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明月如霜般潔白,好風(fēng)就如同清水一樣清涼,清新靜謐的夜景真是怡人。
[出典] 蘇軾 《永遇樂》
注:
1、《永遇樂》 蘇軾
彭城夜宿燕子樓,夢盼盼,因作此詞
明月如霜,好風(fēng)如水,清景無限。曲港跳魚,圓荷瀉露,寂寞無人見。紞如三鼓,鏗然一葉,黯黯夢云驚斷。夜茫茫、重尋無處,覺來小園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歸路,望斷故園心眼。燕子樓空,佳人何,空鎖樓中燕。古中如夢,何曾夢覺,但有舊歡新怨。異時(shí)對、黃樓夜景,為余浩嘆。
2、注釋、譯文見 燕子樓空,佳人何在,空鎖樓中燕。
3、蘇軾 生平見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
4、燕子樓在彭城(今江蘇徐州)。據(jù)說此樓乃唐張尚書為愛妓關(guān)盼盼所筑。盼盼善歌舞,雅多風(fēng)態(tài)。張氏死后,盼盼念舊愛而不嫁,居是樓十余年。白居易有《燕子樓》詩三首并序敘其事。歷代詩人有感于此,也為燕子樓留下了不少詩篇。
蘇軾這首詞作于元豐元年(1078)十月,自熙寧四年(1071)以來,蘇軾已相繼接任杭州通判,密州知州,其時(shí)正改知徐州。由于仕途上的波折和遠(yuǎn)離政治中心,加以頻繁遷調(diào),孤寂落寞之感不時(shí)襲上心來,以致使他十分向往探尋心靈上的超脫和自由。這首詞以“夜宿燕子樓,夢盼盼”為題,可能是托為此言,但他不從紅粉艷情著筆,只用“夢云驚斷”稍作點(diǎn)染,便一筆宕開,由燕子樓生發(fā)出對人生宇宙的思考和感慨。
詞的開端以景生發(fā),融情入景,鋪寫燕子樓小園之夜。月色明亮,皎潔如霜;秋風(fēng)和暢,清涼如水。詞人提筆就把人引入了一個(gè)無限清幽的境地?!扒寰盁o限”既是對暮秋夜景的描繪,也是詞人的心靈得到清景撫慰后的情感抒發(fā)。結(jié)著景由大入小,由靜變動:曲港跳魚,潑剌有聲;圓荷瀉露,晶瑩可愛。港之曲,荷之圓,足見畫面的線條與圖案美。魚之上跳,露之下瀉,呈現(xiàn)了一上一下的動態(tài)美。詞人以動襯靜,使本來就十分寂靜的深夜,顯得越發(fā)安謐了。魚跳暗點(diǎn)人靜,露瀉可見夜深;“寂寞無人”之意,先已逗出,“見”字也于句外知之,蓋得見然后才能寫也。但“跳”之倏忽,“瀉”之細(xì)微,又非胸次無塵,心中有會,何能見而寫之?“寂寞無人見”一句,含義頗深。園池中跳魚瀉露之景,夜夜可有,終是無人見的時(shí)候多;自已偶來,若是無心,雖在眼前,亦不得見,所以就此景而論,逕說“寂寞無人見”,亦無不可?!队洺刑煲褂巍吩疲骸昂我篃o月,何處無竹柏,很少閑人如吾兩人耳。”東坡往往有此妙語,二例可互參。
