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看我大學同學在朋友圈發(fā)了一通感慨:
昨天晚上,閨女到我們屋里來學習,問她為什么,她說自己在一個屋里容易困,不知不覺就睡著了。這是事實,好幾次了,半夜或凌晨醒來,她的屋里燈火通明,有時是躺或趴在床上,有時趴桌子上就睡著了,旁邊攤著書或練習冊。
她的語氣里似乎也有每天獨自寫作業(yè)學習到十一點半甚至更晚的牢騷。但是該干的活兒還得干,孩子在堅持咱有什么理由不跟上去呢?于是決定從今晚起陪著她。
為了保障效果,我提前睡了一覺,十點多再起來。她做作業(yè),我就在旁邊看書,果然精神抖擻地陪她到了十一點四十。我說天不早了睡吧,她卻讓我去睡,但我精神尚可,看她卻不行了。于是強令她放棄對最后一題的努力去睡覺。閨女是倒頭就睡著了,我卻睡不著了。抗不過小孩了??!別急躁,調(diào)勻呼吸,快速入睡。
這是日常,像天冷打噴嚏一樣平常。母親在我打噴嚏時總會說,一百歲!我若再打一個,她會說,二百歲!在父母那里,孩子受到辛勞苦痛都會被用心呵護,如若不能替代,便默默地陪伴。苦和累在孩子那里,也在父母心上。
史鐵生在《我與地壇》里說,“那時她的兒子,還太年輕,還來不及為母親想,他被命運擊昏了頭,一心以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個,不知道兒子的不幸在母親那兒總是要加倍的?!?/span>
剛剛過去的2018年12月13日下午兩點多,一名老人站在高速公路應急車道上瑟瑟發(fā)抖,民警劉文謙帶領輔警王瑞和安洪剛在巡邏時發(fā)現(xiàn)老人,趕緊停下車詢問。老人說要去新汶中心醫(yī)院看兒子。但老人卻是朝著濟南方向走,而高速公路沒有出口,老人越走越遠,卻覺得離兒子越來越近。
老人的兒子七十多歲,因為生病住院。老人非常著急,可自己的孫子等家人很忙,28歲的重孫又在外地上班,沒人能帶她去醫(yī)院。老人自己在家,擔心兒子在醫(yī)院沒飯吃,所以就想去醫(yī)院給兒子送點吃的。
郁達夫在《故都的秋》里說,“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愿意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
想想這話,就難受。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