位魯君夫人本來應(yīng)該叫吳姬,但這樣就很明顯地看出來兩個人是同姓了,所以為了隱晦就叫她吳孟子,孟子可能是這位夫人的字。
巫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茍有過,人必知之?!?/strong>
茍:如果。
孔子有“為尊者隱”的觀點,所以他不方便直接批評魯國國君的違禮行為。但被陳司敗指出錯誤之后,孔子的反應(yīng)非常有意思。他既沒有生氣,也沒有覺得不好意思,而是說,我真幸運,如果有過錯,別人一定會知道,就會給我指出來。
所以小朋友們也是一樣,別人指出你的錯誤,你要感到高興,因為這樣你才能不斷的進步。下一次當別人指出你錯誤的時候,也請你謝謝他。
今天我們讀了《論語》述而篇的第三十一章
陳司敗問昭公知禮乎?孔子曰:“知禮?!?/span>
孔子退,揖巫馬期而進之,曰:“吾聞君子不黨,君子亦黨乎?君取于吳,為同姓,謂之吳孟子。君而知禮,孰不知禮?”
巫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茍有過,人必知之?!?/span>
還學(xué)了一個前進的進字,謝謝你的留言和轉(zhuǎn)發(fā),我們下次再見。
▼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