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北岸桐樅廬三地四支南陽葉氏
同根同源考略
2016年初,我和本家兄弟四人邂逅廬城,齊聚“天地一號”酒店,共同發(fā)起七修宗譜之義舉。當(dāng)我看到未曾謀面的六修譜時,才知道我有一位先祖是在青史上留名的了不起人物,他名叫葉琛(《明史》卷128 列傳第16)。元末明初,他與劉基、宋濂、章溢并稱“浙東四先生”,又稱“浙西四賢”;后追隨朱元璋開疆辟土,成為明朝的開國功臣。這讓我很以為自豪,由是開啟了我的家族情懷,家族情結(jié)始植于心。我開始埋頭鉆研族譜,為本族續(xù)修盡心盡力;同時,從中獲悉與始遷祖有關(guān)的兄弟信息,了解桐城、樅陽和廬江南陽葉氏的木本水源。
正是從族譜中得知,葉琛和朱夫人共生育四個兒子,分別叫道榮、道元、道華和道蔚。我族一世祖名道蔚,字貞一,是他們的第四子,朱夫人隨幺子一起生活;兄弟四人先后都遷至桐城。譜序中雖點到了其他三人落戶的方位,但具體地址不詳;好在沒有超出桐城(含今樅陽)地界,只不過是分散居住而已。
在本族宗譜七修期間,我已找到了貴公支派,因它在桐城屬名門望族;七修結(jié)束后,大概是2021年2月,我找到了道元子福二的葉家河支派;2021年陰歷臘月二十二晚上,道華公后人葉項看到我在網(wǎng)上發(fā)的尋親帖子,主動聯(lián)系上我。就這樣,四大支派總算在分開600年后,終于在和平盛世又有了正式聯(lián)絡(luò)。我相信列祖列宗和葉氏宗親們都會感到非常欣慰!
去年3月5日,葉軍叔率領(lǐng)民主弟兄和我一起,冒著疫情風(fēng)險去峽山瞻仰琛公墓碑,并參觀了在建中的紀(jì)念亭現(xiàn)場;疫情稍緩,在道元后人立新宗親的倡議和組織下,中秋節(jié)后的農(nóng)歷八月十六,道元、道華、貞一后人共二十多位代表首聚峽山,舉行了第一次共祭活動。鄭重地向世人宣示:我們擁有同一個先祖,同根同源,一脈相傳,我們是真正的“一家人”!
一、共同先祖葉琛之生平事跡
葉琛(1305—1362,史書記載出生年月為1312年,有誤),字叔玉,又字景淵,改名伯顏(見《南陽郡葉氏宗譜》),浙江麗水蓮都人,家住碧湖鎮(zhèn)高溪村。葉琛天資聰穎,博學(xué)多才,非同常人。與同鄉(xiāng)青田人劉基、浦江人宋濂、龍泉人章溢并稱元末明初“浙東四先生”或“浙西四賢”。
天歷元年(1328),游學(xué)京都,因才能超群,入通政院任宣使(經(jīng)查《元代進(jìn)士錄》和《麗水縣志》等史料,葉琛沒有參加過科舉考試,凡族譜記載“中進(jìn)士”或“中探花”,皆有誤)。
元至正三年(1343),授浙江兼代宣撫使。四年(1344),任歙縣縣丞代縣尹。整肅吏治,智破盜墓案、慧眼識慣賊;歙縣年產(chǎn)紙五百萬張之多,官府以其質(zhì)差價賤為由加重百姓賦稅,琛明察其中弊端,改革賦稅,減輕百姓負(fù)擔(dān),還利于民,得到百姓擁戴,朝廷褒獎,辟為江浙行中書省掾史。
九年(1349)春,升青田縣尹。興建明倫堂、聘請六經(jīng)講師、增加學(xué)田、每月參拜孔圣。后派往龍泉開墾田地,事畢,調(diào)武義墾田定賦。青田百姓向省郡請求葉琛返回青田。葉琛回青田時,迎接彩船首尾相接,長百多里(見《青田縣志》)。
至正十二年(1352)八月,他升任處州路總官府判官,階轉(zhuǎn)承務(wù)郎。次年(1353年)三月,輔助章復(fù)州(當(dāng)年婺源由縣升州),參與徽(州)饒(州)一帶“平亂”,“甲午權(quán)知州事括蒼葉侯景淵”(見《婺源縣志》22冊82頁),立功后任職行軍都事。
十五年(1355)六月,受命前往招安黃壇吳德祥;十月被劫持至黃壇寨中;十六(1356)年四月放歸。十七(1357)年,升為浙東道宣尉副使兼處州路同知;四月領(lǐng)兵到沐鶴鎮(zhèn)(今鶴溪),八月派遣副將陳仲真平定廬茨義軍。十八(1358)年春,改任處州路治中,統(tǒng)率官兵進(jìn)討吳德祥,九月平定;因功授行省元帥。
十九(1359)年四月,朱元璋命樞密院判官耿再成與參軍胡大海領(lǐng)兵攻取處州,琛扼守古道天險桃花嶺;命參謀林祖彬屯兵葛渡,命陳仲真等據(jù)守樊嶺(今屬武義)。
二十(1360)年三月,經(jīng)胡大海等舉薦,與劉基、章溢、宋濂應(yīng)召結(jié)伴而行同赴金陵,朱元璋親自接見,并曰“我為天下屈四先生”;后與宋濂同授營田司僉事。至正二十二(1362)年正月,朱元璋接受陳友諒丞相胡廷瑞投降,占領(lǐng)了龍興(今南昌)。改龍興路為洪都府,任命葉琛知洪都府事(《明太祖實錄 卷之十》)。陰歷三月下旬,元降將祝宗、康泰叛亂,葉琛被俘?!睹魇贰酚涊d:“琛被執(zhí),不屈,大罵,死之”,配享南昌忠臣廟,葬老家黃壇嶺。葉琛先是被封為“大中大夫、輕騎都尉”;洪武三年(1370),又被追封為南陽郡侯,入祀于雞籠山功臣廟。明太祖贊說:“葉琛為明朝建立捐軀,建樹卓異超群,立下豐功偉績,實在沒有辜負(fù)我招賢納能的意愿”。
天啟三年,禮部尚書林堯俞言:“謚典五年一舉,自萬歷四十五年至今,蒙恤而未謚者,九卿臺省會議與臣部酌議?!钡劭芍?。然是時,遲速無定。六年,禮科給事中彭汝楠言:“耳目近則睹記真,宜勿逾五年之限。”又謂:“三品以上為當(dāng)予謚,而建文諸臣之忠義,陶安等之參帷幄,葉琛等之殉行間,皆宜補(bǔ)謚。”事下禮部,以建文諸臣未易輕擬,不果行。至福王時,始從工科給事中李清言,追謚開國功臣李善長等十四人,正德諫臣蔣欽等十四人,天啟慘死諸臣左光斗等九人,而建文帝之弟允熥、允熞、允熙,子文奎,亦皆因清疏追補(bǔ)(《明史》卷六十·志第三十六)。經(jīng)查閱《弘光實錄鈔》,葉琛不在受封之列。
葉琛稱得上文武全才,文可理政,武能安邦。宋濂《葉治中歷官記》中說,“自后出歷侯之所治,處父老言其事,至有泣下者,予愈知侯之為人,有不可企及。嗚呼!循吏之績,不白于世久矣,有若侯者其可不謂之賢乎”!難怪著名謀士陶安曾在明太祖朱元璋面前評價“浙東四先生”:臣謀略不如劉基,學(xué)問不及宋濂,治民之方不及章溢、葉琛。明嘉靖朝工部尚書章拯對葉琛有很高評價,他在《三賢祠記》中寫道:“栝山將神,先生誠意伯劉公基(劉基),御史中丞章公溢(章溢),縉云伯胡公深(胡深),南陽侯葉公?。ㄈ~?。?,皆人杰也?!?o:p>
二、對共同先祖葉琛之考證
綜合桐城、樅陽、廬江三地四支南陽葉氏宗譜記述,南陽侯葉琛和朱氏夫人共生育四子,四兄弟依次排序是:老大道榮,老二道元,老三道華和老四道蔚。舉家遷徙路線圖:從歙縣到金陵,由金陵回到婺源(過渡),再由婺源遷至桐城(老四在南陵過渡)定居”。四兄弟遷到桐城的時間順序是:先是老二道元,于洪武年間;其次是老大道榮,于靖難之際;再到老三道華,最后是老四道蔚(其母隨之,從婺源開始遷南陵,之后再遷至桐城),于永樂年間。那么有何為證呢?
