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藍夢島主
原創(chuàng)文章,已開啟全網(wǎng)維權(quán),抄襲必究!
南唐后主李煜素有“千古詞帝”之稱,他的詞以亡國降宋為界分為前后兩期,前期詞主要反映宮廷生活和男女情愛,后期詞主要反映亡國之痛和去國之思。
我們熟知的大多數(shù)李煜代表作,都是他的后期作品,比如,《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以及那首驚艷世人的絕命詞《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等。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相形之下,李煜的前期作品由于受題材和境界所限,知名度稍遜。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李煜的前期作品質(zhì)量差、水平低。恰恰相反,李煜的前期作品,語言綺麗柔靡,藝術(shù)風格獨特,《長相思·一重山》便是其中的驚艷佳作,其詞曰:
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閑。
(李煜劇照)
這是一首典型的“秋怨”詞,表達了閨中思婦對離人的無限思念,以及思而不得帶來的無限哀愁。
其巧妙之處在于,詞人把這份感情描繪得深藏不露,不寫思婦的容貌、神態(tài),不寫室內(nèi)的擺設(shè)、裝潢,而是側(cè)重于展現(xiàn)她的眼中之景,用以折射她的心中之情。
(閨中思婦)
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放眼望去,是一重又一重的山巒。山,那么遠,天,那么高,霧氣蒙蒙的水面浸染著絲絲寒氣,我的思念像楓葉一樣紅。
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閑:菊花開了又落,轉(zhuǎn)眼已是深秋。塞北的大雁已然振翅南飛,可我思念的人還沒有歸來。我癡癡地看著悠悠的明月照在簾子上,隨風飄飄然。
一重山,兩重山;菊花開,菊花殘。意象的疊加折射了思念的深沉。煙水寒,楓葉丹;雁高飛,人未還。鮮明的對比襯托了哀愁的濃重。一個意象疊加,一個襯托對比,是這首詞的兩大特色、兩大妙筆。
(李煜畫像)
《長相思》作為經(jīng)典詞牌名,通常用來抒寫離別相思之情。但是,人世間有很多種離別、很多種相思,不僅限于男女,不僅限于愛情。
比如,清朝的納蘭性德就寫過一篇《長相思·山一程》,抒發(fā)了塞上將士對故鄉(xiāng)的深沉思念,論藝術(shù)成就絲毫不遜色于李煜的《長相思·一重山》,論思想深度,則是更勝一籌。其詞曰: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guān)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納蘭性德《長相思》)
那是在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納蘭性德跟隨康熙皇帝出關(guān)東巡,祭告奉天(今遼寧沈陽)祖陵。二月二十三日,出山海關(guān)至塞上,東北邊塞的苦寒氣候引發(fā)了詞人對京師家鄉(xiāng)的思念,更讓他體會到守邊將士的辛苦與不易,于是有感而發(fā)寫下此詞。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guān)那畔行,夜深千帳燈:跋山涉水走了一程又一程,將士們向著山海關(guān)日夜進發(fā)。夜深了,千萬軍帳中仍是燈火通明。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外面風雪交加,思鄉(xiāng)心切的將士們卻無法入睡。他們在故鄉(xiāng),何曾聽過這樣凜冽的風雪聒噪之聲。
(納蘭性德劇照)
雖說納蘭性德的這首《長相思·山一程》有模仿李煜《長相思·一重山》之嫌,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它的后世知名度和認可度。
比較而言,李煜的“一重山,兩重山”、“菊花開,菊花殘”都是同一意象的多重疊加,而納蘭性德的“山一程,水一程”、“風一更,水一更”則是不同意象的多元疊加,手法上更嫻熟,感情上更激烈,實乃神來之筆。
那么,李煜與納蘭性德,兩大頂級詞人同寫《長相思》,各位讀者又認為誰更勝一籌呢?
(本文完~)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