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觀念認為,廣結好友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廣結好友通常意味著“多個朋友多條路”,這背后是人們對能夠游刃有余處世的一種期許。其中,有些人積極陽光,也能帶動我們以更樂觀的心態(tài)生活。有些人卻虛偽極端,光是共處一室就讓人覺得不舒服。雖說廣結好友是好事,但交友不在數(shù)量,而在質量。孔子在《論語》中寫道,“益者三友,損者三友?!?/section>
這句富含哲理的話,給后人指明了交友的方向。
對我們有益的朋友,是正直的、誠信的和知識廣博的這三類朋友。和他們相處久了,我們也會漸漸變成品學兼?zhèn)涞娜恕?/span>而對我們有害的朋友,則是諂媚逢迎的、表里不一的和花言巧語的這三類“朋友”。和他們待在一起,久而久之我們也會變成虛偽的人。同時,和那些人品差的人深交,只會讓自己陷入不斷地麻煩中。那么,如何準確辨別呢?心理學家指出,人品差的人,張口閉口就是這3句話,一定不能深交。相信大家聽過這樣一個說法,從對方聊前任的態(tài)度中,就能看出對方的人品。這是因為,許多人在談起前任時,都會不自覺夸大其缺點來襯托自己的無辜,很少有人能夠做到客觀地評價。在生活中,我們也經常會遇到一些人,無緣無故地詆毀別人。在我們忙著好好生活時,這些人卻忙著打聽別人的生活,然后再添油加醋地傳播出去。“侵犯動機”指的是,人們往往會通過惡意中傷別人的方式,來滿足自己內心的某種陰暗的需求。
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曾將人的本能分為兩種,即“生本能”和“死本能”。
“生本能”指的是自我保護和繁衍的天性,而“死本能”指的是自我毀滅和侵害他人的天性。
人們具體的“侵犯動機”,一般受到其家庭環(huán)境、教育背景等人生經歷的影響。
我們試想那些曾經詆毀過我們的人,是不是都嫉妒我們獲得的成就,從而用詆毀的方式獲得內心的平衡。如果我們遇到這樣的人,切記不要跟他過多地交談,更不要參與對另一個人的詆毀中,最好的方式就是避而遠之。因為我們也不知道,自己會不會在以后的某一天成為對方謠言中的主角。前幾天,我的朋友小麗深夜出現(xiàn)在我家門前,看樣子狀態(tài)很不好。一進門,小麗就哭著對我說,我今天和我婆婆大吵了一架,因為我最近買了一件五六百的衣服,我婆婆就在我老公面前說我敗家。其實,我婆婆不是第一次這樣了。剛開始,她跟我的孩子和老公面前說我的壞話,我老公還能向著我。但說的次數(shù)多了,我老公反過來勸我讓讓老人,連我的孩子也開始向著他奶奶。每天在我婆婆的挑撥下,整個家雞飛狗跳的,我實在受不了了。不僅出現(xiàn)在家庭中,在朋友之間、職場中也常有這種情況。處在一元關系中的個體完全憑自己的視角去看待世界,絲毫不顧及他人的感受。- 第二類是二元關系,個體除“我”之外,還能看到“你”的存在,但卻看不到“他”的存在。
處在二元關系中的個體,能夠感受到“你”的感受,但卻忽視了“他”的情感。- 第三類是三元關系,個體能夠意識到社會關系的復雜性,除了“我”和“你”之外,還有第三者“他”的存在。
處在三元關系階段的個體,認識到世界是多元的,對人際交往的態(tài)度也更加開放一些。這些人無法處理好“我”和“你”的關系,因此便引入了第三者“他”,讓“他”來消化二元關系中的不快。當我們遇到別人挑撥離間時,要保持一定的判斷力,不要讓這些挑撥離間的人得逞。在成長過程中,我們總會遇到一些令我們沮喪、難過的事。但是,總會有一些人不僅不同情,還會冷嘲熱諷、出口傷人,這無疑是對我們的二次傷害。比如,當我們考試失敗很難過時,缺乏同情心的人會挑你的毛病,說你不夠努力或者沒有天賦。在心理學中,同情心被定義為能夠換位思考、將心比心,感受到他人的痛苦,并幫助對方從負面情緒中走出來。
也就是說,同情心需要摒棄自己的看法,而是站在他人的立場上為他考慮,從而真正讓對方感到心靈上的安慰。
實際上,并非所有人都擁有同理心,一些人甚至會患上同理心缺陷障礙。有同理心缺陷障礙的人,往往無法走出自己的世界,與他人的經歷感同身受。尤其是面對與自己觀點、信仰不同的人,同理心缺陷障礙患者會毫不猶豫地說出不利于人際友好交往的話,甚至有時候他們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當我們和缺乏同情心的人相處時,總會感受到一種不被理解的痛苦。總而言之,為了避免我們受到傷害,總愛說這三類話的人不能深交。我們和這三類人不能深交的另一層原因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當我們總是和這類人交往時,久而久之,我們就會不自覺受到影響,最終變成我們曾經討厭的樣子。因此,選擇那些三觀端正、積極陽光的人交朋友,才是對自己有益的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