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作者在騰訊新聞發(fā)稿后,有不少網(wǎng)友咨詢索取聯(lián)系方式,宋喜偉表示今年已經結束,需要明年在不同地塊再做一次試驗,暫時沒辦法提供菌種,有意學習的可以明年4月份到汝陽縣王坪鄉(xiāng)椒樹溝村交流!
“種羊肚菌我也算下了大工夫了,前后種了差不多快十年,也是今年才小有成績。以前大家都不相信,耕地里頭咋可能種出來羊肚菌呢,就有人說我是神經病,年紀輕輕不出去打工掙錢,經常耗在深山里……”說起自己種植羊肚菌的經歷,剛過40歲的宋喜偉有些感慨萬千……如今,經過改造的山區(qū)耕地真的長出了羊肚菌,而且這塊僅僅一分多點的貧瘠耕地就出產了十公斤羊肚菌,產值超過10畝玉米的收入,讓所有人目瞪口呆。
河南省汝陽縣王坪鄉(xiāng)地處豫西山區(qū),耕地主要是山溝里的沙土地,很多耕地土層較薄,翻得稍微深一些,下面就是大石頭,糧食生產能力自然很低。2014年,外出打工回來的宋喜偉開始專門研究羊肚菌的種植,村里一位嫂子跟他開玩笑,說:羊肚菌都是山上野生的,你在這石頭攏的地里頭種羊肚菌,瞎胡能,你能種出來我跟你姓……
為了種好羊肚菌,在駐村扶貧干部的聯(lián)系下,宋喜偉等人到四川、甘肅等地考察學習,回來后夏季鉆進山里,研究野生羊肚菌的生長習性,做土壤樣本化驗、空氣濕度、溫度檢測記錄,第一年的種植只有少許羊肚菌長了出來,家人也很不理解,費了那么大勁,種出來的羊肚菌還不夠放開吃一頓的,宋喜偉也曾有些氣餒,幾個一起的伙伴看不到希望,背著被子外出打工了……宋喜偉不理解:人家都能種出來,我做的努力也不小,為啥不行?
宋喜偉連續(xù)幾天蹲在自家地里,情緒很低落,抓起一把泥土用力捏碎……無意中宋喜偉發(fā)現(xiàn),泥土里有一些沒有分化的菌絲,找來放大鏡,宋喜偉終于發(fā)現(xiàn)了問題,從四川引進的菌種不適應本地的氣溫,根本就沒有生長發(fā)育……宋喜偉開始從菌種找原因,四川引進的,甘肅引進的,甚至是山林里挖回來的,通過第二年的每日觀察、培養(yǎng),終于提高了產量。
之前種植都是引進菌種,外地的菌種在貧瘠的大山里效果并不好,宋喜偉開始和妻子在家里自己培養(yǎng)菌種,2016年,培養(yǎng)出來少量菌種,種植在自己家的耕地里。豫西山區(qū)耕地稀少,平均每人不過半畝地左右,宋喜偉決定用一分地做實驗,來驗證自己培養(yǎng)的菌種,另一個大棚種植引進的菌種。4月中旬,宋喜偉培養(yǎng)的羊肚菌很快鋪滿了大棚,妻子有些高興又有些后悔,高興的是從來沒見過這么多的菌菇,后悔的是沒有多種一些地。
兩口子每天采摘一次,很快家里的蘆葦席上就擺滿了,院子里,房頂上都是晾曬的羊肚菌,種出來的羊肚菌大小均勻,也沒有太多腐葉,顯得非常干凈。宋喜偉帶了一些到縣城里給人看,沒有人相信這些是他種出來的,一位收購山珍的老板當即就要跟宋喜偉簽合同,說有多少要多少。
可惜的是作者到的時候是傍晚,宋喜偉采摘了幾個稍微大一點的說:今天上午摘的已經送城里了,地里的都不太好,現(xiàn)在也快結束了,明年你早點來,能見到好的。宋喜偉告訴作者:山區(qū)勞動力都進城打工了,小麥已經幾乎沒有人種了,種羊肚菌和小麥播種時間差不多,南方小麥出苗后羊肚菌也慢慢長大,咱們這兒4月份是旺季,采收后種玉米也不耽誤,基肥還能增加玉米的產量。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