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楚漢戰(zhàn)爭期間,項羽的手下有兩個人曾經(jīng)背叛了項羽。這兩個人一個是丁公,一個是項伯。他們都曾經(jīng)放過了劉邦。但是,在劉邦建立漢朝之后,對他們的處置截然相反。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在《史記季布欒布列傳》中,曾經(jīng)記載過這樣一件事,那就是劉邦殺丁公的故事。在書中是這樣記載的:
布母弟丁公,亦為項羽將,逐窘帝彭城西。短兵接,帝急,顧謂丁公曰:“兩賢豈相厄哉!”丁公引兵而還。及項王滅,丁公謁見。帝以丁公徇軍中,曰:“丁公為項王臣不忠,使項王失天下者也?!彼鞌刂?,曰:“使后為人臣無效丁公也!”
這件事看起來很簡單,它的起因發(fā)生在著名的彭城之戰(zhàn)中。在當年,劉邦趁著項羽忙著平定北方的叛亂,國內(nèi)空虛的機會,聯(lián)合了五個諸侯國的軍隊,一共五十六萬襲占了項羽的都城彭城。在占領彭城后,劉邦等人以為大局已定,整日里置酒高會,不理軍務。
項羽得知都城被劉邦占領的消息后,率領三萬精騎從北方南下救援。他充分發(fā)揮了自己軍隊的機動性和沖擊力,繞道劉邦軍隊的東南方向,對劉邦的軍隊發(fā)起襲擊。劉邦的軍隊毫無防備,被項羽連續(xù)擊敗。在戰(zhàn)斗中,項羽消滅劉邦幾十萬大軍,并且俘虜了劉邦的父親和妻子。只有劉邦趁著當時突然刮起的大風,逃出了項羽軍隊的包圍圈。
但是,即便如此,項羽的追擊部隊依然追上了劉邦,這支軍隊的將領就是丁公。當時丁公追趕劉邦十分緊迫,達到了短兵相接的程度。這個時候劉邦急了,他對丁公說,“兩位賢人難道要相互傷害嗎?!庇谑嵌」V沽斯?,率領軍隊回去了。
等到劉邦平定天下后,丁公去謁見劉邦。以他的心理,自己過去放了劉邦一條生路?,F(xiàn)在劉邦當了皇帝,應該回報自己。誰知道劉邦見了丁公,就下令將丁公在自己的軍中游行示眾,說,“丁公作為項羽的將領不忠誠,是他讓項羽失去了天下”。接著劉邦讓將丁公斬首,說“這是為了警告以后做臣子的人不要學習丁公的榜樣?!?/p>
我們從這件事上看,劉邦處理丁公有點忘恩負義,恩將仇報的味道。當年是丁公追擊你劉邦,如果不是你劉邦出言討?zhàn)?,丁公很可能就要了你的性命。到了今天,雙方的位置顛倒了過來,項羽已經(jīng)死去,劉邦的地位也已經(jīng)穩(wěn)固。丁公來求見劉邦,想要得到劉邦的照顧。而劉邦不但不念舊情,反而殺了他,這不有點過分了嗎?