其一、有道元、道華、道蔚三家族譜書文字記載(書證)
〈一〉道元公(葉家河葉)族譜序文中關(guān)于世系源流記載摘錄
1、像贊摘錄
(1)葉琛公像贊“文章昭回云漢,忠節(jié)炳朗日星,從來不多概見,國朝第一名臣。”——《葉氏支譜》卷三《像圖贊》。
(2)道元公像贊“平寇垂勛,御侮著績,奕禩流芳,恩榮世襲?!薄度~氏支譜》(謚錫忠顯御史道元公遺像及贊文)
2、譜序中關(guān)于世系源流記載摘錄
(1)“…獨(dú)至琛公者,當(dāng)元季時隱于浙之處州,與劉宋濂章溢諸先生相友善,及明興,同應(yīng)聘為佐命。后膺簡出守南昌,陳寇大舉困城,餉援俱絕,死之。夫以孤城久困,而志不少屈也,烈烈大節(jié),非即張巡,許遠(yuǎn)其人哉。明太祖嘉其忠,而贈以南陽侯,建廟致祭宜矣。公生子四:長道榮、次道元、三道華、四道蔚,俱因父難,奉母避亂於徽之婺源。繼復(fù)偕遷於桐城,而兄弟各建居焉。開基於吾桐岱鰲山之陽者則道元也,道元生子:福一、福二,兩人焉。福二又愛擇於呂亭驛之東偏,田肥美,竹樹蒼茫,河水縈帶,遂別兄於岱鰲,而創(chuàng)居至此,葉家河之所由名,而葉氏之所由來也…”——《葉氏源流小序》〈乾隆十七年(1752) 施澤〉
(2)“…吾族居葉家河也,於今蓋有十余世矣,如祖則推道元公。而史所載琛公者,其父也,生于元至正間以文學(xué)著,中探花,目擊元綱解紐,國祚將移,遂隱居不仕,與劉基、宋濂、章溢諸公為莫逆交。太祖高皇帝起崛於壕,四人俱往,從焉,高皇帝稱為先生不名。后克南昌,命琛公鎮(zhèn)之。時陳寇悉至,我琛公勢盡力窮,志在死敵,因犯陳而亡,南昌之父老沐其存日之恩,膏憫其沒世之忠,義刻像於豫章,忠節(jié)廟四時享祀不忒。高皇帝嘉乃丕績,封為南陽郡公。時我始祖道元公尚避亂於徽州之婺源,聞父歿,奔喪南昌,從后負(fù)像歸,道經(jīng)桐城,愛岱鰲之勝,乃居焉。生子二:長福一,次福二。后道元公臨老,復(fù)歸婺源,遂終焉。后其子若孫,岱鰲山推福一公為始祖,葉家河推福二公為始祖,所由來也…”——《 葉氏譜序》〈乾隆十七年(1752)〉
(3)“…今葉氏自道榮公、道元公、道華公、道蔚公遷桐,居地雖不甚遠(yuǎn),而各遷者不可勝數(shù),子孫繁眾難以協(xié)合…”——《葉氏續(xù)修譜序》〈康熙壬戌年(1682) 張英〉
(4)“…葉家河支派來自岱鰲山??既~氏琛公生子四,俱次第遷桐。道元公占籍岱鰲,其次子也。而長三四各有創(chuàng)垂…”——《葉氏支譜世系小序》〈乾隆十七年(1752)王云程〉
(5)“…大凹葉姓溯自得姓以來,代有聞人,其上祖諱琛,明太祖時,擢高第,以忠義顯於朝,后之子孫世以清白相承。道元公宦游桐城,愛大窊山形之勝,遂居焉,生二子:福一、福二,暮年歸婺源省墓,仍終婺源。后居大凹山者即以福一為始祖,福二遷葉家河遂別為一支…” ——《葉氏重修族譜序》〈乾隆壬申年(1752)吳敬〉
(6)“…逮元至正時中,先公琛見元運(yùn)將頹,科甲隱居浙之處州,后佐明太祖,力戰(zhàn)中原,與友諒敵,既勝復(fù)困,效忠報國,追贈南陽侯。生子四:道榮、道元、道華、道蔚。道元公由婺至桐,卜筑於岱鰲山,生子二:長福一、次福二。福二又別遷於呂亭東偏之葉家河居焉,彼榮、華、蔚三公者,各分支派,皆不可稽。后岱鰲山以福一公為始祖,而葉家河遂以福二公為始祖焉,是非葉家河與岱鰲山所分支乎?茲亦不贅…”—《譜傳》〈乾隆十七年(1752)十一世孫 士植〉
(7)“…元至正時婺州琛公及第探花,見元運(yùn)將頹,隱居不仕,后從明太祖高皇帝戡亂,為帷幄臣。殉節(jié)南昌,追封南陽郡侯。有子道榮公、道元公、道華公、道蔚公伯仲四人,因父終難,自婺源次第遷桐。道元公生子長福一、次福二。福一遷居岱鰲山,我葉家河一派乃福二公裔也…”——《葉氏重修族譜自序》〈乾隆十七年(1752)十一世孫 士棟〉
(8)“…吾桐葉氏文采彰彰,功名藉藉,自春秋葉公諸梁至明探花琛公,簪纓累世,代有偉人,班班可考。琛公四子道榮、道元、道華、道蔚各遷其地,惟道元公次子福二公愛北鄉(xiāng)呂亭驛,峰巒秀麗,河水清漣,故卜居驛之東偏,而葉家河以名地以人傳也…”——《南陽郡葉氏重修支譜序》〈道光七年(1827) 張聰賢〉
(9)“…前明有諱琛公者,以文學(xué)著,中探花后以剿陳寇而死于難,南昌之民憫之,為之立廟至今,享祀不忒,以云勛銘鐘鼎,氣凜山河,夫復(fù)何愧!琛公子四道榮、道元、道華、道蔚奉母逃難于徽之婺源,后又遷桐…”——《鳴鵬倡修譜序》〈道光七年(1827) 吳庭煇〉
(10)“…謹(jǐn)按舊譜所載,吾族始受姓氏歷世久遠(yuǎn),元末諱琛公從明太祖,督師南昌,剿陳寇死,封南陽郡侯。子四人,道榮、道元、道華、道蔚,奉母朱夫人避亂居婺源。道元公先遷桐,居岱鰲山,長福一、次福二,未幾,福二公改遷葉家河;道榮公亦遷桐,居西門;道華公遷桐,居峽山;道蔚公奉母遷南陵,復(fù)遷桐,居柳祖寺。就此而論分居四支,同為琛公后,因議合譜。按吾家舊譜,遷桐始祖諱貴,世居婺源,明初商于金陵上清河,靖難之際卜居桐之西山,傳為漢太尉諱尤四十九世孫,唐諱林秀二十一世孫,不詳其祖若父名。大約先后來桐,鄉(xiāng)城遠(yuǎn)隔,并不知同祖。遷居事參考新安新譜,唐長興元年,歲大饑,衢寇紛擾,林秀公率義勇到婺源忠平鎮(zhèn)剿捕,始平,發(fā)廩賑濟(jì)民,深德之遂在焉,詔授越州司戶,勛民昭著如此。乃君家舊譜載太尉而不載林秀公,似我兩家分派已在林秀公以前耶。新安新譜未載琛公事,豈公之發(fā)跡不在婺源?而其子奉母避亂暫居,旋即轉(zhuǎn)徙耶…”——《重修葉家河支譜序》〈道光七年(1827) 族愚弟灼,備注:葉灼系貴公后裔〉
(11)“…我中興祖琛公,明太祖時擢高第,以忠義顯于朝,生子四:道榮、道元、道華、道蔚。俱因父難奉母避難于徽之婺源,繼復(fù)偕遷于桐,而兄弟各建居焉,開基于岱鰲山之陽者,則道元也…”——《續(xù)修支譜自序》〈道光七年(1827)十五世孫 向南〉
(12)“…南陽葉氏,自春秋時沈諸梁食采于葉,是為受姓之始。歷漢唐宋元,代有傳人,班班可考。至明洪武間,有琛公者,以探花及第,從龍佐命,戰(zhàn)歿于南昌,詔立廟祀焉。琛公子,明御史道元公,始遷桐,居岱鰲山。一傳至福二公,愛山水之勝,卜居呂亭驛之東偏。宅旁一河,名葉家河,殆地以人傳歟…”——《葉氏重修支譜序》〈光緒十六年(1890) 倪廷慶〉
(13)“…南陽葉氏,自前明琛公次子道元公遷桐之岱鰲山,生子二:曰福一,曰福二。福一公留居岱鰲,福二公遷居呂亭驛之東偏,而名其地為葉家河,自是為葉家河葉氏。后又建祠吾里天馬山之陽,而其子姓復(fù)徙居于麻山左右…” ——《南陽葉氏六修支譜序》〈中華民國三十年(1941)姚孟振〉
3、譜文中關(guān)于世系源流記載摘錄
(1)《葉氏支譜 卷三(淵源系圖)》(第八至十三頁)琛公,元末中探花第,見元天運(yùn)已去,人心已離,遂隱居不仕,與宋濂劉基章溢交好。后明太祖崛起中原,翻然改曰“其真漢主也!”遂從之為帷幄之臣。參密謀典詞誥。太祖稱為先生而不名。后兵克南昌,陳寇爭之,統(tǒng)軍出擊大勝之。友諒率兵圍之月余,兵疲糧盡,復(fù)率十四將鏖戰(zhàn)而死。太祖登極,追封南陽侯,立廟設(shè)像祀之。夫人朱氏,子四:道榮、道元、道華、道蔚。
道榮,行蘭二,諱貴,與諸弟因父終難,偕母避于婺源,后遷桐城西門;妣,胡氏。道元,行蘭三,諱恩,由婺遷桐岱鰲山,夫人王氏,生子二,福一、福二。道華,行蘭四,遷桐城峽山。道蔚,行蘭五,因兄居桐城,同母朱氏遷南陵,生子茂九。茂九復(fù)遷桐城柳祖(子)寺。
(2)《葉氏支譜(老世紀(jì))卷五》(第1-2頁):“一世祖道元,世襲忠顯御史,諱恩,行蘭三,生元順帝時。因父靖難南昌,賊兵未寧,偕母朱氏夫人避居徽之婺源。后明太祖高皇帝擴(kuò)清中原,思琛公之忠義,賜以御史,宦游皖桐岱鰲,愛山水之明秀,樂風(fēng)俗之,遂卜宅于岱鰲山之旁,厥后臨老復(fù)歸婺源祭先祖墓,終于源,葬椒沖,有碑。配夫人王氏,生卒未詳,葬岱鰲山大窊(同“凹”)。生子福一(官山派),福二?!?o:p>
〈二〉道華公(峽山葉)族譜序文中關(guān)于世系源流記載
1、像贊摘錄
(1)南陽侯琛公像贊“忠節(jié)炳朗日星,從來不多概見,國朝第一名臣”(備注:應(yīng)該是丟了第一句“文章昭回云漢”)。
(2)襲封南陽侯道華公像贊:披赤心以扶國,食報無窮拓鴻業(yè),以肇家廟祀何極。
2、譜序中關(guān)于世系源流記載摘錄
(1)“…吾族之居峽山也,于今蓋有十余世矣,始祖則推道華公。而史所載琛公者,其父也。以文學(xué)著中探花;目擊元綱解組,國祚將移,遂隱居不仕。與劉基宋濂章溢諸公莫逆交,毋何我太祖高皇帝起崛于濠。四人俱往從焉。高皇帝稱為先生而不名。后克南昌,命琛公鎮(zhèn)之。時陳寇悉至,我琛公勢盡力窮志在死敵,遂犯陳而亡。南昌父老沐其存日之恩膏,憫其沒世之忠義,刻像于豫章忠節(jié)廟,四時享祀不忒。高皇帝嘉乃丕績,封為南陽郡侯。時始祖道華公尚避亂于徽州之婺源,聞父已沒奔喪南昌,后負(fù)像歸。道經(jīng)桐城愛峽谷之勝,廼居焉…”——《舊敘》〈崇禎九年(1636年)九世孫 玉芳〉
(2)“…始祖道華公與弟道蔚公,于高皇帝二十八年釐正其牒始自周之葉公,歷漢唐宋元迨我琛公及道華公,其世系班班可考…”——《譜序》〈崇禎丙子年(1636年) 太仆寺少卿 倪應(yīng)眷〉
(3)“…我始祖與峽山始祖,明初俱自婺源而遷桐城,而或先或后不一其時,或城或山不一其地,遂各成一族,所謂一而二,其實無二姓也。道華公始遷于桐之峽谷即厘正譜牒,系班班可考焉…”——《葉氏宗譜 卷首 酉序》〈乾隆32年 (1732年)族裔 酉〉
(4)“…吾宗先世姓肇葉公望出南陽至漢大中大夫。望始遷丹陽,后克承公適黃巢之亂,始遷歙之黃墩。厥孫唐承直郎林秀公,始遷婺源之忠平,子孫蕃衍,文章節(jié)義,簪笏蟬聯(lián)為新安鉅族。元至正間琛公厘正舊牒世次昭然。勝朝開國,琛公靖節(jié)南昌,子道華公蔭爵,愛桐峽山之勝,遂卜居焉…”——《續(xù)修族譜自序》〈乾隆丁亥(1732年)七月十二世孫 麟書 士元〉
(5)“…受姓之始則首葉公。敘遷派之由,則推前明忠烈琛公之子道華公,而他處弗言,蓋亦老泉親盡不及之意乎…”—《重修族譜序》〈乾隆三十二年(1732年)王洛〉
3、譜文中關(guān)于世系源流記載摘錄
琛公,元末探花,見元天運(yùn)已去,人心已離,遂隱居不仕,與宋濂劉基章溢稱莫逆之交。后明太祖崛起中原,公翻然曰“其真漢主也!”遂從之,為帷幄之臣,參密謀典詞誥。太祖稱先生而不名。后兵克南昌,陳寇爭之,統(tǒng)軍出擊大勝之。友諒悉,兵圍之月余,兵疲糧盡,復(fù)率十四將鏖戰(zhàn)而死鄱陽。太祖登極,追封南陽郡侯,謚忠烈襲爵,立廟設(shè)像祀之。夫人朱氏,追封一品夫人。事載明紀(jì)。子,道華、道蔚。公葬桐城峽谷月山之頂,有碑。(該記載有誤。據(jù)《南昌府志》記載,“琛公配享功臣廟”,他和行省都事萬思誠先就義于南昌;其余十二人后戰(zhàn)死于南昌周邊,功臣廟統(tǒng)一建在南昌。)
道華,行蘭四,生元末八月二十二辰時,因靖節(jié)南昌,兵賊未息,偕母朱夫人居徽之婺源,后明太祖擴(kuò)定中原,思琛公之忠義,襲封南陽郡侯,賜鐵券二道,娶楊氏襲封一品夫人。子:茂一,茂二,茂三。公宦游桐城,愛峽山之勝遂居焉。公葬祠后月角東嘴午向,妣葬祠后小塘東嘴酉向。
道蔚,行蘭五,因兄居桐城,公同母遷南陵,子一茂九。
〈三〉道蔚公(井邊葉)族譜序文中關(guān)于世系源流記載
1、像贊摘錄
(1)南陽侯琛公贊曰:文章昭回云漢,忠節(jié)炳朗日星。從來不多概見,國朝第一名臣。
(2)謚錫忠顯御史道元公贊曰:道元之德,朝野相蒙;道元之功,岱岳并崇;厥德厥功,伊誰與同?
