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群雄爭霸,大浪淘沙,淘出了曹操、劉備、孫權(quán)三位雄主。
相比起曹操和孫權(quán),劉備的創(chuàng)業(yè)歷程更加艱難。
從東漢末年黃巾起義爆發(fā)時出山,到赤壁之戰(zhàn)后雄踞荊州之前,劉備上半輩子的二十多年征戰(zhàn)生涯是失敗的,他沒有被淘汰掉,大半依靠的是好名聲。
因為名聲好,他被敵人趕得東奔西逃時,也總有人愿意收留他,給他喘口氣的機會。
就連劉備的一生之敵曹操,也把劉備當成寶,在他被呂布欺負時,大度地收留了他,而且,曹操對劉備還不錯。
劉備的好名聲自然不是憑空從天上掉下來的,是他自己苦心經(jīng)營出來的,他底子薄,又不是以家鄉(xiāng)為根據(jù)創(chuàng)業(yè),不把名聲打響,是很難在群雄混戰(zhàn)時期出頭的。
所以,早期的劉備還是區(qū)區(qū)平原縣令時,就帶著他那不多的兵,打管亥救北??兹?,打曹操救徐州陶謙,硬生生把名聲打了出來,混了個仁義的名頭。
那時,除了劉備的敵人,幾乎人人夸他,袁紹說劉備“弘雅有信義”,就是當時劉備名聲的寫照。
但劉備征戰(zhàn)生涯的后半段,名聲就差了很多,東吳大將呂蒙在勸說孫權(quán)一定要找機會攻伐荊州關(guān)羽時就說:“且羽君臣,矜其詐力,所在反覆”。
呂蒙這么說劉備當然有個人成見,而且,東吳為了荊州,視劉備集團為敵,自然不會說劉備的好話。
實際上,呂蒙的這番說辭對于當時的劉備來說,并不是空穴來風。
亂世爭霸,好名聲其實帶來的是枷鎖,為了好名聲,就不能有違仁義之道,即使有機會出現(xiàn),也不能主動去搶別人的地盤。
再如當初,劉備在徐州時,收留袁紹、袁術(shù)兄弟都不愿意收留的“三姓家奴”呂布,也是為了維持好名聲,結(jié)果徐州被呂布給搶了。
這就是劉備在赤壁之戰(zhàn)前的尷尬之處,要維持好名聲就無法做梟雄,不做梟雄就無法參與爭霸。
直到大名鼎鼎的“臥龍”諸葛亮和“鳳雛”龐統(tǒng)來到劉備身邊,在兩位頂級謀臣的勸導(dǎo)下,劉備才拋棄所謂的仁義,正式開始向梟雄轉(zhuǎn)變,也開始了不要名聲要實利的征戰(zhàn)生涯。
諸葛亮初遇劉備就在《隆中對》中勸說劉備搶占荊州和益州,當時在劉備從北方逃難來到荊州時收留他的劉表可還沒死,諸葛亮輕飄飄的一句“而其主不能守”,就鼓動劉備時刻準備著搶同宗的地盤。
至于益州,諸葛亮也有道理,因為“劉璋暗弱……智能之士思得明君”,所以,也不用顧忌劉璋是同宗,干脆也搶過來。
諸葛亮大概是第一個勸說劉備不用在意名聲,只用在乎實利的謀臣,不過,劉備對此深表贊同,他大概也不想再過寄人籬下的日子了。
后來,雖然有了《隆中對》的規(guī)劃,劉備也贊同其中的規(guī)劃,可一時半會臉還拉不下來。
劉表死后,諸葛亮勸他趕緊攻打劉琮,奪占襄陽,他還是拒絕了。
最后,劉備搶占的半個荊州,一部分是從敵人曹操那里搶來的,一部分是找妹夫?qū)O權(quán)借的,在極度膨脹的野心之下,勉強還維持著仁義的名聲。
到此時,另外一位大能龐統(tǒng)也來投奔劉備了。
龐統(tǒng)比諸葛亮更激進,劉璋派人來請劉備帶兵入益州,幫助益州抵御漢中張魯時,龐統(tǒng)就趕緊勸劉備謀奪益州。
劉備有那么點不好意思,表示仁義不能丟,“今以小故而失信義於天下者,吾所不取也?!?/span>
龐統(tǒng)就直接表示,亂世之時仁義是個什么玩意?要懂得“權(quán)變”,把劉璋的地盤搶了后,厚待劉璋就是。
至此,想爭霸天下的劉備終于徹底放棄了仁義之道,從帶兵入益州之始,就抱著搶奪地盤的心思去的。
劉備攻占益州,為未來的蜀漢江山打下了基礎(chǔ),也讓他的好名聲離他而去。
不管怎么說,劉璋都沒有招惹過劉備,而且,因為劉備此前的好名聲,劉璋才放心邀請劉備帶兵入益州給自家?guī)兔?,結(jié)果是引狼入室。
再加上劉備在荊州南郡問題上的反復(fù),才有了東吳大將呂蒙鄙視性的說辭。
前半生是仁義劉皇叔,后半生是梟雄劉備,劉備的行為錯了嗎?是諸葛亮和龐統(tǒng)教壞了劉備?
其實,在劉備、諸葛亮、龐統(tǒng)的心里,是不會覺得錯誤的,包括史書的評價也未必覺得劉備錯誤。
因為,在搶奪同宗地盤這種小事情上,他們有著更加宏偉且正義的目標,即一切為了“復(fù)興漢室”。
這個目標在古人的價值觀里,才是最高大上的,在這個目標之下,哪怕再不堪的行為都只是小節(jié)有虧而已,為了“復(fù)興漢室”,名聲算個啥?
參考文獻:《三國志》
聯(lián)系客服