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里山河
各地名家
風采展示
請輸入標題 abcdefg
表里山河,意即外有高山,內(nèi)有大河。山西自古就有表里山河的雅稱。境內(nèi)奔騰不息的母親河黃河,境周巍峨雄峻的八百里太行山脈,筑成了山河天險的自然屏障。這特殊的“表里山河”地貌,讓山西成為中國行政區(qū)的一個獨特的存在,形成了獨特的山西文化,滋養(yǎng)了獨特的山西人文景觀和人文情懷,讓我們在一個個飽蘸著“三晉”墨香的文字里去感受“晉善晉美”的韻味吧!
本欄責編:李慧麗
----謹以此文緬懷左權將軍,緬懷在民族危難時挺身而出的無數(shù)英烈
文◆方元
一
對于左權將軍的了解,最先緣于我省左權縣的地名,是的,左權,首先是一個人的名字,然后成了一塊土地的名字。而那首懷念左權的山西民歌----“左權將軍家住湖南醴陵縣,他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優(yōu)秀黨員……他為國家民族費盡心血。老鄉(xiāng)們!他為國家民族費盡心血……”,對于很多土生土長的山西人來說,皆耳熟能詳。
左權將軍1905年3月15日出生于湖南醴陵縣平僑鄉(xiāng)黃茅嶺,1924年3月考入廣州陸軍講武學校,同年11月轉入黃埔軍校,編為第一期第六隊。1925年被黨組織派往蘇聯(lián)留學,先后就讀于莫斯科中山大學、伏龍芝軍事學院。1930年6月回國,歷任紅軍軍官學校第一分校教育長,紅新12軍軍長,紅一方面軍總司令部參謀處長,紅軍第五軍團第15軍軍長兼政委,紅一軍團參謀長。1942年5月25日,在我省遼縣(今左權縣)麻田十字嶺反“掃蕩”突圍中,頭部被彈片擊中,壯烈犧牲,時任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副總參謀長,年37歲,是八路軍在抗日戰(zhàn)場上犧牲的最高指揮員、高級將領。
八年前,我曾經(jīng)幾次在北村下鄉(xiāng)采訪,在老干部杜迎菩娓娓細談中,我了解到,左權將軍和朱、彭老總抗日戰(zhàn)爭時期,并肩在北村這塊熱土上工作生活了256天。
北村,這個安靜文明的村莊何其幸哉!她曾經(jīng)接納過這樣一支偉大而光榮的隊伍,我們的左權將軍,曾在這里,渡過生命中一段平靜溫馨的歲月……
1942年5月,一個如今天的我一樣年輕的生命融化進了太行山,他的眼睛、指甲、牙齒都變成了滿天星星,他那和祖國民族共命運的呼吸,也化成了太行悠遠綿長的山風,太行啊太行,每一寸將軍走過的土地,都已永遠刻下他的容顏和故事,年輕將軍決然拋灑的熱血,滋養(yǎng)了太行山上一個又一個蓬勃生長的生命,何其幸哉,我,也是那些新生命中的一員。
2008年的初秋,再次佇立在北村八路軍舊址將軍曾生活過的舊屋里,我長久地默立于那張攝于武鄉(xiāng)磚壁村的將軍唯一的全家福前。
拍這張時間是1940年8月,當時左太北不足百日。那是左權37年人生中最為幸福的一段時光———有妻有女有家,他帶著些許滿足,微笑面對鏡頭,而其他的照片,將軍皆是嚴肅的沉靜的。
是的,將軍在微笑,他瘦削的臉龐上,仆仆的戰(zhàn)塵透著剛毅和練達,他的目光明凈如天光云影,穿越了歷史的銷煙和漫漫歲月,在北村溫暖明媚的秋天里,將軍的笑容,與陽光共輝,他簡樸的衣衫下,遮掩不住的,是那種我們中華民族不可遏止、不可屈服的浩然長風。