(3)葉家井始祖貞一公贊曰:貞公儀容,蓋世之雄;忠信孝友,正氣所鐘;遷桐自婺,卜居柳峰;古井之畔,永為華宗。
2、譜序中關(guān)于世系源流記載摘錄
(1)“…獨(dú)至琛公,當(dāng)元季時隱于浙之處州,與劉基、宋濂、章溢諸先生相友善,及明興同應(yīng)聘為佐命,后膺簡出守南昌。陳寇大舉困城,餉援俱絕死…夫以孤城久困而志不少屈也,烈烈大節(jié)非即張巡、許遠(yuǎn)其人哉!明太祖嘉其忠,而贈以南陽侯,建廟致祭宜矣。公之子道元、道華因父難奉母避亂,與昆季貞、貴二公同處徽之婺源 ,繼復(fù)偕昆季分徙于桐。遷柳峰北者,貞一公也;遷西門者,貴公也;遷峽山、岱鰲山者,道元、道華也。貞公傳四世至思賢、思銘,賢公復(fù)徙廬至雙澗…”——《葉氏源流宗譜序》〈萬歷辛亥年(1611年) 章應(yīng)斗再撰〉
(2)“…歷傳至林秀公為秀州司戶參軍,值朱溫亂,克全唐節(jié)。歷新安之婺源,實始于林秀公。昔余與表兄履文先生同試南闈,寓金陵上清河表兄族人昌組家。敘居婺遷桐有數(shù)支,溯其源咸屬貞公之從兄弟也。貞公為漢太尉四十九代之后,唐秀州司戶林秀公二十一代之裔也。遷桐西門諱貴公者,今曾城先生是其后也;遷峽山諱道華者,茂一二三是其后也;遷葉家河者諱道元者,福二公是其后也。貞公遷柳子寺井邊,即余外祖父之始祖也。公之家于柳子寺有年矣。歷四世傳思賢公、思銘公,思賢復(fù)徙廬至雙澗,迄今十有余世?!页酥蕖⒖?,命余為之序,余即以平昔閱之史鑒,聞之上清河昌組者述之于首,以俟葉之后世子孫知所由來耳…”——《葉氏宗譜序》〈萬歷辛亥年(1611年)賜進(jìn)士第愚外孫 許可鑣〉
(3)“…第溯葉氏地祥之祖,則自明之貞一公始。公世居徽之婺源,因避亂紅巾,遂渡江遷桐之東鄉(xiāng),見黃山峙其前,方溪帶其后,龍山聳翠于左,柳峰挺秀于右,山水奇秀,固桐之武陵區(qū)也。于是手 剪蒿蓬,遂開基茲土以耕鑿,詩書世其家。生子四人,伯壽一,仲壽二,叔壽三,季福四。壽二傳茂春,茂春傳思賢、思銘二公。賢公之裔后復(fù)徙潛(川)之雙澗口以家焉。福四傳慶熙,慶熙傳克昌,克昌傳祥瑞,祥瑞傳光世,而復(fù)遷廬之北鄉(xiāng)妙光寺居焉。自今數(shù)支昌熾,家聲幾甲潛桐…”——《葉氏宗譜序》〈康熙四十年(1701年)邑庠生 王夢豸〉
(4)“…余族系何基而昉乎?始自南陽,繼遷婺源,迄元末我貞公偕兄弟避紅巾亂,遂由婺源遷桐,卜居柳峰之北。生四子,長壽一,次壽二,次壽三,次福四。壽二傳茂春公,茂春傳思賢、思銘,思銘仍留于桐。我祖思賢于明成化三年復(fù)徙廬邑,筑室雙溪焉。傳六世至我和公與桐守泉、思泉、象樸、逸宇、桐郊、芳林于明萬歷辛亥歲,崇修家乘。今又百余年,…今年夏四月,有楊子又瞻自宛陵來,挾姓氏之圖以獻(xiàn),族之少長咸翕然稱快,爰授楊子以家乘之任。楊子按次而考之,上遡元明,下逮本朝,其中不可知者蓋闕之,纂訂一譜,派衍一十六世…”——《重修宗譜序》〈康熙辛巳年仲冬月(1701年)十三世孫 維典〉
(5)“…可合之時則不得不分之者,往往然矣。余葉之自婺源而遷桐者眾矣,若道華公、道元公、貴公與余貞公兄弟也,此本合而不可分者,故疇昔之譜同。乃迄今三百余年,子孫蕃衍以數(shù)千計,里居星散以數(shù)百計,散而徙四方者,道阻且長,以數(shù)千里計,欲如疇昔之合, 勢必有所不能。何則?昔之人親,今之人疏;昔之人寡,今之人多;昔之人聚,今之人散,則雖起昔人于今日,亦不得不聽其分而不合也。故茲譜之修,獨(dú)分之而不合之,專詳柳子、雙澗、妙光寺之一脈,于貞公一十六代之世系則序之,而外此弗序也…”——《續(xù)修家譜序》〈康熙四十年(1701年)十三世孫 雄〉
(6)“…即如吾祖貞、貴二公,兄弟自婺遷桐徙廬,其譜具在。有明之際所載,賢者若而人,不賢者若而人,才者若而人,不才者若而人。今按籍而稽之,其愿為賢者乎,抑愿為不賢者乎,其愿為才者乎,抑願為不才者乎,此不待智者而后辨也。予嘗讀之,每掩卷太息,以為不能與…”—《續(xù)修家譜序》〈康熙四十年(1701年)十三世孫 可俊〉
(7)“…吾家系出聃季,繼遷婺源。自周而秦漢,由晉魏及唐宋,前后五代中各有傳人。逮元末我貞公避亂遷桐柳峰,始有葉氏,群奉公為一世祖,其發(fā)源于積石岷嶓也…”——《重修家譜序》<康熙辛巳年(1701年)十四世孫 萬蔭>
(8)“…余南陽葉氏,其先楚人,司馬公戌生子高公諸梁。子高公靖楚難,老于葉。葉,封邑地名也,子孫因以為姓。得姓以來,代有聞人。吳有都尉公雄,唐有處州公法喜,宋有宰相颙公,有參政公夢得,有水心先生,適繼有南陽侯琛公,有謚錫忠顯御史道元公,其他垂聲名、光史冊者蓋多。惜乎,遭逢元季兵燹流離,我始祖貞一公自婺遷桐,未攜舊牒,世系缺如,可勝嘆哉…”——《三修宗譜序》〈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十三世孫 月盛〉
(9)“…我始祖貞一公,其先居徽之婺源也。因元末避亂紅巾,渡江適桐,卜居井邊,傳至四世諱思賢、思銘二公。賢公素愛山水,于明成化三年遊至廬之南鄉(xiāng)。環(huán)宅左有雙澗溪焉,綠竹叢生,猗猗增華…”——《三修宗譜序》〈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十三世孫 瑞〉
(10)“…吾邑東鄉(xiāng)葉氏,始遷祖曰貞一,元至正間與其從父昆弟曰貴、曰道華、曰道元,由徽之婺源辟地至桐。貴居邑之西門,道華居邑之峽山,道元居邑之葉家河。而貞一居柳峰北麓之井邊,遂為井邊葉氏…”——《葉氏四修宗譜敘》〈道光廿七年(1847年)修職郎、副舉人 房聚五〉
(11)“…至春秋時,楚沈諸梁食邑于葉,以受姓,歷數(shù)千載,代有傳人。至貞一公于明初由婺源遷桐,宅于東鄉(xiāng)柳子寺,此南陽葉氏發(fā)祥之始祖也。歷四世至思賢公、思銘公,相為濟(jì)美。賢公謀遷于廬邑,銘公仍居于桐…”《葉氏四修宗譜序》〈道光廿七年(1847年)賜進(jìn)士出身 方寶慶〉
(12)“…吾族自春秋楚子高公得姓以來,數(shù)千年有奇,顧其代荒遠(yuǎn),略之可也。由明初之由婺遷桐者,斷之支派有四:貴公,遷桐之西門,球之始祖也;道華公,遷桐之峽山;道元公,遷桐之葉家河;貞一公,遷桐之柳峰井邊地。貞公之四世有思賢公、思銘公,銘公仍貞公之舊,賢公后徙廬之雙澗,世為廬人焉。人之稱葉氏者,往往區(qū)井邊、雙澗、西門、峽山、葉家河而五之,而不知吾葉氏之始遷祖者,固兄弟行也。故前代之譜從合。支分派別,土著各遠(yuǎn),始支其祠與譜 以從便。而井邊、雙澗,雖異郡而接壤,為貞公后者,祠分譜仍合焉…”——《南陽四修宗譜序》〈道光廿七年(1847年)賜進(jìn)士出身 南陽后裔 琢齋球 〉
(13)“…桐廬葉氏久稱望族,粵稽春秋時,楚沈諸梁食邑于葉,乃更沈而以葉為姓,歷數(shù)千年,代有聞人。至貞一公避元季兵亂,由婺源遷桐,卜居柳峰北。傳四世至思賢、思銘二公,賢公遷廬, 銘公仍居桐邑…”——《五修宗譜序》〈光緒八年(1882年)賜進(jìn)士出身 正一品 劉秉璋〉
(14)“…夫譜之作也,所以明昭穆,定尊卑,收渙散,敬宗所以睦族也,譜牒之事不綦重哉。我葉自楚諸梁授姓以后,代有偉人,文臣之功績,武將之忠烈,在在有聲,不煩文之細(xì)贅也。由元季琛公之子道元,因父難避亂徽之婺源,與昆弟貞、貴二公偕處焉。迨其后,貞、貴二公與道元、道華諸公渡江遷桐,各散居焉。其先則一也,其后則分也。文之始祖貞一遷居柳峰之井邊…”——《五修宗譜延文序》〈光緒八年(1882年)十七世孫 延文〉
(15)“…有族焉,支延派衍于兩邑之間,傳世將三十,歷年逾五百,丁口累千且萬,相望而并盛,比疏而益親,遠(yuǎn)近稱之,是曰桐廬葉氏。葉氏之先有貞一公,元明之交由婺遷桐,卜食柳峰井邊,為其始祖。四傳至思賢、思銘,賢公徙廬雙澗。于是葉氏在桐稱井邊,在廬稱雙澗,而溯源則同祖貞一。綜稱桐廬譜,創(chuàng)于萬歷辛亥,而續(xù)于康熙辛巳、乾隆己丑、道光 丁未、光緒壬午,凡已五修。壬午距今四十有三年…余按其舊譜所載,貴公、道元、道華與貞公之后之在井邊、雙澗,譜雖未分而祠亦自別建。今者祖貞公者合力共建一祠于柳峰之北…”——《葉氏六修宗譜序》〈中華民國十三年(1924年)安徽省第一屆議員 方琛〉
3、譜文中關(guān)于世系源流記載摘錄
(1)貞一:自婺遷桐. 字號生未詳,配吳孺人;吳氏生未詳。子四:壽一、壽二、壽三、福四。公妣終未詳。葬次子壽二公私下墳嘴山。贊曰:植木有本本,固枝芳流水;有源源遠(yuǎn)流,長肇基鷲嶺;云樹蒼蒼王,宮之谷華子;之岡謀及卜,筮終焉允臧。修德垂蔭,奕葉縹緗。
(2)壽二(貞一次子),字號生未詳,配吳氏,生未詳。生子三,茂春、佛保、佛關(guān);公妣終未詳。合葬劉家嘴子山午向。贊曰:天性孝義,毋憚流離,從親避亂,鶺鸰分飛泉甘境僻,媚茲永棲創(chuàng)業(yè)垂統(tǒng),式谷相貽!
