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二十七在單位完成值班后,就趕緊回到家里,一直待到大年初五才返回東城。幾天時間里,沒事就四處溜達,仔細觀察村莊里發(fā)生的點滴細微變化。雖然已到知天命之年,雖然孑然孤單,可依舊把喜悅寫在了臉上。
時常想起有次開會時,有位領導同志在講述對“鄉(xiāng)愁”的個人理解時說:“像河口、利津北部、墾利等地的村莊,也就總共五、六十年的歷史,哪有什么‘鄉(xiāng)愁’!”
這話當場就遭到了在座其他同志的激烈反對,因為大家還第一次聽說“鄉(xiāng)愁”是用時間長短來衡量的!
“鄉(xiāng)愁”到底是什么呢?賀知章在《回鄉(xiāng)偶書》中說:“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王維在《雜詩》中說:“君自故鄉(xiāng)來,應知故鄉(xiāng)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我們付窩鄉(xiāng)的作家郭立泉在《黃河口的莊稼》中說:“在每一種莊稼里,我都寫到了我的一位親人。我的爺爺奶奶、爹娘、兄弟姐妹,還有我的鄉(xiāng)鄰,都將陸續(xù)出場?!?div style="height:15px;">
自幼生長在農(nóng)村里的孩子,喝著黃河水長大的東營人,誰能不依戀自己的村莊?說起我們村,那是大大的有名,和勝利油田有扯不斷的關系,因為我們村就叫“勝利”啊!
打開百度地圖一搜,面積不大的東營市竟然有三個“勝利村”:河口區(qū)一個、廣饒縣一個、利津縣一個,大概都是“文革”時期立村的原因。如果說起地理方位,從墾利城區(qū)向北,經(jīng)過勝利黃河大橋,右轉后沿著臨黃堤行進8公里,左轉下黃河大堤,就是我們村。
我們村交通閉塞,是個實實在在的死胡同,但如果要借用現(xiàn)在時興的慶典“文體”,我們應當這樣說:“勝利村地理位置優(yōu)越,交通便捷,向南7公里是東呂高速,向北45公里有東營港出海,向東45公里有勝利機場,貨真價實的一個小時上天,一個小時出海。”經(jīng)過這么一說,我們村一不注意還真成了東營市的中心地帶!但這些看似很近的幾十公里,卻不是在地圖上一指、抬腿走路能到那么簡單。
當然了,這是后來才出現(xiàn)的文體,是聰明人的自我表揚,反正外人也看不出個所以然。
但是據(jù)說,有位風水先生走到我們村時大吃一驚,說我們村是彩鳳之地。我刻意在地圖上研究了一下,這話還真的不假。一條公路蜿蜒曲折串連起了好幾個村,鳳冠是臨河村,鳳尾是原鄉(xiāng)政府駐地付窩村,鳳翼是四段村和西三段村。至于那鳳凰腰呢,自然就是勝利、太陽升和東三段村。
因為我們村建村晚,所以“勝利”這個正兒巴經(jīng)的村名并沒有得到周圍村的認可。自打我記事起,我們村就有很多名字:南面臨河村叫我們村“后屋子”或者“北屋子”;北面的東三段村叫我們村“南屋子”或者“前屋子”;東面的四段村叫我們“西屋子”;西面的西三段村則叫我們村“東屋子”。后來諸村列強達到了一致意見,稱我們村為“新屋子”!