今天,在北村,在這青磚靜默的小四合院中,這張黑白色的全家福,它是一段歲月的凝固,一段波瀾壯闊、刻骨銘心的抗戰(zhàn)歲月在這里,被凝成了永恒。而那些國難當頭的深痛劇創(chuàng),那些浴血奮戰(zhàn)的百死而后生,那些深入骨髓的家國之恨和同胞深情啊,已經(jīng)隨著將軍血肉之軀,融化在了蒼茫的太行山上……
二
左權兩歲時,父親去世,家里生活更加艱辛。1916年春荒,他12歲的三哥外出借糧,因饑餓無力滑進水塘淹死,而母親曾抱著年幼的左權乞討度日。那個年代,烏云如同墨汁把天空泅染,左權的家庭,與千千萬萬個中國老百姓的的家庭一樣,無法擺脫悲慘的命運。
在親友資助下,少年左權發(fā)奮學習,成為黃埔軍校第一期學員。時任軍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來稱贊他是黃埔軍校的優(yōu)秀生,1925年2月,左權由陳賡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
黨,她是源泉,是光,是暖,年青的左權,在入黨宣誓的時候,他的心,怕是如同吸飽了水份的植物吧,在陽光和溫暖到來之時,他是那么歡欣喜悅,猶獲新生,從此,共產(chǎn)主義信仰,成為他以后近20年政治生活的準繩。
畢業(yè)后,左權兩次參加討伐軍閥陳炯明的東征,后參加平定軍閥楊希閔、劉震寰叛亂,初立戰(zhàn)功。
抗戰(zhàn)初期,毛澤東力排王明等人的異議,鼎推左權為八路軍副總參謀長。毛澤東慧眼識才,他曾在不同場合表示過對他的贊許:槍桿子,筆桿子,左權就是這不可多得的“兩桿子”將才。
身為“軍師”,左權不辱使命。他制定的作戰(zhàn)方案以周密細致、嚴謹獨到而著稱,加上其勤奮扎實的工作作風,深得朱德彭德懷兩位八路軍老總的倚重。八路軍一系列的重大戰(zhàn)斗,每每都有他精心的參謀設計——開展游擊戰(zhàn),組織反掃蕩,左權屢建奇功,威震敵膽。尤其是1940年秋的百團大戰(zhàn),左權協(xié)助彭德懷副總司令指揮了數(shù)百場戰(zhàn)斗。次年冬,左權將軍還指揮了著名的“黃崖洞保衛(wèi)戰(zhàn)”,以“1:6”的傷亡比率殲滅日軍千余人,并成功轉移了兵工廠的全部槍械彈藥,創(chuàng)造了中國戰(zhàn)區(qū)罕見的“模范戰(zhàn)例”。另外,他還在繁忙的工作中擠出時間,撰寫了不少軍事論文,一篇篇真知灼見,切中肯綮。
在北村,將軍舊居,深褐色的陳舊條桌,永遠燃至三更或者天亮的小油燈,最能見證將軍旰食宵衣、朝乾夕惕的戎馬生涯,將軍短暫的人生,也是艱難困苦,玉汝于成的一個寫照。
而我知道,于將軍來說,最深的煎熬,便是親歷同胞在水深火熱中掙扎,那救國救民的切切之愿仿佛是有萬千河流滾滾而來沖撞著他的心靈,又似一把利刃活生生撕割著他的肺腑,讓他日夜難安。因此,即便是戰(zhàn)斗頻繁而且極為艱苦,即使幾天幾夜不睡覺,將軍也從來沒有表現(xiàn)過一絲一毫的倦怠、疏忽、放任與暴躁。曾隨八路軍總部轉戰(zhàn)數(shù)月的作家劉羽寫道:“在這掌握半個中國戰(zhàn)場的八路軍總指揮部里,左權同志的確是最忙的人了。
1937年12月3日,左權在百忙中抽時間給慈母寫信,信中說:“母親,亡國滅種慘禍,已臨到每一個中國人的頭上。我們決心與華北人民同甘苦共生死。我軍將士都有一個決心,為了民族國家的利益,過去沒有一個銅板,現(xiàn)在仍是沒有一個銅板,過去吃草,準備還吃草?!彼麖?924年離家到1942年殉國,整整18年沒有回家。