以下轉(zhuǎn)從聽覺寫出:三更鼓響,秋夜深沉;一片落葉,鏗然作聲。夢被鼓聲葉聲驚醒,更覺黯然心傷?!蔼H纭焙汀扮H然”寫出了聲之清晰,以聲點(diǎn)靜,更加重加濃了夜之清絕和幽絕。好夢難圓,悵然若失,自有尋夢之舉。詞人于半睡半醒中尋繹斷夢,然夜色茫茫,尋夢無處,惆悵滿懷,低徊欲絕,便踏遍小園以自遣。“茫?!奔让枥L了無邊的夜色,也寫出了猛醒后的茫然之情。詞先寫夜景,后述驚夢游園,故夢與夜景,相互輝映,似真似幻,惝恍迷離。又因這一布局之巧,前六句小園之景既是尋夢時(shí)所知所見,也成了詞人著意要表現(xiàn)的一種悟境;世人被名利所擾,營營終日,猶如自已睡里夢里,眼前身畔有多少良辰美景交臂失之。這真是“清景無限”可嘆“寂寞無人見”!詞人心與境會,借景抒懷,于上片已透出消息。
下片直抒感慨,議論紛陳,觸處生輝。詞人登高望遠(yuǎn),油然而起身世之感。“倦”字道出了他內(nèi)心的無限悵惘和煩惱。七載外任,久別京城,怎不牽動去國懷鄉(xiāng)的愁思!山隱隱,路茫茫,望不到迢迢故鄉(xiāng),欲歸無期,徒存此愿,何處可訴心曲?面對燕子小樓,幽情難已,不免發(fā)出“燕子樓空,佳人何在?空鎖樓中燕”的喟嘆。發(fā)生在樓中悲歡交織的愛情故事,有道不完的要眇情,寫不完的凄迷境,但蘇軾只十三個(gè)字便說盡了,由人亡樓空悟得萬物本體的瞬息生滅,然后以空靈超宕出之,直抒感慨:人生之夢未醒,只因歡怨之情未斷。其感慨超越了自我,推及了人生和宇宙。詞人的詞思還在馳聘,他從燕子樓想到黃樓,從今日又思及未來。黃樓為蘇軾所改建,是黃河決堤洪水退去后的紀(jì)念,也是蘇軾守徐州政績的象征。但詞人設(shè)想后人見黃樓憑吊自已,亦同今日自已見燕子樓思盼盼一樣,抒發(fā)出“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王羲之《蘭亭集序》)的無窮感慨。這是詞人思考人生的結(jié)晶。詞人把對歷史的詠嘆,對現(xiàn)實(shí)以致未來的思考,巧妙地結(jié)合在一起,終于掙脫了由政治波折而帶來的感情鐐銬,精神獲得了解放。尺幅中竟蘊(yùn)含了如此深廣的喟嘆,沉摯之思,浩瀚之氣,令人玩索不盡。
此詞在《東坡樂府》中極有藝術(shù)特色。首先是章法的獨(dú)到之處。上片前六句正寫燕子樓小園夜景,后六句則追述夢醒之由和尋夢之行,用的是倒裝逆挽手法,因其倒裝逆挽,凸出了小園清幽的夜景,使其成為上片的主體。其次詞人將景、情、理熔于一爐,圍繞燕子樓情事而發(fā)。景是燕子樓小園的清幽之景,情為詞人于燕子樓驚夢后縈繞于懷的黯黯之情,理即由燕子樓關(guān)盼盼事而悟得的“人生如夢似幻”之理。然景中有情,情景交融;情中有理,以理化情。燕子樓小園之無限清景和深夜尋幽的詞人之澄澈心境可謂合而為一,心不為名利所絆,所見之景則淡遠(yuǎn)清空。而寂寞無人見之美景與“寂寞而莫我知”之詞人又何其相似。物我一境,情與境諧。夢斷盼盼之情黯黯,望斷故園之情惘惘,詞人悟得古今同夢,使情為理化,從情之纏繞中獲得解放,變得超曠放達(dá),喜怒哀樂乃至榮辱毀譽(yù),全然無意留存于心間,見出格高韻勝。故此詞雖和婉淡麗而不失其高曠清雄,議論灑脫而不流于枯燥寡味。
