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見聞錄
老屋靠近村子中央,村子中央是一個叫“坨上”的地方?!佰缟稀笔桥f時鹽坨遺址,隨著清末家鄉(xiāng)鹽業(yè)的衰落,“坨上”早已成為一戶人家的院落。上世紀(jì)二十年代,鄉(xiāng)村工商業(yè)始興,染坊、織坊、藥房、魚行、雜貨鋪、茶館、飯館、煙館等作坊和商鋪在“坨上”周圍悄然興起。“鴻記”乃其中的一個大煙館,1939年日本鬼子侵占濤雒,那是三教九流、各路豪杰匯聚的場所。“坨上”北側(cè)是“鴻記”舊址,再北錯東即是老屋所在。
老屋建于何年,已經(jīng)沒有人能夠說得清了。據(jù)族中老人言,老屋是早年間我家祖上與一大戶人家置換的房產(chǎn)。至我出生時,老屋歷經(jīng)百余年的歲月洗禮,庇護了我們家?guī)状?。我生于老屋,長于老屋,直到離開老屋外出工作。
一
出老屋院門西行約三百米,便是“南園”。南園是由多棟房子組成的院落,青磚灰瓦、高墻大院,房墻上隱約可見舊時看家護院用的射擊孔。到我記事時,東側(cè)的院墻已經(jīng)拆除,成了一個半敞開式的院落,其中的一棟房子做了大隊糧食加工廠。
有一次,我見村里的卓槐帶著一幫人在那院里排練樣板戲,鑼鼓家什“咚鏘咚鏘”地響,好不熱鬧。這卓槐是村里的一位文化能人,吹拉彈唱樣樣出色。村里排練樣板戲、秧歌舞,他都是不二的導(dǎo)演人選。上世紀(jì)七十年代中葉,因生活所迫闖了東北。
南園,是舊時本村第一大戶的宅院。他們家在濤雒大街“十字”街口、鎮(zhèn)上最繁華的地段擁有一處商鋪,在石臼所還經(jīng)營著幾處魚行。在那個改天換地的年代里,男主人先是跑到了石臼所,后又去了臺灣,家里只留下了老太太和他們的小兒子。土改后,母子二人被掃地出門,安置到大院一角的兩間草房內(nèi)。
1947年,村干部緒槐受組織派遣,帶著幾位村民駕船去蘇北采購藥品,在海上遭遇了國民黨的武裝船只。緒槐一看,這可糟了,對方如果盤查起來,不但藥品保不住,可能還會有流血犧牲。就在大家惴惴不安時,對面船上傳來一聲熟悉的聲音:“孫子!見了爺爺怎么也不打個招呼?”話畢,那船便開走了。論輩份,緒槐該叫“南園”主人為爺爺?shù)?。那天,他恰巧就在對面的船上,放了本村爺們一馬。
有人說,人性易在苦難中湮滅、危難時喪失,但我還是相信,不期然中總會有一些人性的光輝在綻放。
那老太太我該叫二奶奶,她的兒子我要喊一聲三叔的。在那個唯成分論的年代,老太太從不出門,只有過年時才見得到她。我們小孩子去她家拜年,她也抓糖塊、捧花生地?zé)崆檎写c平常人家的老太太并無二致,但由于少見陽光,她臉皮白得有些瘆人。
兩岸開放探親后,他們家在臺灣的女主人曾回來過,在當(dāng)?shù)剞Z動一時。那位因家庭出身被拖累,打了大半輩子光棍的三叔卻因此受惠,到了五十多歲上終于娶上了媳婦。
站在時代的風(fēng)口上,我們只是一粒塵埃,也許無法把控自己的命運,但不做惡事應(yīng)該是立身做人的底線。
二
老屋院墻西側(cè)有一條街巷,街巷兩側(cè)的院墻上每到夏秋季節(jié)便爬滿了扁豆,綠葉紅花生機盎然,紅的、綠的扁豆果實累累。它在昭示我們,這世上不只有磨難,也充滿生機和希望。
由此街巷北行,走過兩戶人家的山墻,右拐第一家是三奶奶家。三奶奶一生與人為善,壽享期頤之年。那年,年初一早上吃過新年的餃子,跨過了百歲門檻,至午后便無疾而終。這是她前世今生修來的福緣。
我上高中時住校,周末回家?guī)ё阋恢艿募屣?、咸菜返校。有一年,家里腌的咸菜吃沒了,七十多歲的三奶奶踮著小腳送來了半壇子芥菜疙瘩,解了燃眉之急。我和我的母親一直念著三奶奶雪中送炭的好。三奶奶在世時,每年回鄉(xiāng)探親,我的母親都提醒我不要忘記去看看老人家。
幾年前,回鄉(xiāng)拜年,見堂叔家的桌上供著一張相片。那人長袍禮帽,扮相極為帥氣。堂嬸告訴我,那是三爺爺年輕時拍攝的。三奶奶離世后,家人在整理遺物時,在老人家保存的物件里發(fā)現(xiàn)的,姑家表妹將相片放大留作紀(jì)念。
當(dāng)年,三奶奶家還有一位小叔長年養(yǎng)病,懨懨的出不了家門。村里的赤腳醫(yī)生沒辦法,正規(guī)醫(yī)院又沒錢去。三奶奶便用心搜集了一些偏方,給這位小叔熬一些草藥吃,但還是沒能治好他的病,年紀(jì)輕輕的就歿了。我總認(rèn)為,治病尋偏方,多是窮人家的無奈之舉。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生病是常態(tài),無病是修為。生不遭罪、去得安然,應(yīng)該是一個人的大福緣。
三
出老屋院門東行,走過兩戶人家的門前,有一道虬虬(一種小喬木,學(xué)名“枳”)長成的籬笆墻擋住了去路,是墻東那戶人家栽種的。這虬虬通體碧綠,混身長滿長刺,確是做籬笆墻的好材料。
