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學期,我還教五年級,新接了一個班,班上的孩子都是新面孔。
昨天下午放學后,照例是幾個值日生留下來打掃衛(wèi)生。
孩子們掃地的掃地,拖地的拖地,還有的整理書架,我也在教室外面的走廊下澆花架上的花草。
這時,樓梯拐角處上來一個奶奶,看見我,張嘴就問:
“老師,我家俊俊呢?怎么還沒出校門?”
我連忙解釋:
“今天輪到俊俊值日,在拖教室地面呢!”
話音剛落,俊俊就提著拖把從廁所水池那邊過來了。
奶奶一見,慌得趕緊迎上去:
“我的乖乖肉啊,這么重的拖把,怎么拎得動???”
一邊說,一邊搶過孩子手上的拖把:
“讓奶奶來拖地……老師啊,我家俊俊在家從來沒干過活兒啊,哪能吃得了這個苦???”
奶奶嘴上念叨著,作勢要去教室里拖地,被我攔住了。我說:
“教室里已經拖得差不多了,讓俊俊跟您先回去吧!”
奶奶一聽,放下拖把,進了教室,把俊俊的書包挎在手臂上,拉著俊?。?/p>
“來,跟老師再見!老師啊,我們先走啦!”
我提著水壺,目送著奶孫兩個的身影漸漸消失在樓梯口。
奶奶彎著腰,挎著書包,書包有些沉,她的肩膀一高一低。
而俊俊跟在后面,甩著手無比輕快地走著。
我心下嘆了口氣:
五年級了,12歲了的孩子了,站著的話,個子快比我高了,讓他干點活吃點苦,怎么了?
現在的家庭教育有個誤區(qū),不少父母會跟孩子說:
你只要好好學習就可以了,其他的事不要管。
他們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
家務活不讓孩子干;
什么事都不要孩子過問;
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風雨來了父母擋;
困難來了父母扛;
天塌下來父母頂著。
父母就是超人,負責為孩子擺平一切。
孩子成了溫室里的花朵,魚缸里的觀賞魚。
可想而知:
孩子長大了,肩不能挑,手不能提。
受到一點挫折就著急,困難再大點就崩潰得徹底。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書包不背,何以背責任?
我想,這樣的孩子,注定沒什么擔當。
從小沒有吃過苦的孩子,將來一定會讓自己受苦,他身邊的人也會跟著辛苦。
我講一個真實的故事。
我老家鄰居,家里有兩個孩子,姐姐叫雪華,跟我同學,弟弟叫天圣,比我們小一屆。
許是天圣是男孩子的緣故吧,從小嬌生慣養(yǎng),被爹媽寵得不成樣。
在家父母疼著;
出門姐姐罩著。
要啥有啥,想吃啥就買啥。
更別提做家務了,柴草不撿一根,醬油瓶倒了都不扶。
而姐姐就沒這樣的待遇,經常幫她爸媽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
我們時常約好一起下河汰衣服,春天里一起去麥田挑野菜。
二十多年過去了,這姐弟倆現在都怎么樣了?