走筆至此,我明白了一個詞,甘愿,甘愿的意思原本是---只要你要,只要我有。所以,為了國家與民族,為了黨和人民,將軍甘愿將自己的身心一并交付?!?/p>
三
將軍是標準的軍人,才華橫溢、文武雙全,致高量遠,才冠三軍。世界四大軍事學院他讀過兩所,他與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鄧小平等改變了20世紀中國面貌的一代巨人共過事。如果1942年他沒有英勇犧牲,他一定會在其后的政治舞臺上展現(xiàn)更多的才華。
當年,和劉伯承一起學成回國后的左權,雖然受到王明左傾冒險主義的打擊誣陷,受到留黨察看處分,并被撤銷軍長兼政委職務,但左權從來都將個人委屈榮辱置之度外,他永遠聽從黨的召喚,作為一個黨的優(yōu)秀將領,將軍的稱號是名至實歸的。他多次參加戰(zhàn)斗,身先士卒,奮不顧身,在搶渡烏江、飛奪瀘定橋、突破臘子口、直羅鎮(zhèn)殲滅戰(zhàn)以及西安事變前夜陜北山城堡戰(zhàn)斗(第二次國內(nèi)革命戰(zhàn)爭的最后一仗,意義重大,對國內(nèi)和平的實現(xiàn)起了重要的促進作用)中,他都直接參與了指揮,做出了重要貢獻。
“西安事變”發(fā)生后,中共代表團赴西安談判。楊虎城為表示對中共的尊重及自己與中共合作的誠意,發(fā)報給中央軍委,要求中共派一軍事專家到西安共商西安城防及護衛(wèi)中共代表團之事。毛澤東經(jīng)過再三考慮,認為左權去最為合適。因左權系黃埔一期優(yōu)秀學員并曾留蘇,是“純血統(tǒng)”的正規(guī)軍人,且指揮作戰(zhàn)屢有奇功,國民黨那邊的將領們都很佩服他。
左權西安之行不負眾望,讓東北軍和西北軍的將士們一睹紅軍將領的風采和實力,為我黨我軍爭了光。毛澤東為此十分高興,提到左權時,總以“我的湖南小老鄉(xiāng)”代其名。
左權將軍的西安之行,距今已有七十余年,我不清楚將軍與張、楊二位將軍,是否秉燭夜談英雄相惜?
作為民國四公子之一的張學良,既使在他古稀之年,仍被人稱為“漢公英姿,天下少有人及”。而左將軍,他的風采也是毫不遜于張將軍的吧?要怎么樣才能把將軍的風姿訴諸萬一呢?是謙謙君子,溫潤如玉,望之儼然,即之若溫?還是文韜武略,身經(jīng)百戰(zhàn),泰山崩于前而不變色,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
或許,原不必細表將軍迷人的氣質(zhì),將軍和張楊這些愛國將領們,在炮火連天外侮內(nèi)患的歲月中,已然是一江經(jīng)歷過了激流險灘的河水,在流至河床時已顯得平穩(wěn)而波瀾不驚,光華內(nèi)斂,唯有對于家國和民族,他們的內(nèi)心仍然時刻都是沸騰的巖漿,血脈中噴張出來的,是大義凜然同仇敵愾、“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的激情與力量。
在北村,我向著黑白照片上的將軍,恭敬地行注目禮,豐收的秋天到了,成熟的谷物的香味淡淡飄進來,夾雜著葉子在風中擺動的細碎的聲音,而這些聲音,仿佛如一些踏碎了時光的馬蹄,多少仁人志士“我以我血薦軒轅”為國獻身的時代,原本,離我們并不遙遠。
那晚,古城西安的夜色很美,遠處的夜山連綿又連綿,月亮似乎伸手可及,朗朗星空下,三位氣宇軒昂的將軍長揖作別。