道元、道華、道蔚三個家族,宗譜肇修各自時間不同,有先有后,且相互音訊不同;但是從文字記載的信息看,有許多內(nèi)容驚人地相似和相近,諸多信息保持了一致性。如四個兄弟姓名和字號、排行順序、配偶姓氏,男孩姓名,住家方位,葉琛及道元公官銜名稱、贊詞,舉家遷徙原因和路徑等。
綜上所述,現(xiàn)散居在桐城、樅陽、廬江的三地四支南陽葉氏子孫乃是同根同源。道榮、道元、道華、道蔚為同胞兄弟。當(dāng)初“因父難避亂徽之婺源”,“由明初之由婺遷桐者,斷之支派有四”,“迨其后,貞、貴二公與道元、道華諸公渡江遷桐,各散居焉。其先則一也,其后則分也。”
其二、有遺存的葉琛公衣冠冢古碑、道華公墓碑及朱氏夫人墳塋(實物證據(jù))
1、“…時我始祖道元公尚避亂於徽州之婺源,聞父歿,奔喪南昌,從后負(fù)像歸,道經(jīng)桐城,愛岱鰲之勝,乃居焉。生子二:長福一,次福二。后道元公臨老,復(fù)歸婺源,遂終焉。后其子若孫,岱鰲山推福一公為始祖,葉家河推福二公為始祖,所由來也…”——《 葉氏譜序》〈乾隆十七年(1752)〉
2、“…時始祖道華公尚避亂于徽州之婺源,聞父已沒奔喪南昌,后負(fù)像歸。道經(jīng)桐城愛峽谷之勝,廼(同“乃”)居焉…”——《舊敘》〈崇禎九年(1636年)九世孫 玉芳〉
3、“道華,行蘭四,生元末八月二十二辰時。…公宦游桐城,愛峽山之勝遂居焉。公葬祠后月角東嘴午向,妣葬祠后小塘東嘴酉向?!薄獚{山《葉氏宗譜》
4、以上是道元公、道華公家族宗譜記載的內(nèi)容基本相同,作為葉琛之子,聽聞父親遇難,二人就從婺源趕赴南昌奔喪,之后背著父親的遺像回家。特別是道華公家族《葉氏宗譜》上明文記載“…公葬桐城峽谷月山之頂,有碑。”這與現(xiàn)今發(fā)現(xiàn)的葉琛古墓碑正好相互印證。
葉琛古墓碑發(fā)現(xiàn)之處,也就是道華公當(dāng)年的遷移落戶地,現(xiàn)在是銅陵市樅陽縣官埠橋鎮(zhèn)向東村葉祠村民組。古碑的發(fā)現(xiàn)帶有點傳奇色彩。前幾年,樅陽縣興修和尚橋水庫到會宮鎮(zhèn)的水利干渠,渠道開到月山腳時,從地下挖出來一塊石碑。一開始沒人把它當(dāng)回事,粘滿泥土的石碑就一直“靠邊站”著,無人問津。這時,村里有個叫葉項的宗親,小時候曾聽長輩講過先祖葉琛的故事,說葉琛是明朝的開國大臣,就埋在月山山頂。出于好奇,他叫上建國、六生、和平三個本家,肩挑手拎運(yùn)水給石碑清洗。清洗之后,石碑字跡慢慢顯露出來。為了驗證它,他馬上找來家譜查看,果不其然,最終得到證實。
葉琛墓碑在從外觀看,碑身大小為:高120㎝×寬45㎝×厚15㎝(含埋入土中的20㎝)。從石碑的磨損程度看,年代比較長,至少有五、六百年;看料質(zhì)是本地的一種麻骨石。雖經(jīng)歷歲月的消耗和自然界日曬雨淋的侵蝕,碑面上所刻的陰文還依稀可辨,上面鐫刻著“明敕封南陽侯葉琛墓”字樣,字體不是十分的工整,但是看不到碑額和落款了。
緊接著葉項等四人,又根據(jù)族譜記載信息,找到了道華公墳冢和墓碑。道華公墳?zāi)乖嵩谠律侥_東南角,與其家族宗譜上記載的“公葬祠后月角東嘴午向”信息一致。墓碑從外形看,碑身上圓下方、整體完好。碑身尺寸大約為:高120㎝×寬45㎝×厚25㎝(含嵌入混凝土中的20㎝)。石碑正面三方環(huán)繞5公分寬邊,刻字部分呈凹陷平面,也是陰文碑刻,碑上刻有“明敕封始祖道華大王之墓”,右邊落款是“萬歷五年春月 十世孫 仝立”。字跡不好辯認(rèn)。經(jīng)查“萬歷五年”就是公元1577年,處在道華家族一修譜和二修譜之間。按每代人均20—25年推算,十分吻合。道華公墓碑的出現(xiàn),更進(jìn)一步證實了葉琛與道華的父子關(guān)系(世襲封號)。
當(dāng)?shù)刈谟H說,在月山頂上還葬有朱氏夫人墳?zāi)?。根?jù)譜記,琛公為侯爵,朱氏夫人也受過皇封,貴為一品夫人,墳?zāi)挂欢ê苡兄v究。但是朱氏墓前的石碑已深陷泥土之中,因年代久遠(yuǎn)字跡全部風(fēng)化?,F(xiàn)在,只能零星看到散落山中的石獅、石猴等物件。
“峽山葉”后人還繪聲繪色地講述:聽祖輩們說,過去他們祖上在此建過兩次“葉氏忠烈祠”,祠堂呈徽派建筑風(fēng)格,雕梁畫棟,非常氣派壯觀。祠堂共有三進(jìn),第一進(jìn)為祠堂門樓,大門上掛有“葉氏忠烈祠”牌匾;第二進(jìn)是享堂,門頭上懸掛有御封“南陽郡侯”牌匾,神龕里面供奉著欽賜的“丹書鐵卷”;第三進(jìn)是寢堂,安放著本地的列祖列宗牌位,供祭祀用。不過,忠烈祠早已不復(fù)存在,現(xiàn)在只能在族譜上,一覽其印制的平面草圖了。
其三、道華公后人流傳的口書
據(jù)道華公后人口頭講述,他們家世世代代口口相傳下來:元末明初,先祖葉琛和劉伯溫、宋濂、章溢四人,經(jīng)胡大海極力舉薦,被朱元璋從麗水請到南京作為座上賓,入住禮賢館。朱元璋稱呼他們四人從來不叫名字,而是尊之為“先生”。劉伯溫隨軍當(dāng)了軍師,宋濂當(dāng)上經(jīng)師后又當(dāng)上太子朱標(biāo)的老師,葉琛和章溢被授為營田司僉事(見《明史》卷四十七)。閑余,朱元璋召見葉琛,“講明經(jīng)史、訪論治道”,葉琛的言論讓朱元璋感覺“時有裨益”。1361年8月,朱元璋親率大軍,準(zhǔn)備進(jìn)攻陳友諒占據(jù)的江州(今江西九江),劉基說:“昨觀天象,金星在前,火星在后,此勝師之兆也?!苯莨槐灰慌e攻克。十二月,江西行省丞相胡廷瑞、平章祝宗派使者到江州見朱元璋,表達(dá)了投降之意,但有一個條件,就是原先的軍隊要繼續(xù)留在龍興(今南昌),不能改編到別處。朱元璋當(dāng)時答應(yīng)了。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正月,胡廷瑞派外甥康泰到江州投降。朱元璋率大軍從九江出發(fā),前往龍興。同時,朱元璋改龍興路為洪都府,任命葉琛為洪都知府;不久又任命鄧愈為江西行省參政,萬思誠為行省都事。葉琛上任不滿兩個月,胡廷瑞原手下祝宗、康泰不滿被朱元璋調(diào)防,兩人的船行到女兒港時,半道殺回反叛,丟掉朱元璋的吳軍旗幟,攔截了一艘布船,以布為旗,掉頭進(jìn)攻洪都。黃昏時分來到南昌城下,一舉攻城,突破城門。洪都城原本就由這些叛軍守護(hù),軍力十分空虛。此時,鄧愈正在洪都城中原來的廉訪司居住,聽聞叛軍已經(jīng)進(jìn)城,在數(shù)十名騎兵的保護(hù)下倉促出逃;他們一路上且戰(zhàn)且走,幾十名親兵多數(shù)遇難,鄧愈連續(xù)換了三匹戰(zhàn)馬,最后換上其養(yǎng)子的座騎才得以從撫州門逃脫,逃回建康(南京)向朱元璋匯報去了。而尚在洪都城中的行省都事萬思誠和南昌知府葉琛,率手下竭力而戰(zhàn),終被叛軍執(zhí)獲。祝宗、康泰勸降葉琛和萬思誠,遭到兩人破口大罵。沒過幾天,二人被害。只可惜先祖葉琛的治民之才還沒有來得及為大明朝施展,就過早地離開了人世。
道元、道華二人聽說父親慷慨就義,趕往南昌奔喪。此時父親葉琛尸體已被官府收殮,準(zhǔn)備從水路運(yùn)回麗水老家安葬(因宋濂在《故詩人徐方舟墓銘》中云“浙西四賢”出婺州到南京走的路線就是水路:“出金華雙溪,買舟溯桐江而西,過安徽,后沿江(長江)至金陵”);道元、道華兩人只好把父親穿過的染血鎧甲、衣袍包裹妥當(dāng),放上馬背;二人請畫師畫上一張父親的遺像,一路背在自己身上。當(dāng)人馬走到桐城峽山時,馬匹被累死在月山腳下的水塘邊。血衣自然無法帶回,兄弟二人只好將父親的血衣,草草就地掩埋。等料理完后事,道元、道華閑下心來再瀏覽峽山,發(fā)現(xiàn)環(huán)谷皆是山嶺,風(fēng)景秀美如畫,于是產(chǎn)生了要在此安家的想法;他們動身繼續(xù)向東北趕路,走了大約三、四十里路,來到桐廬交界的岱鰲山下,看它也很形勝,適宜于人居,同樣存心于胸…
沒料到幾十年后,當(dāng)他們一家從金陵避亂到婺源,再從婺源外遷圖謀發(fā)展時,倆兄弟自然想起了當(dāng)初安葬父親血衣的峽山和銘記于心的岱鰲山了,于是就向母親和大哥極力推薦皖中桐城。所以四兄弟先后遷徙于此。道元首先卜居岱鰲山;道榮鑒于一直在南京經(jīng)商,所以就遷到桐城西門余家沖,后購置田地占籍項家河;道華占籍峽山;老小道蔚一家同母親先落腳南陵,過了幾年,見其他三個哥哥都定居桐城,為有個照應(yīng),也遷至柳峰山北邊的柳子寺(現(xiàn)屬樅陽縣白柳鎮(zhèn))。道華來到峽山站穩(wěn)腳跟后,重新?lián)竦兀ㄔ律剑┞裨崃烁赣H的血衣,并在衣冠冢前立上石碑,便于后代子孫祭祀。母親朱老夫人壽終正寢后,自然也埋在父親的墳旁。
當(dāng)?shù)刈谟H還津津有味地說,月山腳下原本就是一條官道。明清兩朝凡是路過此地的官員,“文官下轎,武官下馬”,“上七下八”(指上自高甸開始至下面官埠橋結(jié)束,共十五里路程)要步行,以示對南陽郡侯的敬重。去年道華公后人齊心協(xié)力出錢出力,在月山腳下建起一座“紀(jì)念亭”,把葉琛的古墓碑供奉于亭子中央,精心地加以保護(hù)起來,并把它視為文物保護(hù)點逐級申報。目前已獲批樅陽縣文物保護(hù)點。
不過,我對兩家譜上都提到的“…時始祖道元公(道華公)尚避亂于徽州之婺源”這一說法提出質(zhì)疑,需要勘誤。那時,葉琛一家應(yīng)該不是“避亂在婺源”,而是生活在“南京”,這才符合情理。因為:一是從葉琛當(dāng)時的年齡、官職和所處的生活環(huán)境推斷,朱夫人帶四個兒子和葉琛應(yīng)當(dāng)在南京家庭團(tuán)圓了。1360年3月,葉琛和劉伯溫、宋濂、章溢脫離元廷,被朱元璋正式聘請至建康(南京)做官。葉琛時任營田司僉事(恢復(fù)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墾荒種田提供軍糧),官階不高但待遇高。他從一個行省元帥忽變?yōu)橐唤槲墓?,原來整天要帶兵廝殺在戰(zhàn)場,現(xiàn)在被換防至“大后方”,難得享受到如此的“安穩(wěn)和清閑”。把妻小接到身邊,一家人其樂融融,享受天倫之樂,理所當(dāng)然。另據(jù)道榮公宗譜記載,“道榮商于金陵(南京)上清河(建鄴區(qū)興隆大街有上清河社區(qū))”,說明長子道榮已在南京以經(jīng)商為業(yè)。這不就前后驗證了嗎?二是打開地圖,查看一下江西南昌和婺源、安徽桐城、江蘇南京,三省四地的區(qū)位,南昌和婺源于明初雖不屬同一個省份,但是根本不需要繞道安徽桐城而舍近求遠(yuǎn)。為此,道元、道華要路過桐城,最合理的解釋就是桐城位于南京往返南昌的路途之上,他們是回南京的“家”。
其四、新近發(fā)現(xiàn)官山派與道華公家族的合修譜卷
據(jù)譜載,道元公攜長子福一(官山派)占籍岱鰲山(或桐城或樅陽,具體位置不詳);而道元公次子福二后轉(zhuǎn)遷至桐城呂亭開基創(chuàng)業(yè),葉家河葉氏從此一支獨(dú)秀,獨(dú)撐支派。為查找官山派后裔,筆者調(diào)動人脈資源,發(fā)動附近宗親查找,訪遍廬江縣樂橋鎮(zhèn)境內(nèi)葉姓人村莊,翻遍轄區(qū)葉姓人口信息,結(jié)果都與官山派無關(guān)。據(jù)此推斷,道元公當(dāng)年落戶地應(yīng)在岱鰲山南麓的桐城(含樅陽)境內(nèi),后看施澤在《葉氏源流小序》中提到“開基於吾桐岱鰲山之陽者,則道元也?!鄙街?,那不就是在岱鰲山的南邊嗎?那么它現(xiàn)在的歸屬地,可能是在樅陽縣錢橋鎮(zhèn)或麒麟鎮(zhèn)周邊(尚待查證)。
就在本人撰寫此文、苦于找不到官山派后裔、難以繼續(xù)下筆之時,突然從樅陽官埠橋傳來佳音。還是那位葉項宗親給我打來電話,說他們家發(fā)現(xiàn)了一本官山派的支譜。真是冥冥之中,祖宗庇佑顯靈!
