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營微文化”為東營市作協(xié)重點扶持文學公眾號。平臺宗旨:體現(xiàn)人性本真,歌頌人間溫暖,傳播正能量......關(guān)注微信公眾號“東營微文化”,每天推送有溫度的文字!
作者丨翟慧鵬 攝影丨茶醉
有人言“父母的呼喚是世上最美麗的聲音”;有人言“父母是我們披荊斬棘后不可觸碰的底線”;有人言“提及母親,我的筆便跪著爬行”。從我呱呱墜地,父母便傾其所有地護佑著我,幫我順利邁出第一步,實現(xiàn)自我價值。
一次偶然機會,我從某小區(qū)門口經(jīng)過,看見那里停著一輛銀灰色的小轎車,亮著車燈,車里坐著一位明顯已是人母的女士。不似尋常人在等人時閑搓手機屏幕的樣子,她一直盯著馬路對面的學校門口。不久,從校門內(nèi)走出一位穿著校服,背著粉紅色書包,扎著馬尾的小姑娘,小姑娘看到了馬路對面的轎車立刻笑了起來,同時坐在車里的女士打開車門,站在車門處看著小心翼翼過馬路的孩子。小姑娘走過馬路,那位女士俯身和她說了幾句話,小姑娘便又蹦蹦跳跳地往小區(qū)里面走了,女士看著孩子走遠,駕車離開。
接連幾天,我在幾乎相同的時間看到這相同的一幕。幾經(jīng)思量終于明白,原來這是一位等候女兒放學的母親,既想放手讓女兒學習過馬路,又擔心女兒的安全,便想出這樣兩全其美的辦法。她并不和女兒一同回家,顯然女兒放學的時間還不是她下班的時間。她大概要算計好女兒放學的時間,在單位里放下一切手頭的工作,準時趕往小區(qū)門口等候,待女兒安全通過,再匆匆趕回單位。也許為這短短幾分鐘的“等候”,她請假還要與領(lǐng)導(dǎo)頗費一番口舌。
然而,誰又能說這個孩子沒有同時期待著媽媽的出現(xiàn)呢。媽媽亮起的車燈,是她過馬路的勇氣和安全感。媽媽一直在守護著她,是她的鋼鐵女俠。
由此,不免想起我的學生時代,父母也是這樣一直在等候,一直在守護。初中階段騎自行車,父親每晚也騎自行車去接我,再和我一同騎回家。高中階段坐校車,父親每晚在小區(qū)門口接我,看我下車后還會順勢接過我肩上沉甸甸的書包。讀大學,遠在千里之外,父親每次把我送到淄博火車站,因為是晚上的火車,所以父親送我上車之后還要在車站附近的小旅館住一晚,第二天早上再趕長途車回家。
讀本科加之讀研,我異鄉(xiāng)求學共七年。返校,我總是要花高價買白天的車票,而回家,我便可以買任意時間、價位相對低的車票。因為我知道,無論我何時到家,總有在車站接過我行李箱的父親和在家為我備下豐盛餐食的母親。
世上所有的愛都是為了相聚,只有父母的愛還包括離別。而我從未真正離開父母,父母是我初心之所在,父母讓我的人生有去路也有歸途。無論我身在何方,父母總是會為我亮起明燈,照亮我前行的路。
作者簡介:翟慧鵬,1991年生,山東東營人。愛生活、愛文字的女青年,研究生畢業(yè)于西華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yè)。現(xiàn)自由職業(yè),正在努力成為一名人民教師。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