誰也不會想到,這一去,竟再也不能同赴國難,共把笑盞。令人不勝唏噓、扼腕長嘆!當又一個世紀來臨,白發(fā)蒼蒼的張學良用地道的東北口音說道:“我從不后悔”。
若左權、楊虎城將軍泉下有知,亦會為老友道出共同的心聲而欣慰吧!若得中華民族之解放、獨立、自主,無悔,亦無憾。
四
左權懷抱女兒
城垣高聳,宮闕連云,紅墻黃瓦,相映生輝,護城河邊故宮角樓,四合院灰色的房檐上,總有鴿群款款滑翔,時時傳來動聽的鴿哨,天,是瓦藍瓦藍的,有淡淡的、淡淡的云彩流漾—-這便是北平了吧?她叫劉志蘭,從北平的天空下,一直走到延安,走到了太行山上,來到了北村。
原本,她可以和任何一個正值豆蔻的女孩子一樣,那秋葉寂寂飄落的一片憂傷,雪花漫漫飛舞的一縷沉思,都會讓她捕捉到哪怕是一點飄忽的樂趣。
然而,侵略者的炮火彌漫在華夏上空,1935年的“一二.九運動”,使劉志蘭和浦安修、楊慧潔這北師大女附中的三枝紅梅,一起走上革命道路,結為終生摯友。
1939年潞城北村的早春,春陽拂過子弟兵和群眾們一張張的笑臉,經(jīng)了雕花的小窗,照射在奮筆疾書忘我工作的將軍身上,那窗格的影子,一格一格映在了屋子里的青磚上,常常會有笑聲傳了進來,引得將軍也時時微笑。
劉志蘭出現(xiàn)的時候,將軍握筆的手必定停頓了下來,這個來自北平姑娘,英姿颯爽得如迎著朝陽的掛滿露水的一株向日葵,那么自信純凈的笑容,恍若是初春時節(jié),搖落了一樹的杏花,英華初露,賽過春風。
那個時候的將軍,淡然自若,從從容容,凝煉而內(nèi)斂,于凌厲之中猶可見俠骨柔腸,于剛毅之余猶可聞化雨春風。彭德懷對這位寡言深思、機敏沉毅、文武兼?zhèn)涞膽?zhàn)友和助手十分敬重,凡重大軍事問題都與他共同研究決策,戰(zhàn)士們也同樣敬重這位英勇睿智,多次和士兵們在前線奮戰(zhàn)同甘共苦的副總參謀。在與劉志蘭相識之后,朱德夫婦,成為了左權將軍夫婦的婚姻介紹人。
1939年4月16日,將軍結婚了,他極為珍惜自己的婚姻,對妻子呵護有加。不久,劉志蘭懷孕,早期反應很厲害。當時她住在北方局婦委,左權每天傍晚都騎馬從總部駐地去看她,一直持續(xù)兩個多月,這在行伍出身的高級將領中實不多見。
周圍的男同志都知道參謀長“愛老婆”,女同志都羨慕劉志蘭有個體貼的丈夫?;楹笠荒辏瑒⒅咎m就為已35歲的左權生下了寶貝女兒左太北。將軍夜里親自爬起來為女兒換尿布,黎明到河邊為女兒洗尿布。
作為軍人,他是驚濤一般勇猛孔武的男人,而當他作為一個丈夫和父親,卻是對妻女疼愛有加的本色男人。
1940年8月,因籌劃“百團大戰(zhàn)”太忙,劉志蘭帶女兒回到了延安。左權百忙中給妻子回信,反復安慰妻子,不厭她的牢騷,每封信里都有“志蘭,親愛的!緊握你的手!……”語語深情。他勸妻子安心:“盡管我可能會越走越遠,只要我倆的心緊緊靠在一起,一切就沒問題了!” 他還說,“不要忘記教育小太北學會喊爸爸,慢慢地給她懂得,她的爸爸在遙遠的華北與日寇戰(zhàn)斗著?!?/p>
可是,太行山上一別,竟然是永別,當小太北會叫爸爸的時候,爸爸卻永遠沒有了。
五
1930年6月,左權從蘇聯(lián)奉命回國到達上海,隨即由黨中央派往閩西革命根據(jù)地工作。離滬前,他給家中寫信表示決心:“我雖回國,卻恐十年不能還家,老母贍養(yǎng)托于長兄,我將全力貢獻革命?!?/p>
從將軍離家之后,母親整整盼了他25年,母親一直不知道小兒子犧牲的消息,日日盼兒歸的強烈心愿,支撐著母親盼來了抗日的勝利和新中國的成立,卻盼不來兒子矯健的身影!
