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缺原生家庭不值得諒解,大多數(shù)孩子出現(xiàn)心理問題都是母親造成的?
2022年5月23日,知乎上又出了一條指責母親原生家庭論的帖子,每次看到這種標題筆者都很揪心,都說天底下沒有完美的母親,我們大部分人的母親都是普通的女人,都偶爾會發(fā)發(fā)女人的小脾氣。 她們也不是真的那么神圣,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難免帶著人性的“好惡”,絕對區(qū)別母親正常行為的標準并不存在,只能說個體帶有各種心理特征的集合而已。 就比如這條帖子認為的: 很多孩子的心理問題都源自于,邊緣性人格障礙的母親,他們認為很多母親的行為符合一部分“邊緣性人格障礙”的特點。 在心理疾病診斷標準里這項心理疾病確實存在,但是邊緣型人格障礙其實是一項很復雜的心理疾病,正因為它的難以診斷性以及復雜的行為特征容易被人“濫用”。 如果要說出這篇知乎文章的合理性,那我們只能用一句話來解釋:邊緣型人格幾乎包含了各種病態(tài)心理的特征。 也就是說邊緣型人格障礙會在多種心理疾病癥狀之間切換,聽起來是不是很恐怖,實際上邊緣型人格和人格障礙還是有很區(qū)別的, 人格是每個正常人固定的行為模式及在日?;顒又写颂幨碌牧晳T方式,是全部心理特征的綜合。 而人格障礙則明顯偏離了正常且根深蒂固的行為方式,具有適應(yīng)不良的性質(zhì),其人格在內(nèi)容上、質(zhì)上或整個人格方面異常, 常使自身遭受痛苦或使他人遭受痛苦,給個人或社會帶來不良.影響。 所以下次不要指著你媽喊:“網(wǎng)上說你有??!”對方真的可能被氣出病來。 接下來我們再來分析這個觀點的合理性,網(wǎng)友之所以誤解了母親的行為,因為大多數(shù)的媽媽都有這樣的“兩級雙標特征”,比如,她看見孩子一直在學習,就說“多出去玩玩”,當孩子開心跑出去玩,她又說“天天就知道玩!”。
于是你開始和媽講道理:媽媽不是這樣的,你媽說“怎么還學會頂嘴了,我說的都沒理是吧?就你有理。當你沉默不發(fā)言時,你媽又說“怎么了啞巴了,不發(fā)言了,你不發(fā)言我就知道你沒聽!” 寫到這里筆者真的很害怕被自己媽媽看到后“打”,所以生活中很多母親都這樣,包括筆者媽媽在內(nèi), 雙標行為和“邊緣型人格障礙”的兩極分化確實有很多相似之處,而這種病態(tài)的兩極 分化是因為母親內(nèi)心的不安全感和童年創(chuàng)傷導致的。 因為自身人格無法獨立導致無法與外界(一切人際關(guān)系)進行良好合作,從而出現(xiàn)傳達信息混亂且讓他人困惑的特征。 看到這個相信大家可能會聯(lián)想到躁郁癥,但是躁郁癥個體其實享受這個過程,而邊緣性人格障礙個體常感到痛苦,我們之所以用兩分化來形容,是因為邊緣性人格障礙很難有“中間地帶”,常表現(xiàn)為以下四個不穩(wěn)定: 親密關(guān)系親疏程度變化快且不穩(wěn)定 個人情緒極端變化不穩(wěn)定最好理解,也就是心情像過山車一樣時好時壞,今天上午還很開心,過了一會又極度地悲傷內(nèi)疚。 它不像你的媽媽早上喊你吃飯、晚上喊你減肥那么簡單,邊緣性人格障礙的情緒起伏變化常以小時為頻率,很少以天和周為頻率,真的就像看“戲法”一樣跟你玩變臉。 對他人態(tài)度變化極端不穩(wěn)定說白了就是,我上一秒覺得你是神仙,下一秒就覺得你是傻逼。 邊緣性人格障礙很難像普通人一樣對外人有穩(wěn)定性認知“你要么是好人,要么是壞人,反正沒有中間值。 ”永遠在理想化和貶低化之間來回波動,而不會對他人形成一個客觀認知。 同樣的對自身也是如此,自我認同感非常不穩(wěn)定是因為,他們的自我評判永遠隨著外界他人反饋的變化而變化,正常人都有穩(wěn)定的人格特征,而邊緣性人格障礙則沒有。 他們不相信人都是不完美的,他們覺得自己永遠可以隨外界反饋不斷改善,從而變成心目中完美的自己,而這個“自己”實際上永遠不存在。 他們的親密關(guān)系很難維持超過以“半年”“年”為單位,大多很短很頻繁,靠近怕被嫌棄,疏遠又害怕孤獨,這種矛盾心理讓他們無法與人長期相處。 其實大部分人偶爾一兩次也會出現(xiàn)以上特征,比如心情不好或者遭遇了一些重大打擊事件之類 ,像我們的母親本身撫育我們壓力就很大,身為家庭主婦的她們有諸多苦不能言,只有找機會對外界釋放。 難免有時候把氣撒到我們身上,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你的母親將這些特征貫穿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就值得警醒了,她此刻或許很痛苦,需要你的幫助。 因為邊緣性人格的社會功能都很正常甚至是優(yōu)秀,正因為她們非?!奥斆?、敏感”所以常把脆弱的自己包裝得很嚴,不易被輕易診斷出來,當被確診時已經(jīng)耽擱了最佳治療時間。 參考資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