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就是個地道的農民。在爺爺身上,我有很多疑問,這些疑問隨我年齡、閱歷增加一一化解,對爺爺?shù)某绨菀簿团c日俱增,一生務農的爺爺,越來越讓我景仰、懷念、佩服,他很多老百姓的言談舉止,用“智慧”二字描述,也越發(fā)顯得妥帖。
爺爺姊妹三個,他是長兄,下有兩個妹妹。在我印象里,只有小姑奶奶,很久以后才知道,遠在平陰,還有一個大姑奶奶。老爺爺是讀書人,遠近聞名,可惜走得早,我沒印象,連張照片都沒見過。年景不好,爺爺即便疼妹妹,又怎么表現(xiàn)?
老奶奶七十多去世,多次聽爸媽說起,依稀有老人家模樣,但不清晰,記不起給我說的哪怕一句話。老奶奶早早臥床不起,全是奶奶侍候,吃喝端床前,一切難為情奶奶一人擋了。直到現(xiàn)在我還疑惑,四個姑姑都干什么了,咋不記得她們伸手?
爺爺生養(yǎng)六個兒女,爸爸老大,再下是大姑二姑三姑小叔小姑。小叔參軍,后來到鎮(zhèn)磚瓦廠做保管,直到國家取締磚瓦廠。爸爸和四個姑姑都考學走出農村,成就遠近數(shù)十里一大奇觀。我一直納悶,爺爺咋就這么開通,連女孩子也都送去考學?
家里只有幾畝薄田,秋種夏收,土里刨食,養(yǎng)活了六個子女,還有長期臥床的老奶奶。還是那個問題,四個姑姑都干什么去了?回想那段歷史,我記得奶奶下地干活,記得爺爺下地收秋,記得我和奶奶下地拾柴,咋就沒有姑姑下地做事的記憶?
爺爺做事認真,寫得一手好字,打得一手好算盤,長期做村里會計,直到八十多歲。四弟調皮,趁爺爺不注意,會偷著拿錢買雪糕,所以爺爺常常算賬到深夜,就為少了的那幾毛錢。春節(jié)到了,爺爺寫的大紅對聯(lián)很搶手,貼滿家家戶戶。
工作幾十年,我落了個小氣名號,即便做辦公室主任管吃喝,也基本不請客。不知爺爺那時咋想,我是不愿請,覺得寫寫字讀讀書,比喝酒磨牙瞎耽誤工夫好。但記得爺爺愛說一句話:掙錢不容易,出門在外,該花的少花,不該花的不花!
老家離恩城近,那里有一處很大的集市。我稍大時,爺爺領我去趕集,買油鹽醬醋家里常用物件,然后給奶奶和孩子們買幾個瓜果梨桃。買甜瓜,爺爺要走很多攤位,問價,挑瓜,一個攤位買兩三個,后來我看明白了,這樣買價最低瓜最好!
爺爺疼孫子,孫子是他心頭肉。三弟跟爺爺趕集,買這買那買完,拉爺爺手去書店。書柜里有冊《停戰(zhàn)之后》,封面打得熱鬧,戰(zhàn)爭題材,三弟喜歡。爺爺就解釋,很耐心:這本不打仗,停戰(zhàn)之后還打嘛仗?最后買了本薄的,省了好幾分錢!
爺爺好脾氣,從不和誰紅臉。我小時皮,愛打架玩兒,經常讓人家哭著回家,然后人家家長來找爺爺告狀。爺爺就虛張聲勢打我,鞋面打屁股,聲音大,但不疼。我考學要走時,爺爺囑咐:出門當孫子,不和人爭,好好念書,別讓爺爺掛著。
爺爺快九十歲時,有天遛早,迷路了。見路上來一騎三輪車的,就上前搭話,讓人家送他,告訴人家他大孫子在哪上班,二孫子在哪上班,三孫子在哪上班,你送我回家,他們會好好謝你。爺爺一頓軟語,把騎三輪的都要萌哭了,趕緊送他回來。
今天還是一人在家,不愿請或被請,炒倆小菜兒,燙壺小酒兒,獨自快活。老家正拆遷,不知進度,插不上手,干脆不問。但掛念爺爺奶奶,祖墳在村邊,別驚擾了老人家。三弟做事細密,和我商量遷墳。得抓緊和大哥四弟商量,該琢磨地方了。
2016-02-25 23:21 于鏤月裁云軒
精品文章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