1942年5月,日軍糾集3萬余兵力,分五路向八路軍總部進行報復性奔襲,開始了新一輪的大“掃蕩”。八路軍總部、中央北方局機關和北方局黨校集中學習整風的幾千名干部,都在敵人的合擊范圍內(nèi),而當時我方只有兩個團的守備。日軍的包圍圈逐漸縮小,情況十分緊急。彭德懷、左權召開緊急會議,決定各機關分開突圍:總部和北方局由左權率領向西北方向突圍,突圍戰(zhàn)斗由左權指揮,左權向阻擊部隊下達戰(zhàn)斗命令:“太行山壓頂也決不動搖,誓死保衛(wèi)總部的安全!”
5月25日,數(shù)萬名日軍精銳部隊將八路軍總部包圍于遼縣麻田以東的南艾鋪一帶,左權為掩護主力突圍,盡忠職守,當左權率最后一批同志沖到距十字嶺頂峰十幾米處時,敵炮火十分密集,一顆炮彈在他身旁爆炸,飛濺的泥土劈頭蓋臉揚了他一身。作為一名老兵,他應知道緊接著會有第二顆炮彈射來,他應先臥倒,然后一個側滾翻,就可避開第二顆炮彈,這個動作下意識地就能做到。然而他沒有這樣做,他只是高喊著讓大家臥倒,他甚至連腰都沒有彎一下,接著第二發(fā)炮彈又接踵而至,將軍的頭部、胸部、腹部都中了彈片。
就這樣,一位才華橫溢、智勇雙全的八路軍高級將領,為了拯救民族的危亡,過早地失去了年輕而寶貴的生命。左權是八路軍在抗日戰(zhàn)場上犧牲的最高指揮員。
左權將軍壯烈殉國,太行山為之低咽,全黨為之悲痛,多少群眾和戰(zhàn)友為之肝膽俱裂,心神俱焚!將軍雖死之日,如生之年!
周恩來指出:“左權壯烈犧牲,對于抗戰(zhàn)事業(yè),真是一個無可補償?shù)膿p失”。朱德賦詩悼念:“名將以身殉國家,愿將熱血衛(wèi)吾華,太行浩氣傳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迸淼聭言谧髾酄奚蟊吹脦兹諑滓箾]有進食,在《左權同志碑志》中,他寫道:“壯志未成,遺恨太行。露冷風凄,慟失全民優(yōu)秀之指揮?!泵珴蓶|在延安流下了熱淚,每次到延安保育院,都要將小太北抱入他寬廣的懷中。
1949年,共和國誕生前夕,解放軍揮師南下,朱總司令命令所有入湘部隊,都要繞道醴陵去看望左權將軍的母親,當隊伍進入醴陵縣境時,《左權將軍之歌》響徹云霄。
直到此時,老人仍不知道自己的兒子已經(jīng)殉國。老人希望從路過家門的戰(zhàn)士們嘴中探知兒子的下落,但得到的所有答復都是:"老人家,我們都是您的兒子!
堅強的母親,在7年之后,才得知最疼愛的小兒子“滿仔”已為國捐軀了,她深明大義請人代筆撰文悼念兒子:“吾兒抗日成仁,死得其所,不愧有志男兒,現(xiàn)已得民主解放成功,犧牲一身,有何足惜,吾兒有知,地下瞑目矣!”
