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詩情畫意
最近,在親戚中爆出一個“冷門兒”消息:一向不懂生意,常常在為人處世中吃虧上當甚至被人算計的二表弟,突然被發(fā)現(xiàn)擁有一套價值幾百萬的帶院的小樓!
對二表弟,我還是自認為比較了解的。他靠著苦干實干,從一個士官,被破格提拔為干部,雖然都是在“清水衙門”的崗位,卻也一路順風(fēng)地晉升為正團級上校。二表弟從不收官兵的一分錢禮,也決不沾公家一分便宜,這是了解他的人共知公認的。后來他轉(zhuǎn)業(yè)到區(qū)委,仍然是從事文字工作,清貧又辛苦,更不可能有外塊。
他到底是靠什么發(fā)家的呢?
這天,我把二表弟請到家,整了一盤花生米,買了半斤豬耳朵,掂了一瓶二鍋頭,喝了起來。幾杯酒下肚,我忍不住向他提出了自己的疑問。二表弟說,這都是父母給的。
“瞎扯!這話打死我也不信。姑姑姑父一生務(wù)農(nóng),還得靠你們哥幾個接濟,能有什么錢給你?”
見我滿臉疑云,二表弟平靜地說“真的,要不是父母,我不會有這份房產(chǎn)?!边@讓我越發(fā)糊涂。
二表弟不緊不慢,道出了他的發(fā)家史。
姑姑有三個兒子,老大早早出來當兵,后來提升為軍官,成為一名副團職科長。老二也是當兵,先在武警,后被老大調(diào)到自己所在部隊。老二真爭氣,調(diào)來后再也沒讓哥哥幫過一次忙,完全靠自已拼打,成為一名正團軍官。老三還是當兵,碰巧也來到倆哥哥部隊,成為一名軍士長。
哥仨在遼東當兵,父母在山東老家農(nóng)村,開始還行,但年紀一大身體就不好了,一有病,哥仨就得輪流往山東老家跑。
總這樣折騰也不是辦法啊!老二與哥弟商量,把老家房子賣了,在部隊附近買個小院讓父母養(yǎng)老。哥仨一拍即合,父母也樂意。就這樣,90年未,老家房子賣了一萬塊,老大老二添點,花一萬七買了個小院,帶三間房,把父母接了過來。老人過得挺舒坦,整天樂不攏嘴兒。
后來老三媳婦來隊沒地方住,就住到父母這里,既解決了沒房子問題,也好照顧老人,可說是兩全其美。可是好景不長,時間久了,老三媳婦與父母不時產(chǎn)生矛盾,整得老大老二三兩頭回去調(diào)解,很煩心。老大就說,把老三媳婦趕出去算了。老二覺得不好開口,提出把房子賣了,由老大老二出資再另為父母合買一套房,這樣老三媳婦就不好住了。調(diào)研了一下市場,這小院帶房子能3萬。哥倆就問老三夫妻買不買,不買就賣別人。老三夫妻說買。老三媳婦又提出,房子是用賣了老家房的錢買的,這3萬哥仨平分,他們那一萬就不算了,應(yīng)該掏2萬出來?!靶邪伞?,倆哥哥同意。
二表弟馬不停蹄調(diào)研,又看中一套帶院小房,標價7萬。這回他多了個心眼,想自已單獨出資為父母買下,以防以后兄弟之間起紛爭。于是他提出把兩萬中的一萬給大哥,自己單獨出資為父母買房。老大欣然同意。接下來,二表弟東借西拼,湊齊7萬買了小院,裝修后讓父母住進去。后來,二表弟攢夠了錢又在一層上加建了二層,成了一棟小樓。沒過幾年,遇到拆遷,政府給他50萬元,他又用這50萬買了一棟三層小樓,還是帶個小院。父母住進后,可以種菜,可以用農(nóng)村老家一樣的大鍋做飯,老人高興得不了,可樂哈了。
前年和去年,姑姑姑父相繼過世。有人出250萬買走這小院,二表弟說啥不賣。他說這是父母住過的地方,有他的親情寄托!
聽了二表弟述說,我突然釋懷了?!安皇菫榱诵⒕锤改?,我就不可能買房子,也就不會有今天的房產(chǎn)。這房子不就是父母恩賜的么?!”
二表弟這話,我也覺得確實是這么個理兒。想占便宜反吃虧,樂意吃虧得回報;想要的得不到,沒想得的得到了。人生就是這樣,貧窮富貴,在命更在天。
了解了故事的原委,這位貌不驚人的二表弟,真讓我心中肅然起敬。
☆ 作者簡介:詩情畫意,北京某雜志執(zhí)行主編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