我和姐姐雪華一直有聯系,她學習不太好,初中畢業(yè)后在一家眼鏡店做店員,慢慢摸出門道來。
后來辭職自己開了一家眼鏡店自己當老板,凡事親力親為,過著有房有車有鋪子的生活。
弟弟的現狀是我媽告訴我的。
當初也是初中畢業(yè),爹媽讓他學裁縫,他嫌苦;
讓他去鎮(zhèn)上的工廠學車工,他嫌累嫌臟;
后來跟著他舅舅跑銷售,混了幾年,基本上每年年底空手回來過年。
父母省吃儉用,好不容易說了門親事,娶了個媳婦,同樣是個好吃怕做的主。
小夫妻倆到現在還在啃老,三十多歲的人時常伸手問父母要錢,姐姐無可奈何地幫襯,在我們老家也成為笑談。
聽我媽一說,我就在想:
弟弟天圣之所以把日子過成這個模樣,跟他父母小時候的溺愛、舍不得讓他吃苦有很大的關系。
作為父母,你舍不得讓孩子吃苦,這個世界會讓他很苦。
我可以這么說:
從小吃過苦的孩子長大未必有出息,但是從小沒吃過苦的孩子,長大一定沒什么出息。
(王思聰之類的土豪家庭除外)
我們絕大多數孩子都生在普通人家,讓孩子受點苦、流點汗、吃點虧、碰點壁是好的。
如果父母讓孩子沒了獨立的機會,沒有責任意識,沒有挫折的考驗。
孩子只會逐漸變得盲目自大,覺得整個世界都是他媽,都要為他服務。
等他們到了必須離巢必須獨立的年紀,現實就會給他們狠狠的教訓。
大概在四五年前,我們學校組織夏令營活動,去上海東方綠洲進行四天三夜的拓展訓練,當時我負責八個六年級的女生。
到達目的地,就分了宿舍,我們一起住在土耳其公寓,當天晚上就看出孩子與孩子之間的差距來了。
有的孩子自理能力很強,麻溜地鋪床套枕巾,收拾自己的小天地,把帶來的牙膏牙刷擺放整齊。
而有的女生苦著臉,束手無策,不僅枕套被套需要別人幫忙,而且處處抱怨,為洗澡排隊煩躁,為空調不夠冷吐槽,為墻壁不干凈苦惱……
甚至有女生打電話給父母,哭著要回家。
在陌生的環(huán)境里,在小困難面前,有的孩子欣然融入,會積極開動腦筋發(fā)揮雙手解決問題。
我相信,他們平時在家,父母也給了他們一定的吃苦教育。
而有的孩子卻認為是大痛苦大折磨,到處兵荒馬亂,一切稀里糊涂。
我認為,這些孩子長期待在安樂窩里,經歷太少,承受能力太弱,內心不夠強大。
所以說:
適當地讓孩子吃點苦,可以幫助自己的孩子鍛煉一顆堅強的心臟,也會懂得珍惜和感恩。
尤其是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不會大驚小怪,而是冷靜對待,想辦法解決。
需要說明一點的是:
我說的讓孩子“吃苦”,并不是要父母對孩子哭窮藏富,一味地窮養(yǎng)孩子。
那是不可取的,我也是竭力反對的。
那么,如何讓孩子吃苦呢?我有一些個人的理解和方法,分享給大家。
1父母要有讓孩子吃苦的意識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可以讓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
作為家中的一份子,孩子有義務為家里分擔家務。
孩子三歲的時候,可以讓他幫你提東西;
五六歲的時候,讓他擦桌子,并學會整理自己的玩具;
孩子再大點,可以適當地做些粗活累活臟活;
鼓勵孩子參加社會公益活動,懂得奉獻的快樂。
2父母陪著孩子一起吃苦
比如父母跟孩子參加晨跑,參加體育鍛煉,一起打球,一起游泳,一起旅游。
既可以增加與孩子溝通的機會,又讓孩子得到鍛煉。
3吃苦來自日常生活中的一點一滴的積累
我記得去年寒假的一天,天氣很冷,小鳥兒怕冷賴在被窩里,但我堅持讓他按時起床。
還有一次是在外旅游,小鳥兒玩得筋疲力盡,嚷著不肯洗澡,想立刻就倒在床上睡,我也沒有讓步。
我覺得,吃苦就是來自于一件件沒有妥協退讓的小事情。
4孩子要獨立
也就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
孩子獨立完成自己的生活起居,打掃自己的房間,清理自己的物品。
在學習上,自己獨立思考,獨立完成。
這是心理上的獨立。
總而言之,讓孩子吃點苦,是為了他們將來的人生旅途能走得平穩(wěn)順暢。
讓孩子踏上社會后,在風雨人生中,能更好地實現自我價值。
爸爸媽媽們,讓孩子吃點苦,因為這將是他了不得的財富。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