老人拉著經(jīng)過家門的戰(zhàn)士們的手,當她為戰(zhàn)士們擦拭額頭的汗珠的時候,我相信所有的軍士都為之動容,我想那一刻,足以讓后來人明白,為什么這世上最深重的苦難,都會開滿最美麗的花朵……
六
多少年后,將軍的獨女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總會碰到一個相同的問題,請問“你的名字是什么意思?”左太北總是認真地回答:這個名字是彭德懷起的,為了紀念八路軍總部東渡黃河之后的第一個駐地---太行山上的北村。是的,北村,這是太北父母幸福結合的地方,也是母親孕育她的故鄉(xiāng)。
而父親啊父親,幾十年來,唯有像片上的父親陪伴著太北長大。 1982年5月,42歲的左太北收到了母親寄來的3份歷史珍物,這些都是在“文革”中被查收,1981年底才返還給劉志蘭的。其中一份是左權將軍在與妻女分別的21個月里,寫給妻子的11封信(實有12封,一封遺失)。
讀著這些信,左太北淚如泉涌,放聲痛哭,將軍對妻女的愛穿越歷史煙塵撲面而來,思念勸慰之心躍然紙上,字里行間展現(xiàn)了身為儒將的左權情感豐富細膩的內(nèi)心世界。
“太北身體好嗎?沒有病嗎?長大些了沒有?更活潑了沒有?方便時請一一告我?!?/p>
“記得太北小家伙是很怕冷的,在磚壁那幾天下雨起風天氣較冷時,小家伙不就手也冰冷,鼻子不通,奶也不能吃嗎?……當心些,不要冷著這個小寶貝,我倆的小寶貝?!?/p>
“差不了幾天太北就一歲了。這個小寶貝小天使我真是喜歡她?,F(xiàn)在長得更大更強壯更活潑更漂亮,又能喊爸爸媽媽,又乖巧不頑皮,真是給我極多的想念與高興??上旄饕环讲荒芸吹剿П!?/p>
左權一個月僅5元津貼,還有抽煙的習慣,但只要有機會,他就把攢下來的錢托人給妻子帶去,帶去的還有給女兒的戰(zhàn)利品:一瓶魚肝油丸、一包餅干、一袋糖果……
細膩的父親給寶貝閨女買花布,讓人給女兒做衣服、織毛衣褲,再請回延安的同志艱難地帶過封鎖線——左權將軍在領導八路軍戰(zhàn)斗的同時,最大程度地盡到了做父親的責任。
看看這個不愛講話的沉默剛毅人在信中對女兒的愛稱吧:小鬼、小家伙、小寶貝、小天使、小東西……對女兒的愛,縱使遠隔60多年,依然還在散發(fā)著燙人的熱量。
百團大戰(zhàn)后,左權在給愛人的家書中寫到:“四天三夜的生死戰(zhàn)斗回來,我第一件事就是給你們寫信,如果我在戰(zhàn)斗中犧牲,此生別無遺憾,惟一遺憾的是我們的女兒北北……”
“遠離千里,身處敵后確是愛莫能助,你當能諒我。懇切地希望你為我及北北,珍重自己的身體及自己的一切?!?/p>
而作為優(yōu)秀的指揮家和軍事家,將軍將戰(zhàn)爭的殘酷性作了最壞的估計:
“我雖如此愛太北,但如果時局有變,你可處置太北?!保?942年5月5日)
“分別二十一個月了,念念念念?!薄拔以僦貜鸵槐?,如果時局有變,你可以按情任意處置太北?!保?942年5月22日)“處置”即送人寄養(yǎng)。將軍寫“處置”太北的時候,不知道是如何地肝腸寸斷,心碎萬分,而三日之后 ,將軍,永別妻女。
有時候啊,仇恨是為了更純粹地愛與生活;戰(zhàn)爭是為了更徹底地消滅戰(zhàn)爭;死亡是為了孕育干嬌百媚的春天;而一個個身軀的倒下,恰恰是為了一個民族的站起、一種信仰的聳立。
2007年12月20日,在四川成都建川博物館的壯士廣場上,左權的女兒、68歲的左太北擁抱著父親的塑像,泣不成聲。她說她自有記憶之日起,父親對她而言從來是幾幅照片。壯士廣場上左權身披軍大衣的塑像讓她首次目睹了一位“立體”的父親,讓她仿佛感受到父親的血肉之軀。
那一天,68歲的女兒,抱著永遠37歲的父親,淚雨滂沱。
作者簡介:方元
作者簡介:方元,出生于山西省高平市,自由撰稿人。有部分作品被《讀者》、《青年文摘》轉摘。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