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觀點我是認可的。
吳老師用鐵頭的漫畫舉了個例子。
“鐵頭,洗澡了沒有?”
“洗了。”
“那怎么毛巾還是干的?”
“媽媽,你不相信兒子,相信一條毛巾?”
看到這樣一段對話,你是想看漫畫版的,還是僅僅閱讀對話呢?
很顯然,對話有趣,可能漫畫會更好玩兒。
為什么呢?
因為漫畫多了人的神態(tài),說話者的動作,更有畫面感。
比如,媽媽問的時候,充滿了疑惑;鐵頭回答的時候,一臉難過。就算是這樣簡單的形容,也能想象當(dāng)時兩個人的不同狀態(tài)。
不過,文字也可能比漫畫更好玩兒,那就是加入對話者的心理狀態(tài)。比如,媽媽開始就想:出門前,反復(fù)交代過要洗澡,可是鐵頭這個小家伙,又偷懶了,今天一定得好好教訓(xùn)他。
這樣一加,我們就知道媽媽說話的語氣會是什么樣子了,因為更容易勾連起我們的生活。
所以,吳老師認為加上神態(tài)、姿態(tài)、心態(tài)的對話等同于漫畫的效果;加上心理的對話,效果比漫畫還要好哦!
當(dāng)然,這是他的觀點,這個我不認可。作為一名漫畫愛好者,我覺得習(xí)作和漫畫是兩個不同領(lǐng)域的審美,可不是誰比誰強,是各有千秋好不好?
好吧,留個尾巴,明天我岔開個話題,講講讀漫畫的樂趣。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