詞中論及的人生哲理,無疑是受了佛老思想的影響。詞人在對外部世界的追求中接連失敗,于是便轉(zhuǎn)向?qū)?nèi)心世界的探尋。在這樣的情況下,借景抒懷難免有些超塵絕俗之念,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5、“明月如霜,好風(fēng)如水”是北宋大文學(xué)家蘇東坡《永遇樂》詞中的名句。詞的開端以景生發(fā),融情入景,鋪寫燕子樓小園之夜。月色明亮,皎潔如霜;秋風(fēng)和暢,清涼如水。詞人提筆就把人引入了一個(gè)無限清幽的境地?!扒寰盁o限”既是對暮秋夜景的描繪,也是詞人的心靈得到清景撫慰后的情感抒發(fā)。接著景由大入小,由靜變動:曲港跳魚,潑剌有聲;圓荷瀉露,晶瑩可愛。港之曲,荷之圓,足見畫面的線條美與圖案美。魚之上跳,露之下瀉,呈現(xiàn)了一上一下的動態(tài)美。詞人以動襯靜,使本來就十分寂靜的深夜,顯得越發(fā)安謐了。
6、明月如霜,好風(fēng)如水,清景無限。 音樂飄然,飄出一份清雅,一份寧靜,
滴滴點(diǎn)點(diǎn),如絲如縷,如一陣淅淅瀝瀝的小雨,慢慢浸透干涸的心田。
紛擾遠(yuǎn)去,浮躁淡去,那彈撥素琴的手,穿越塵世的喧囂,送來天籟之聲,由遠(yuǎn)而近
在這個(gè)寂靜的夜晚,傾聽一場古箏與心靈的對話,我被音樂的絲絲細(xì)雨澆了個(gè)透濕。
好風(fēng)如水,帶著水的清涼,音樂是清澈透明的涓涓細(xì)流,清越悠揚(yáng)的音韻沁人心脾;
月明如霜,攜著風(fēng)的自由,音樂是黑暗中的光芒,撫慰無依的游魂。
好風(fēng)如水。風(fēng)是溫柔的手,輕撫靈魂; 好風(fēng)如水。水若一地月光,撥動心弦。
清風(fēng)徐來,水波不興。唯有月光如水 水如天,唯有風(fēng)定落花 香滿袖。
一曲好風(fēng)如水,將水的溫婉柔情,風(fēng)的自由輕靈,化作弦上清音,化作滿天星光,在心靈的海面上映照出一片清明
天光云影,月色無邊,齊落于琴弦之上。 風(fēng)動,弦動,心動,和著清風(fēng),踏著月光,照著水影。
心置其中,蓮花次第開放,伴著荷香淡淡,灑滿心湖……
風(fēng)清,人淡,心寧,水流,弦動,神安,古箏聲聲,彈不盡的哀婉,訴不盡無限情愁,
云破月,花弄影,思悠悠,情悠悠,多少無奈和迷惘,多少離合與悲歡,悄然一聲嘆息。
思緒翩然處,但聽曲聲峰回路轉(zhuǎn),低眉,已是清景無限……
聆聽古箏與心靈的對話,我希望自己就是那個(gè)在水之湄調(diào)素琴的女子,
一架琴,一溪水,一枚淡月,一杯香茗,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
唯愿悠悠,伴著月明如霜,心隨流水,醉舞清風(fēng)…… 本文來源:旋律豬-純音樂網(wǎng)
原文地址:http://54wood.cn/pig/yueyue/2009/1124/519.html
7、中秋賞月,乃人生清雅美事。月夜總是充滿詩情畫意,崇高神秘皎潔美好的月亮,魅力永恒。騷客文人頻頻為之吟誦歌贊,舉如蘇軾的“明月如霜,好風(fēng)如水,清景無限”;范仲淹的“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耀金,靜影沉璧”等等,清美雅麗的意境,令人讀之總覺雋永堪品,讓你玩賞不已。詠月古詩詞,把個(gè)傳統(tǒng)中秋佳節(jié)仿佛渲染得更富民族色香。 月色溶溶,滿院銀輝,吟著唐詩宋詞賞月,那月色更覺清麗古雅;桂魄輝映下,詩詞里望月牽戀遠(yuǎn)鄉(xiāng)故人的情味,似乎也益發(fā)濃郁了。