盛世修史,明時修志。在村里住的這幾天,村里的書記多次讓我寫寫我們村,我真是沒有那個膽量。在現(xiàn)代資本的強力推動下,哪個村莊說不定轉眼之間就會被夷為平地。郭立泉以原付窩鄉(xiāng)前橋村為背景寫成的《黃河口的莊稼》,剛剛獲得了山東省“泰山文藝獎”,但前橋村卻在去年成為了一片荒草地,滿眼全是凄涼。我是沒有權力把我們村寫沒的,只能盡力把歷史沿革簡要梳理一下。
勝利村1970年建村,當時只有我們周圍的四戶:老黃家、老王家、老岳家、老劉家,是為了不孤單才擠在一塊居住的,院子都不算太大,大約都有一畝多的樣子吧。后來汀河公社和黃河“河塘”里的人們陸續(xù)搬遷過來,形成了一個自然村兩個行政村。汀河三村和八村來的兩個小隊組成了現(xiàn)在的太陽升村,有四百多口人;汀河割草窩村、汀河二村、七村和畢家嘴村組成了我們勝利村,也有四百多口人。
五十多年的歷史,其實就這么簡單。如果要說當?shù)氐摹爸比宋?,比如當時有句順口溜說:“畢家嘴,三大壞,傻子、雪來、畢歪歪。”這都是村里人的調侃,這三人當時都還是小孩子,只是平時比別的孩子調皮搗蛋點罷了,根本算不到“壞”這個份上?!吧底印睂W名叫張金福,經(jīng)營著茶葉生意,現(xiàn)在已是兒孫滿堂。“雪來”和“畢歪歪”早已隨父母遷徙到了別的地方。
當有人不經(jīng)意間問起我家是哪兒時,我說是“勝利村”,隨后趕緊再解釋說“臨河后面、三段前面”,略微熟悉的馬上大概知道。也會碰到確實不知道的還順著搭腔:“我知道,我知道。東方紅、太陽升,你們村大大有名!”一時間弄得我哭笑不得,因為東方紅村在黃河邊上,離我們村十好幾里路遠呢!
為了給我們村“正名”,為了打發(fā)課業(yè)壓力不太大情況下的無聊時光,我們村和太陽升村的孩子們經(jīng)常組成“聯(lián)軍”,隔著一條大溝和臨河的孩子們展開持續(xù)不斷的戰(zhàn)斗。每人弄上很多土坷垃,瞄準后進行投擲,當然閉著眼睛亂扔一氣的居多。一時間土炮亂飛,孩子們興奮地亂喊亂叫,這樣的場景一直持續(xù)了很多年。后來有個孩子動了“真家伙”,一塊磚頭扔過去,對面有名孩子馬上滿頭是血。釀成了這場“血案”后,大人們這才出面制止。更深層的原因還在于,單干分田到戶后,孩子們業(yè)余時間成為了半大勞力,或者把時間全交給了課后作業(yè),再也沒有誰能有空閑出來玩耍。
勝利村真正的巨變,是2006年原市國土資源局包村組進駐后,4年時間投入大量扶持資金,幫助村里修通了公路,接通了自來水,建起了文化大院、文化廣場和養(yǎng)殖小區(qū),勝利肉雞養(yǎng)殖在全市都小有名氣,還在東營區(qū)史口鎮(zhèn)建立了分場。勝利村真正展現(xiàn)出“勝利”的新興模樣。
其實勝利村很普通,普通到和其他魯北村莊沒有任何區(qū)別,但卻一直是安放我鄉(xiāng)愁的地方。勝利村的一草一木,一溝一渠,一房一舍,一人一物,都時時牽掛著我的心腸。我不知道,沒有了廣大農(nóng)村作為支撐,城市這種對大自然純掠奪式的生活方式能維系多久;我更不知道,勝村村這只安臥于黃河大堤岸邊的彩鳳,何時會被城市資本的鏟車瞬間鏟平!
黃其軍
作于2021年2月20日(古歷辛丑年正月初九)
作者簡介:
黃河歌者,現(xiàn)供職于市委黨校。以撰寫新聞報道題材為主,20多年來在市級以上媒體公開發(fā)表了20余萬字文章,有專著《三國史話》《黃河口之戀》,網(wǎng)絡版專著《白話<三國演義>》《<三國志>故事新編》《<史記>研讀》。常懷對世界感恩之心,文風樸實,追求行文流暢,希望以文會友,愿將自己的人生感悟與眾朋友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