他先用微信給我傳來幾張譜文照片,官山派譜書前頁就有“福一公”的名字,但文字特別少,僅有寥寥19個字,“福一公,妣鄭氏合葬周莊上首月形寅申向有碑”。據(jù)他說這本譜單獨(dú)成冊,記載的信息不是本家族先人,但是后面又印有和道華公家族同樣的字輩。不久,又給我提供了道華公家族八次修譜的詳細(xì)情況。我看后立馬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原來官山派早在康熙十七年(1678年)就和道華公家族合譜了。相隔兩天,他再給我傳來官山派專卷(第八卷)電子檔。我翻看了一下,前幾頁記載的先祖世系信息過于簡單。我推測這應(yīng)該是官山派家族近兩百年來的首次修譜??赡苁且虮局硕≥^少,經(jīng)歷了十多世,自家想修譜而修不了,但又怕本支源流時間過長中斷,就自然找到同宗同祖的峽山葉氏,請求與道華公家族靠譜合修,這樣就有了“樹德堂”宗譜第八卷——《官山派支譜》。345年前的合修鐵證就擺在眼前,還需要我多費(fèi)什么口舌嗎?
其五、有關(guān)佐證
(一)貴公家族與其他三家交往不斷,有序文見證
1、葉酉序論貴公與道華公兩家遷桐時間相差無幾。他在《葉氏宗譜卷首序》中說“我始祖與峽山始祖,明初俱自婺源而遷桐城,而或先或后不一其時,或城或山不一其地,遂各成一族,所謂一而二,其實無二姓也”。貴公遷桐稍微早一點,落戶桐城西門余家沖(經(jīng)商);而道華遷桐略遲一些,落戶峽山,且在鄉(xiāng)下。
2、葉灼序論“分居四支,同為琛公后,因議合譜”;且貴公家族與道元、道華家族來往頻繁,關(guān)系密切。1827年,貴公十二世孫葉灼(號仲平,1793年進(jìn)士)為葉家河葉氏重修族譜時寫了一篇序文,他在文中說:“族兄鳴鵬修葉家河族譜,偕文質(zhì)、向南,群從。以舊譜示予,囑作序,欣然應(yīng)之曰:此所以尊祖敬宗而合族者也,予方修譜,樂得稽世系,百證同異,敢謝以不文?謹(jǐn)按舊譜所載,吾族始受姓氏歷世久遠(yuǎn),元末諱琛公從明太祖,督師南昌,剿陳寇死,封南陽郡侯。子四人,道榮、道元、道華、道蔚,奉母朱夫人避亂居婺源。道元公先遷桐,居岱嶅山,長福一、次福二,未幾,福二公改遷葉家河;道榮公亦遷桐,居西門;道華公遷桐,居峽山;道蔚公奉母遷南陵,復(fù)遷桐,居柳祖寺。就此而論分居四支,同為琛公后,因議合譜?!酪詠恚诵牟还?,一本九族視若途人,分支禮漸遠(yuǎn),情意愈疏,有患難不相恤者,安用譜為?余憶少時見文質(zhì)之祖鳴鸞、伯祖鳴謙諸公,執(zhí)子姪禮來謁,先大父諸父諸兄,意氣相孚,緩急相顧,會晤無虛。曰敦睦有古風(fēng),不啻一門叔姪弟兄之相親愛焉。峽山族繁,人皆醇樸,荊三先生敦孝友,竭力延師課子華清,蜚聲庠序,與予至厚,惜乎不壽!老年課孫大椿,督責(zé)更甚。癸丑(1793處)予成進(jìn)士過峽山,謁廟題匾,肅然起敬。后十余年見大椿於村學(xué),能讀父書,忻喜勸勉。不數(shù)年冠童子軍,補(bǔ)博士弟子員,登賢能書,誠足光大吾門也。而峽山之華清與文質(zhì)之祖若父,俱系屢世深契而未嘗合譜,蓋因聚散無常,艱於總匯,固耳雖然凡吾族姓同出葉公,木本水源皆當(dāng)追溯,兄修新譜而深尊祖,敬宗合族之心,孝悌油然而生,洵善舉也!吾愿后世子孫睹此譜牒,城鄉(xiāng)連為一體式,相好而無相尤,如昔日先大夫之視鳴鸞諸公。予今日之視鳴鵬、文質(zhì),雖未合譜較善於合譜也,則幸甚!”他在文中稱鳴鵬為“族兄”,自稱“族弟”;并敘述了往來走動情況。
3、葉球序論“斷之支派有四,固兄弟行也”。1847年貴公后裔葉球(字叔華,又字琢齋,1840年進(jìn)士)為“井邊葉氏”四修族譜作序時,說到“…吾族自春秋楚子高公得姓以來,數(shù)千年有奇,顧其代荒遠(yuǎn),略之可也。由明初之由婺遷桐者,斷之支派有四:貴公,遷桐之西門,球之始祖也;道華公,遷桐之峽山;道元公,遷桐之葉家河;貞一公,遷桐之柳峰井邊地。貞公之四世有思賢公、思銘公,銘公仍貞公之舊,賢公后徙廬之雙澗,世為廬人焉。人之稱葉氏者,往往區(qū)井邊、雙澗、西門、峽山、葉家河而五之,而不知吾葉氏之始遷祖者,固兄弟行也?!?o:p>
以上三人同為貴公裔孫中的嬌嬌者,他們生活在不同的時期,但都是清朝進(jìn)士。三人為家族宗譜續(xù)修,作出過很大貢獻(xiàn)。雖然明知四家是同本同源,但貴公支派仍然在族譜中沒有承認(rèn)。
我常閑坐靜思:貴公支派人文蔚然,裔孫考中進(jìn)士者多,而左光斗給出的葉氏祖源之說竟然默示領(lǐng)受至今。三百年來,期間1830年,貴公第十二世孫葉灼在《重修葉家河支譜序》中對祖源問題有過發(fā)問,“按吾家舊譜,遷桐始祖諱貴,世居婺源,明初商于金陵上清河,靖難之際卜居桐之西山,傳為漢太尉諱尤四十九世孫,唐諱林秀二十一世孫,不詳其祖若父名。大約先后來桐,鄉(xiāng)城遠(yuǎn)隔,并不知同祖。遷居事參考新安新譜。唐長興元年,歲大饑,衢寇紛擾,林秀公率義勇到婺源忠平鎮(zhèn)剿捕,始平,發(fā)廩賑濟(jì)民,深德之遂在焉,詔授越州司戶,勛民昭著如此。乃君家舊譜載太尉而不載林秀公,似我兩家分派已在林秀公以前耶。新安新譜未載琛公事,豈公之發(fā)跡不在婺源?而其子奉母避亂暫居,旋即轉(zhuǎn)徙耶。昔石林公譜序云,太尉而上十有三世,俱未可盡信,故新安舊譜鐫自明嘉靖戊子(1528年),亦云太尉以上蓋闕無征,所以傳信也。雖然家人之萃渙,情誼之疏密,又不在乎譜之分合也”。葉灼之言,實事求是,“不詳其祖若父名”;而并不如葉燦所說的,“余葉之處桐者,亦洞若觀火,識其所由來矣”??赡苁乔佑诎耸雷嫒~燦的定論吧?他在序文中說到,“此其世圖世系考據(jù)分明,付之剞劂后,之子若孫當(dāng)以吾言為權(quán)輿巳”。
直到現(xiàn)在,桐城貴公支派的祖源問題,依然如舊。這令我很糾心和鬧心,同時讓我滋生了寫作此文的初心。我想通過全面考證,尋根問祖,為先祖葉琛追遠(yuǎn)收族和睦族(沒有攀附名門望族之意),讓四大家族達(dá)成共祖共識,認(rèn)祖歸宗,家人相認(rèn),枝繁葉茂,光宗報國。攜手并駕齊驅(qū),共赴美好前程!
(二)從貴公家族與貞公家族譜序中捕捉信息,推斷兩家素有淵源
1、兩家譜序中提到的“金陵上清河葉氏”應(yīng)是兩家之“共親”
貴公遷桐后,仍有族弟居金陵上清河,“六世桐岡公(1518—1567)應(yīng)試金陵,族人盛為款洽;迨八世曾城公(葉燦)官任南大宗伯(禮部尚書別稱),雅意避嫌,往來始絕”。數(shù)十年之后,貞公的第十二世孫廬江人葉傑(字履文,1597年生,終未詳)攜表弟許可鑣(廬江羅河七橋人)到南京“同試南闈”時,也是寄宿在上清河族人昌組家。許可鑣高中武會舉(清朝改稱“進(jìn)士”),為外祖父家撰寫了一篇譜序。兩家譜序中都提及“上清河葉氏族人”。我以為,這不是偶然。按中國傳統(tǒng)的習(xí)俗,需要到外地考試或辦事“盡量有親投親”。不難想象,貴公后人去南京參加鄉(xiāng)試,自然投親上清河本家;幾十年之后,貞公后人去南京參加鄉(xiāng)試也是找上清河宗親落腳,這充分說明上清河宗親是他們共同的族人,他們的先祖應(yīng)該就是“一家人”!