8、喜歡看月,尤愛秋天的月色,覺得有一種清冽而寒涼的霜意,讓人無端地沉靜下來,無端地心生感慨?;蛟S是因?yàn)槿私心甑木壒剩切┰?jīng)熾熱的青春年華已經(jīng)不再,眼角眉梢漸漸染上了些許歲月的風(fēng)霜,此際看月,也如同染了秋霜的痕跡———四季的月光固然都美,但春月多了一份慵懶,夏月多了一份浮躁,冬月則多了一份清冷,只有秋月最恰到好處,如一位溫柔端莊的佳人,凝眸靜思,沉默不語,恍若將一切世事都看淡了,沉淀下來的只有無邊的寧靜。 月有圓缺,仿佛人生,有圓滿,有缺憾,有相聚,有離散。所以東坡先生會感嘆:“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闭?yàn)槎檬朗碌妮喕刈冞w是自然與命運(yùn)的規(guī)律,無法強(qiáng)求,更不能違逆,所以東坡居士才能在宦海浮沉、人事滄桑中,始終寵辱不驚,無論上蒼賜予他怎樣的坎坷磨難,他都坦然待之,從容不迫,笑看清風(fēng)明月,寫下了許多如月光般清朗飄逸的詩句。 愛情也像月色,有盈有缺,有分有合。愛到深處,溫柔繾綣,像如水的月光,盛滿了柔情萬種,而愛的巖漿一旦冷卻,清冷的光也足以讓人窒息,讓一顆心浸滿了寒霜。想起唱《城里的月光》的歌手許美靜,當(dāng)她唱這首歌時(shí),正沉醉在美妙的愛情里,歌聲中充滿了溫柔的情意,而時(shí)隔數(shù)載,歌聲猶在耳畔,舊情卻早已不堪回首,唱歌的女子更是為情所傷,一顆心變得破碎而迷茫。倘若她真能夠像歌中所唱的“看透了人間聚散”,或許就不至于困頓迷惘。對待愛情最好的態(tài)度應(yīng)當(dāng)像席幕蓉所說的:“在年輕的時(shí)候,你如果愛上一個(gè)人,請你一定要溫柔地對待他(她)……長大了以后,你才會知道,在驀然回首的剎那,沒有怨恨的青春才會了無遺憾,如山岡上那靜靜的滿月?!?/font> 一直覺得心中盛著月光的人,在俗世的風(fēng)塵中,會比別人多了一份澄澈,因?yàn)橛性鹿鉂櫇膳c滋養(yǎng)著靈魂,洗滌著塵世的風(fēng)霜與心上的塵埃。翻閱唐詩宋詞,在那些憂傷而唯美的字句中,隨處可見月色的痕跡。無論是“明月松間照”的禪者王維,還是“帶月荷鋤歸”的隱士陶潛,無論是“舉杯邀明月”的俠客李白,還是“千里共嬋娟”的哲人蘇軾,他們都愛極了那一輪朗照千年的皓月,他們的心間都浸潤著澄明的月色。月光穿越錦繡的詩篇,穿越唐宋的清風(fēng),穿越時(shí)光的隧道,至今仍盈盈地照耀著我們的心空。我的文友中,也有著諸多愛月的女子,她們都有著如月光般明凈的情懷,如月色般純美的心境,她們的文字因?yàn)橛兄鹿獾慕?,在典雅之中透出一份安靜。 最愛蘇東坡的那句:“明月如霜,好風(fēng)如水,清景無限”,讀之,仿佛看到一輪明月凝結(jié)著時(shí)光的霜露,伴著如水的清風(fēng),懸掛在浩瀚的蒼穹中,沐浴在清風(fēng)明月里,心中毫無掛礙,只有無限的清景。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