但是,從劉邦的立場出發(fā),你就會感受到劉邦這樣處理丁公的動機。當時丁公追擊劉邦的時候,劉邦向丁公討?zhàn)埵菫榱嘶蠲?。但是,時過境遷,劉邦消滅了項羽,建立了漢朝,他首先考慮的就是自己江山的長治久安。
丁公的所作所為實際上是很惡劣的,他放走了劉邦,讓項羽失去了殺死劉邦的機會,也間接失去了統(tǒng)一天下的機會。丁公放走劉邦,純粹是從自己的立場考慮。他不是因為崇拜劉邦而放走他,而是為了給自己留下一條后路。在此之后,丁公一直在項羽的手下,繼續(xù)為項羽效力。等到劉邦得到天下后,他又來投奔劉邦。從這個角度來看,丁公的品行實在惡劣,他是一個典型的腳踏兩條船的人物。
劉邦作為一個皇帝,在任何時刻,他都要求自己手下對自己忠心耿耿。像丁公這樣的人物,如果劉邦收留重用他,實際是為自己的部下樹立了一個不好的楷模。為了給自己的部下樹立起作為臣子的道德規(guī)范,劉邦殺了丁公以儆效尤。
不過,在司馬遷的《史記》中,對劉家并沒有那么多的過譽之詞。他的《史記》中,還專門提到了一位和丁公差不多的人物,那就是項伯。這個項伯雖然沒有像丁公那么做得明目張膽,可是他對項羽的危害更是嚴重的多。
在項羽打進關中,準備一舉消滅劉邦的時候,是項伯向張良泄露了軍事機密。隨后,他接受了劉邦的收買,成為劉邦的內(nèi)應。又是他促成了鴻門宴,在宴會上,又是他在項莊舞劍的時候,參加到舞劍中來,用自己的身體保護劉邦。在以后的戰(zhàn)爭中,項伯又多次幫助劉邦,照顧劉邦的家屬??梢赃@么說,如果不是項伯的幫助,劉邦早就完了,根本就不可能成就一番帝業(yè)。
那么按照劉邦對待丁公的標準,比丁公的所作所為惡劣十倍的項伯,更應該在大家面前游行,斬首示眾了??墒?,項伯在項羽滅亡后,不但沒有被劉邦殺死,還被賜姓劉,封為了射陽侯。那么,項伯和丁公的所作所為相似,為什么項伯沒有像丁公一樣被處死,還被封侯了呢?
這歸根結底還是劉邦的帝王心術造成的。在項羽滅亡后,為了自己的長治久安,劉邦一方面以武力鎮(zhèn)壓那些敵對分子,一方面還要懷柔利用那些投靠自己的人。對于項羽,劉邦給予了相應的待遇,他不但厚葬項羽,還親自祭奠。對于項羽家族的人,他也不追究。項伯首先是項羽家族的人,為了表示自己的寬大為懷,劉邦赦免了項伯,并封其為侯。
劉邦優(yōu)待項伯,也是為了酬謝項伯在鴻門宴上對自己的救命之恩。當然,這里面也有張良的因素在內(nèi)。項伯是因為和張良有很深的交情,這才通過張良救了劉邦。劉邦酬謝項伯,也就是看在張良的面子上。
當時天下還沒有平定,劉邦還要倚重張良的能力,所以也不能違背張良的意愿。由于有了張良的保護,項伯自然不會被劉邦殺死。
最后,劉邦還要樹立一個自己是真命天子的形象。他將項伯投奔他,比喻為當年微子從殷商無道的昏君紂王逃到周武王,把自己比作如同周武王一樣。這樣,項伯就成為了劉邦的宣傳工具,劉邦怎么可能會殺掉他。
丁公和項伯都是項羽的手下,他們都背叛項羽,放走了劉邦。但是,在劉邦建立漢朝的時候,項伯被賜姓劉,封了射陽侯,而丁公則被劉邦殺了,還被扣上反叛的帽子。
這是因為,雙方在劉邦眼里的地位不同。項伯在劉邦統(tǒng)一天下后,還可以用來做自己穩(wěn)固統(tǒng)治的工具,緩和內(nèi)部的矛盾,為自己做宣傳。而且項伯有張良做靠山,劉邦也不能不給幾分面子。
而丁公這樣的人,在天下已定后,才來投奔劉邦。丁公的所作所為,充分表現(xiàn)出他一個投機者的本來面目。劉邦手下有的是猛將,也不缺丁公這樣的人,他也沒有人替他說話。對劉邦來說,丁公沒有一點利用價值,留下他還會給自己帶來不好的影響,惹來不必要的麻煩,還不如一殺了之。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