另許可鑣在文中提到的表兄葉傑的上清河族人“昌組”,可以肯定,他就是貴公的后人。我推測,他應(yīng)是貴公的第十二世孫,為什么呢?因為貴公支派老字輩從第十世開始起用,“爾孫昌大…”,而“昌組”名字中的“昌”同“爾孫昌大”中的“昌”;另外昌組與履文雖不屬同一支派,但按貴公和貞公是兩兄弟往下排序,正好是平輩,符合人丁繁衍常理。原來的金陵上清河地區(qū),經(jīng)查詢大致為現(xiàn)建鄴區(qū)興隆街道上新河社區(qū)范圍,可是已拆遷改建了。此地如果還有葉氏族人后裔居住的話,老字派應(yīng)該還在沿用。
2、貞公家族“套用”了貴公家族之祖源說法
明御史左光斗在1622年為貴公家族撰寫的《南陽葉氏譜序》中,說“貴公為漢太尉四十九代之后,而唐秀州司戶林秀公二十一代之裔也”,成為四支南陽葉氏最早、自然也是“最權(quán)威”的祖源說。左光斗為安徽桐城橫埠鎮(zhèn)(現(xiàn)樅陽縣)人,進(jìn)士出身,時任都察院左僉都御史,他與貴公八世孫葉耀(號太素)、葉燦(號曾城)同朝為官;況且左家與葉家為老鄉(xiāng),又是姻親。葉燦任禮部尚書(1621年)后,堂兄葉耀就責(zé)成堂弟回老家啟動修譜,但苦于世系淵源不清,只知道“從婺遷桐”,按說要派人到婺源尋根問祖,可受條件限制又去不成;恰恰此時,姻親家左光斗大人要去皖南巡視,特別是婺源,所以就拜請他到婺源中(同“忠”)平幫葉家查問祖源。左光斗接受了葉家之托,借巡查寧國、涇縣、婺源之際,公私兼顧,“分派家乘,過婺源見南陽譜牒,則知會太素、曾城兩公之本源,而序由所作也。”專門去婺源查閱了中平葉氏族譜,所以得出上述結(jié)論。按說這個結(jié)論很荒唐,經(jīng)不起人家考問。因它玩起了“大穿越”,直接摒棄了世系鏈條中“父親”以上的二十代先祖。葉燦在1626年所作的譜序中,認(rèn)可了左光斗對其家族祖源的說法,“余始祖貴公自婺遷桐,諦考源流貴公乃林秀公二十一代之裔也”,但沒有說“貴公為漢太尉四十九代之后”,燦公可能發(fā)現(xiàn)了左大人的說法有誤。貴公家族宗譜后來幾次續(xù)修,祖源問題都是照搬左光斗的說法。不過,現(xiàn)在通過查證,左光斗所考證的婺源中平葉氏世系是錯誤的,他其實并沒有看到真實的譜卷(過去家譜一般不給外姓人翻看)。查閱《葉氏家譜》,婺源中平云莊《葉氏族譜》記載的真實世系是以東漢太尉葉尤為始,八世祖為南遷始祖葉望遷丹陽,二十九世祖葉從于唐乾符年間(874——879)遷歙縣黃墩,三十二世祖才是林秀公,唐天佑年間遷婺源錢塘(后改名中平);林秀五世孫葉文義因稱中平公,后改錢塘為中(別字“忠”)平;葉夢志于南宋年間遷云莊(外莊改名為云莊)。一是代數(shù)錯了。按譜記載,林秀公是葉尤的三十二世孫,而按左光斗的推算是二十九世孫,整整相差三代。二是林秀公遷移至婺源時間錯了。也許是左光斗說的,或許是燦公自己查找的,燦公在序文中說林秀公是長興元年(930年)遷到中平,而中平譜上記載是唐天佑年間(904—907)。試想一下,如果左光斗查閱了《葉氏家譜》,連“49”和“21”記得那么清楚,那他一定親自數(shù)過多遍。其實很簡單,不如把它全部抄錄下來送給葉家。何況葉家修譜正需要它呢?這樣作用更大,更是順?biāo)饲?。一般家族修譜都是從一世祖開始往下世襲的,昭穆有序。而貴公家族的宗譜與我們其他三家一樣都是“斷代譜”(早先不知道琛公家族世系)。如果說讓左光斗從林秀公開始,把貴公以上的其他十九世先祖抄錄下來,應(yīng)該不是什么難事;特別是抄錄貴公的祖父和父親,但結(jié)果就是沒有。所以,我說是左光斗用來應(yīng)付燦公推算出來的(按每代人20—25年,相隔四百五十年左右差不多)。三是進(jìn)一步查看婺源《葉氏族譜》,林秀公根本沒有后人遷徙至皖江北岸地區(qū),我將另文論證。
遺憾的是,為道元公、道華公,甚至貞公家族作序的人,也有不加思索就借用左光斗給“火葉”的祖源說。一是人貴言重;二可能是受當(dāng)時條件限制(沒有現(xiàn)代的互聯(lián)網(wǎng)和交通、通信設(shè)備),無法核查。如套用最早、最典型的,就是“井邊葉”之外甥許可鑣。他是左光斗、葉燦等人的后學(xué)、晚輩,年齡比他們小三、四十歲,他的人生縱跨明清兩朝。他知曉桐廬幾支“葉”是一家,認(rèn)為“井邊葉”一修譜序只說到父親是南陽侯葉琛。為了顯露自己的地位和學(xué)問,“余即以平昔閱之史鑒,聞之上清河昌組者述之于首,以俟葉之后世子孫知所由來耳”。他揉合了兩種說法,既沿用了葉家通說——“葉琛家族世系”,又拋出了“婺源中平葉氏世系”,即左光斗大人考證出的“火葉”世系。沒想到許可鑣恰恰是弄巧成拙,犯了一個很低級的錯誤?!叭~琛家族世系”和“婺源中平葉氏世系”,風(fēng)馬牛不相及。因為葉琛的家族世系來源于松陽,屬于儉公支派;而葉林秀是碩公支派。從得姓始祖葉子高算起,他們分支于第二十七世,二人共父——第26世祖琚公。
在此,有必要對“井邊葉”一修時的三篇譜序,作一點釋明?!熬吶~”在一修時(1611年)留存三篇譜序,而章應(yīng)斗一人獨(dú)占兩篇,這兩篇應(yīng)該是當(dāng)時所作,沒有問題。章應(yīng)斗在第一篇序文中寫到“柳子之有葉氏,蓋南陽之苗裔,辱在瓜葛,嘗遊于門。一日,守泉、思泉、象樸暨侄逸宇、桐郊、芳林俱觴余。因以家乘屬余,且相謂曰:聞祀江漢者,首必西向,岷嶓所在也;食桃李者,必視其下,思壅其本根也…”章應(yīng)斗也是白柳人,在當(dāng)?shù)厮闶鞘考潱c葉守泉等住得很近,且相互是朋友。他們經(jīng)常在一起吃飯、喝酒。葉守泉請章應(yīng)斗為家族一修譜作序,章應(yīng)斗欣然應(yīng)允,于是寫下了第一篇。但是文中沒有交代清楚葉氏的祖源,可能是章應(yīng)斗沒弄清楚,也不好亂寫;可譜序不寫明祖源,似乎不合章法。章應(yīng)斗后來通過訪問或查閱,接著寫出了第二篇序文。在再序中,他交代了貞公之父葉琛及其他三個兄弟姓名、落戶等情況(見前文摘錄,在此不作重復(fù))。
第三篇序文已給后人制造了重大誤解。這篇序文的作者正是那個考中“武會舉”(清朝稱武進(jìn)士)的葉家外甥——許可鑣(羅河七橋人)。它其實是一篇補(bǔ)序,乃事后形成。有何依據(jù)呢?因為許可鑣在1611年,還只是個懵懂的孩童,不可能寫出此文。許可鑣在序文中說到,自己與表兄葉傑(字履文)到南京“同試南闈”,落腳上清河“昌組家”,最起碼應(yīng)該成年了。那么許可鑣的出生年齡又從哪里獲得的呢?查閱水心堂葉氏譜卷:他的表兄葉傑,是貞一公第十二世孫,“曾祖世昆、祖父珠、父親正宜,葉傑出生于萬歷丁酉年三月(1597年3月,終未詳)”。掐指一算,在其家譜一修時,葉傑才14、5歲;而許可鑣是其表弟,比葉傑還小,此時年僅10歲左右,怎么可能高中進(jìn)士呢?許可鑣的外曾祖叫葉世學(xué)(與世昆為堂兄弟),外祖父葉玤(字燦如,生未詳,配李氏,生子二:正本、正條,女一適許超,邑庠生,生外甥四,長諱可鑣,邑庠生,公妣終未詳,公妣合葬鳳形地)”。鳳形地,為現(xiàn)在的樂橋鎮(zhèn)陡崗五顯廟附近,與羅河鎮(zhèn)七橋相鄰。再翻開光緒版《廬江縣志》191頁記載,許可鑣考中崇禎六年癸酉科“武舉”(1633年),7年后(1640年)登庚辰科“武會舉”(清改稱“武進(jìn)士”),但這已是“井邊葉”一修后近30年的事了。我猜想,應(yīng)該是“井邊葉”為光宗耀祖,在許可鑣中進(jìn)士后,懇請他撰寫的,到1701年二修時給增補(bǔ)上去,可落款時間依然還署明“萬歷辛亥年”(1611年)。這樣人為地制造了時空混亂,給自己的后世子孫讀譜設(shè)置出一大隱形“障礙”。光看眼面文字,一般人發(fā)現(xiàn)不了它背后的問題。我不由得感嘆,先人也會“神操作”!