墻東側(cè)那戶人家,有一個挺大的院落。院子里,花草樹木生機盎然。月季、大麗、梔子、石榴、臘梅花香四季,槐樹、榆樹、柳樹、椿樹、梧桐濃蔭生風(fēng)。時有蜻飛蝶舞,時有蟬鳴鳥歌。那是一座風(fēng)韻獨特的雅致院落。
在我朦朦朧朧的記憶里,是一位老太太帶著一兒一女在生活。老太太長相清奇,人也顯得干凈利落,象極了影視劇中大戶人家的太太。兒子年近三十、女兒十七八歲,氣質(zhì)、穿戴均異于鄉(xiāng)鄰,有文藝青年的范。約在上世紀(jì)七十年代中期,他們家也悄然搬走了,聽說是去東北投靠什么親戚了。
據(jù)村中老人言,這家祖上是耕讀之家。清末,出了一位讀書人,應(yīng)童子試幾近考中,在老一輩人中他是一位傳奇人物。
他們有一本家在“坨上”西側(cè)居住,是四奶奶家的鄰居。家中有一老爺子,年近八十歲了。我去四奶奶家找小叔玩,有時能看見他拄著拐棍出門溜達,腦后還撅著一條蒼白的小辮子。那時,滿清已經(jīng)亡了六十年,宣統(tǒng)皇帝也早已成為共和國的公民,可這老爺子卻依然堅持做著他們的遺民。
四
老屋南面、“鴻記”東側(cè)有三間草房,主人年過半百,我稱其為三大爺。他光棍一條,有嚴(yán)重的哮喘病,是村里的“五保戶”。這位三大爺少時命苦,其父早年到蘇北一帶搞船運,遇“潮河賊子”(水匪),不僅貨物被劫,人也被斧劈刀剁喂了魚鱉。為生計所迫,年青時他參加了國民黨的雜牌部隊,后又成為一名解放戰(zhàn)士。在參加孟良崮戰(zhàn)役時,負(fù)傷丟掉了一根手指頭,是一名為革命流過血、立過功的榮退軍人。上世紀(jì)八十年代,他被當(dāng)?shù)卣偷降貐^(qū)敬老院安享晚年。
三大爺斜對門,生活著老兩口,七十多歲了。他們的兒子早年參加革命,是做情報工作的。據(jù)說,常要扮聾子、扮啞巴、扮叫花子,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干革命。解放后,不知到什么地方工作了。雖是近鄰,我卻從來沒有見過這位奇人。老人家的女兒嫁在鄰村,時常帶著孩子回來探望父母親,洗洗涮涮、拾拾掇掇,是兩位老人的依靠和主心骨。
這家東南角上有一戶人家,兒子在日偽時期參加了鬼子的便衣隊或者什么組織。其父母覺得丟臉,不認(rèn)這個兒子。有一次兒子回家,家中拒不給其開門,他居然從屋山墻的通氣洞里鉆進屋里。據(jù)說,這人一身的本事,不但槍法準(zhǔn),上墻爬屋還如履平地,只可惜走錯了道。一日黃昏,他到“鴻記”去,抗日武工隊前往緝拿。他用手帕將正在擦拭的手槍部件包起來撒腿就跑,邊跑邊將武器組裝起來。在武工隊的追擊中還是讓他逃過一劫。
當(dāng)時,我的爺爺、奶奶與尚在童年的父親正在吃晚飯,受門前槍聲驚嚇,一家三口關(guān)門閉戶躲進屋里。槍響過后,復(fù)歸平寂。幾十年后,每當(dāng)談起此事,父親猶自心有余悸。母親說,那年月沒有個安穩(wěn)日子。遇上日本鬼子掃蕩,深更半夜磕磕絆絆地也要往山林里跑,孩子哭、老人叫的真不是個滋味。有一次,姥姥一家沒來得及跑出去,便躲在自家屋里,透過窗戶能看得見鬼子的飛機幾乎貼著屋脊飛過。剛解放那陣子,趕集路上若聽見飛機的轟鳴聲,大家還是習(xí)慣向路邊溝里躲,或者跑向莊稼地里。直到有人提醒,那是咱們自己的飛機。眾人這才反應(yīng)過來:解放了!不用擔(dān)驚受怕了。
他們那一代人,從亂世中走來,深知和平年代來之不易,對新社會的生活特別珍惜。
物換星移,時代變遷。老屋已經(jīng)拆掉多年,原來的村莊也早已搬遷,舊時的模樣和人事只能從舊人的記憶中去搜尋。朝云暮雨中,世代更替、人事興亡、長江后浪推前浪,也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作為平凡人,既不能創(chuàng)造歷史、也無力改變歷史,但我們每個人都是歷史進程的參與者、見證者。我們能做的,是要從過往的經(jīng)歷中尋找點什么、思考點什么、吸取點什么!
插圖/網(wǎng)絡(luò)
作者簡介
滕建澤,筆名建寧,山東日照人,由部隊轉(zhuǎn)業(yè)在青島工作。散文隨筆散見于《人民政協(xié)報》《聯(lián)合日報》《青島日報》《日照日報》等媒體。
長|按|二|維|碼|關(guān)|注
用詩和遠(yuǎn)方,陪你一路成長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譽顧問:戢覺佑 李品剛
文學(xué)顧問:周慶榮 王樹賓 白錦剛
法律顧問:王 鵬
總編:瑯 瑯
副總:蔡泗明 倪寶元
編審:孟芹玲 孔秋莉
主編:石 瑛 趙春輝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