3、比對道元公家族與道華公家族譜序,發(fā)現(xiàn)不少內(nèi)容相同或類似
盡管道華公族譜上沒有提及道榮公和道元公,但是道元公與道華公兩家留存的族譜,譜上有不少內(nèi)容相同或類似。如圣諭 、誥封,淵源圖,選刊的先祖人物像贊,凡例、家禮圖、祠祭條約、舊規(guī)家規(guī)、規(guī)條、家政、家戒、作譜“五難”、修譜“六法”等,如譜序部分都有宋濂和葉琛本人寫的文章(系造假)。特別是世系源流圖,從得姓始祖沈諸梁到葉琛,共56世,先不究竟其對錯,人名和排序全部一模一樣。例舉得姓一脈世系圖:“葉公—維(大夫)—昭(統(tǒng)師)—榮(中書令)—良—堂(尉校)—紹(宣尉)—和—彥(上舍)—尤(漢太尉)—伯賢(博學(xué)宏才隱居不仕)—?。ㄓ须隽ι乞T射為車騎將)—明—正—祥—贊(中書舍人)—仲—芬—程舉(中書令)—光樞—耀—碩(平州刺史)、颙(遷饒宰相)—預(yù)(性至孝友不干仕進(jìn),當(dāng)時稱清隱長者)—績(遷新安字懋之,宋元嘉時靖白勝之亂,封中郎將)、續(xù)(遷休寧)—貴—寶(通判)—馳—迨—震(遷浙江處州)—釗(德行著聞)—法喜(開元中銀青光祿大夫)—一梓—煒—?0?3—鏖、烹一(遷歙北葉村派,子一)—用邦(博士)—磽—崖—蘋—籛—振—仁清—夢鳳、夢得(遷徽節(jié)度使)—元弼—文榜(駙馬)—必達(dá)—逮—日榮—問臣—師睦—自誠—紹先—公器—熙—圖—琛公”。如果道華和道元不是同胞兄弟,祖宗有照搬照套、亂認(rèn)的嗎?另道元公長子福一(官山派)后裔與道華家族在康熙年間就靠譜合修,不正是因為兩支祖源世系相同才合并的嗎?這是明擺的證據(jù)。
但是,道元家族與道華家族兩家宗譜記載也有不一致的地方。如關(guān)于兄弟人數(shù)信息,道元公那邊記載有道榮、道元、道華、道蔚四大弟兄,而道華公這邊記載的只有道華、道蔚兩人,少了兩個哥哥,這是怎么一回事呢?其實這都是后人的思想在作祟,人為地割裂了兄弟關(guān)系和感情。過去講究“別子為祖,繼別為宗”。別子為其后裔之始祖,繼承別子的嫡長子是大宗,繼承別子之庶子的是小宗。有百世不遷之宗,即大宗;有五世則遷之宗,即小宗?!俺凶媸a”就意味著自己是大宗,百世不遷;余則為小宗,五世一遷。
4、“兄弟排行,無行蘭一”,可能隱含著不為人知的秘密
南陽郡侯葉琛本是浙江麗水人,在老家碧湖高溪已娶妻生子。妻子劉氏,麗水城里人,二人育有一兒兩女,兒子最小,名叫仕紱,生于1345年8月。元明時期,實行一夫一妻多妾制。葉琛在外當(dāng)官,常年不能回家,為圖生活方便,再娶一房照顧自己,合情合理。朱氏女子是婺源紫陽朱氏后人,應(yīng)是他到歙縣任縣丞以后才娶的側(cè)室。葉琛與朱氏生了四子,分別是“道榮、道元、道華、道蔚”。按說兄弟排行應(yīng)該從“行蘭一”開始。但是,道元家族宗譜記載“道榮,行蘭二,諱貴,與諸弟因父終難,偕母避于婺源,后遷桐城西門;妣,胡氏。道元,行蘭三,諱恩,由婺遷桐岱鰲山,夫人王氏,生子二,福一、福二。道華,行蘭四,遷桐城峽山。道蔚,行蘭五,因兄居桐城,同母朱氏遷南陵,生子茂九。到茂九主事,復(fù)遷桐城柳子寺?!卑凑f是不可能寫漏掉的,是有意為之嗎?那么“行蘭一”在哪,為什么沒寫或說明呢?古代封建宗法制度很嚴(yán)格正統(tǒng),正室嫡長子為大宗,再加上出生早一點,由此推斷可能“行蘭一”就是留給麗水老家的嫡長子“仕紱”。但仕紱在麗水老家已入譜,所以排序就從“行蘭二”開始,預(yù)留不問,“內(nèi)部掌握”,不能對外明說。當(dāng)然這只是一種推測,但也不是臆測。還有一個信息,也許是偶然的巧合。就是“水心堂葉氏”字輩在二修沒有統(tǒng)一之前,第四世思賢、思銘公,用的字輩是“思”;而葉琛麗水老家《南陽郡葉氏宗譜》上,從葉琛起算,第五世也是“思”字輩,如葉琛玄孫譜載“思鎧、思鐸、思錀”等,正好平輩。
5、婺源與桐樅廬四支南陽葉氏關(guān)系密切
(1)婺源是其發(fā)源地。葉琛于1344年—1348年底在徽州府治所在地歙縣任縣丞。一干就是五整年。在歙縣任職,葉琛有兩大收獲:一是當(dāng)官獲得了好名聲。因葉琛為民辦了許多實事、好事,留下好口碑,歙縣志書記載“至正任,修儒學(xué)文廟,平邑金課有惠政”。1353年葉琛奉命到婺源平亂,攝州事一年,籌資修復(fù)朱文公廟;每天親自上街施粥,救苦救難。宋濂的《葉治中歷官記》記載至正“十三年三月,辨章三旦八公帥師平徽、饒,辟侯(葉?。樾熊姸际拢拐叻舶酥?,然后令侯就道。八月,師次婺源州。州民素熟侯,詣辨章,乞侯攝州事,從之”。為什么“州民素熟侯”呢?因為葉琛早幾年娶了朱氏,州民知道他是婺源人的女婿。二是另建一個家庭,繁衍了數(shù)萬子孫。他聘娶側(cè)室朱氏,育有四子,隨后就一直帶在身邊生活,直到帶至南京上清河,定居為止。四支后裔開枝綿蔓,集于皖中,遍布各地,為國為家,光宗耀祖。
(2)婺源是其中轉(zhuǎn)避難地。婺源是朱夫人娘家。按中國傳統(tǒng)說法,它不是孩子們的祖籍地,所以有人稱他們“世居婺源”,很不準(zhǔn)確。朱氏生于斯長于斯,成年后嫁給官人葉琛做了偏房,隨遷相夫教子。與葉琛在一起生活不到20年,年紀(jì)輕輕守寡,而且獨(dú)自含辛茹苦撫養(yǎng)四個小孩。葉琛殉職南昌,被封為“大中大夫、輕騎都尉”,后被追封為南陽郡侯(見《明太祖實錄》);嫡子仕紱至去世(1385年)都沒有“承祖蔭”(見麗水葉琛族譜),而是到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正月,葉琛嫡長孫葉永道(明史記載有誤,記為葉琛之子)才被太祖接見,任命為“閤門使”(六品官)。麗水葉氏家譜記載“文修,字永道,行京九十九,由祖蔭官授閤門使陞觀察使”。從以上麗水葉琛家譜記載信息看,正室都沒有受到什么朝庭優(yōu)待,那么作為側(cè)室就無須多說。為了維持一家人生計,朱氏夫人無奈讓長子道榮(貴公)棄學(xué)經(jīng)商,撐起家門。明朝建立后,明太祖為了江山社稷的穩(wěn)固,不擇手段,濫殺功臣,“火燒慶功樓”,制造“胡惟庸案”、“藍(lán)玉案”,大把大把殺人。有的滿門抄斬,有的竟被滅了九族。金陵城血雨腥風(fēng),白色恐怖。朱氏夫人為了安全起見,被迫攜四子躲到婺源娘家避亂(因其它地方人生地不熟,無人可作依靠)。在娘家婺源躲了一段時間(十來年左右),孩子們紛紛長大,需要開基立業(yè)。婺源畢竟山多地少,娘家無法容下,必須尋找新的生存空間。這時,道元、道華自然就想到奔喪途中留意到的桐城峽山和岱鰲山兩個地方了,他們就向母親和大哥極力推薦。兄弟四人穩(wěn)打穩(wěn)扎,陸續(xù)遷徙桐城。先是道元第一個“吃螃蟹”,甘當(dāng)遷徙“先鋒”;其次是道榮(靖難之際1399—1402遷桐),見火葉譜《貴公傳》;再到道華,道蔚是先同母親遷至南陵,之后再遷至柳子寺。
(3)婺源是道元公歸葬地。據(jù)道元公家族宗譜記載:道元“宦游皖桐岱鰲,愛山水之明秀,樂風(fēng)俗之,遂卜宅于岱鰲山之旁,厥后臨老復(fù)歸婺源祭先祖墓,終于源,葬椒沖,有碑。配夫人王氏,生卒未詳,葬岱鰲山大窊”。朱氏夫人帶著一大家子,從婺源向山外移民,翻大山,過丘陵,穿皖南、跨長江,一路顛簸來到江北桐城。兄弟四人散開立基,各自白手起家,開荒筑室,忙里忙外,扎根成家,結(jié)婚生子。再加山水阻隔,婺源成了一家人遙遠(yuǎn)的“夢中之鄉(xiāng)”。朱氏夫人一去不復(fù)返,抱憾終生;道元臨老時,帶著母親的遺囑,代表其他三兄弟,越過千山萬水,吃盡千辛萬苦,回到“家婆窩里”掃墓祭祖。沒料到,這一去竟把自己永遠(yuǎn)留在了他鄉(xiāng),葬于椒沖。但因椒沖地方太小,地名又不起眼,再加年湮代遠(yuǎn),可能情況有變,至今都沒有找到隸屬哪個鎮(zhèn)、哪個村,只能備考。
不過,道元公作為南陽葉氏一個支派(岱鰲山葉)的開基始祖,雖然承父蔭被封為“忠顯御史”,但臨終沒能葉落歸“根”(岱鰲山),回到自己的創(chuàng)垂之地,死后沒能與夫人合墓,與子孫永遠(yuǎn)地分開,這是他根本沒料到的人生最大不幸。而且,道元公在天上看到了自己最不愿意看到的結(jié)果:福一、福二兄弟失和,子孫們由此分道揚(yáng)鑣,各自立萬(官山派、葉家河派);一年到頭,沒有子孫來祭拜自己(不知葬地情有可原);埋在大凹口的夫人墳塋,沒有子孫知道葬在哪,更談不上修墳、掃墓了。
而作為裔孫的我,會不遺余力,盡心幫助;同時,也希望能得到道元公子孫們的積極支持和響應(yīng),讓福一、福二子孫們早日相認(rèn)!
綜合以上五個方面考證,皖江北岸毗鄰的桐城、樅陽、廬江四支南陽葉氏都來源于浙江麗水,他們的共同先祖,就是明末元初的南陽郡侯葉?。?/span>
三、關(guān)于兩個重要問題之釋疑
(一)貴公家族宗譜為何不敘明其父和兄弟,而接上婺源中平世系
對此問題,我試作解析。答案是“他們”心知肚明裝不知。當(dāng)然,這個“他們”是指肇修時領(lǐng)修、作序和主編等少數(shù)人,與其他絕大多數(shù)貴公后人無關(guān)。為什么這么說呢?前文已說過,左光斗去婺源中平肯定是沒有看到《葉氏家譜》。因中平那時已沒有葉姓人居住了;早于南宋年間就舉家遷往外莊(云莊)。而外莊與中平不在一地。中平現(xiàn)屬江灣鎮(zhèn),外莊現(xiàn)屬溪頭鄉(xiāng)。他說的“貴公為漢太尉四十九代之后,而唐秀州司戶林秀公二十一代之裔也”,現(xiàn)在通過查證,發(fā)現(xiàn)此說法明顯錯誤,前文已作過分析。
左御史是“外人”,不知道“貴公之父是誰”可以理解。那八世孫耀公和燦公總不能不知道吧?如果連此二人都不知道“貴公之父是誰”,那還修什么家譜,從何修起呢?
其實,太素公(葉耀)在修譜前就已清楚婺源忠平葉氏世系淵源了。因燦公在序文中點到“幸余兄太素公司鐸昆陵,有葉生者攜其家乘,歷敘葉氏之木本水源,支分委折,忠平一派是其嫡傳”。據(jù)此分析,是“有而不用”。但貴公支派要明接忠平世系肯定是接不了,也無法接得上;硬要往上湊,只能來個“囫圇吞棗”。
而燦公也是知道貴公之父的。燦公在序文末尾說,“余葉之處桐者亦洞若觀火,識其所由來矣!”既然對處桐者“洞若觀火”,又知道從哪里而來的,不可能不清楚貴公之父是誰吧?
綜上所述,我認(rèn)為有三個因素。
首先是“他們”不愿認(rèn)。為什么呢?貴公的子孫們認(rèn)為,一世祖貴公作為葉琛的長子,“沒沾光,只受累”。家譜,都是各姓氏子孫后代纂修的,首修一般在十世左右。仙逝數(shù)百年的“一世祖”,是無法“左右”領(lǐng)修子孫的意志和觀點。貴公作為葉琛和朱氏的長子,按說葉琛被追封后,“承祖蔭”的應(yīng)是貴公。但事實上“承祖蔭”的卻是老二道元(道華族譜上記載的是“自己”,在明代不可能出現(xiàn)“一家有兩人世襲”,這也許是道華族譜沒有記載道榮和道元的內(nèi)在原因)。據(jù)其本家支譜和貞一公家族宗譜記載,官名為“忠顯御史”。當(dāng)初,有可能是老大道榮經(jīng)商已上路子,事業(yè)有成,不想受體制束縛,或者是別的原因,而推讓給了老二。道榮還要幫助母親,扶養(yǎng)三個弟弟成人。
其次是“他們”不便認(rèn)。貴公支派修譜時,太素和燦公等人在朝為官,也可能受當(dāng)時政治方面因素的影響。因琛公在世,先仕元,后投明。明代末期,社會動蕩,朝廷上“東林黨”和“閹黨”之爭激烈,農(nóng)民起義風(fēng)起云涌,蒙古人虎視眈眈,國家內(nèi)憂外患。1625年,左光斗就被奸黨陷害下獄致死。接著李自成起義推翻明朝;滿清貴族入關(guān),舉國抗清,反對投降派。左光斗有個學(xué)生,名叫史可法,就是明末著名的抗清民族英雄。
其三,認(rèn)林秀公為先祖“兩全其美”。朱氏帶四子正好停留過婺源,后又從婺源遷來;而婺源中平葉氏是名門,接上它可以光耀門庭。
當(dāng)世同胞兄弟情同手足,無話可說。可后人們(指“他們”)卻不這么看,總認(rèn)為本支派先祖吃了虧、受了委屈。所以,干脆就來個“一不做、二不休”,誰也不認(rèn)了。
對以上的“他們”,我并沒有指責(zé)之意、也不敢有,因“他們”按輩份也是我的先祖。我作主、客觀分析,算是模仿和復(fù)制“他們”當(dāng)時的心境罷了。
還有,就是燦公說的“貴公有族弟居上清河”。我推測不應(yīng)是貴公族弟,而應(yīng)是二世祖“興公”的二弟“昱”、或者三弟“清”,有可能是上輩們把它記錯了而誤傳給葉燦??础盎鹑~譜”記載的一世祖貴公、二世祖興公、三世祖文信、文忠、文禮三人“生卒娶育葬”信息都很齊全;怎么就“昱、清”二人詞條,都是“生卒娶葬未詳”呢?這二人完全有可能,是被貴公后來送回南京重振家業(yè)了。六世祖桐岡公來金陵應(yīng)試時,還受到上清河族人的盛情款待。包括后來的貞公十二世孫履文,攜表弟許可鑣到金陵“同試南闈”都住在昌組家。
(二)道元和道華兩家族譜記載的道蔚公及其子等信息,與道蔚公族譜記載不一致問題
貞一公族譜記載,“貞一:自婺遷桐. 字號生未詳,配吳孺人;吳氏生未詳。子四:壽一、壽二、壽三、福四”。而道元公族譜記載“道蔚,行蘭五,因兄居桐城,同母朱氏遷南陵,生子茂九。茂九復(fù)遷桐城柳祖(子)寺”。 道華公族譜記載與道元公族譜記載的大體一致,“道蔚,行蘭五,因兄居桐城,公同母遷南陵,子一茂九”。
兩相比較,就貞一公本人而言,自家譜上沒有他另一個名字“道蔚” ,沒有記載隨母遷南陵事,也沒有記載兄弟排行順序;而另兩家譜上沒有記載道蔚“諱貞”或“諱貞一”的別名。彼此正好互為補(bǔ)充。我族是在十世左右肇修宗譜,首修時因年代久遠(yuǎn),一世祖?zhèn)€人及家庭的有關(guān)信息留傳下來不多,掌握得少,所以只記載了這么多.修譜人不敢”添油加醋”。我族一修譜只是手抄本,僅有兩套,桐、廬各一,未付梓。二修前,在廬的一套被“寇毀”,好在桐本尚存?,F(xiàn)在,通過信息“共享”,我們家族終于知道了一世祖“貞一公”另名“道蔚”,在兄弟中排行老小,遷桐前隨母還在南陵某地暫住了一段時間;據(jù)說還是到兒子當(dāng)家時才遷桐的。長子壽一娶夏氏生子文,入軍籍后中斷;三子壽三公娶周氏,無后?,F(xiàn)在的貞一公后人主要是次子壽二和四子福四兩支延續(xù)下來。福四遷至舒城,到第六世光世(皆以貞一公為第一世),于成化年間又遷回廬北妙光寺;壽二支派第四世思賢(同前)攜侄永鑑(思銘公長子),于成化年間遷廬江雙澗口(羅河鎮(zhèn)高橋村)。
另就貞一公與吳孺人生子取名情況而言 ,貞一公四子,取名“壽”和“?!弊?nbsp;,前三個以“壽”字排序;第四個兒子為什么改叫“福四 ”,而不叫“壽四”或“福一”呢?有點讓人莫名其妙。而另兩家記載的都是“子一茂九”。那“茂九”從何而來呢?我們先盤算一下,老大道榮公養(yǎng)了三子,老二道元公養(yǎng)了“福一、福二”二子,老三道華公養(yǎng)了“茂一、茂二、茂三”三子,一共是八子。依此推斷“茂九”先是從道華家開始起算排序的,再到老大、老二家,最后是老小道蔚家.老小道蔚結(jié)婚要遲一些只記載一個,且僅以“茂九”代之。后來因沒有及時跟進(jìn)和添加信息,再加上不涉及本家族,所以無人過問,也就不了了之;續(xù)修時照錄就行,沒人追問。至于貞一公第四子,按常理應(yīng)叫“壽四”,為何改名“福四”呢?我揣測,可能是與福四出生的時辰——俗稱“命八字”有關(guān)?!皦邸弊衷谖逍兄袑佟敖稹?,與“金”相生的是“水”,相克的是“木”;“茂”字在五行中屬“木”,“福”字在五行中屬“水”。兄弟只能相生,怎能相克呢?所以取“福”而不取“茂”。正好在自家又排行老四,故取名“福四”。它也不是按道元家孩子排序而來。
四、桐樅廬四支南陽葉氏基本概況及現(xiàn)狀
桐城、樅陽、廬江四支南陽葉氏,既然經(jīng)考證同為元末明初開國功臣----南陽郡侯葉琛之后,那么這四支現(xiàn)在情況如何呢?
(一)長子:貴,又名道榮,配胡氏,子三:興、旻、清;支派無堂號,俗稱“項河火葉”;貴公墓地現(xiàn)在桐城市文昌街道官橋村葉圩組。老字派“爾孫昌大,孝友詩書,履信思順,世守厥初,云礽蕃衍,潤玉輝珠,圭組相承,蔚為名儒”,從第十世開始起用。后裔主要分布地在桐城本市,另散居國內(nèi)多個省份。先后五次纂修宗譜:一修時間為公元1626至1631年;二修大概于1680年前后(見譜《序》落款:康熙十九年孟秋月);三修為公元1772年至1830年;四修為1938年至1943年;五修為2010年至2014年(以上時間均按《譜序》落款所注推算)。當(dāng)時在世入譜人丁5000人左右。
(二)次子:恩,又名道元,配王氏,子二:福一、福二;福二支派堂號為“敦本堂”,俗稱“葉家河葉”。因福一是官山派,所以它只能稱《葉氏支譜》,其余三家都稱宗譜;道元公墓地現(xiàn)在婺源縣椒沖(記載地址不詳,待考),生前居住地在岱鰲山南邊的麒麟鎮(zhèn)周邊,后次子福二遷居桐城市呂亭鎮(zhèn)雙聯(lián)村葉河組。老字派“道福心中存,德久大盛永;士廷志宏先,業(yè)才修家政”從第一世開始起用,新字派“勤儉承前烈,賢良冀后昆,文章傳世遠(yuǎn),甲第慶聯(lián)名”。后裔主要分布地在桐城大關(guān)、呂亭等鎮(zhèn),市外散布。先后七次纂修宗譜:一修竣工時間為公元1636年;二修竣工時間1682年;三修竣工時間為公元1752年;四修竣工時間為1827年;五修竣工時間為1890年;六修竣工時間為1942年;以上竣工時間均按《譜序》落款年份。七修起止時間為2020—2023年,在世入譜人丁1300余人。
(三)三子:道華,配楊氏,子三:茂一、茂二、茂三;支派堂號為“樹德堂”,俗稱“峽山葉”;道華公墓地現(xiàn)在銅陵市樅陽縣官埠橋鎮(zhèn)向東村葉祠組。老字派“文德鴻儀,邦國之維,端?1?7思道,爵(天)祿永綏,克昌厥后,乃守其基”,從第十三世開始起用。后裔主要分布地在樅陽縣官埠橋鎮(zhèn)、麒麟鎮(zhèn)等和桐城市部分鄉(xiāng)鎮(zhèn),縣外散布主要在安慶潛山市(原潛山縣),省外也有。先后八次纂修宗譜:一修竣工時間為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二修竣工時間為明萬歷十二年(1584年);三修竣工時間為明崇禎十年(1637年);四修為合譜重修,竣工時間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五修竣工時間為清乾隆丁亥年(1767年):六修竣工時間為清道光戊申年(1848年);七修竣工時間為清同治丁卯年(1867年);八修竣工時間為民國已未年(1919年)?,F(xiàn)沒有續(xù)修,人丁無法統(tǒng)計。
(四)四子:貞(貞一),又名道蔚,配吳氏,子四:壽一、壽二、壽三、福四;支派堂號為“水心堂”(六修時統(tǒng)一),俗稱”井邊葉”或“廬桐葉”;貞一公墓地現(xiàn)在銅陵市樅陽縣白柳鎮(zhèn)龍井村葉家井組。老字派“大汝延祚,士映有聲,名家經(jīng)學(xué),定國奇英”,從第十五世開始起用。后裔主要分布地在合肥市廬江縣境內(nèi)的泥河鎮(zhèn)、羅河鎮(zhèn)、柯坦鎮(zhèn)、郭河鎮(zhèn)、金牛鎮(zhèn)、龍橋鎮(zhèn)、白湖鎮(zhèn)、冶父山鎮(zhèn)、湯池鎮(zhèn)等,桐城市城區(qū)街道、大關(guān)鎮(zhèn)等,樅陽縣白柳鎮(zhèn)、麒麟鎮(zhèn)等,蕪湖市無為的襄安、洪巷等鄉(xiāng)鎮(zhèn),南陵許鎮(zhèn)鎮(zhèn)、繁昌縣,黃山市黟縣等;六安市舒城縣部分鄉(xiāng)鎮(zhèn)、裕安區(qū)蘇埠鎮(zhèn);池州市東至縣大渡口鎮(zhèn);江西省彭澤縣有散布。先后七次纂修宗譜:一修竣工時間為公元1611年;二修竣工時間1701年;三修竣工時間為公元1770年;四修竣工時間為1847年;五修竣工時間為1882年;六修竣工時間為1924年;以上(竣工時間均按《譜序》落款年份);七修起止時間2016年2月—2020年10月7日,在世入譜人丁12500人左右。廬江分祠玉皇廟(羅河鎮(zhèn)高橋村)現(xiàn)仍遺存其石制門樓,上面鐫刻著一副對聯(lián)特別有名,為“水心堂”子孫、六修副主事葉劍波所作,“婺邑肇家聲,芹香桂馥;潛山綿世澤,山高水長”。
五、浙江麗水南陽郡侯葉琛家族之正統(tǒng)世系淵源
既然桐城、樅陽、廬江四支南陽葉氏實為同根同源,那么理清葉琛家族的世系源淵很有必要。各支先要拔亂返正,認(rèn)祖歸宗。另為便于各支派尋根問祖,做好銜接,以徹底解決家族幾百年來的“斷代譜”問題,特呈上葉琛家族世系源流圖表。
①沈諸梁(受姓之祖)—尹重—重疑—詢—眄—翫—勇—章—詡—衡—奉—康—纂—斌—遁—禕(同“祎”)—嘉—光—宗—仲—穎—②望(葉姓南遷始祖)—遂—成—允—琚(松陽卯峰始祖)—儉—週—敏—忠—叔達(dá)—昌—宏—賢—祥顯—元正—克賢—顥—褒—乾昱—道興—國重—慧明—法善—元瓘—立通—延一—生—煥然—備(音“備”)—籩(音“邊”分房之祖)—聳—焬之—升—③瀼(高溪始祖)—日興—公懽—邁—苪—冠—一鳴—正大—天與—應(yīng)諴—琛。(①②③指帶有里程碑式的“分水嶺”)
最后,自撰一聯(lián)謹(jǐn)獻(xiàn)給先祖南昌知府、南陽郡侯葉琛,以示無比敬意。
上聯(lián):浙西四賢 開國理政洪都府
下聯(lián):皖中三地 蔭子佑孫南陽侯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